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20 认知失调
没人愿意让自己看起来自相矛盾

狐狸走过葡萄园,看着鲜美多汁的葡萄,不禁停住了脚步。饥肠辘辘的它,很想吃葡萄,但它跳了半天怎么也够不着。无奈的狐狸只好放弃,离开果园的时候,它气呼呼地说:“这葡萄肯定是酸的,就算摘到了也没法吃。”

葡萄到底酸不酸呢?当然不酸。故事的后续告诉我们:正准备摘葡萄的孔雀,信了狐狸的话,又把这件事告诉准备摘葡萄的长颈鹿,长颈鹿又告诉了树上的猴子。结果,猴子说:“我每天都吃这儿的葡萄,甜着呢!”说完,就摘了一串吃了起来。

生活中,你有过和狐狸一样的想法吗?

明明很想买一栋房子,买一辆车,却因资金不足无法实现,就安慰自己:“买房子还得背负贷款,买车还得保养,不买反倒省心,过得轻松呢!”

公司里正在竞职,担心自己会落选,就安慰自己说:“爬那么高有什么用呢?爬得越高,摔得越惨。安心做好本职,到点上下班,不也挺好吗?”

为什么吃不着葡萄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说葡萄酸呢?

画重点

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提出了认知失调论,即当两种想法或信念(认知)在心理上不一致时,我们会感到一种紧张的状态(失调),为了减少这种不愉快的感受,我们会自发地调整自己的想法。

每个人都倾向于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为自己带来社会与物质上的回报,保持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为此,我们通常会表现出与自身行为一致的态度。然而,生活中总有一些东西是求而不得的,当行为与态度之间产生矛盾时,人们就会感觉到失调。为了减少不愉快的感觉体验,重新达到心理平衡的状态,我们就会改变自己对某件事的解释和态度,试图降低目标的诱惑性,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来缓解认知失调带来的不适。

当然,也有人不说“葡萄酸”,而是说“柠檬甜”。我们都知道,柠檬是酸涩的,可对于自己拥有的东西,哪怕知道它不好,也要把它说成是好的,以此来补偿内心的落差感。这两种说法,其实都是心理防御机制,用“合理化”的理由来维持内心的情绪平衡。 9AfXOT03J1ctjXwDuBuTzeNYojc6eclECPVlsHU336qKdL/1A5Grhm1fM0wXkpp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