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战胜遗忘就是赢得记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1.了解记忆的两大天敌

我们想提升自己的记忆能力,首先应该知道记忆的天敌是什么。

记忆有两大天敌:时间与数量。

时间久了,我们自然会遗忘。

数量多了,我们会记忆困难、回忆混乱。

面对这两大天敌,我们有哪些制胜之道呢?

我们都想学过的知识永远不忘,但这是一件近乎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只能针对遗忘的特性,在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做一些调整。

可以这么说,一旦了解了遗忘,战胜遗忘,功效也就等于记忆能力的大幅提升。

2.影响遗忘的五种因素

人的大脑不是硬盘,无法将所有需要的信息永久保留而不丢失。所以遗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同的人在面对不同的信息时所产生的遗忘程度是不同的。影响遗忘的因素有哪些呢?

科学研究发现,影响遗忘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识记材料的性质、识记材料的数量、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学习的程度和识记者的态度。

下面,我们针对这几个因素,分别进行深度讲解,并且思考如何调节这几个因素,让自己能更好地克服遗忘。

(1)识记材料的性质

关于识记材料的性质与遗忘速度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来说是:对学习者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遗忘得慢;形象的材料比抽象的材料遗忘得慢;简单的、难度小的材料比长的、难度大的材料遗忘慢。

下面是我首创的记忆材料与遗忘度判断卡尺,借由这个卡尺可以清楚地分辨材料的性质与遗忘速度的定性关系甚至是定量关系。

这个判断卡尺也可以为我们提供优化识记材料的依据。

如何优化我们的识记材料呢?

我们的大脑对没有重要意义、不感兴趣、不符合需要或者在工作和学习中不占主要地位的识记材料会快速地自动遗忘,而把更多的记忆空间留给那些有意义、感兴趣、符合需要的材料。那么,如果碰到特别没有意义,但是又必须牢牢记下来的材料,我们该怎么做呢?

思考一下,能不能人为给这个材料增加意义度呢?这里所说的意义是针对个人而言的。你可以人为地把自己跟这个材料关联起来,让这个材料变成跟你有关系的材料,这样对你而言,意义度就上升了。比如,我们在学习生物学中人体组成部分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把生物学的知识跟自己的身体紧密联系起来,这样,书本上的知识就变成了你自己的知识。又如,我们在学习语文课文的时候,可以想象自己就是作者,那么课文就变成自己的作品了。

如果碰到的材料是很抽象的,我们可以运用本书中所介绍的各种记忆方法把抽象的材料转化成形象的内容。具体的转化方法可以在本书中寻宝。

如果碰到的材料很难,我们就想办法把这个材料的难度降低,也就是提高简易度,或者建立知识难度的阶梯,在高难度的内容面前一级级地补充难度稍微低一点的内容。

如果材料长,则可以把这个材料变短一点,把内容切割一下,变成自己容易理解的内容,就像蚂蚁吃大象一样,将每一个小的知识模块都控制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还有一个遗忘特性,就是骨架支柱的内容不容易遗忘,细枝末节容易遗忘。所以我们在记忆的过程中要学会列提纲,从宏观上把握所学内容的框架、结构、条理及大体意义,通过总结大意去记忆。如果枝叶也需要记忆牢固,则可以在相应的主干部分加深与枝叶的联系,使这些细枝末节的知识攀附在已经牢固记忆的主干知识上。

这样处理,就解决了识记材料的性质给我们带来的遗忘问题。

(2)识记材料的数量

识记材料的数量影响遗忘,这个很容易理解。如果我们一次性记忆大量的材料,容易产生大量的遗忘。识记材料的量越大,识记后的遗忘也越多。有实验表明,识记5个材料的保持率可以达到100%,识记10个材料的保持率则下降为70%左右,当识记100个材料时,保持率只有25%左右。即使是有意义的识记材料,当识记量增加到一定数量,它的遗忘速率仍会接近于无意义识记材料的保持曲线。

我们都希望识记材料的数量少一点,这样就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留在少量材料上,集中优势精力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但是我们经常需要记忆大量材料,比如在应对中高考、四六级、考研的时候有大量的单词需要记忆,少则几百个,多则几千个。如何解决数量多的问题呢?难道就一定要接受上面所呈现的大规模遗忘的事实吗?

不是的。聪明的你想一下,如果识记5个,保持率可以达到100%,而识记10个时就降到了70%左右,100个时就降到25%左右,那我们可不可以在碰到10个材料的时候分一下,分成两个5呢?当我们分成两个5时,就有了100%保持率的可能,只是在处理第二个5的时候,第一个5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遗忘,那么我们就可以多花一点点时间将他们合到一块复习一下。这个思路会衍生出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一巴掌复习法。后面会跟大家详细解说这个方法。

在后续的学习中,你会发现归纳和分类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可以把大量的材料分成几个或者几十个群组,每个群组的数量相应就变为原来的几分之一或者几十分之一,应对每一个组群的时间精力就相对变多了,从而可以更好地增强记忆牢固度。

(3)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

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不同,遗忘发生的情况也不一样。一般是材料中的开头和结尾部分的内容比较容易记住,而中间的部分则很容易遗忘。在记忆的过程中会产生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之前记忆的材料对后面记忆的材料产生干扰,所以对材料开头的记忆会对记忆中间的材料产生干扰,导致中间的部分容易遗忘。后摄抑制是指后面记忆的材料对前面记忆的材料产生干扰。

我们如何利用这种特性来增强记忆的效果,减少遗忘呢?

既然前面记忆的内容会对后面记忆的内容产生影响,对前面内容的记忆印象会深一点,那么我们可以抓住每段学习的开始时间记忆重要的内容。把最重要的、需要牢记的内容放到一开始去记忆,并且在记忆牢固之前不要混杂其他内容。

后面记忆的内容会对前面的记忆内容产生干扰,因此我们在记完一部分内容后最好避免继续记忆相似的材料,比如背一会儿单词之后休息一会儿,可以换着背一会儿公式等。

常被提及的早上起床时和晚上睡觉前背诵的学习方式,也运用了避免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原理。但是我们平时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白天也需要记忆很多重要内容,那么我们可以把记忆的时间段缩短,尽可能地在前面对后面产生干扰之前完成前面部分的记忆,在后面新的材料进入之前就完成对重要内容的记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每段记忆的时间控制在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影响范围之内。

同时,我们可以调整材料的位置,使中间的材料能有充分的机会移到开头或者末尾进行记忆。

(4)学习的程度

一般来说,如果学习10遍可以做到完全掌握某一份学习材料,那么对于这份学习材料来说,10遍就是100%的学习程度。但是,最好的学习效果需要150%的学习程度,即需要过度学习。对于上面的这份材料,虽然学习10遍已经完全掌握,但学习15遍时,记忆效果才最佳。那么是不是学得次数越多记忆效果越好呢?并非如此。一方面,当学习程度达到150%时,遗忘率本身就已经很低了,另一方面由于重复次数增多,大脑的疲劳程度增加,学习的兴趣会减弱。

这个方法叫作150%学习法,就是在已经100%掌握学习内容的前提下继续增加50%的学习程度。

(5)识记者的态度

这个比较好理解,记忆是涉及记忆环境、记忆材料和识记者的一个系统,识记者抱着不同的态度,对识记材料的吸收程度是不同的。

如果一个识记者被逼着完成识记任务,内心有抗拒的想法,那么大脑也会拒绝识记材料的进入。这就是很多小孩子花很多时间记忆却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他们天生记忆力差,更多的是态度问题和对记忆任务的抗拒。我们解决孩子的记忆问题时,首要的是解决他们的态度问题。

一个识记者在记忆的过程中越积极、越开放,大脑会越喜欢接受识记材料,识记材料也更容易进入大脑。所以在记忆的过程中保持对识记材料友好的态度,以一颗积极平和的心去面对学习,则会带来更优的记忆效果。

很多人产生不良心态的原因是从小接触的理念就是记忆是枯燥的、痛苦的,所以直接让他们在面对识记材料的时候保持好的心态是很难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对记忆的感受,也就是需要让记忆的过程变得开心快乐一点,人对感兴趣的事情会更加用心一点。所以必须通过一定的高效记忆体验,让识记者在高效记忆的过程中切实体验到记忆的高效和快乐。当一个学生产生“原来还可以这样去记忆”的惊讶表情时,就说明他开始意识到记忆是有方法的,记忆是可以很快乐的,从而喜欢上记忆这件事情。

3.善用遗忘规律曲线抓好复习时间点

在遗忘领域,有一条著名的曲线,叫作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通过这条曲线,我们可以发现遗忘速度先快后慢。在识记完某一知识后,遗忘马上就开始了,尤其在起始阶段遗忘的速度较快。

认真分析这条曲线,再结合生活实际,可以发现减少遗忘的关键就在于记忆之后的起始阶段。记忆完成之后1小时,记忆保留率就下降了超过50%。所以,我们需要及时复习,在记忆完成之后迅速找回那些被遗忘的知识,进行强化学习。而之后,记忆流失的速度逐渐降低,所以可以拉长复习的间距。

具体来说,要做到高效复习,就要抓住几个重要的时间点。

一学完就复习:20分钟之内复习,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后再复习。

一天内复习:一天内学习的知识,一定要在当天完成一次复习。

一周内复习:一周学习的知识,一周内要做周总结。

测试前复习:测试之前抓紧复习。

测试后复习:测试之后马上复习,查缺补漏。

快要遗忘时复习:知识点快要遗忘的时候去复习巩固。 3NqiW6ng6f/Mfu/rxeRLrW/m7aI0CeRjGX733ypOWjf3s2qod8qfStBWR2GIs6S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