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日本 长崎
Japan Nagasaki

因为一颗原子弹,这座城市被永远载入了世界历史。

可游览这座城市,又会惊讶于它的安静平和,这里生活的人们并没有背负着历史的创伤,而是过着多元文化交融的精彩生活。

和平祈愿

外国人来长崎,平和公园是必去的地方。

平和,和平,和平年代才有平和的生活,中国文字博大精深。

平和公园,位于原子弹爆炸中心地的北侧丘陵上,以爆炸地中心的纪念碑为圆心,向外用青石板铺成一圈圈的环形路。环形,仿佛地震结束后弥留的能量余波。爆炸中心地附近还能看到当时被轰炸的岩层原状,仍保留着原子弹爆炸时轰掉的教堂门的残垣,和如今周围繁荣生长的树木形成鲜明对比。

公园中环伺着各国赠送的纪念碑,表达着全世界人们对这场灾难的痛心以及对长久和平的美好愿景。有中国赠送的和平“少女像”,德国赠送的“诸国民友好的像”,捷克赠送的“人生的喜悦”,巴西赠送的“祈平和”,土耳其赠送的“无限”,荷兰赠送的“生命与和平之花”,等等,在这里,世界和平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每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强烈愿望。

平和公园里最重要的雕塑是由日本雕刻界泰斗——北村西望先生负责修建的高10米的和平祈念像。青色的和平祈念像右手指着天空,原子弹正是在其上方500米处爆炸。左手向一旁平伸,轻轻闭上的眼睛仿佛在为逝者祈祷。

公园中央更是有一座“平和の泉”(和平泉)。

喷泉前方的石碑上记录着一位少女的手记:“喉咙干得不得了,但是水面上浮着一层黑油似的东西,可是非常非常地想喝到水呀,终于和这黑油一起喝了进去。”

当年原子弹爆炸之后最缺的就是水,不论是饮用还是清洗伤口都需要大量的水,可这片被污染的土地却很难再找出洁净的水了,很多罹难者都是在呻吟着“请给我水,给我水”中去世的。为了向这样痛苦的灵魂祈福并奉上清泉,祈祷世界永久和平,于是建造了这座喷泉,喷泉上雕刻着象征和平的仙鹤与和平鸽的翅膀。

除了平和公园,长崎的原爆资料馆也不能错过。

进入资料馆,就进入了一个巨大的时间轴。一路环形向下行走,直到原爆的1945年。而尽头的玻璃陈列窗内,是一台被原爆能量冲击波震歪了的挂钟,它原来被放置在山王神社附近的一家民居中,距离原爆中心800米,而挂钟上的时间则永远停留在了11:02。1945年8月9日上午11:02,挂钟以它的独特方式,永远记住了这一刻。

资料馆里记载了遭受原爆的长崎当时的模样,常见日用品都被震得支离破碎,黑白影像资料循环播放着原爆纪录片,记录着无辜的民众罹难的悲怆。作为教育基地,日本的学生们几乎都会来此参观,资料馆的最后,是孩子们祈愿和平的艺术创作。每年,还有世界各地爱好和平的人,将他们的愿望化成一只只千纸鹤,连成一串,送到平和公园,送到原爆资料馆,用这种特殊方式祈愿世界和平。

从资料馆出来,再坐上长崎市内的有轨小电车,看看周围平和的城市,恍若隔世。

唐人踪迹

“北拱众星富比陶公营海峤,门临五福岁如钱祖乐太平。”拿陶朱公和钱镠来作比,这里就是长崎新地中华街。

江户时代,日本幕府对外施行锁国政策,长崎一度成为日本唯一的通商口岸,许多中国商人来到这里,而后定居这里,人数渐多,便形成了唐人聚居群落,也就是今天新地中华街的前身。现今,新地中华街与横滨中华街、神户南京町中华街并列为日本三大中华街。新地中华街是两条大约200米的街道,彼此交叉成十字型,整体看来便四四方方,按东西南北方向,四个出入口被称为青龙门、白虎门、朱雀门和玄武门,每个出入口各有一个中国红的牌楼,牌楼上各有一副极具中国特色的对联,同时暗合四方指向。

进门后,南北的主干道是一段彩灯牌楼,十步一座,彩灯的图案有寿桃、仙鹤、龙,还有剥莲蓬的小孩子,都是具有中国传统吉祥如意象征的元素。入夜,彩灯亮起,便是中华街最热闹的时候了,街两边有许多中国菜餐厅,专门做海鲜的叫“四海楼”,一家上海料理给自己取名“龙园”,它隔壁是一家淮扬菜叫“苏州林”,隔几步是一家中医馆“整骨院”。笑一笑,在唐人街取店名确实是个技术活。太含蓄了,外国人看不懂,毕竟中国元素为外国人普遍了解的就那么几个,但是取太简单了,又很容易重名。

长崎作为中日文化深度交融的门户城市,17世纪时华人占比曾高达15%,大多数就居住在现在的中华街附近。每到中国传统节日,尤其是中秋和春节,长长的中华街会挂上灯笼,一路绵延至尽头,中国的节日氛围盈满异国街道。

离中华街不远处,还有一座眼镜桥,架设于中岛川上,据说由中国僧人如定设计。在20世纪50年代的一次大水灾中,眼镜桥附近的钢筋混凝土现代桥梁全遭冲毁,唯有眼镜桥安然无恙。自此,眼镜桥被日本定为国家重点文物,成了两国邦交敦睦、人民友好的象征。

眼镜桥是一座双拱石桥,侧面看,中间有一块突起,很像鼻梁,河水倒影清晰的时候,更像完整的眼镜。中岛川上,眼镜桥与附近二十座古桥,彼此相距不足百米,形成了著名的“长崎石桥群”。石桥两侧的河堤藏着几颗心形石,据说看到它并摸一摸就能得到幸福,许多情侣也因此慕名而来。

蝴蝶夫人

感受了中华街的热闹,也别错过在哥拉巴公园了解长崎与西欧源远流长的文化交往。

幕府末年,哥拉巴公园所在的南山手丘陵成为外国商人的住宅区。1864年开始,从德川时代末期到明治时代所修建的许多长崎市的西式建筑都被迁址并集中到这里,也就成了长崎市内的欧式建筑群,类似于天津的五大道。

整个公园将长崎的优雅混血气质和盘托出。多栋古老的洋房,园中林立,比如哥拉巴宅邸、林哥宅邸、奥尔特宅邸,均被列入了日本“国家重要文化遗产”名录。在这些西洋别墅中,英国人哥拉巴先生的宅邸——日本现存最古老的木造西洋建筑最为著名,因此整个公园以他的名字命名。

哥拉巴,GLOVER,这个名字里有爱,有爱人,可是这里发生的爱情故事却甚是悲情。

普契尼的不朽歌剧《蝴蝶夫人》的创作背景便源于此地。故事发生在1900年,美国海军上尉平克顿娶了一位日本新娘巧巧桑(蝴蝶),可平克顿只是逢场作戏而已。婚后不久,平克顿应召归国,三年后他携美国妻子再次来到日本时,平克顿得知巧巧桑给他生了个儿子,遂决定认养他。得知真相后,忠于平克顿的巧巧桑悲痛欲绝,她让平克顿半小时后再回来接孩子。她把一面美国国旗放在儿子手中,蒙住他的双眼,自己自尽身亡。故事太过有名,园内还特别竖了一座蝴蝶夫人巧巧桑的扮演者——日本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三浦环的铜像。

故事虽悲,但公园风景是极美的。满目绿色,连参观上楼的扶梯都是绿色。园内种满了花卉,牵牛花、雏菊、蝴蝶兰、芭蕉、棕榈还有鲁冰花,有些一丛丛的,有些做成了花坛,有些仅是点缀。除了植物,还有动物,如鸽子、锦鲤等将这里装饰出一副生机勃勃的模样。夏日的庭院,汨汨泉水,幽幽花香,无不满溢着温柔和煦的氛围。

哥拉巴的宅邸更美,大理石的台基和柱子,地中海风格的大型落地木条纹窗,室内的陈列都保留着上世纪的样子,欧式风格的家具,房屋的一侧拥有室内花房,另一侧则有一小段浪漫的紫藤萝走廊。哥巴拉宅邸也是哥拉巴公园里的制高点,山顶展望台是俯瞰长崎港的绝佳位置。然而,纵使花园景致再宜人,也抵不过蝴蝶夫人望穿秋水的寂寥和后会无期的绝望,站在女主角曾经生活的地方,不免触景生情。

在离开花园的步行街主干道上,还有个龙舟博物馆以及旧香港上海银行长崎支行值得参观,也可品尝下特色食物长崎蛋糕和枇杷果冻,这些在路边的小卖铺里都有出售。

如果邮轮在长崎的停留时间很短,那哥拉巴花园是首选参观地,因为就在邮轮港隔壁,可以玩得深入,性价比高;如果邮轮在长崎的停留时间够长,那哥拉巴花园可以作为最后一站,也因为在邮轮港隔壁,游览结束就可以顺道返回邮轮了。 BgNjk9HEve9aoY0vYd6HXaLSIeqsWQB9m1Rt+U3VyxEk5lGEWSsFOz7R1SqmpNd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