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智慧地激发孩子改变动机

我们知道,身心问题开始进入家长的视野,都是因为孩子在行为上已经有了明显的异常。比如进食障碍的孩子开始不吃饭和催吐,抑郁的孩子不能起床,网瘾的孩子成宿不睡觉等。这些问题都让家长如芒在背、如鲠在喉,恨不得能让孩子一夜之间就变好。但现实是你什么办法都想了,却很少有孩子愿意主动配合。

以至于很多家长来找我,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用什么样的办法让孩子来见你比较好?虽然孩子不愿意配合是最大的障碍,但是改变也是在这个障碍常态化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的。也就是说,如果把不愿意改变比作天平的一端的话,那么愿意改变的动机它一直就存放在天平的另一端,它们是共生的一对力量,只不过我们现在看不清另一端的样貌而已。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看清孩子的改变动机,然后放大它,让天平向另一端倾斜。

孩子天然有改变的动机。

我想先要厘清的一个误区:改变的动机不是家长强加给孩子的,而是孩子天生就有的。天平的另一端就放着改变的动机,这是孩子天生就有的,只不过这一刻,它的力量比较弱而已。我们都有一个朴素的直觉,没有人真的愿意通过饿死自己来避免变胖,也没有人真的愿意躲在家里一辈子来避免紧张。孩子之所以宁愿停留在问题里,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感受到这些所谓的“缓解方法”,正在演变成毁了他生活的危害。这造成了他们改变的动机不足。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改变?

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身心问题确实会给孩子带来痛苦,但改变可能让他苦上加苦。比如,孩子抑郁的时候,躺在床上根本起不来,虽然心里想着,要好的伙伴都在学校里学习,这很让人沮丧,但是一想到起床去上学这件事,就更让人难受了,课堂上“度秒如年”,想想就头皮发麻。

第二,孩子的行为异常在你的眼里是问题,但在孩子的眼里可能恰恰是解决其他问题的方法。比如,厌食症的孩子会特别恐惧发胖,这种病理性恐惧,常人理解不了。而不吃饭恰恰就能立竿见影地缓解这种恐惧,于是,就算人人都知道长期不吃饭会饿死,但那不是孩子眼前的痛苦,就顾不上了。其他身心问题也是大体如此。

第三,孩子的问题行为往往会给他们带来额外的“红利”。比如因为生病而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可以阶段性地不用去学校,可以得到期待已久的礼物等。这些都被称为“继发性获益”,意思就是周围人对孩子患病的解读带来了相应的反应,而这些反应正好是孩子想要的,就好像从心理上间接鼓励了身心问题的存在。

怎样激发孩子改变动机?

心理学上会用“改变的准备度”来评估一个人的动机水平,它包含有两个指标,分别是:“改变的重要性”和“改变的信心”。就像我们评估一个人的生命体征会看他的心率、血压一样,这两个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动机的“生命体征”。

“改变的重要性”,是指一个人觉得问题对自己的影响大小以及改变是不是必要。比如一个社交焦虑的孩子可能选择独来独往,你要真问他的时候,他会表示也希望有很多朋友,也希望受欢迎,但是这么多年没朋友的日子也习惯了,所以社交看上去并不那么重要。

“改变的信心”,是指一个人觉得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做出改变。比如一个网瘾的孩子,他确实承认疯狂上网已经把自己的生活都毁了,但是他多次尝试戒网都以失败告终,所以再多一次也不觉得会有什么不同。

我常常把这两个指标用0~10分的测量标准,让青春期孩子来打分。你可以让孩子就某一项具体的改变来给自己打分,分值越高,动机就越强。还拿上面两个例子来说,社交焦虑的孩子可能会给“改变的重要性”打2分,网瘾的孩子可能会给“改变的信心”打1分。

遇到孩子打低分的情况,你可千万不要急于催着孩子改变。而是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真实想法是可以被看见、被尊重、被接纳的,他是拥有选择自主权的,这样他才能认真思考改变的可能性。

具体怎么做呢?

举个例子,我的一个青春期个案总是不爱上学,经常让她的妈妈帮她请假。有一次给她做心理辅导时,我就让这个孩子关于“按时上学”这件事来打个分。关键点来了,当孩子给出评分之后,我们需要继续保持好奇心,去探寻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比如你可以问:“在重要性上你为什么打了6分呢?”然后,你可以仔细聆听一下孩子的想法,接着反馈:“哦,原来是这样,你觉得自律确实很重要,但是上课总睡觉,担心同学和老师的看法,反正妈妈可以帮忙跟老师请假。”

再比如孩子给信心打了4分,顺着这个思路他告诉你,因为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已经习惯了,一下子改过来自己都觉得不可能。

最后,你可以试探性地问:“发生什么情况能够提高你对重要性和信心的评分呢?”这样一来,关于做什么你会有一个逐渐清晰的脉络。比如你可能会考虑在未来要停止给老师打电话来替孩子请假了,让孩子意识到迟到的尴尬是需要自己面对的,这样他对重要性的感知会更清晰;或者跟孩子约定,每周每减少一次迟到都算成功,并且适当地给予鼓励,增加他改变的信心。

用了打分这个工具,带着“准备”二字,就是为了引发关于改变的谈话,让你跟孩子一起准备起来,而不是急于进入干预的惯性里,催孩子马上行动。

真正愉快的谈话是怎样的?怎样避免频繁犯错呢?我推荐给你一套动机访谈原则,俗称为“八要八不要”,这是家长需要反复练习的硬核技能。

首先,咱们来看“八不要”。

不要用你的逻辑去争论、教育或者说服孩子;

不要用某个权威或者专家的帽子去说服孩子;

不要命令、警告或者威胁孩子;

不要滔滔不绝地发表一言堂式的演说;

不要对孩子做道德阐释或者评判;

不要对孩子发出一连串的提问和质疑;

不要简单粗暴地告诉孩子“你有问题”;

不要直接给出父母拟定的解决方案或者行动方案。

这八件事其实来自一种被称作“翻正反射”的心理机制,就是说当我们眼里看见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马上去纠正它,而被纠正的一方很自然地也马上会产生抵抗。

当我在分享会上把这个清单给家长们看的时候,他们大多都承认这里面多多少少有自己的影子,确实是卡在这里一筹莫展了。但问题又来了,很多家长表示,这些都不让做的话,自己真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怎么办呢?别急,咱们接下来看“八要”。

要引导孩子去谈对当前问题和处境的真实想法;

要把沟通的重心放在孩子关心的东西上;

要让孩子自己呈现出不改变会造成的冲突,来制造谈论矛盾的机会;

要强调孩子有选择如何行动的权利,同时要对结果负责;

要把你倾听后的内容,用第二人称“你”开头的陈述句反馈给孩子,比如“你觉得……”“你感到……”“你认为……”,等等;

要把孩子说的话做阶段性的小结;

要把沟通的目的定位为分享,而不是改变,尽量让谈话温暖有爱;

要主动觉察自己内心升起的评判和敌意,及时调整。

如果你已经能够熟练运用这套“八要八不要”原则,在日常沟通里你又发现,关于改变,孩子自己已经有了明确的意愿和方向,并且想要你帮忙,那你就可以顺势而为,开始进入行动计划阶段了。

做好了上述这些工作,家长就发挥了“安全基地”的功能。恭喜你,可以和青春期孩子做朋友了,离智慧父母又近了一步。 9QenIJuBUAzu1oa4xp81t1YoQN5bnf+MuKgYTX65LvYShu6hDYRYdd0/5+4ZGVl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