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又名维他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不可或缺。各种维生素的化学结构以及性质虽然不同,但它们却有着以下共同点:
(1)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它也不会产生能量,它的作用主要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
(2)大多数的维生素,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经常通过食物中获得;
(3)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日需要量常以毫克或微克计算,但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现阶段发现的维生素有几十种,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按溶解性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D、E、K四种,水溶性维生素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维生素A化学名为视黄醇,是最早被发现的维生素。维生素A有两种。一种是维生素A醇,是最初的维生素A形态,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另一种是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变为维生素A的前体物质,可从植物性及动物性食物中摄取。
1.生理功能
(1)维持正常视觉功能。维生素A在体内参与视网膜内视紫红质的生成,可以调节眼睛适应外界光线强弱的能力。预防夜盲症的发生,防止视力减退,维持正常的视觉反应,有助于治疗各种眼疾。
(2)维护上皮组织细胞的健康和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维生素A可参与糖蛋白的合成,这对于上皮组织细胞的正常形成与发育十分重要。免疫球蛋白是一种糖蛋白,所以维生素A能促进该蛋白的合成,对于机体免疫功能有重要影响。
(3)维持骨骼正常生长发育。维生素A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骨细胞的分化,能够使骨骼维持正常生长发育。
(4)抑制肿瘤生长。维生素A酸(视黄酸)类物质有延缓或阻止癌前病变,抑制化学致癌剂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上皮组织肿瘤,临床上作为辅助治疗剂已取得较好效果。β-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近年来有大量报道,是机体一种有效的捕获活性氧的抗氧化剂,对于防止脂质过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延缓衰老均有重要意义。
(5)营养补充剂。在化妆品中用作营养成分添加剂,能防止皮肤粗糙,促进正常生长发育,可用于膏霜乳液中。
2.缺乏症
(1)眼部症状。眼部症状是维生素A缺乏症的早期表现。维生素A不足,视紫红质再生缓慢而不完全,故暗适应恢复时间延长,严重时可产生夜盲症。维生素A缺乏还会造成结膜干燥、眼部发炎等其他眼部疾病。
(2)皮肤症状。缺乏维生素A皮肤容易干燥,角化增生、脱屑,还有指甲多纹,失去光泽,易折裂,毛发干脆易脱落等症状。
(3)机体抵抗力下降。当机体缺乏维生素A时,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继发性感染等,且病程长,迁延不愈。
(4)生长发育障碍。当维生素A缺乏时,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间平衡被破坏,或由于成骨活动增强而使骨质过度增殖,或使已形成的骨质不吸收。维生素A缺乏表现为儿童身高落后,易患龋齿,孕妇则会直接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发生死亡。
3.推荐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1)推荐摄入量(表3-8)。视黄醇当量(RE):膳食或食物中全部具有视黄醇活性的物质总量,用μg表示。
换算关系:
1IU维生素A=0.3μgRE
1μgβ-胡萝卜素=0.167μgRE
1μg其他维生素A原=0.084μgRE
食物RE=维生素A(μg)+0.167×β-胡萝卜素(μg)+0.084×其他维生素A原(μg)
表3-8 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A参考摄入量
单位:μgRE/d
(2)食物来源。天然维生素A只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如动物肝脏、蛋类、奶油和鱼肝油中;植物所含的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可在肝中转变为维生素A(1mg胡萝卜素=0.167mg维生素A)。见表3-9,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主要有动物的肝脏、鱼类、海产品、奶油和鸡蛋等动物性食物。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主要是橙黄色和绿色蔬菜。菠菜、胡萝卜、韭菜、油菜、荠菜、马兰头等每500g可含胡萝卜素14mg以上,每天只要吃120~150g就能满足儿童维生素A的需要。
只要注意选择食物,不偏食,满足一天的维生素A的需要并不难,但对于乳母、婴儿等一些特殊人群,完全依靠食物满足需要则比较困难,可以用添加鱼肝油的办法,但要注意用量不宜过多。为了预防北方季节性的缺乏,最好在有绿叶菜的季节,多吃一些富含胡萝卜素的蔬菜,使体内有一定的贮存。
表3-9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视黄醇当量100g)
单位:mg/100g
维生素D为固醇类衍生物,具抗佝偻病作用,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目前认为维生素D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家族成员中最重要的成员是维生素D 2 (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 3 (胆钙化醇)。维生素D均为不同的维生素D原经紫外照射后的衍生物。植物不含维生素D,但维生素D原在动、植物体内都存在。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有五种化合物,对健康关系较密切的是维生素D 2 和维生素D 3 。人体皮下储存有从胆固醇生成的7-脱氢胆固醇,受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 3 。适当的日光浴足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
1.生理功能
维生素D能提高肌体对钙、磷的吸收,使血浆钙和血浆磷的水平达到饱和程度;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促进牙齿健全;通过肠壁增加磷的吸收,并通过肾小管增加磷的再吸收;维持血液中柠檬酸盐的正常水平;防止氨基酸通过肾脏损失。
2.缺乏症
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少儿佝偻病和成年人的软骨病。佝偻病多发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和骨骼的变化。神经精神症状上表现为多汗、夜惊、易激惹。骨骼的变化与年龄、生长速率及维生素D缺乏的程度等因素有关。骨软化症多发生于成人,多见于妊娠期的妇女及体弱多病的老人。最常见的症状是骨痛、肌无力和骨压痛。
3.推荐摄入量和食物来源
(1)推荐摄入量。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维生素D的RNI定为:婴儿~12个月10μg/d(AI),1~64岁10μg/d,65岁以上15μg/d。详见表3-10。维生素D有潜在的毒性,长期过量摄入维生素D可导致中毒,表现为高血钙症、高尿钙症、厌食、恶心、呕吐、口渴、多尿、皮肤瘙痒、肌肉乏力、关节疼痛等。
表3-10 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D参考摄入量
单位:μg/d
(2)食物来源。维生素D的主要食物来源:海鱼、动物肝脏及蛋黄、奶油、干酪、鱼肝油等。瘦肉及奶中含量较少,因此许多国家在鲜奶和婴儿配方奶粉中强化维生素D。
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其水解产物为生育酚,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
1.生理功能
(1)抗氧化。维生素E是机体中重要的抗氧化剂,对线粒体、内胞浆、网状组织或浆膜的磷脂有着特殊的亲和性,在这些膜的特定部位能预防或阻止诱发的脂质过氧化,使作为老化因子的过氧化脂质无法生成。
(2)降低血脂。维生素E能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并可增加动脉管壁的弹性。因而可抑制动脉硬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3)对胚胎发育和生殖的作用。维生素E与动物的生殖功能和精子生成有关。临床上常用维生素E来治疗先兆性流产和习惯性流产。
(4)提高运动能力、抗衰老。微生物E能保护血管、改善血流状况、增强精神活力、提高运动能力;维生素E可延长红细胞的寿命,有抑制分解代谢酶的作用;维生素E可减少褐脂质的形成,并保护T淋巴细胞,从而保护人体免疫功能。
(5)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2.缺乏症
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食物中,因而很少发生因维生素E摄入不足而发生的维生素E缺乏症。但如果因为身体出现脂肪吸收障碍或饮食中某些因素造成的维生素E不足,则会出现维生素E缺乏症。缺乏症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也会引起生殖障碍和胚胎发育缺陷等。
3.推荐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1)推荐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E参考摄入量如表3-11所示。
表3-11 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E参考摄入量
单位:mgα-TE/d
(2)食物来源。维生素E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组织中,其中以植物种子含量最高,如麦胚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其他坚果类、豆类和谷类含量也很丰富;肉类、鱼类、乳类等动物性食物及水果蔬菜类也含有维生素E,但含量较少。
1.生理功能
(1)参与凝血作用。维生素K主要作用为催化肝脏中凝血酶原以及凝血活素的合成。通过凝血活素的作用,使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以维持正常的凝血时间,能预防机体内出血的现象。
(2)促进骨质矿化及增进钙贮留,减少尿钙分泌量。
2.缺乏症
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凝血障碍性疾病。一般发生于出生1周内的新生儿,称为新生儿出血症,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出血、呕血、便血等。本病可以预防,一旦发现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3.推荐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1)推荐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K参考摄入量如表3-12所示。
表3-12 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K参考摄入量
单位:μg/d
(2)食物来源。维生素K主要存在于绿叶蔬菜、动物肝脏和发酵食品中,如酸奶酪、紫花苜蓿、蛋黄、红花油、大豆油、鱼肝油、海藻类。
维生素C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坏血病,是几百年前人类就知道的疾病,但是由于以前人类对它发生的原因不了解,当时被称作不治之症,且死亡率很高。一直到1911年,人类才确定它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而产生的。
1.生理功能
(1)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维生素C可促进人体内抗体的形成,提高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寒冷的耐受力,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2)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将食物中的Fe 3+ 还原成Fe 2+ ,促进食物铁在肠道内的吸收,有利于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
(3)预防和治疗恶性贫血。人体缺乏叶酸时可患恶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对氧较为敏感,而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抗氧化性),一方面,维生素C的存在对叶酸具有保护功效,可以减少叶酸在烹调加工过程中的损失,提高膳食中叶酸的有效供应量;另一方面,维生素C可将叶酸还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四氢叶酸,促进叶酸的活化。维生素C对叶酸可发挥保护及活化等双重作用,从而有利于预防和治疗恶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4)预防和治疗坏血病。人体轻度缺乏维生素C时,早期症状表现为感觉疲劳、牙龈出血等,严重缺乏维生素C时,则可导致坏血病。保证膳食中维生素C的足量供应,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坏血病。
(5)促进胶原的形成和类固醇的代谢。一方面,胶原是含有大量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的纤维状蛋白质,它们分别是由脯氨酸和赖氨酸羟基化所形成的。维生素C的作用在于活化脯氨酸羟化酶和赖氨酸羟化酶,促进脯氨酸和赖氨酸向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的转化,进而促进组织细胞间质中胶原的形成。另一方面,维生素C可参与类固醇的羟基化反应,如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皮质激素及性激素等。
(6)有利于维持骨骼和牙齿的正常功能。维生素C是一种酸性化合物,可在消化道中形成酸性介质,能防止不溶性钙络合物的生成,促进膳食钙的吸收;维生素C还可进一步促进钙在骨骼和牙齿中的沉积,有利于维持骨骼和牙齿的正常功能。
(7)对某些有毒物质具有解毒作用。铅化物、砷化物、苯、细菌毒素等是日常膳食中常见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当致毒剂量的铅化物、砷化物、苯以及细菌毒素等进入人体内时,充足的维生素C有利于缓解其毒性,从而降低这些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
(8)具有抗衰老作用。科学实验证明,自由基和过氧化脂质是人体衰老的重要诱因。充足的维生素C可抑制体内自由基、过氧化脂质等有害物质的形成,从而延缓人体的衰老。
(9)具有防癌抗癌作用。亚硝基化合物是食物中存在的一类重要的致癌物质,其中尤以亚硝胺的致癌性最为突出。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阻断亚硝基化进程,抑制亚硝胺的形成,有利于预防胃癌、肠癌等消化道癌症。维生素C还可促进胶原蛋白抗体的形成,胶原蛋白可包围癌细胞,从而表现出抗癌作用。
2.缺乏症
维生素C的轻度缺乏症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初期多有体重减轻、四肢无力、衰弱、肌肉及关节等疼痛症状。成人患者除上述症状外,早期即有齿龈松肿,间或有感染发炎。婴儿则有不安、四肢动痛、肋软骨接头处扩大、四肢长骨端肿胀以及有出血倾向等。此外,出血,尤其皮肤大片出血,成人较婴儿多见。严重缺乏维生素C可引起坏血病,临床表现为出血和骨骼病变等。
3.推荐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1)推荐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C参考摄入量如表3-13所示。
表3-13 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C参考摄入量
单位:mg/d
维生素C为水溶性维生素,这意味着身体能将多余部分通过尿液排泄掉,因此达到中毒水平是很困难的。但摄入太多维生素C仍然有可能带来不良后果,其中一个副作用是增加草酸盐的分泌量,敏感的人很容易因此而得肾结石。
(2)食物来源。一般情况下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是比较多的,尤其是橙子、苹果、香蕉、猕猴桃、葡萄、西红柿、胡萝卜、西兰花等。
1.维生素B 1 (硫胺素)
维生素B 1 又称硫胺素或抗神经炎维生素。它以辅酶的形式参与糖类的代谢,在糖类的氧化供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生理功能。
①构成辅酶,维持体内正常代谢。维生素B 1 在体内以焦磷酸硫胺素(TPP)辅酶形式参与体内三大营养素的代谢。
②维持神经、肌肉特别是心肌的正常功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脚气病。
③维持正常食欲、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
(2)缺乏症。维生素B 1 在机体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是多种酶的辅酶,维生素B 1 缺乏时可影响糖代谢、脂肪代谢及水盐代谢。成人维生素B 1 缺乏症的主要临床表现特征是多发性神经炎、肌肉萎缩及水肿。首先出现体弱、疲倦,继之头痛、失眠、食欲不佳和心动过速等,总称为“脚气病”。
(3)推荐摄入量及食物来源。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B 1 参考摄入量如表3-14所示。
表3-14 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B 1 参考摄入量
单位:mg/d
含有丰富维生素B 1 的食品有小麦胚芽、猪腿肉、大豆、花生、里脊肉、火腿、黑米、鸡肝、胚芽米等。
含维生素B 1 较多的水果有橘子、香蕉、葡萄、梨、核桃、栗子、弥猴桃等。
维生素B 1 是水溶性维生素,和所有B族维生素一样,多余的维生素B 1 不会贮藏于体内,而会完全排出体外。所以,必须每天从膳食中补充。
2.维生素B 2 (核黄素)
(1)生理功能。
①维生素B 2 参与体内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核酸和脂肪的代谢有关,可提高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率,促进生长发育,维护皮肤和细胞膜的完整性。维生素B 2 具有保护皮肤毛囊黏膜及皮脂腺的功能;
②维生素B 2 参与细胞的生长代谢,是机体组织代谢和修复的必需营养素,如强化肝功能、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
③维生素B 2 参与维生素B 6 和烟酸的代谢,是B族维生素协调作用的一个典范。FAD和FMN作为辅基参与色氨酸转化为尼克酸、维生素B 6 转化为磷酸吡哆醛的过程;
④维生素B 2 与机体铁的吸收、储存和动员有关;
⑤维生素B 2 还具有抗氧化活性,可能与黄素酶——谷胱甘肽还原酶有关。
(2)缺乏症。维生素B 2 缺乏症也称为核黄素缺乏症,会使机体出现口腔、唇、皮肤、生殖器的炎症和机能障碍。长期缺乏维生素B 2 会导致儿童生长迟缓,轻中度缺铁性贫血。严重缺乏时常伴有其他B族维生素缺乏症状。
(3)推荐摄入量及食物来源。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B 2 参考摄入量如表3-15所示。
表3-15 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B 2 参考摄入量
单位:mg/d
一般食物中维生素B 2 的含量都不算高,但动物内脏含维生素B 2 很丰富,尤其是肝脏含量最高。其他动物性食物如猪肉、鸡蛋,水产品中的鳝鱼、河蟹等也都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 2 。植物性食物中的菌藻类食物如蘑菇、海带、紫菜中含维生素B 2 较多。
3.维生素B 3 (尼克酸、烟酸)
烟酸也称作尼克酸、维生素B 3 ,或维生素PP,它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属于B族维生素。烟酸在人体内转化为烟酰胺,烟酰胺是辅酶Ⅰ和辅酶Ⅱ的组成部分,参与体内脂质代谢,组织呼吸的氧化过程和糖类无氧分解的过程。
(1)生理功能。
①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②参与脂肪的代谢,降低血脂;
③能降低胆固醇;
④参与蛋白质的代谢;
⑤维护神经系统、皮肤和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扩张末梢血管。
(2)缺乏症。烟酸缺乏可引起癞皮病。前驱症状如体重减轻、疲劳乏力、记忆力差、失眠等。如不及时治疗,则可出现皮炎,在两手、两颊、左右额及其他裸露部位出现对称性皮炎。
(3)食物来源。烟酸广泛存在于食物中,以动物肝脏与肾脏、瘦畜肉、鱼及坚果类含量最丰富。乳、蛋中虽然含量不高,但色氨酸较多,色氨酸可以转化为烟酸。其他食物来源主要有全麦制品、麦芽、卵、炒花生、白色的家禽肉、鳄梨、枣椰、无花果、干果、糙米、绿豆、芝麻、香菇、紫菜、无花果、乳品、蛋等。
4.维生素B 5 (泛酸)
泛酸也称作维生素B 5 、遍多酸,无臭,味微苦,因其性质偏酸性并广泛存于多种食物中,故而得名。
泛酸具有制造抗体的功能,在维护头发、皮肤及血液健康方面有重要作用。泛酸缺乏会引起心跳过速、倦怠、恶心、对称性皮肤炎、失眠等病症。
泛酸几乎在所有食物中都有存在。鱼肉类都是泛酸的良好来源,全谷类、薯类和一切蔬菜也是重要的食物来源。目前还没有发现泛酸摄入量过多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没有上限数量。
5.维生素B 6 (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
(1)生理功能。
①参与蛋白质合成与分解代谢,参与氨基酸代谢,与色氨酸合成烟酸有关;
②参与糖原与脂肪酸代谢;
③参与某些神经介质(5-羟色胺、牛磺酸、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γ-氨基丁酸)的合成;
④维生素B 6 与一碳单位、维生素B 12 和叶酸盐的代谢,如果它们代谢障碍可造成巨幼红细胞贫血。
(2)缺乏症。缺乏维生素B 6 易患脂溢性皮炎,还伴有虚弱、失眠、周围神经性皮炎、唇干裂、口炎等症状。儿童缺乏时可出现烦躁、肌肉抽搐和惊厥、呕吐、腹痛以及体质下降等症状。
经食物摄入大量维生素B 6 没有副作用,但通过补充大量维生素B 6 制剂会引起严重副作用,通常表现为感觉神经疾患。
(3)推荐摄入量及食物来源。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B 6 参考摄入量如表3-16所示。
表3-16 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B 6 参考摄入量
单位:mg/d
维生素B 6 的食物来源很广泛,在动物性、植物性食物中均含有。通常肉类、全谷类产品(特别是小麦)、蔬菜和坚果类中含量较高。动物性来源的食物中维生素B 6 的生物利用率优于植物性来源的食物。
6.维生素B 7 (生物素)
生物素又称维生素H、辅酶R,是水溶性维生素。生物素是合成维生素C的必要物质,是脂肪和蛋白质正常代谢不可或缺的物质,是一种维持人体自然生长、发育和人体机能健康的必要营养素。
(1)生理功能。
①帮助脂肪、肝糖和氨基酸在人体内进行正常的合成与代谢;
②促进汗腺、神经组织、骨髓、男性性腺、皮肤及毛发的正常生长,减轻湿疹、皮炎症状;
③预防白发及脱发,有助于治疗秃顶;
④缓和肌肉疼痛;
⑤促进尿素合成与排泄、嘌呤合成和油酸的生物合成;
⑥用于治疗动脉硬化、中风、脂类代谢失常、高血压、冠心病和血液循环障碍性的疾病。
(2)缺乏症。生物素缺乏症主要表现多数以皮肤症状为主,可见毛发变细、失去光泽、皮肤干燥、鳞片状皮炎、红色皮疹,严重者的皮疹可延续到眼睛、鼻子和嘴周围。此外,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舌乳头萎缩、黏膜变灰、麻木、精神沮丧、疲乏、肌痛、高胆固醇血症及脑电图异常等。这些症状多发生在生物素缺乏10周后。
(3)推荐摄入量及食物来源。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生物素成人的AI为30μg/d。生物素广泛分布于各种动植物中,含量较多的为动物内脏、蛋、豆类、谷类等。
7.叶酸
1941年,因为从菠菜中发现了这种生物因子,所以被命名为叶酸。叶酸富含于新鲜的水果、蔬菜、肉类食品中。食物中的叶酸若经长时间烹煮,可损失50%~90%。叶酸主要在十二指肠及近端空肠部位吸收。人体内叶酸储存量为5~20mg。叶酸主要经尿和粪便排出体外,每日排出量为2~5μg。
(1)生理功能。
①为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
②帮助蛋白质的代谢;
③与维生素B 12 共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成熟,是制造红血球不可缺少的物质;
④在体内叶酸以四氢叶酸的形式起作用,在制造核酸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⑤是人体在利用糖分和氨基酸时的必要物质;
⑥在脂代谢过程也有一定作用。
(2)缺乏症。缺乏叶酸可引起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形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乏的表现为头晕、乏力、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并可出现舌炎、食欲下降以及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孕早期叶酸缺乏可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主要包括脊柱裂和无脑儿等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3)推荐摄入量及食物来源。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叶酸参考摄入量如表3-17所示。
表3-17 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叶酸参考摄入量
单位:μgDFE/d
叶酸是水溶性维生素,一般超出成人最低需要量20倍也不会引起中毒。凡超出血清与组织中和多肽结合的量均从尿中排出。
绿叶蔬菜是叶酸很好的食物来源,动物肝脏以及一些水果中也含有丰富的叶酸。富含叶酸的食物有肝、豆类、深绿色叶菜、胡萝卜、南瓜、土豆、香蕉、辣椒、坚果、全麦、蛋黄、鱼肝油等。由于叶酸是水溶性维生素,对光、热均不稳定,在加工过程中叶酸会损失50%~90%,在食品储藏时可以适当添加抗坏血酸来保护叶酸。
8.维生素B 12 (钴胺素)
维生素B 12 是B族维生素中迄今为止发现最晚的一种,1947年美国女科学家肖波在牛肝浸液中发现。
维生素B 12 是唯一含有金属的维生素,它因含有钴而呈红色,又称为红色维生素。
(1)生理功能。
①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使肌体造血机能处于正常状态,预防恶性贫血,维护神经系统健康;
②以辅酶的形式存在,可以增加叶酸的利用率,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
③具有活化氨基酸和促进核酸生物合成的作用,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它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④代谢脂肪酸,使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被身体适当运用;
⑤消除烦躁不安,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及平衡感;
⑥是神经系统功能健全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参与神经组织中脂蛋白的形成。
(2)缺乏症。维生素B 12 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B 12 摄入不足或者吸收不良,导致的贫血、神经系统和皮肤黏膜受损的营养缺乏型疾病。临床上主要是以红细胞性贫血、神经障碍、舌炎和皮肤广泛的对称性为特征。补充维生素B 12 的同时,要注意补充钾,防止低钾血症的发生。
(3)推荐摄入量及食物来源。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B 12 参考摄入量如表3-18所示。
表3-18 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B 12 参考摄入量
单位:mg/d
膳食中的维生素B 12 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主要食物来源为肉类和肉制品、动物肝脏、鱼、禽、贝壳类以及蛋类,乳及乳制品中也含有少量维生素B 12 ,植物性食物中基本不含。
食品加工必须进行清理、修整和漂洗处理。如谷类经碾磨去除壳,可改善食品的感官性质,便于食用和易于消化,但一部分无机盐和维生素受到损失。碾磨去除越精,营养损失越大。淘米时会造成水溶性维生素的流失。
在蔬菜和水果的前处理中,营养素大量流失,特别是水溶性的维生素,损失取决于浸泡的时间和水温。蔬菜切碎后,维生素的损失巨大,黄瓜切片放置1h,维生素C损失33%~35%。
加热对维生素的破坏最为显著,粮食中维生素B 1 在烹调中的损失严重。
在蔬菜水果罐头热处理时,维生素C损失13%~16%,维生素B 1 损失2%~30%,维生素B 2 损失5%~40%。短时高温的损失比长时低温要少一些,热处理后迅速冷却可减少损失,牛奶在加热时损失最严重的是维生素B 1 和维生素C。
食用碱可破坏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与碱处理相反,在烹调中有时加入醋等调料,除了能促进吸收以外,还能使维生素B 1 、维生素B 2 及维生素C的稳定性免遭破坏,使骨中无机盐溶出,提高了食品的营养价值。
脱水加工时食品维生素的损失和加热灭菌的损失相同,维生素B 1 的损失最大。胡萝卜在冷冻干燥时脂溶性维生素损失小于10%,而在空气中干燥时胡萝卜素损失可达26%。牛乳喷雾干燥制成奶粉时,维生素A和B 1 的损失在10%,如用传统的滚筒干燥法,损失可达15%。
新鲜的蔬果在长期储存的过程中维生素会有一定的损失,谷物在储存时,温度越高,本身含水量越大,维生素的损失越严重。
大多数食品在冷冻状况下贮藏可以减少营养素的损失,但冷藏的温度对维生素C的影响很大。
谷物的维生素大部分都存在于谷胚芽和糊粉层中,加工精度越高,维生素的损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