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要那个大的苹果:完美的感觉如此重要

很多父母都曾被孩子的这个问题烦恼过:

你切了一块苹果递给孩子,他一口拒绝:“我不要这个苹果,我要那个苹果。”他指着一个大大的完整的苹果。

“那个苹果你吃不完,就吃这个吧,我已经削好了。”

“不要,我就要那个大的苹果。”他开始撒泼打滚,直到你把那个大的苹果给他。

换成饼、饮料、饼干、鸡蛋,一样如此:“我要整瓶的饮料,不要半瓶的饮料。”“我要整个鸡蛋,不要半个鸡蛋。”

这种行为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明明吃不完,甚至幼儿有时候也知道自己吃不完。这是因为,孩子进入了另一个敏感期,完美敏感期。其表现是,什么都要大的、完整的。一般2岁多,幼儿开始进入这个时期。他们认为,完整的东西才是美的,大的东西才是美的。这意味着他们有了审美意识,而且这种意识是从吃开始的。接着,他们不仅要求吃的食物是完整的、大的,还要求是漂亮的。苹果上必须没有斑点,且颜色鲜艳。这代表他们的审美更细腻了,对美的要求更高了。

再接着,他们的注意力从食物过渡到事物上。要用大的碗,大的勺子;要用整张纸画画;一个玩具损坏了便不要了;衣服必须没有褶皱或污渍,被子必须平整如新……现在想起来,我小时候有一个行为就是明显的完美敏感期行为。

小时候,冬天特别冷,也没有暖气,晚上睡觉要盖两床被子。有时候钻进被窝了,我发现上面那床被子四个角没有抻平,就会让妈妈必须把它抻平。如果妈妈不在,我会穿着秋衣秋裤冒着寒冷从被窝里出来,把被子的四个角全部抻得平平整整,才能安然入睡。

现在想来,真是一个好奇怪的行为。被子的四个角没有被抻平,也不影响睡觉呀。但是,对处于完美敏感期的孩子来说,影响心情呀。我还见识过另外一个超级完美敏感期的行为。

有一次到一个亲戚家去做客,谁知那天他家刚好去了一个朋友。那位朋友家4岁的小男孩想上厕所,他的妈妈就带着他上厕所,结果孩子在厕所门口大哭起来,说什么都不上,原因是这个厕所不漂亮、不干净。亲戚家是老房子,厕所是蹲坑,且时间长了,不是那么洁净。于是,小男孩哭了很久,明明急着上厕所,却忍了好久,一直等回到自己家才上厕所。

完美敏感期一来,孩子的行为有时真的让大人有些头疼。但就像其他敏感期一样,孩子的完美敏感期也是阶段性行为。就像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不再要求被子的四个角必须要抻平了。所以,对待孩子的完美敏感期行为,总的态度还是要顺应和满足。

满足孩子的完美敏感期行为

小时候妈妈总是主动为我抻平被子的四个角,有时候忘了也会催促爸爸:“快把被子的角整好,要不然你闺女就要穿着秋衣秋裤从被窝里爬出来去整被子喽!”他们面对我的完美敏感期行为没有否定、阻止,而是主动去满足。虽然他们也不知道这是敏感期行为,但是包容了我的行为,让我顺利地度过了这个时期。但有些父母会因为这个问题跟孩子较劲儿:“干吗非要大的苹果,不能给你,不能让你浪费。”或者有时候让孩子保证:“你保证能吃完我就给你。”孩子为了得到苹果,只有保证能吃完,结果最后吃不完挨训:“你不是说你能吃完吗?就不能惯着你。”实际上这不是惯着孩子,而只是满足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需要。

有时候孩子的敏感期行为特别像“熊行为”,也会影响到别人。例如,不愿上厕所的那个小朋友,在外人面前哭闹,确实很让父母没面子。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安抚孩子的情绪,和孩子商量怎么解决。如是不是特别着急上厕所,不太着急就等回家再上,或者到外面找个比较干净的厕所。但不要跟孩子硬来,让他必须听你的。因为孩子处于某个敏感期时,一般都会比较执拗。

如果其他人阻止你满足孩子的完美敏感期需求,如老人,他们觉得给孩子大的食物会造成浪费,因而不允许你这么做,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先向老人解释这么做的原因,其次说明,孩子吃不完的东西,我们会吃掉,那么老人就很有可能允许我们这么做。

向孩子解释满足不了他完美要求的原因

有时候,家里只剩半个苹果了,确实满足不了孩子的完美要求。怎么办?可以向孩子解释原因:“只剩这半个苹果了,你是吃这半个,还是等一等,等我们去超市买回新的苹果再吃。”让孩子自己来选择,不管他是选择现在的半个,还是选择等一等,至少可以让他不产生那么大的负面情绪。

幼儿时期的完美(审美)敏感期是为成年后的审美做准备,童年时很好地度过完美敏感期,长大后才能接受另一种更高境界的美:美好的事物不一定是大的、完整的,残缺也可以是一种美,如断臂的维纳斯。但是,孩子们只有先认识到完整的美,秩序的美,心中有对完美的追求,待成年后才能欣赏残缺的美。即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是从A到B再到C,如果A都没有度过,如何到C呢?

另外,一定的完美要求,对生活和工作都有益。就像我自己对工作就有一定的“完美强迫症”,总是一遍一遍地修改、完善,虽然达不到别人眼中的最好,但起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这大概也是因为从小我对完美的追求没有被破坏掉。

在完美敏感期内,有些幼儿的表现会显得特别执拗,让父母心烦、头疼,但我们要认识到,只有现在满足了他们的执拗,将来他们才有可能不执拗。对其他的行为以及背后的心理需求也一样,只有被充分满足过,才会不再刻意追求。

孩子心中有对完美的执着追求以及审美意识,就不能接受干净的地面上突兀地躺着一个塑料袋,绿油油的草坪上散落着瓜子壳、香蕉皮……那么,就算没有看到“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的宣传语,他们也会主动保护环境。所以,保护孩子对美的追求,也是保护孩子内心的道德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LdW0AF+pakmeThvplPLfiOTzCT5iW+3tjy9Da2lNrIvP5pd4dgwbdDREEdms90I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