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情绪,如何影响着孩子的心灵

说起情绪,我们都不陌生。从最常见、最明显的快乐、难过、生气、害怕,到一些更为细微隐晦的尴尬、羞愧、嫉妒等,都是人们的日常情绪。小孩子的情绪尤其丰富且直接,表现形式也更为多样。现在的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情绪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情绪这个概念以及存在的价值,却是心理学领域一个长期研究的话题。

早在1884年,美国心理学奠基人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写了一篇题为《情绪是什么》的文章,可是多年来,人们对情绪依然很难精确定义。在《情绪心理学》(原著第三版)中,引用了这样的一段描述:

(情绪)是推测得来的针对某个刺激的复杂反应序列,它(包括)认知评价、主观改变、自主神经唤起、神经兴奋和行为冲动,以及为了对启动这一复杂序列的刺激施加影响而设计的行为。(Plutchik,1982,p.551)

由此可以看出,情绪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的一些反应,而这些反应也旨在对外部世界施加影响。通俗来讲,情绪是对人们一切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情绪是我们内在丰富的感觉和思想对外部世界和自身需求之间的关系产生反应,并呈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和生理状态,是一种从自我意识出发形成的心理活动。

一个孩子看到妈妈下班回家了,他的情绪会很愉悦,感到非常开心。

一个孩子看到自己的玩具被抢走了,会产生难过和愤怒的情绪。

一个孩子看到一群小朋友在挖沙子,想加入他们,但是又不太敢,这时候可能会有忐忑、担心等情绪。

情绪的分类看似有很多,差异也很大,但实际上情绪大致包含这样几部分:一是涉及身体的变化,如脸红、心跳加速、身体僵硬等;二是涉及有意识的体验,是孩子在生活中主动感受到的;三是包含认知的成分,与孩子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评价息息相关,如不敢参与玩耍的孩子,可能担心别人拒绝,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加入,不确定怎么玩耍。

也许有人觉得情绪就是内心的主观感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在外部世界生活,如何让情绪不再影响我们的行动。

一个焦虑的大人,依然可以调整自己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

一个愤怒的孩子,也可能会在父母严厉的目光中不情不愿地完成作业。

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情绪对我们的影响比想象中更为深刻和多样,只关注结果而忽视情绪,往往会带来一些心理问题。而且情绪常常和孩子的性格、脾气、内心需求等因素杂糅在一起,呈现出更为复杂的身心状态。一个身体不适的孩子,更容易不开心;一个原本就积累着情绪的孩子,更容易被激发出强烈的情绪。这些情绪问题横亘在父母的期许和孩子的行为之间,成为让一些父母苦恼不已的挑战。

有的孩子太想妈妈了,看到妈妈下班就忍不住大哭大闹,甚至打妈妈,他说不出自己的思念和分离焦虑,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

有的孩子很想买玩具,却并不理解想买玩具却暂时不能买的情况,他不清楚买玩具的约定是什么,只能用满地打滚来告诉父母自己的心愿。

也有的孩子受了委屈不知道该怎么说,只感到心里闷闷的,哭一会儿,沉默一会儿,把自己封闭起来谁也不告诉。

于是,有些孩子的情绪,导致了新的行为问题,有些孩子的情绪,让父母感受到不安和烦躁,甚至有的孩子的情绪也激发了父母的情绪,引起了亲子间的一些对抗等。

做父母的都有过体验,养个孩子太难了,可不是嘛,这些带着复杂情绪的行为,就好像故意和我们作对,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帮助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引导孩子。耐心总有被耗光的一刻,对情绪的不了解正在给父母带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对儿童情绪有个基本的认识,了解情绪是怎样影响孩子的。

1.内在情绪影响着孩子的外部行为

情绪是孩子的感觉、想法、动机、需求等内部世界的外显表达,因为内心存在情绪,这种强烈的主观感受就会直接对孩子的外部行为产生影响。例如,小婴儿觉得不舒服,或者冷,或者饿,天生会用哭泣来表达自己的诉求,这是一种本能。他也许不会说话,不会其他方式的表达,但是他的情绪和感受是实实在在的。那么情绪就是孩子表达内在需求的一种重要方式。

再如,孩子在进入幼儿园初期经常出现的分离焦虑,就是他们内心对入园这件事产生一些不安全感,对父母更加依恋,对未知环境充满了恐惧,这样一系列的感受都是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而如果大人不去回应和疏导孩子的这些情绪,而是批评孩子为什么这么“黏人”“淘气”“不上幼儿园”,就会让原本就遭遇生活难题的孩子更加不知所措。所以我们大人了解孩子的情绪,了解情绪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是非常必要的。

2.情绪影响着孩子对外部世界的理解

情绪往往比理性更直观地展现出孩子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幼儿社交中,我们常常鼓励孩子和哪个小朋友一起玩,但孩子却有自己的喜好。他们知道和谁一起玩更开心,尽管他们说不出理由,但是社交的愉悦感促使他们更愿意接近自己的好朋友。这其中就有情绪和感觉在直接发挥作用。

情绪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复杂而多元的,如果孩子没有一个相对冷静和理性的环境,任由情绪来掌控自己,这对孩子的身心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有的孩子喜欢看电视,大人规定了看电视的时间,到了规定时间之后,孩子却依然想看,这就产生了很多情绪,如愤怒、难过,进而出现一些哭闹、和父母对抗等行为。孩子对外部世界的规则不理解时,就会产生负面情绪。而强烈的负面情绪又会让他们失去理性,无法思考,这就让孩子陷入一种混乱和纠结中。

大人的最大作用不是否定孩子的情绪,或者批评孩子的行为,而是借此帮孩子进行良好的情绪管理,了解孩子的情绪是怎样发生、发展的,孩子对外部事实是怎样看待的,我们需要满足孩子怎样的真实需求。解决好了这些,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得到提高,理性思考和高阶思维也随之提升,对外部的规则也就更容易理解了。

3.大人对儿童情绪的处理方式影响着孩子的心智发育

情绪是自发的,是孩子内在自我对外部世界的主观反映。这本身是孩子自己的事,但是我们大人看到孩子存在情绪就会想办法去解决、去回应,如果回应是恰当的,孩子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会更好;而有些父母因为不太了解孩子们的情绪和心理,可能会采用一些不恰当的做法,这就让孩子对外部世界产生焦虑、抵触等不安全感,严重影响着身心发展期的幼儿。

还是以入园为例,如果孩子不想去上幼儿园,父母可以和孩子聊聊他们的情绪,是害怕、担心,还是想妈妈?这些情绪背后,有什么样的希望?他们希望有人陪他们玩?希望看到一些熟悉的玩具?还是希望尽快见到妈妈?当我们和孩子平静下来通过一些分离游戏,来接纳他们的情绪、理解情绪背后的需求时,孩子对于这种不可名状的情绪就不再害怕,对于入园的事也就少了一些恐慌。

相反,如果我们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忽视了孩子的情绪,只是简单粗暴地让孩子去幼儿园,那么孩子的负面情绪就会累积,所以在幼儿园门口我们可能看到孩子撕心裂肺大哭,极度惊恐的样子。并不是入园这件事真的这么可怕,而是因为孩子的恐慌情绪没有得到妥善的接纳和疏导,而外部的一些反应刺激了这种恐慌,进而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这样的情绪,就让孩子对外部世界的理解进入一个误区,让他以为外部处处是未知的危险,让他没有安全感。

因此,情绪可以说是我们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一份地图,借由这份地图,我们才能看到孩子们真实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一颦一笑,他们的平静与兴奋背后,都是一个个可爱的、真实的、明媚的自我。很多人常说孩子不好引导、不配合,我们首先要记得问问自己,我们真的了解孩子吗?知道他的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冲突吗?在育儿中,要多一份懂得,多一份平和,对待孩子的情绪,更是如此。 6fwRD4uMOdt9ZpkgUoh9/7sN9PnbImREHnzv2ZNXq3j5rqXetqnIs/lTaD+6b0C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