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Chapter 6
青春期爱恋及非主流文化

喜欢TA,不是你的错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对异性有一些“特别”的感觉以及行动,对父母来说是个熟悉又陌生的领域。虽然我们也同样经历过少年时代,甚至依稀记得那时朦胧的情感,但是当我们的孩子长大到同样的阶段,我们依旧可能是困惑、无助的。因为忐忑、担心、焦虑,不知道该给孩子提供怎样的帮助。

“当事人”也同样困惑而矛盾。

(1)突然发现自己对某个人“满心欢喜”,这是不是代表我有问题?

(2)我想忘了他,但是我就是“念念不忘”,我该怎么办?

(3)有时候,他似乎也有些关心的言语,他是不是也喜欢我呢?我能问他吗?我是不是应该告诉他,喜欢他?

(4)我不能无视我的情感,那个吸引力太强了,可是这真的已经开始影响到我学习了,我该给他发信息吗?还是删了他?

面对这些困惑,父母如何回答很重要。这决定了孩子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和你共享信息,还是悄悄隐藏自己的想法。

作为一个妈妈,我有几句话想说。

(1)喜欢一个人,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绪流动,情感丰沛,说明你长大了,你健康地长大了。

(2)喜欢是一种感觉。如果将这种感觉具象,你喜欢他什么?你可以用文字的形式列举出来吗,你只需要写出来给自己看就可以。读这些文字,你是什么样的感受?那些真正吸引你的,如果可以把它们分类放进一个个盒子里,你会给这些盒子贴上哪些标签?读这些标签,原来真正吸引你的是这些可以被归纳的品质。

(3)如果你被别人喜欢,也可以重复上面的动作,把对方换成对内的自省。你会看到,原来你自己身上有这些优秀的品质值得被别人欣赏。

(4)被美好吸引,被彼此的优秀品质吸引,是不是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好,你才能值得这份喜欢或者被喜欢?

(5)如果有人喜欢你,而你并不喜欢他,或者现在并不想发展一段感情,那么请坚定地表明你的立场,不要让别人误会,或传递令人误解的信息。

(6)如果喜欢一个人让你感到自卑,甚至你觉得自己“不配”,你要认真地想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喜欢和被喜欢都应该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这也应该成为你很宝贵的资源。

(7)“我该如何忘记或者无视他?”刻意遗忘,会强化你的不想记起。那只“白熊”会更加顽固地出现在你的脑海。尊重自己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做一些积极分心的活动,比如你可以出门做你喜欢的运动,阳光那么好,辜负了是不是有些可惜。

(8)“我是不是应该好好学习?”这个问题不容置疑。任何时候,你都应该好好学习。如果感到有什么影响到了你学习的环境和心境,尽快去做调整,以保证“学习”这个中心不受到影响。“尽快”并不是指立刻、马上、一步到位,它的意思是,接纳当下,然后以不造成二次损伤的适合自己的节奏去做调整。

(9)“我想为他付出一切,他去哪儿我就去哪儿。我这样是不是很傻?”是的,这很傻。任何时候,爱自己都是更重要的;任何时候,你都不要失去自己的独立。

(10)你可能会对他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次问候特别敏感,也许会浮想联翩,甚至过度解读。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只是你的自我纠缠。生活在回忆里,生活在被营造的虚构里,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帮助。如果你真的很珍惜那个“眼神”,珍藏起来吧,封存起来吧。把它放到一边,然后看看窗外,过好当下的生活。

(11)不要着急,等等看。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后,你还像现在这样喜欢他吗?在没有答案的时候,就先交给时间,看看它是不是会告诉你点什么。有时候,不是外面的世界变了,不是他变了,而是你自己会改变。你会变得更成熟,你总得给自己留点时间。

(12)也许出于多种原因,你不想让父母知道你此时的“情感状态”。但请你一定要相信,在你需要帮助时,父母是最可靠的。也许他们的想法、做法并不总能深入你心,他们也不一定知道完美的答案,但是他们绝对是你前行路上最无私的伙伴。告诉他们你的想法,和他们商量,试试看。

想染发、化妆的初中女孩

“女儿初二,不久前和我提出想染头发,并用零花钱购买了一些彩妆、粉底、腮红、唇膏,我该怎么办?”

这是一位妈妈的困惑。

女儿身上的这些变化,对没有做好准备的父母来说,确实很容易引起焦虑。透过物,我们看到的往往不仅是物,更是其背后代表的意义——一种通往成人世界的仪式。

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都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经验、固有的思维模式很容易让我们不经思考就落入“理所当然”的陷阱。经由和这位妈妈的沟通,我们来梳理、分解、具象化,看看焦虑这只“纸老虎”到底长什么样?

1.妈妈担心的是什么

(1)心思放在打扮上,还有心思学习吗?

(2)这么小就想化妆,会不会学坏?

(3)变美了,会不会太过吸引别人的目光,会早恋吗?

(4)我还没做好准备,你怎么能这么快就长大了?

2.这些担心合理吗

(1)Z世代们不是苦行僧,她们不仅想学习好,还想美美地学习好,这并不矛盾,两者并不站在对立面,我们也不能非黑即白地判断。

(2)以美好的姿态投入学习和生活,可以调动情绪、状态,甚至有“新生”的内在激励感。

(3)以阻止美好来杜绝早恋,是低估了孩子情商的表现,更是一种“壮烈的牺牲”。

(4)以我们的焦虑为由,扑灭孩子成长的火苗,我们最终会得到什么呢?暂时的控制还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失去?

3.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是什么

(1)一种成人化的模仿和追求。

(2)对自身新的体验和探索。

(3)变得更美好的需求,不仅仅是外在,也是内在的。

(4)对家庭包容度的实验和试探。

(5)对亲子关系隐形的渴求。

把“洋葱”一层一层剥开来后,这位妈妈做了一些尝试。

她买了几款一次性喷染膏,和女儿一起做了挑染。她们一起画着淡妆去逛街,妈妈给女儿添置了一些品牌的彩妆作为礼物,替换掉女儿准备用零花钱购买的“廉价款”——如果你想用的时候,不至于伤害到自己的皮肤。

她们是在假期里这样做的。在此之前,女儿其实并不确定她是否真的要顶着一头有颜色的头发走进学校。更多时候,她不会真的这样做,除非有人把她推到“不得不”这样去做的境地。

她需要的体验,被巧妙地“安置”在一个合适的区间。

孩子的分寸感,在包容下得以最大地发挥,在睚眦必报下才会变本加厉。

4.自我探索,需求“无罪”

我是什么样的,我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的,是自我认知的标签,是对“我是谁”的不断探索。每一步探索,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新阶段。

心理需求“无罪”。

我们需要做的是理解,提供安全空间内的尝试,这比打压、抨击更有意义。

(1)一定要相信,孩子对待新尝试是有过思考的。他们计划做的是有限的经过了筛选的那部分。

(2)正在尝试的内容≠他们永远都会这样做。不妨耐心等一等,看一看。

(3)如果对己无损,对人无害,不违背规则,不违反法律,不妨让他们试试看。

(4)压制只会带来更大的反抗。

(5)对待新尝试,哪里更安全?是在家庭环境里,还是在你无法掌控的陌生环境里?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说他想试试抽烟,你会怎么做?

(6)行为变化是心理变化的外化表现。这是孩子给予我们的资源,是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窗口。更高阶的养育,不是紧盯着问题,而是关注背后的成长。

当我们真正地从内心去支持孩子变美的需求,不压抑,在安全的范围内尝试,并和她站在一起,她有什么理由去变“坏”呢?

写“同性恋”文字的孩子

一个爸爸给我留言:女孩,今年高二,总喜欢看一些“奇怪”的网剧和书,不知道如何与孩子交流。

另外一个妈妈很担心:孩子很关注“同圈文化”,还发现她写相关文字、小说,在上面花了很多时间,乐此不疲。

1.我们和孩子的“不同”是如何产生的

成长于不同年代、背景、环境下的两代人,确实有着很多的不同。这个时代的飞速发展和变化,在拉进我们彼此之间距离的同时,一些根深蒂固的差异依然存在着。

很多家庭中亲子之间的矛盾就在于:你不理解我的理解,我也不认同你的认同。在不同的频道上,各自用自己头脑里的“正确”去审视和评判对方。时空川流不息,我们站到原本的那条河流里,将对方的“不对”无限放大: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你怎么可以看这些内容?你真是太让人匪夷所思了吧!

表面上是对事的争论,本质上,矛盾的焦点在于我们彼此不了解对方的精神世界,以及了解了以后,是否可以接纳对方的不同。

2.对于孩子的“不同”,父母担心的到底是什么

(1)担心孩子摄入不健康的信息,毒害他们的身体和思想,会不会因此就走上歪路了呢?

(2)孩子们最大的优势是还有大把的青春时光,但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又是非常珍贵的。父母担心他们浪费时间,荒废光阴,希望他们把时间花在更有营养,甚至是可以“短期获益”的内容上。

(3)有些孩子表现出来的喜好虽然是健康的,但是并不受主流文化认同,这也极大地挑战着父母的认知。他们担心孩子偏激、小众,未来不被主流文化接纳。

(4)父母会产生很强的失控感。当孩子的意识形态越来越丰富多元,这也预示着他们逐渐独立,成为一个丰富立体的个体,很多父母对此并没有做好准备。

当把这些担心分离出来,我们可以一一对应,哪些担心是合理的,哪些是我们操心太多。

3.孩子期待的是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做

孩子期待有一个懂他的父母。有很多孩子在和我交流时,想要的似乎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答案,而是一个倾诉的渠道,渴望被理解、被认可。

我想,正是因为在家庭的环境里缺少这种理解和接纳,他们才会向外求。懂得向外求的孩子还没有放弃自己,更多的孩子“哀莫大于心死”。但是向外求也是有风险的,你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会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里,安全还是危险。

我们听不懂孩子的语言,不理解他们的行为,并不是他们的错。但很多时候,我们却常常执拗于要求孩子去做出改变,遵循我们的认知,参照我们的经验,按照我们的格局和视野,不可以逾越我们的“正确”。我们保护了孩子,也可能否定了孩子的丰富性。

在保证安全、探索、多元、包容的背景下,作为父母可以做什么?

(1)在孩子的“不同”面前保持理智,想一想,具象化,我们担心的到底是什么?合理吗?不要着急地一味地否定。

(2)多了解孩子的“喜欢”。如果有可能的话,学习它。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知识,也了解我们的孩子,为充分沟通打好基础。对新事物保持好奇和接纳状态的父母,是会受孩子欢迎的。

(3)不反应过度,不过度强化。越是强迫他停止看我们认为“奇怪”的内容,越会激发他的兴趣;越是否定他的价值观,他越是会付诸行动去验证到底是你对还是他对。保持开放的姿态,客观陈述我们的看法,比指责、要求、命令更容易走近他。

(4)家庭永远是治愈的良药。孩子是家庭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父母需要用心营造,智慧引导,并给孩子提供选择的多样性。 fSuVoCTqp90uT8oyzg+LiQ+dV+IQsdwblTk6h3Dywl0GadMG1a3i+49EECY5z7q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