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不能接受的孩子的行为中,“顶嘴”高居榜首。
“顶嘴”意味着:我有不同意见。孩子小的时候,有不同想法很容易被“镇压”,当他们走到青春期,有了更强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顶嘴”也成为他们宣扬个人民主、独立的象征:我不仅有不同意见,我还要为自己决定,我不要你认为,我要我认为。
这会激起父母的愤怒,伴随着失控感:
(1)父母的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顶嘴”岂不是意味着你不愿意正视自己的问题,不虚心接受“过来人”的建议,不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你还有理了?
我们很容易对孩子的“顶嘴”本能地抗拒,完全不能静下心来冷静地听一听孩子到底在说什么,他们想表达什么。就像孩子在面对我们带着情绪的吼叫时,他们也将大脑自动紧闭一样。
孩子“会顶嘴”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不是件坏事。
“顶嘴”考验孩子多方面的社会功能: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敢于质疑、主动争取、情绪释放……
作为父母,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你可能正因为家里那个乖巧的孩子开始和你“顶嘴”了而倍感忧伤;但真正让人担心的是,孩子连“顶嘴”都不愿意了,再也不给你和他对话的机会了。
与你顶嘴,你只是失落,觉得失去掌控。
拒绝对话,你需要面对的可能就是自己的无助、绝望。
珍惜孩子还能和我们顶嘴的时光,也许这会让我们感到痛苦,但这却是窗外照进来的光。
孩子有给自己争辩的权利吗?我们的经验一定是真理吗?
如果我们能中立地听孩子“顶嘴”,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他们很勇敢,在努力为自己“代言”,即便是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时候,他们也没有放弃为自己争辩。这一点,就值得肯定。
我们常常会在孩子的“顶嘴”面前哑口无言,倒不是说被他们的来势汹汹吓倒,而是你会发现孩子的反驳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简直就是灵魂拷问。他们有着一针见血、直击本质的能力。这真的会让我们沉默。
有些父母会在沉默三秒后,继续架起自己的权威,避重就轻,转移话题,心里揣着被“盘问”后的不确定,但面子可是不能输的。所以,“顶嘴”在这里就是一种对抗,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亲子关系每况愈下。
有些父母从中洞察,透过孩子的“顶嘴”去发现机会。他们利用这个资源,拉近和孩子的距离,促进亲子双方的成长,“顶嘴”打开了一个窗口:放下对彼此的控制,认可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将带着情绪化的争论,发展成不同意见表达的讨论。我们彼此谁也不需要说服谁,也不需要分出个高低对错,重要的是,我们尊重彼此的不同,我们追求的是“和而不同”。
孩子和我们的沟通也是分层级的。
最高级别——双向交流。 你们有共同的话题,能互相承接,有来有往。这种状态像一个微型的跷跷板,有引领的一方,也有跟随的一方。这种“平等”是流动的,你不仅是引领者,也不会永远跟随,你们的角色是可以随时互换的。
第二级——你问我答。 换一个说法是,你不问,我也不主动沟通。这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只有当孩子主动来找我们,我们才和他互动;另一种是我们追赶着去问孩子,孩子才回应我们。总有一方是被动的,值得注意的是,被动的那方并不特指孩子。
第三级——你问我也不答。 这在青春期的亲子互动里非常常见,问的那方往往是父母,不答的那方更多的是孩子。这里的“不答”是个泛指,包含心不在焉、敷衍应答的“嗯”“是”“挺好”“不知道”等在内。你可以感觉到你们之间的流动受阻了,卡在某一个点,越积越多。
最让父母们感到焦虑的是第三级沟通模式。你不知道孩子到底在想什么,你面对油盐不进无计可施。有时候,你也觉得委屈,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总是得不到一点点回应。
“哀莫大于心死”似乎并不是一个恰当的比方,但 你不问我也不答——第四层级的沟通模式 大致就是这样。绝望了,随便了,就这样吧。你和孩子之间完全没有互动,彼此都陷入痛苦。或者,彼此都隐藏起自己的痛苦,假装云淡风轻。
为什么叽叽喳喳的孩子突然连和我们争吵都不愿意了?
他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懒得理你”的?也许,是在每次争论你总是对的,对了一千零一次后开始的——反正我怎么都是错,一点道理都没有,我闭嘴总行了吧。
孩子的世界比我们想象的更纯粹,他们把“争吵”当成表达诉求的渠道,它代表着——我有话要说,我是这么想的,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想为自己争取权利。他们可以这么做吗?显然可以。理解孩子这个诉求的父母,会把“争吵”变成可以双向交流的“对话”。
而如果你把每一次争吵都看作是对自己、对父母权威的蔑视,孩子也会把它定义为对抗,而不是对不同意见的探讨。尽管你或许不赞同孩子和你唇枪舌剑也是探讨的一种形式,但从孩子的角度,按照他们的认知发展,他们并没有想得那么复杂。很多时候,青春年少的他们做了一些无厘头的事,说了一些“无脑”的话,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做那个翩翩少年,而是他们暂时还“不能”。
你真正需要重视的,是引导孩子明白除了“顶嘴”,还有其他更科学、合理的途径可以表达诉求,并多渠道尝试和练习。
我们日常的做法,就是他们最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