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Chapter 9
孤独的中年父母

青春期之舟与父母的撤退策略

1.无端的火,泡了汤的完美计划

我们发了很大的火的那一天,原本可能有一个完美的计划:想和孩子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看电影、吃大餐、去爬山,或者只是在阳光下慢悠悠地坐着。只是一件怎么也不曾料到的小事,就让这计划泡了汤。我们暴跳如雷,就像坐上了一艘愤怒的火箭。

总是伴随着懊悔,下定决心,这是最后一次发火,下次再也不会了。这样安慰自己,减轻一些愧疚,眼泪悄悄流下来。

然后是疑惑,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突然就发了这么大的火?仿佛当时的自己完全失去了控制。不可思议,不能理解,那个自己好陌生,又似乎很熟悉,那种熟悉的感觉稍纵即逝,来自很远很远的地方,很低很低的深处。

想把这一切都抹掉,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示好,找台阶下,孩子疑惑了,他们的逻辑还无法消化父母波涛汹涌后的瞬间平静和平静下隐藏的波涛汹涌。这样的“技俩”次数多了,孩子也就麻木了。

2.对孩子不满,还是对自己不满

无端的怒火从何而来?

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我们有时候可以轻松愉快地跨过去,有时候又莫名其妙地和自己过不去?

一个我们不想接受的真相是,当我们对孩子不满时,很大一部分原因竟然是我们对自己的不满。

我们越是对孩子歇斯底里,越是倾泻着我们对自己的愤怒。

(1)生活洪流里孤独的中年人。

在迈入家门之前,我们开始给自己做越来越多的思想工作:忘了今天在外面经历过的一切,放松脸部肌肉让五官松弛,好好和孩子在一起,毕竟每天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真的很少,还能陪伴的日子也屈指可数啊。

我们这样想,却越来越难以做到。一件小事就能触发我们敏感的神经。经由孩子的一个小错误,我们喷涌而出的不仅是在生活、职场上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更是光阴里遍历的委屈、压抑、无助、中年的孤独和岁月的一片狼藉。

孩子成了我们的一只“踢猫”,也成为一个无辜的垃圾桶。他像一个入口吞噬了我们席卷而来的情绪,他能怎么办呢?这些怒火进入他的脑海,侵蚀他的身体,他又需要怎样的努力才能把这些排解出去呢?

我们不想看到这样的场景,但被生活洪流吞噬的中年父母,如果没有自省,很容易拉上孩子“壮烈牺牲”。

(2)身为父母的挫败。

当父母,是会有挫败感的。

我们很容易把孩子当成我们的作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很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在孩子遇到问题时,一方面为孩子着急,同时也很自责,认为是自己教养的失败,孩子才会叛逆、早恋、网瘾。

当孩子表现出典型的青春期问题时,他们很容易愤怒。愤怒的本质,是对失控的焦虑、权力的争夺,还隐藏着重要的潜台词:作为父母,我怎么可以有这样失败的“作品”,我怎么可以接受这样失败的自己。

我们让孩子代替了我们对自己的谴责,那种痛恨自己、无助茫然、又迁怒的感觉,裹挟着中年和青年的刀光剑影,愈演愈烈。

孩子经由我们而来,却并不属于我们,他们有自己的生命轨迹。我们总是夸大我们的教导与孩子成败的正相关,过度用力,带着期待,想去影响和改变,但往往事与愿违。

父母和孩子之间,是有边界的。让我们在各自的角色上,彼此依偎向前,但并不必对彼此负责。

(3)无辜的替身,尘封的自己。

还记得我们的小时候吗?也许曾经的我们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遇到难题就当逃兵,总是六神无主粗心大意,每次考试都过度紧张。

那些曾经刻骨铭心又被深深藏起的记忆,在我们的孩子身上被激活了。当看到孩子出现同样的问题,我们会暴跳如雷。我们看到的就是我们自己啊!孩子与小时候我们自己的影像重叠了,我们自己也不知道,我们的愤怒其实在攻击尘封在心底的那个自己。

我们给自己未竟的问题找到一个替身,我们不想这样做,但孩子成了无辜的“牺牲者”。

3.理顺自己,宽容孩子

当我们把自己理得更顺的时候,似乎就更容易宽容孩子。

当我们今天勤奋地工作、努力地学习,收到良好的内外部反馈时,我们一般很少发火,你发现了吗?孩子的“问题”,在我们的眼里是一个主观的概念,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挥之一笑,把问题当成一个机会。

当我们自己充实、丰满时,我们就更能理智地看待孩子的问题。我们可以辩证地看待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会再轻易地被自己的情绪所牵制。

当我们变得更有能量时,身边的磁场也就更有力量。

4.青春期之舟与父母的撤退策略

育人先育己,无疑是一条最艰难也最有效的捷径。

青春期之舟,无法再按照我们设定的固定路线航行。他们正在积攒巨大能量,想冲破一切枷锁,想去探索各种新的可能。我们需要这样的撤退:关注航标的大方向,但不过于拘泥于操作的细节,让孩子去奔赴他的大江大海。

当我们把目光放回自己身上,无疑给他的跌跌撞撞创造了条件。我们用言传身教重启养育。我们也因此不会花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孩子的鸡毛蒜皮、细碎繁琐,这无疑给了孩子更多的空间。这是我们对自己人生的进击,也是我们作为父母的撤退策略。

将目光更多地聚焦自己、提升自己,并不会因此失去对孩子的教养阵地。我们可以以更大的能量,更丰富的精神世界,更高效的方法支持孩子。我们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视野上,看到更多可能。

妈妈可以愤怒吗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往往过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忽视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而这种能力却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甚至是关键的作用。

在和很多家长沟通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压制、讨好”这些词,大家的理念支持是:专家说了,孩子发火时,父母不要硬碰硬;青春期策略是要“熬过去”;我不和他杠,这事儿就可以当没发生。

情绪管理不等于情绪压制。如果孩子的行为让我们感到愤怒,我们可以告诉孩子:

你这样做,我感到很愤怒。但看到你这样,我也很心疼。我想一定是发生了什么,让你觉得沮丧。你可以安静地和自己待会儿,想一想,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需要我的帮助,我就在外面。

1.对于愤怒,可能的三种反应机制

情绪是中立的。喜悦、兴奋、沮丧、失望、痛苦,都是中性的情绪表达。它们之所以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是因为每个人对情绪的处理是不一样的,由此带来我们对其感受的反应也是不同的。对于愤怒,父母可能有三种反应机制:

(1)暴跳如雷,没有任何掩饰的原始反应。孩子淹没在父母的情绪旋涡里。

(2)选择压抑自己全部的愤怒,维持一时的风平浪静。但是,这种逃避的处理方式不仅会让自己憋出内伤,对孩子来说,他们感受到的并不是“包容”,而是情绪和心理需求没有被看见,没有得到回应的无力感。

(3)接纳自己的愤怒,理解它,升华它。实事求是、就事论事、理智表达,看见孩子,并给予理解和支持。

2.愤怒的五种潜台词

我们可以去观察愤怒,有多少愤怒真正解决了问题?如果愤怒并不能真的解决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从中获得了什么?

(1)当我们愤怒时,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权威受到了挑战。那个曾经对我们崇拜、仰视的孩子突然开始质疑我们。

(2)有时候我们的愤怒并不是针对孩子,而是自责,表现出来是对着孩子发火。

(3)就像孩子常常“作”着试探我们是不是真的会放弃他,常常以一些“错误”来吸引我们的关注,我们也会有意无意通过“愤怒”来试探孩子是不是真的不需要我们了,他对我们的依赖还有多少,他是不是真的把我们甩在身后了。不只是孩子需要安全感,父母也在向孩子要安全感。

(4)企图通过愤怒让孩子感到害怕,让孩子能够“听话”,能够按照我们的意愿行动。但是孩子到了青春期,这种用恐吓让孩子屈服的方法越来越不见效了,就算我们的道理十分正确,他也不一定买单。他们会倾听自己的声音,关注感受,关注是否受到尊重。

(5)当我们愤怒时,如果有不太熟的邻居敲门,在打开门的一刹那,我们可能会快速切换到平静的模式;在关上门的刹那,刚才的愤怒又会立刻归位。就像一条愤怒的长长的线,中间突然断开,接上了喜悦,紧接着又无缝接上了愤怒。原来,愤怒是可以被控制的,它被当成一个工具,有着“开关”,在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在不需要的时候就收起来,我们希望运用“愤怒”这个工具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当愤怒成为一种工具,使用多了,我们自己也会被欺骗,很难分辨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愤怒了。

3.会愤怒的妈妈,才是足够好的妈妈

妈妈可以愤怒。当我们愤怒时,告诉孩子此刻我很愤怒,我如何处理我的愤怒。孩子会从我们身上学会如何与自己的愤怒相处,你怎么做,他大致也会这样做。

一个真实的妈妈,向孩子呈现了一个真实的生活环境、人际环境。不隐藏、不压制,孩子从中可以看到好的一面,也会感受到不完美是生活的常态。这和他们即将会迈进的社会大环境是高度仿真的。没有过度的保护,没有讨好、忍让,甚至需要面对残酷的现实,一切是透明和平等的。

一个真实的妈妈才可能是足够好的妈妈。一个孩子情感的丰沛程度源于他对情感的充分体验。不管是什么样的情绪状态,那个体验的管道是畅通的,就不会有固着。很多孩子在青春期遇到心理问题,就是因为那个流动的管道堵塞了。

一个完美的妈妈,往往过于严厉。她们很难接受孩子不好的一面,或者暂时的失败。在这样的教养环境里,孩子从害怕犯错到不能犯错。而完全不犯错是不可能的,为了妈妈的满足,他们学会了掩饰行为,压抑情绪。他们的通道慢慢堵塞了。

足够好的妈妈不是完美的,而是真实的。从妈妈的真实里,孩子学习如何接受、理解自己的情绪,并和它们相处。我们永远不可能生活在一个无菌的环境里,孩子更是这样。

我们需要提供给孩子一个抱持的、成长的、甚至是困难的环境。特别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就是孩子的那个环境。我们是孩子的眼镜,他们透过这副“眼镜”学习怎样走向成熟。

4.什么情况下,妈妈的愤怒不会破坏亲子关系

依恋关系好的家庭,从来不害怕和孩子的正面冲突。一件事没有做好,父母对孩子提出批评或者建议,孩子接收到的是:父母是对我的这个具体行为提出批评,而不是否定我这个人。他们不会因为父母的“愤怒”而感到被抛弃,个人的价值感也没有被破坏。而没有依恋基础的家庭就没有这么幸运。

只有足够的依恋被满足,孩子才可能走向成熟和独立。很多在青春期感受到剧烈冲突的家庭,正是因为缺少了依恋的基础。而出现问题后,父母着急地想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目光都在问题上,又加剧了依恋的裂痕。

先磨刀,再砍树。不管你有多着急。

5.妈妈愤怒时可以怎么做

(1)在“大动肝火”前,默念“一、二、三……”在发火前,给自己一个缓冲,深呼吸,放慢节奏,让自己平静下来。

(2)陈述你的意见,但不期待孩子“立竿见影”即刻转变。我们的愤怒很多时候来自对孩子“失去控制”。你苦口婆心的教导并没有得到孩子的即时回应,于是你的怅然若失、焦虑懊恼转化成了“咆哮”。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你不能指望用“金科玉律”就能瞬间改变一切,这是不可能也是不科学的。

(3)放低期待,尊重孩子的内在成长规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时区,我们不能要求夏天的花在春天就盛放。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不提过分超出孩子能力的要求,更不把自己的梦想转嫁到孩子身上。

(4)爱自己,不迁怒。很多无名火源自对我们自己的愤怒,而孩子很容易成为我们“攻击”的目标。爱自己,照顾好自己,当自己有更多能量时,我们也更能平静。

妈妈的唠叨

青春期孩子最讨厌的父母行为之一——唠叨。

是否“唠叨”,父母和孩子时常给出的是不同的答案。我们对自己说了什么,说了多少遍有时候会不自知,但从孩子的角度,他的感受才是评判的标准。

唠叨就像孙悟空的紧箍咒,并没有如预期般激发孩子的斗志,只会搅乱心智,没有多余的能量用于发展性的课题。

孙悟空会大喊:“师傅饶命!”

孩子不会求饶,只会烦躁、愤怒,塞上耳朵,关闭心门。

唠叨“性价比”那么低,为什么我们还是忍不住这样做呢?

1.我们为什么会对孩子唠叨

(1)自己的执念还是孩子的需求。

让我们对自己的唠叨有意识地察觉:在哪些事情上,我们特别容易执着?然后问自己:这些事,为什么我们如此看重?

比如,一个妈妈特别在意孩子是否把自己的房间收拾整齐,且在这件事上反复唠叨,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如果我们可以透过这份执着反思原因,可能会发现,“从关心到强制”,妈妈聚焦的并不是孩子的需求,而是自己未曾解决的问题/心结,是自己的焦虑,即妈妈自己特别在意“理顺”“整洁”,并将之强加给孩子。在亲子关系中,父母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不是纠错,而是能够理解并协调和孩子彼此的需要。

(2)奢望以最快的速度看到结果。

唠叨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不断地叮嘱、提醒、催促,反复提起。我们会无意识地无限放大正在唠叨的这件事的重要性,让它占满我们的心智。而孩子会对父母唠叨的频次、程度非常敏感,他们的感受往往是直接而真实的。我们太希望我们的提醒可以像操作机器那样得到快速地回应,但孩子不是机器,他有自己的节奏和周期。我们太希望我们的教导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只能是奢望,就像能快速瘦身的减肥方法总是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一样,这更会引起反弹。

给孩子一些时间,给时间一些时间。

(3)关乎信心和信任。

当我们对某件事没有把握时,我们会很紧张事项的进展,随时关注它的动态。没有信心会传递一种暗藏的语言,即不相信他有做好这件事的能力,所以总感觉说一句、说一遍远远不够,需要不断地重复。孩子感受到的,除了烦躁,还有不被信任。

你会说,因为有太多的“前车之鉴”:我没有提醒,也没有念叨,孩子就是真的没有把这件事做好啊。但是,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呢?因为没有唠叨,所以孩子才没做好?还是孩子习惯了有人提醒,自己失去了主动性、驱动力、责任感,所以才没有做好?

2.如何避免唠叨

(1)统一认知。 问孩子,自己平时是不是唠叨,在哪些事项上容易唠叨。孩子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判断的标准不在于说话的我们,而在于听的那个人的内心判断。这个过程很重要,是创造沟通、增进亲子关系的基础。

(2)自我观察,寻求反馈。 自我观察,把自己最容易唠叨的事项具体列出来,这是有意识地了解自我的过程。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往往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深刻。找时间和孩子沟通,他有怎样的反馈,他的感受是什么,他希望我们可以怎么做。这是让孩子能看到我们愿意努力改变的开始。

(3)邀请孩子参与。 在我们很关心、也觉得重要的事情上,和孩子坦诚地沟通:我认为这件事很重要,所以可能提及、提醒的次数会有点多,为了避免我唠叨给你不好的感受,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让孩子参与进来,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以他能接受的方式,既可以保证过程监督,父母们能够安心,又能促进目标的达成。

(4)把责任还给孩子。 我们想让孩子少走一些弯路,但是,每个人的路,必须自己走一遍,才能知道哪里有坑,哪里有雷。忍心让孩子承担言行、决定的自然结果,对自己负责,比一万句预警、唠叨对他的长期成长更有利。把从唠叨中省出来的能量用于孩子更积极的发展议题,少些纠缠,多些建设性高质量的陪伴。

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5)约定周期。 杜绝唠叨,几乎是不现实的。我们的目标是降低唠叨的频次,拉长唠叨发生的间隔周期。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和孩子约定一个周期,在这段时间内,孩子按照约定的方法(或者自己的想法)推进、尝试,父母只观察,不干涉。在一个周期结束后,结合孩子的体验、结果的反馈来讨论方法的可行性,决定下一个周期是否需要调整。这是启发孩子自我探索、试错、思考的非常好的方式。父母需要做的,是耐心,不寄希望以最快速的路径解决问题。

在一开始的练习中,父母可能会有失控感,并可能因此感到焦虑,可以把约定的时间周期放短。比如3天或者一周,这可以帮助加强过程管理,避免父母担心的“损失”发生。随着练习的深入和对孩子更多的了解,这个周期可以慢慢放长。

孩子没做好≈妈妈没当好,真的是这样吗

“道理都知道,就是做不到啊。”

这是很多父母的困惑。要做到知行合一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需要大量持续的实践、练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需要首先做到——把孩子和自己分离。

1.对孩子过度反应时发生了什么

当我们对孩子的某个行为特别苛求,对外在的某个评价过度反应时,需要警惕:

(1)我们是否正在追求一个想象中的孩子,这不仅是我们对孩子完美的期待,更是对未实现、未被满足的自己的期待。

(2)我们是否没有将自己和孩子分离,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我们从和孩子的共生、共存中获益,为了“满足”自己,我们把彼此捆绑在一起。

举个例子:孩子被老师在群内多次点名,作业未提交、课堂讲话,每次都会激起妈妈非常强烈的情绪反应。妈妈感受到压力非常大,她说:“老师的话就如同一根刺,刺在我的心里。”

可以想象,带着这根“刺”,妈妈在和孩子沟通时会是怎样的状态。这个状态对于问题的解决会造成怎样的阻碍。

我们客观来分解这个场景:

(1)当孩子被点名时,发生了什么?孩子的某些表现不符合学校的常规,老师以此来提醒孩子做行为上的改善。

(2)如何看待被点名的行为?被点名,是帮助孩子做改进、提升的提醒,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

(3)这个“信号”有什么实际意义?就像信号灯,绿色通行,黄色等待,红色暂停,信号本身没有褒贬之分,只是恰巧,现在亮起了“红灯”,这个暂停区给调整留出了时间。

(4)永远停留在“红灯”吗?有20秒的红灯,也有90秒的红灯,但红灯之后会是绿灯,再往前走一段,你又会遇到一个红灯。就是在这样的走走停停中,走到了更远的地方。遇到“红灯”,不是灾难,也不代表永远停下来,反而说明你行走在路上,在前进。

(5)妈妈如何沟通更能帮助孩子?好奇孩子在这样做时发生了什么,是怎么想的。听听孩子的想法,问问孩子需要哪些帮助。如果下次想要做得更好,他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改善。

(6)实际上妈妈是怎么沟通的?达到效果了吗?愤怒、责备、唠叨、讲道理、提要求、下命令——没有达到效果,反而亲子关系更恶劣了,孩子的行为表现更差了。

2.妈妈的这根“刺”是如何种下的

如果妈妈和孩子共生共存,无法分离,很容易把自己裹胁在孩子遇到的问题里。

(1)孩子没做好≈我这个妈妈没有当好?

当老师批评孩子时,妈妈感受到老师批评的也是她自己。这意味着对自己教养能力的否定:孩子没做好≈我这个妈妈没有当好。妈妈容易放大这个感受,过度关注外界评价,因此感到愧疚、挫败,并通过愤怒表现出来。

(2)自我投射。

这段本属于孩子的经历,也可能会调动妈妈学生时代被老师批评的记忆。我们看到的是那个曾经有过相同或者类似经历的自己,如果曾经的那段经历带来过创伤,父母很容易经由孩子的成长经历作出过度反应。可能有对自己的心疼、无助、自责,那个曾经的自己如此渴望一个拥抱,现在的自己多么希望补偿那份缺失,我们原本应该更好地爱自己,但往往通过愤怒表现出来。

3.探索一条新路径

曾不止听到一个妈妈说:

“我确实是被来自外在无形的压力给拖垮了。我知道我应该更理智地看待孩子的问题,但我就是做不到。”

如果是问题本身的压力,通过解决问题,压力就能得到缓解。但往往原本是一件小事,却成了家庭内部天翻地覆的导火索。我们原本想解决问题,却把这件小事演变成了“大事”。

所以,真正需要被解决的也许并不是这件事本身。当我们陷入孩子成长中的某个问题,总是无法解决,总是循环反复,总是激起我们强烈的情绪,首先更应该审视我们自己,在自我洞察中,探索一条新的路径。

要找到这条路,我总结了以下6点:

(1)我们和孩子之间需要有明确的边界。哪些是孩子的课题,哪些是我们自己的,不寄生,不共生。

(2)每个人对自己负责。孩子的问题,需要由他自己负责。同样,我们也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情绪负责,而不是让孩子对我们的情绪负责。

(3)我们的生命需要我们自己去完整,我们未实现的不应该让孩子去承担,他们没有义务背负我们未完成的使命。

(4)在给孩子提供他需要的帮助时,我们要明确自己的角色:陪伴者、支持者。主角应该是孩子自己,我们不能越俎代庖。

(5)我们担心、焦虑,想帮助孩子避免成长中的“牺牲”,但是孩子成长的路,必须自己去走。他可能会走一些弯路,但这些是有意义的。在实践中,他们学习对自己负责。只有学会对自己负责,才能发展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这个谁也替代不了。

(6)作为父母,我们要保持成长的觉醒,在成长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保持自身的成长。这是对孩子更高阶的支持。 kGM/hQ33oNOcUACBl/zwCtn8rBViVbY9DfluPplg70lirF5n/oZ3xWU5bAyOEIt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