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爱德华·德西的动机理论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心理学与社会科学教授爱德华·德西以提出人类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及基本需求的理论享誉心理学界,他与理查德·瑞安共同创建了自我决定论,这是迄今最有影响力的人类动机理论之一,自我决定论关注人们在没有任何外部影响与干涉的情况下做出选择背后的动机,关注个体行为自我激励与自我决定的程度。该理论构建了研究人类动机和人格的宏观框架,并指出满足个体自主、胜任和联结基本需要的环境条件,能够更好地增强人们的主动性、创造力及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绩效水平。德西还发现,外部的奖赏会削弱人的内在动机。自我决定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教育、医疗、工作组织、育儿和体育等领域中。

爱德华·德西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这一实验的研究对象是一群大学生。在这一实验中,这些学生需要解答一些有趣的智力问题。实验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参与实验的所有人都没有奖励;

第二阶段,所有的人被分成两组,一组是实验组,另一组是控制组,前者是有奖励的,他们做完一道题就能获得一美元,而后者是无奖励的;

第三阶段,这个阶段里,参与者可以自由选择答题或者停止。

结果表明,这些参与实验的人中,有奖励的那一组在第二阶段十分努力,但到了第三阶段,他们的积极性就降低了不少,愿意继续答题的人变得很少,也就是说,他们的兴趣在减弱;而相反,无奖励的一组却在第三阶段表现得比前者积极很多。

德西发现,有时候,在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人们的工作动机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有所降低。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后来,心理学家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

从这一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一项会令参与者感到愉快的活动,如果对参与者提供外部奖励,不会增加参与者的积极性,反而会削弱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德西效应”在父母教育孩子这一情境中也经常发生。比如,为了鼓励孩子考得更好,一些父母常常说:“如果你这次考一百分,我就给你买个笔记本”“要是你能考进前五名,就奖励你100元”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方法,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浇灭了。

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是一个人发动或抑制自身行为的内部原因。当动机达到最佳水平时,活动效率就会达到最大值,而动机不足则会使活动效率降低。

有这样一个关于动机理论的故事:

有个叫加里·沙克的老人,在退休后,他在一所学校附近买了一间房子颐养天年。刚开始来住的几个星期,周围的环境很安静,但是后来出现了三个年轻人在附近嬉戏打闹,经常将垃圾桶踢得叮咚作响。

这样的噪声让老人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于是他出去跟年轻人谈判。“你们玩得真开心。”他说,“我喜欢看你们玩得这样高兴。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踢垃圾桶,我将每天给你们每人一块钱。”

一听玩耍还能赚到钱,三个年轻人可高兴了,于是更加卖力地表演“足下功夫”。不料三天后,老人忧愁地说:“通货膨胀减少了我的收入,从明天起,我只能给你们每人五毛钱了。”年轻人们显得不太开心,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条件。他们每天继续去踢垃圾桶。

一周后,老人又对他们说:“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支票,对不起,每天只能给两毛了。”“两毛钱?”一个年轻人脸色发青,“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两毛钱浪费宝贵的时间在这里表演呢,不干了!”从此以后,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

这位老人用了一个看起来很傻的办法,最终却达到了想要的效果。在这里,老人的行动之所以起到了效果,其中的关键变量正是原本以寻找乐趣为目的的内在动机被转化成了外在动机,外在动机只在短期内是有效的,而一旦外在动机减少,它的动机能量就会逐渐减少,甚至到最后完全变为零。 uNclxq3NMrMlCvB8ofOWn0vu8pHAQwYn+Y2YFbAxpQobV5MX8jvAgKO0uBb21mb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