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内在动机:人们的行为都想要达到某种结果

生活中,我们经常做出各种判断,产生各种行为,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做出一些特定的事?到底是什么在驱使着我们行动?对于这一问题,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个概念——内在动机。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因为事情本身的价值而做出某种行为,而不求外在的奖励和回报,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回报,此时,做这件事的出发点就是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我们的行为目的是指向行为本身的,能让我们产生情绪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成功感,内在动机提供了一个促进学习和发展的自然力量,它在没有外在奖赏和压力的情况下,可以激发行为。人们通过评估个体是否自主选择进行或坚持某一活动,或通过个体评价自己在一项特殊活动中的兴趣或喜爱,来测量个体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对个体在所从事的领域中能否体现出创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在动机是科学研究的萌芽,是科学研究的内在动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内在动机会发生一些变化。

1918年4月23日,在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60岁的生日纪念会上,爱因斯坦做了名为《探索的动机》的著名演讲:

“假如科学是一座庙堂的话,那么,这座庙堂里有很多房舍,里面住了各式各样的人,引导他们去那里的动机也各不相同。一些人之所以爱好科学,是因为科学给了他们超乎常人的智力上的快感,科学是他们自己的特殊娱乐,他们在这种娱乐中寻求生命活动的经验和雄心壮志的满足;在这座庙堂里,还有许多人把他们的脑力产物奉献在祭坛上,是出于纯粹功利的目的。如果能派出一位天使将庙堂中的这两类人赶走,那么,剩下的聚集于此的人会减少很多……

“如果庙堂里只有这两类应该被驱逐的人,那么,这座庙堂就无法存在,这就好比只有蔓草不能成为森林一样。因为,对于这类人来说,只要有机会,他们绝对会出现在人类活动的任何领域,他们最终是商人、工程师、官员还是科学家,完全取决于环境。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那些为天使所宠爱的人吧。他们大多数是孤独、沉默寡言、看起来十分怪异的人,乍一看,他们是相同的,但他们彼此之间有各自的不同,不像被赶走的那些人那样彼此相似。究竟是什么把他们引到这座庙堂里来的呢?首先我同意叔本华所说的,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这种愿望好比城市里的人渴望逃避喧嚣拥挤的环境,而到高山上去享受幽静的生活……

“除了这种消极的动机以外,还有一种积极的动机。人们总想以最适当的方式画出一幅简化的和易于领悟的世界图像;于是人们就试图用他们的这种世界体系来代替经验的世界,并征服它。这就是画家、诗人、思辨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按自己的方式所做的。每个人把世界体系及其构成作为他的感情生活的支点,以便他们找到在他们自己狭小世界里所无法寻找到的安宁。”

毫无疑问,爱因斯坦所说的这种非功利的、为科学而付出的动机,就是内在动机。爱因斯坦认为,自己和普朗克一样,是属于科学庙堂里的第三种人。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客观描述自然现象,揭示其内在的规律。爱默比尔说:“内在动机原则是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基础,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满意和挑战所激发,而不是被外在压力所激发时,才表现得最有创造力。”如果个体的内在动机水平较高,就会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对当前情境及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搜索,以产生各种可能的反应;即使受到外部刺激的干扰(如竞争、评价等),也会保持开放的心态,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外部刺激中较为隐蔽的、与解决问题有关的重大线索,并敢于冒险、有挑战性,思维新颖、独特、流畅,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玛布丽经过大量研究证明,内在动机对人的创造性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克罗切菲尔德的研究也指出,高水平的内在动机是杰出的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

这样看来,任何人只有激发出自己的内在动机,才能自动自发地进行学习和工作,才能持续、专注地投入精力,并产生良性的结果。 7vgtx7EOnXSU1JAxtmL3QhbkMplGTViuzI9ItUS+S0badxDlh0AyaF65UGfBV1d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