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国相管仲病入膏肓(huāng) ① 时,齐桓公去探望,问他在治国方面有什么能教导的。管仲语重心长地劝他疏远易牙、竖刁、常之巫、启方这四个人。齐桓公不解地问:“易牙听说寡人对人肉的滋味好奇,就烹煮了自己四岁的儿子让寡人尝,难道还要怀疑他吗?”管仲说:“人之常情没有不爱儿子的,能狠下心来杀自己儿子的人,对国君又有什么狠不下心的呢?”
齐桓公接着问:“竖刁阉(yān)割自己,前来服侍寡人,这样的人也要怀疑吗?”管仲说:“人之常情没有不爱惜身体的,能狠下心来残害自己身体的人,对国君什么事做不出来呢?”
齐桓公再问:“常之巫能够占卜生死,为寡人消除疾病,他不应该被信任吗?”管仲说:“生死是天命,生病是无常。主公不信天命,固守本分,而信赖常之巫,那他就会变得骄横而胡作非为!”
齐桓公又问:“启方是卫国公子,侍候寡人十五年了,父亲去世都不回去奔丧,这样的忠心也要怀疑吗?”管仲说:“人之常情没有不孝敬父亲的,一个对父亲都不孝的人,能指望他对国君忠心耿耿吗?”齐桓公愣了一下,表示会听从管仲的忠告,远离这四个人。在叮嘱管仲好好养病之后就离开了。
不久,管仲去世,齐桓公无比悲痛,就把易牙等四人罢免驱逐了。然而,没过多久,他就吃不香,睡不安,无心理政,旧病又发作了。这样熬了三年,齐桓公实在熬不住了,寻思:管仲说得也太过分了吧?于是又把四人召回来,委以重任。
第二年,齐桓公重病卧床,常之巫向宫外宣布说主公将于某日去世。本来齐国已经立了太子,可是在易牙、竖刁等人的挑唆(suō)下,各公子及其党羽之间发生了内讧(hòng),你攻我伐,搅得齐国弥漫着腥风血雨。而这时启方带着齐国上千户人家回到了卫国。易牙、竖刁等人将齐桓公幽禁起来,但是又不派人送给饮食。这时齐桓公才深深意识到管仲的先见之明,悔恨交加,流泪不止。最终,这位曾经无比风光的春秋第一霸主在病痛与饥饿中悲惨死去。
病入膏肓:膏,膏脂、油脂。肓,心脏与膈膜之间。指疾病深入非常重要的部位,已经危重到无法救治的程度。比喻事情已经发展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齐桓公死后,众公子互相攻打得更激烈了,无人给他收尸。一场大血拼过后,易牙与竖刁拥立公子无诡为齐君。无诡即位后才开始给齐桓公收尸,而这时桓公的尸身已经躺在榻上三个月了,尸体腐烂不堪。齐国的霸业也随着管仲、齐桓公的去世,还有严重的内讧而迅速衰落。
易牙、竖刁等四人的行为,在齐桓公看来,是忠心耿耿的表现,然而他看到的只是表象,管仲看到了实质,劝齐桓公赶紧疏远他们。有句话讲“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四人为了亲近或博得齐桓公好感,做出了不合乎情理的反常举动,是包藏祸心的。管仲认为一个对自己过于狠心的人,对别人也不会心慈手软。果然,易牙与竖刁把病中的齐桓公软禁起来后,他们竟然能狠心到连基本的饮食都不提供,结果这位春秋第一霸主竟被活活饿死!所以,对于那些违背常情常理向你套近乎的人,一定要当心啊!
公元前207年秋,刘邦率大军兵临咸阳城下。秦王子婴知道大势已去,反抗纯粹是拿鸡蛋碰石头。秦朝至此灭亡。于是,刘邦率军进入咸阳城。
秦都宫殿的富丽堂皇,让刘邦忘乎所以,待在宫内就不想离开。而将士们看刘邦都这样了,也就不忌讳什么了,开始搜罗宫中的金银珠宝。
然而,萧何对这些视而不见,他带着人走进了秦朝的丞相府和御史府,并派士兵包围了这两座府邸,不准人带走或毁坏这里的一块竹简。依据秦朝制度,丞相辅佐天子,处理国家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掌握着中央地方官员的基本情况。他让忠实可靠的人将秦朝有关国家地形、户籍、法令等的图书档案,分门别类,登记造册,统统收藏起来。
替萧何收集这些不能用来吃也不能用来换钱的“无用”之物的士兵不免有些抱怨,觉得跟萧何干事没劲,很是羡慕那些抢到金银珠宝的人。
不久,刘邦在樊哙、张良等人的劝说下,意识到自己这么做的短视与错误,于是离开了皇宫,封存了府库,率军驻扎在咸阳城外的霸上,还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 ① ,从而获得民众拥戴。后来,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时,由于萧何掌握了秦朝的国家档案,刘邦对天下的关塞险要、户口多寡、强弱形势、风俗民情等情况了如指掌,为他采取有效的作战计划、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为日后汉朝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约法三章:刘邦攻占秦都咸阳后,他不准将士侵扰百姓,而是与百姓约法三章——杀人的偿命,伤人及盗取掠夺的依法治罪。此举大获民心。
有个姓任的人,担任秦朝的督道仓吏。秦军被项羽、刘邦等起义军打败后,一般人都争着抢夺秦朝的金银珠宝,只有任氏囤积了大量粮食。后来楚汉在荥阳打消耗战时,百姓无法种地,出现了严重的粮荒,一石米价格高达一万钱!可是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那些手上有金银珠宝的人,便拿金银珠宝来换任氏手中的粮食,结果这些金银珠宝都成了任氏的囊中物。
刘邦率军进入秦都咸阳,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满眼全是宝贝。最开始刘邦就想待在皇宫中不走了,也没有严格约束将士,于是那些金银珠宝就成了众人争抢的对象。而只有萧何带人收拣秦朝的档案资料,这些当时看似“无用”的东西,日后却为刘邦战胜项羽,定鼎天下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由于萧何辅佐刘邦时干得实、想得深、看得远,尽管他没有立什么战功,论功行赏时,萧何仍被汉高祖刘邦列为大汉开国第一功臣。攻城略地是看得见的功劳,金银珠宝是有价的财富,而高瞻远瞩的萧何为汉朝“暗中”立下的功劳、积累的财富,是不可估量的,但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萧何临终时,向汉惠帝推荐曹参继任为相国。身在齐国担任丞相的曹参听到萧何去世的消息后,让门客赶紧整理行装,说:“我将要入朝当相国了。”果然,朝廷很快就派人来召他入朝。
曹参担任相国后,一切事务都遵照萧何制定的法规办 ① ,只顾日夜饮酒,无所事事。他这样做招致非议,一些故旧同僚就想劝劝他。可是来人一到他面前,刚想开口,他就拉着人喝酒,期间来人若还想开口说,曹参就赶紧用酒堵住他的嘴,直到酒醉方休,来人始终没有说话的机会。
萧规曹随:这个成语即是出自这个故事。比喻在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不做大的变动,按照前人成规办事。
汉惠帝不满曹参身为相国这样不作为,于是嘱咐曹参的儿子中大夫曹窋(zhú),让他私下问问父亲究竟是怎么回事。曹窋回到家后,劝谏曹参。曹参很恼火,用鞭子抽打了曹窋。
汉惠帝听说后召来曹参责备说:“这和曹窋有什么关系?是朕让他去劝你的。”曹参脱冠谢罪,问:“陛下觉得自己的圣明英武和高祖相比怎么样呢?”汉惠帝说:“朕哪里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参又问:“陛下看微臣的才能与萧何相比怎么样?”汉惠帝说:“你好像不如他。”
曹参说:“陛下说得对。高祖与萧何平定天下,法令已经制定得明确完备。现在陛下垂拱而治B,我曹参恪尽职守,谨遵成规,不使有失,不就可以了吗?”汉惠帝摆着手说:“曹相国不必再说了,朕明白了!”
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指不用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后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的套话。
汉朝建立后,论功行赏,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第一,有人表示反对,说曹参身受70多处伤,攻城略地,功劳最多,理应排在第一位。但最终刘邦还是将萧何列为第一功臣。曹参与萧何平时关系并不好,然而,萧何临终时,为国家利益着想,向汉惠帝推荐曹参接替自己;而曹参任相后,为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不折腾老百姓,遵照萧何定下的规条办,并不改动,也不在意别人的非议。
有句话讲“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是显示能力,也是树立威望。可是曹参接替萧何当上相国后,一把火都没烧,只是跟着萧何的脚印走。论宰相之才,他确实不如萧何,但是也做过汉朝最大诸侯国齐国的丞相,况且他还战功卓著,绝非等闲之辈。然而,他为什么要萧规曹随呢?是因为他深刻认识到:秦始皇在位时大兴土木,巡游天下,结果只用15年就把秦朝折腾亡了,秦亡后又是4年楚汉战争,刘邦在位时也是不断平叛……这个新生的王朝现在太需要休养生息了,真的不能再折腾了。可以说,正是曹参的“不折腾”让社会民心稳定,经济不断发展。
蜀主刘备去世时,蜀国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乘机发动叛乱。诸葛亮亲自带兵,很快就平定了南中。在任用谁来管理南中地区这个棘手的问题上,诸葛亮决定任用当地的一些首领为官员。
有人立即进谏说:“丞相威震四方,蛮夷 ① 都已降服。然而这些人难以预测,今天降服,明天又叛变,反复无常。应该乘他们降服之际,设立汉人官员来管理这些人,才能使他们长久归顺,逐渐接受汉人的政令教化。十年之内,这些人就可以成为蜀国良民,这才是上上之策。”
诸葛亮说:“如果设立汉人官员,就必须驻军保护,军粮从何而来,这是困难之一;如果不用军队保护,蛮夷刚经历战乱,许多人都家破人亡,前来寻仇,必然引起祸患,这是困难之二;蛮夷中的许多人犯有各种罪行,担心受到处罚,如果设立汉人官员,终究不会得到他们的信任,这是困难之三。现在我任用当地首领为官员,让他们进行自治,这样一来,我们不用驻军,也就不必远途运粮。现在法规也大致制定了,夷汉之间相安无事,岂不是两全其美吗?”果然,从此到诸葛亮去世期间,夷人再也没有反叛。
蛮夷: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称谓。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中原以外的少数民族,东方的称东夷,西方的称西戎,南方的称南蛮,北方的称北狄。
在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中,有一件事流传甚广,那就是“七擒孟获”。孟获是南中造反首领之一,诸葛亮听说孟获在当地很有威望,颇得人心,就想收服他。诸葛亮懂得“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道理,只有收服了人心,人们才不会反叛,只靠武力镇压是不能长久的。于是,诸葛亮使计一次次将孟获抓获,又一次次将他释放。第七次擒住孟获时,诸葛亮以为他还不服,准备再放他。不料孟获跪地拜服,表示自己输得心服口服,诚心归顺蜀国,永不再叛。后来孟获随诸葛亮回到成都,担任了御史中丞的大官。
按照惯常思维,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发动叛乱,平定之后,就应当派汉官驻军监管,从而避免叛乱的再次发生。向诸葛亮献策的人就是这种思路。这种处理方式也不算错。但是效果就要打折扣,而且自找很多麻烦。诸葛亮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跳出了这个惯常的思维,让当地首领来管理当地人。这是两全其美之策。有人又说了,要是这首领再叛乱怎么办?对于这一点,诸葛亮其实早就想到了,他的方法就是采用“攻心术”。在平定南中之乱中,他曾“七擒孟获”,目的就是要从心理上征服当地人。当一个地区的人对你心服口服了,怎么可能再发生叛乱呢?
唐明皇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明皇仓皇从京城长安逃往蜀地,第二年他的儿子李亨在逃难途中即皇帝位,便是唐肃宗。虽然当时平叛的实际指挥官是郭子仪、李光弼等武将,但是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名号自叛乱发生后一直挂在唐肃宗身上,现在他是皇上了,这个名号就需要找一个皇子来挂了,可是皇子众多,找谁呢?
建宁王李(tán)是唐肃宗的第三个儿子,英明果断,富有谋略才干。他带领兵马随唐肃宗从马嵬驿北上,由于随行的卫士数量少,多次遭遇盗匪流寇,庆幸的是在李的拼死保护下都是有惊无险。肃宗有时不按时吃饭,李就会难过得流泪。他的行为获得军中将士的一致赞赏。这一切唐肃宗都看在眼里,就想封李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希望他统率诸将平叛。
吴太伯:周部落首领公亶父之子。公亶父有意传位给老三季历及其子姬昌(后来的周文王),老大太伯与老二仲雍避让,迁居江东,建立吴国。
随行谋士李泌听说后,赶紧劝唐肃宗,说:“建宁王确实有元帅之才;然而广平王李俶(chù)毕竟是嫡长子,如果建宁王取得辉煌战功,那么广平王恐怕就会成为第二个吴太伯 ① !”唐肃宗不解地反问:“广平王将来会是皇位继承人,怎么还需要担当大元帅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呢?”
李泌说:“广平王现在还没有被立为太子,如今天下还在动乱时期,天下人心都是向着大元帅的。假如建宁王立下盖世之功,即使陛下您不想立他为太子,同他一起立功的人也会有意见的。玄武门之变就是前车之鉴啊!”
唐肃宗这才幡然醒悟,于是任命广平王李俶为天下兵马元帅,诏令诸将都听从他的号令;同时任命李泌为李俶的行军司马,负责出谋划策。李听到这件事,对李泌非但没有怨言,反而对李泌说这样的安排正合他的心意。因为他懂得如果让自己做天下兵马大元帅,则将后患无穷。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可是李唐的天下基本上是次子秦王李世民打下来的,同他打天下的谋臣武将当然希望他将来做皇帝。而李建成自知功劳与威望远不及李世民,对李世民十分忌惮,于是不断排挤与陷害他。终于,兄弟之间的矛盾在626年激烈爆发,李世民在长安城的玄武门发动政变。李世民亲手射杀了李建成,然后逼李渊禅让皇位,自己做了皇帝,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唐太宗。
古代帝王在处理继承人问题时稍有不慎,就会埋下祸根,导致手足相残的惨剧发生。李泌深知这一点,当他发现唐肃宗有任命三子建宁王为大元帅的念头时,便预感到这一任命可能带来的恶果。于是他先委婉地用吴太伯之事来规劝,可唐肃宗还是想不通,就索性拿出玄武门之变的先例,到这时唐肃宗终于明白了。确实,让长子广平王做继承人,却又想让三子建宁王做大元帅负责平叛,这样一来,立下了盖世大功的建宁王将来如何跟没什么功劳与威望的太子相处呢?唐肃宗的想法实在太简单了,幸亏李泌及时提醒了,否则玄武门之变中手足相残的一幕很可能再上演。
宋真宗在位时,李沆任正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自唐高宗始,实际担任宰相者,或加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义),王旦任副宰相参知政事(唐初以参知政事为他官参与宰相事务的职名。宋以后为副宰相,辅助宰相处理政务)。当时因西北边疆战事不断,他们经常要忙到很晚才吃饭。
这天,忙得有点间隙了,王旦便对李沆说:“每天忙于调度战事,我们什么时候能安享太平,悠闲无事呢?”李沆说:“有一些忧虑劳苦,可以让人有所警戒。如果哪天四海升平,朝廷也未必安然无事。有句话讲‘外宁必有内忧’。就好比生点小病,可以提醒人们注意身体,及时治疗。我死以后,你必定担任正宰相,朝廷大概率也会与敌人议和。一旦边疆无事,官家 ① 恐怕就会生出奢侈之心。”王旦对此话不以为然。
李沆每天还会把各地的水涝旱灾、盗贼行凶和不孝行径等事上奏给宋真宗。真宗看到这些脸色难看,很不开心。王旦见了就劝李沆:“不该拿这些琐碎小事烦扰官家,让官家不开心。”李沆说:“如今官家年轻,应当让他知道人间的疾苦,世事的艰难,常心怀忧惧之心。如果不这样的话,官家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即使不去声色犬马,也会大兴土木,大动刀兵。我年纪大了,来不及看到这些,这可是你以后理政时要忧虑的事啊!”
李沆去世后,宋真宗果然与辽国订下“澶渊之盟”,他认为已经与契丹议和了,而且西夏也来纳贡称臣了,这是祖上未曾建立的功业,于是劳民伤财,大张旗鼓,封禅泰山。
后来,王旦目睹了列入“五鬼”中的两位宰相王钦若和丁谓的劣迹丑行,想规劝他们,又觉得自己与他们是半斤八两;想辞官不干,又觉得有负皇帝厚恩。到这时,王旦才叹服李沆的见识深远,赞叹他真是圣人啊!
官家:用官家来指称皇帝,是宋朝的一个显著特色,别的朝代罕见。官家比皇上多了一分仁爱平等的亲切感,拉近了与臣民之间的距离。
寇准与丁谓关系很好,他认为丁谓有才干,因此向李沆多次推荐,然而李沆一直不重用丁谓。寇准问李沆为什么不重用,李沆不答反问:“看丁谓的为人处世,能够让他的职位处于别人之上吗?”寇准也反问道:“像丁谓这样的人,相公(对宰相的称呼)能够一直压着他使他久处他人之下吗?”李沆无奈摇头说:“等到将来你后悔了,就会想起我今天所言。”后来丁谓鼓动宋真宗大耗钱财封禅泰山,可见其私心之重,再后来又诬陷排挤寇准,夺了寇准的宰相之位,寇准这才深刻意识到李沆多么有先见之明。
李沆的言行让人想起孟子的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面临困难与挑战时,人的潜能容易被激发出来,使他得以更好地应对变故,从而变得更有活力,更为强大;而在安逸与舒适的环境中,人就容易变得迟钝麻木,或者骄奢淫逸,从而日渐堕落沉沦。李沆显然很懂这个道理,所以他才能预测出他死后宋真宗的种种表现。他在宰相之位时,通过让宋真宗看到民间疾苦等方式,抑制住了真宗的奢侈之心。李沆死后,他的话果然都应验了。因此,我们应时时保持警惕,要有勇气从舒适区里跳出来。
宋仁宗患病,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上朝。这天,他的病好了一些,想见见主政大臣。于是他来到便殿,紧急召见政事堂和枢密院二府 ① 的长官。宰相吕夷简接到诏令后,却并不着急,过了一阵子才起身入宫,而且入宫后走起来也不慌不忙。
宋朝二府:东府,指中书门下,或称政事堂,处理政事,正宰相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称参知政事;西府,指枢密院,掌管军事,一把手称枢密使。
等吕夷简来到宋仁宗面前时,枢密使早到了,宋仁宗也在等他,便不悦地说:“朕久病初愈,很高兴召见你们,你为何姗姗来迟?”吕夷简从容地说:“陛下身体不适,朝廷内外都很忧虑。现在突然召见亲信重臣,我如果慌慌张张赶来,就会惊动别人,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与猜测。”宋仁宗认为他这样考虑很妥当。
宋仁宗庆历年间,理学家大臣石介作《庆历圣德颂》,对当朝的人褒贬分明,其中对参知政事夏竦(sǒng)的批评尤其激烈,这让夏竦很是恼火。后来,朝中发生党派之争。石介获罪,被免职回乡,不久病故。当时山东有一个叫孔直温的人谋反,孔直温曾是石介的学生。于是夏竦就造谣说石介其实没有死,而是逃到契丹去了。宋仁宗便下诏派使者和京东刺史前去探寻石介的生死存亡。
当时吕夷简任提点刑狱,他对使者说:“如果打开棺材是空的,表示石介确实逃到契丹去了,就是将他的全家杀尽也不算残酷。如果石介真的死了,朝廷仅凭流言就挖开人家的坟墓,这是不好向世人交代的。”
使者一听觉得有理,急忙说:“那怎么办呢?这可是皇上的旨意。”吕夷简从容地说:“这事可以这么办:石介如果真死了,肯定有为他办理殡葬的人,也会有很多亲戚、朋友、门生为他送葬,现在你就去询问他们,并让他们为自己的所言立下军令状来保证,这样就可以向陛下交差了。”
使者照他的话去做,所有人都说石介死了,并立下军令状。使者将调查结果禀告给宋仁宗,宋仁宗明白是夏竦在诬陷石介,便下旨释放了石介全家人。
看了这两个故事,相信你就能认识到什么叫宰相之才,什么才是领导喜欢的好下属。久病的仁宗突然召见重臣,如果赶紧跑过去,人们肯定会胡乱猜想,这显然影响局面稳定。为了调查叛逃大案,仁宗下旨让使者挖开石介的坟墓,可是挖坟是一件非常忌讳的事,处理不好影响很坏。这时,吕夷简想出了一个替代方案,从而维护了领导的形象,也消除了无穷的后患。通过吕夷简的做法,我们得到了一个启示:对于领导的指示,如果不知变通地去执行,也只是一个听话的工具罢了,一旦出事,还可能成为替罪羊。如果能考虑得周全,那自然更易受到领导的喜欢和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