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每个人都是他人的一面镜子

查尔斯·霍顿·库利

(1864~1929)

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美国传播学研究的鼻祖。库利理论研究的重点是探讨个人如何社会化,相关代表著作有《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社会组织》和《社会过程》。库利提出了著名的‘镜中我’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

如果不照镜子的话,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外表吗?显然不能。同样,想要了解自己的社会形象,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需要一面“镜子”来反映。那么,这面“镜子”是什么呢?

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学概念——“镜中我”。他说: “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着另一个过路者”,即自我观念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 换言之,我们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认识自我的。

库利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的第五章“社会自我——‘我’的意义”中提到:

“我”的概念,不是独立于普遍生活之外的某种东西,把“我”和社会分开是一种谬误。自我观念看起来是主观的,其实是要依赖于客观、依赖于社会,因为人在出生时并没有自我,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库利认为,自我认识的形成有三个阶段:

1.想象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2.想象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形象

3.对他人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感觉

艾米丽是一位研发专员,一直渴望在专业领域做出成就。

前几天,她参加了公司的重要会议,并做了一场精彩的演讲。会议结束后,艾米丽得到了老板和同事的称赞与鼓励,大家对她的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认可。这些积极的反馈让她感到自豪和满足,她开始相信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职业女性。

时隔两天,艾米丽收到了一封匿名的电子邮件,里面充斥着贬低她的言辞和充满攻击性的评价,对她的形象和能力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质疑她的资历与能力。这些负面的反馈像一盆冷水,浇熄了艾米丽内心刚刚才燃起的一点自信,让她产生了自我怀疑,情绪跌入谷底。

每个人都通过观察他人的反馈和评价构建自己的身份与认同感,这种社会反馈对于个体的自我形象塑造、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有很大的影响。艾米丽的经历和感受想必你也曾体验过,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和认知,会让我们产生某种感情,并主导对自己的“认知”。

“镜中我”是个体自我意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自我意象又影响着个体的真实自我。不过, 当我们过于相信“镜中我”时,往往也会出现一些自我概念的判断失误,不自觉地把“我是什么样的人”交给他人去定义。

上述的情况在生活中很普遍,最常见的表现有三种:

(1)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很容易因为他人的评价而怀疑自我、否定自我。

(2)为了让他人满意形成讨好型人格,忽略自我的真实感受。

(3)做人做事总想让所有人都满意,故而左右摇摆,无法确定方向和目标。

面对“镜中我”效应,想避免自我概念的判断失误,有两点须谨记:

其一,反思自我时,要像照镜子一样,各个角度都照一照,看到多面的自己,获得对自己客观的、全面的认知;其二,不要只依赖一面镜子,也就是说,不能只凭借某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就对自己妄下结论。毕竟,他人的看法和评价不能完全代表事实,里面掺杂着许多个人的观点和喜好。

画重点

“镜中我”理论认为,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反映。简而言之,我们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认识自我的。 fwvxHKBLhCk++V62CRh3g0M+8hx+rGcgODgdiyANwjNbp7FRrkJiAKHpTy01LPZ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