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密度是指每克食物或饮料所含的能量。这与食品的水分和脂肪含量密切相关。食品的水分含量高则能量密度低,脂肪含量高则能量密度高。
有关能量密度的另一特性是食品的稠度。它与食品的适口程度和是否满足能量需要有关。例如,玉米粥易呈黏稠状,若加水变稀则能量密度自然降低,如添加少量植物油,可明显降低其黏度,同时也可增加其能量密度。但是,在添加脂肪和糖以增加食品的能量密度和可口性时,必须注意保证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的浓度,使之不至于降低到不适宜的水平。
不同的食物能量差别可采用能量密度进行评估。选用100g食物为计量单位,根据食物标签的能量数值或者计算的能量数值,查询推荐的成人能量参考摄入量,根据公式求出能量密度。
能量密度=一定量食物提供的能量值/能量推荐摄入量
(1)计算INQ。
营养素密度=一定量食物提供的营养素含量/相应营养素推荐摄入量
营养素密度是指食品中以单位热量为基础所含重要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的浓度。如乳、瘦肉每千焦提供的营养素多且好,所以营养密度较高,肥肉每千焦提供的营养素很少,其营养密度则较低;纯糖每千焦提供的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没有,所以无营养密度,应限制纯热量物质的摄入。
营养素质量常用INQ来表示,即营养素密度(某营养素占供给量的比)与能量密度(该食物所含热能占供给量的比)之比。
INQ=某营养素密度/能量密度
=(某营养素含量/该营养素供给量标准)/(某营养素产能量/能量供给量标准)
(2)INQ评价标准。
INQ能直观反映食物能量和营养素供给之间的情况;能比较不同食物提供同一营养素的能力。
INQ=1,表示食物提供营养素的能力与提供热能的能力相当,二者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相等,为营养质量合格的食物。
INQ<1,表示该食物提供营养素的能力小于提供热能的能力,长期食用此食物,会发生该营养素不足或供能过剩的危险,为营养价值低的食物。
INQ>1,表示该食物提供营养素的能力大于提供能量的能力,为营养质量合格的食物,特别适合体重超重和肥胖者。
自然界的食物一般需要加工处理,使食物在外观、风味、卫生、安全、方便储藏、营养等方面有比较大的改进。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要在食品的生产中采取一定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延长食物的保存期限而采取的加工工艺,以脱水工艺、冷冻冷藏工艺、罐藏杀菌工艺等为代表;另一类主要是为改善或赋予食物新口味而采取的加工工艺。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措施,在食物加工过程中,都会使食物的营养价值发生一定的改变,如果食物三大产能营养素的含量或绝对量产生了变化,则食物中的能量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
(1)以保藏为目的的加工工艺对食品能量的影响。
脱水干制后食物失去水分,相对于干制前的湿食品物料,干制品中营养素的成分含量都相对增加,每单位质量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大于新鲜食品。
(2)罐藏工艺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罐藏食品的工艺关键是杀菌。杀菌的目的是杀死食品中携带的致病菌、产毒菌、腐败菌,并破坏食品中的酶。因此,加热强度的高低对罐藏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实际集中表现为加热杀菌条件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
(3)发酵工艺对食物能量的影响。
食物经发酵后形成一种特殊的食品。发酵后,食物中的蛋白质可以发生分解,使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结构相对小的蛋白质、小分子肽,甚至是氨基酸,提高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但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并没有变化,对能量的影响也不大。一般情况下,发酵会使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下降。
(4)加糖对食品能量的影响。
糖渍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果蔬的方法。糖渍使果蔬中的水分部分丢失,自身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增加,同时所添加的糖分也提高了成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使能量明显增加。
(5)加脂对食物能量的影响。
许多食品的加工,特别是谷类加工过程中,常用油炸的方法,或加入油脂达到起酥的目的,对成品能量的影响很大,使许多能量含量低的食物成为热能密度很高的食品,改变了其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