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十三章

一、原文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二、注解

言:声教法令。希言:少说话。深层意思是不施加政令。

飘风:强风,大风。

骤雨:急雨,暴雨。

失:失道,失德。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王本、河上本有此句,新校本无此句。

三、译文

少发教令是合于自然的。狂风刮不到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是天地。天地的狂暴都不能持久,何况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就合于道,从事于德的人就合于德,表现失道的人就会丧失所有。同于德的行为,道会得到他;行为失德的,道也会抛弃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相信他。

四、纵横谈

本章虚无篇主张开掘百姓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民众自身的潜能。老子指出“侯王”、居上位者、领导者治理国家出台国策当慎重,以取得民众的支持,同时也导引普通百姓顺应“自然”劳作、为人做事。

居上位者、领导者少发政令,倘若政令颁发当润物细无声。让依道修为成为百姓的一种自觉,逐步走向天下大同之治。汉朝时“萧规曹随”的典故即是应用这一方法非常好的明证。汉王朝建立之初,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国家迫切需要休养生息,强力恢复以发展经济。丞相萧何关注民生,顺应民意,按照民心所指向,制定了鼓励民众积极劳作生产的系列措施。汉惠帝时,曹参做了丞相,身为丞相的曹参深入民间对社会环境进行了认真地考察,当他发现萧何丞相所制定的政策与他所面对的时政仍相适应,于是丞相曹参审时度势,采取我无为而民有为、“无为而治”的策略,“萧规曹随”的佳话随之流传至今。曹参在汉朝廷担任丞相3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促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民生得到改善。

适度地推行政令,施加声教法令,以增强仪式感。不发政令则已,如果情势需要,那一定得注意修口德。因为语音的力量无穷,足以影响说话人的风水。心底有爱,口下积德,传递发自心底里的善良,如果说聪明是一种天赋的话,那么,善良则是一种选择。好的语气就像明媚的笑容,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不会让他人尴尬,而且,好的语气会拥有直抵人内心深处的力量。所以,越是工作中朝夕相处的同事、越是亲近的家人,也越是能够考验我们说话的语气、方式和言辞,人间善意的关照、相互的守望从与同事、亲人的交流开始,尤其是与职位不如自己的朋友、同事交流时更应该注意交流的语气、方式和用语。当众人士的善意汇成一股强大、温柔的暖流时,工作将因此而变得顺利,人际关系将因此而变得融洽,家庭也将因此而变得更加温馨,好的风水会因我们的口德围绕着我们,世界多美好,从眼前的修为开始。

无为而治。无为是针对统治者、执政者、管理者而言,意思是要少干涉,有所为有所不为,君无为而臣民有所为。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管理好自己的能力,让一切顺其自然,让百姓自己发展,统治者只给予指导和匡正。作为者,顺势而为,顺着形势实现目标。“无为”与“自然”比肩,圣人无为,即圣人考虑了彼时彼地的社会处境,不随意作为,绝伪弃虑,即摒弃不合乎道的念头、不耍阴谋,遵道贵德、修德以真,让民众自己向前进步,各项事业在民众有为中向前发展、进化;圣人无事,即圣人不以一己的嗜好而生发事端肆意地妄为,绝智弃辩,即绝弃伪诈巧辩、多变无稽之谈,让民众自己在自然的劳作中致富,圣人则保持低调、简朴、淡泊、平常之心,百姓则得福获益也。

汉文帝刘恒掌朝时停止了所有的对外战争,不再大兴土木,不干扰老百姓的生活,民间贸易自由发展,百姓的命运得到改变,西汉走上了发展的轨道。窦太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黄老思想统治者。汉文帝、汉景帝四十一年的治理,以“无为”之治休养生息,迎来了汉帝国的太平盛世,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况。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继位,年仅16岁,是一位充满雄心壮志的少年,欲推行儒家政策,重用申公,起用王臧、赵宛。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成为西汉帝国统治方针的分水岭,帝国的国策由无为变为有为,武帝为了地位与尊荣要将汉风刮遍四方,汉帝国威名播照万里,大汉铁骑所向披靡,在声讨攻伐中武帝的荣耀与尊荣体现得淋漓尽致。汉武帝四十年的对匈奴作战把文景以来七十多年的积蓄消耗,社会财富大量损失,汉武帝六十六岁终止了对外战争,在颓唐枯竭的国力中其梦想无可奈何地破灭,公元前89年,长安城未央宫的细雨中汉武帝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道皇帝《罪己诏》,决定停止苛暴的政策,不再随便征战,全力从事农业生产。天下万物不能凭一人的欲望而有所改变,轻易妄为地发号施令,这样会让国家处于动荡之中,注定会让君主失败,公元前89年,在苦闷与自责中汉武帝停止了呼吸。

本章“希言自然”可以与十七章淳风篇“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相比对。此观点在三十八章论德篇“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首。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中也有所体现。

本章上承十七章淳风篇“信不足,焉有不信”,倡导遵守承诺、守信,“侯王”、执政者所言说,当令众悦服,而非虚情假意、敷衍应酬、虚蛇逶迤,若民众悦服其政令,则民众生信得乐,信而不疑且实信实行。

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等传统美德。 X99BnCcoHANTmAu3mZvItGcUqYstewRmfp4VR/MuTupagGcOqtV5IjM1G1X1up0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