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九章

一、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二、注解

文:巧饰。

绝学:仁义礼法之学。追求圣智礼法,增加人们的智巧心机。但是“智”“学”也可引人向上,导人向善。 无忧:无扰。绝学无忧:谓弃绝异化之学可无搅扰。

三、译文

抛弃圣智/巧辩,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弃绝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就自然会消失。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的,巧饰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使人有所归属:保持朴质、减少私欲。弃绝异化之学可无搅扰。

四、纵横谈

本章还淳篇与十八章俗薄篇是就“大道废”这个问题从不同视角而言,三十八章论德篇也有关于此命题的相关表述。

因为存在虚饰的风气,故需“还淳”。风气如何返还淳朴,首先,不妨从反对“媚上”“媚俗”文化、从减少“隆君”的巧饰做起。就社会实践而言,执政为官者于民间生活,当经常深入百姓家,与民众共同生活,在同呼吸、共同面对难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流程中,引导并促使民风、人心重新归属质朴。

其次,俭朴呈德,润泽万物。俭本身就是惜福,因为惜福所以不去浪费,更不可能暴殄天物,不但珍惜东西,而且面对问题时,注重如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怨天尤人,所以,拥有宽厚、博大的胸怀,更是惜福的表现,更是以德养身的体现。

欲以人为本,当洞悉人性。讲究仁义,更当符合人性,而非残忍地扭曲人性,以致于最终查出委曲求全、虚情假意之人是因为所图非常。百年树人,任重道远。

营造良好社会风尚。促使民众心性趋向淳朴,不妨从减少私欲入手展开探索。 S+9a6Cm8rPTOE0uvsVAs1PubU1sXiA+aqok6mciN9qn+OB7eXGjoXzEgSkt2/Mn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