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二章

一、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二、注解

五色:指青、赤、黄、白、黑。

五音:指宫、商、角、徵、羽。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

驰骋:纵横奔走,喻纵情。

心发狂:心放荡而不可制止。

妨:伤,伤害,阻碍。

为腹:持守安足的生活。

去彼取此:摒弃物欲的诱惑,而持守安足的生活。“彼”指“为目”的生活,“此”指“为腹”的生活。

三、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纷杂的音调使人听觉不敏,饮食餍(yàn)饫(yù)会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身心放荡,稀有货品使人行为不轨。所以有道的人摒弃物欲的诱惑,而持守安足的生活。

四、纵横谈

“为腹”“为目”之辩。在解决温饱问题以维持生命、生存、生活的“三生”教育过程中不反对讲究生活品质,过高品位精致的生活,但是提倡拥有高贵的精神。

人类的灵性如何免于斫伤?学会在多欲的生活中追求清净,减少声色之娱,莫耽溺于官能的刺激。收束、收拢人的心性,若人行为不狂荡、不肆意妄为,则构建共同爱护自然、言行与都市和乡村文明相协调的人类群体亦不难也。

人类怎样才能管住自己的嘴巴?怎样停止仅仅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滥捕滥杀的行为呢?明白道理,将理性升华,把欲望降到最低点,你就会感到寡欲是寿,清心是禄,平安是福,感恩是喜,从俭欲的生活中感受生命的进程。

对照第三章安民篇,做到仁至义尽,从爱护动物入手。猫吃田鼠,虎对野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动物不能赶尽杀绝,对灭绝性伤害说不。早在原始社会,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永续利用已生成法律,四千年前,首领大禹下令,“春三月川泽不入网以成鱼鳖之长”(《逸周书·卷第四》)。民以食为天,法令的确立是为了更好地食取用以生存,而非采取杀鸡取卵式的做法,弃绝短视的行为,不计后果则意味着自取灭亡。所以,现如今的人类需要保护并建设绿色生态,守住生态伦理的底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平衡,保持它的延续性,维持动物、植物繁多的种类以做到生生不息。

以人为中心的自私自利的价值观通过人性的弱点得以暴露。为了一己之利,因补身体或为了尝鲜而荼毒生灵,知其不可仍为之,处于食物链最高端的消费者、为了满足口腹之欲的人类当自省,停止消费“温体肉”。经营者只做经济的考量,但是却带给被食用动物精神上的紧张与恐惧,对“温体肉”的消耗带来的是被肢解生命的呐喊与痛苦呼号。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顺应自然,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自然,建立与大自然友好的环保生态观,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担负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美丽家园建设从绿色生活方式入手,融入自然,实现“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地球是全人类唯一的家园,保护地球生态,顺应自然,减少粗暴掠夺和无序发展,降低生态创伤的范围。绿色是地球的底色,所以无论个人还是集体采用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简约适度、物尽其用的绿色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和生产方式,拒绝奢华浪费,提倡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价值观念,运用科学治理的精神,建设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为地球家园增添生态活力。

本章检欲篇“五色令人目盲”,故应多多闭目养神。静心、闭目养神以减少对身体生理各系统能量的消耗,即减少无为的消耗,因为在神清气爽的状态下,人的思想、意识、智慧方能高效运转,才会获得灵感的加持,“五味令人口爽”“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

正心修身、固本培元,才能胜任人生这场灵魂的修行。修炼品性,时常阅读先贤的文章、用文字来涵养灵魂,让思想趋向圣洁,走向崇高,进行自我超越。这种境界的提升只有坚持做人的底线,参照前车之鉴、对照警示之语,以淡泊之心克服内心欲望,驱除攀比心理,掐灭心头隐藏着的微利的诱因,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耳不眈于五音之溺,口不爽于五味之香,心不狂于田猎之望。

世上的利赚不尽。适可而止,差不多就行,有利时不要不让人,有理时不要不饶人,财聚人散,财散人聚,贪婪者、侵略者永远是贪得无厌的。

感恩鲜活生命的存活之态。享受你的生命,享受你现在所拥有的,永远不要跟任何人比较,感谢自己生命里所拥有的,不该有的强求不来,拥有的是暂时的福报,当珍惜。有修为的人,比别人更知足,所以快乐与之相伴,比别人更富有,常常拥有满满的获得感。

得道的用道人不缺财物。两千多年前先哲说,我很富有,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因为我要求的很少,所以,要知足,才能做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知足,知福、惜福、再造福,时时播种福田,种下福因。知足、满足,知足常乐,但不缺乏“进取精神”,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借由一个个、连续小目标的实现而逐步达成,化梦想为现实。知幸福,懂得幸福来之不易,能活在当今是我们的幸运。知足,就能活好每一天,就幸福,就常乐。

去掉贪物的心,摆脱对财物的贪恋。除去物的障碍,明道的障碍自然撤离,否则道障自生。人生中勿以财物为重,而缺失高贵的精神,无生命的财物保障人的生存之需则足矣,因为拥有高贵的精神可以创造无穷的财物、财富。

物即无,道即到,多物心惑,多道心清。止贪,物多害身,即四十四章立戒篇“多藏必厚亡……知止不殆”、五十三章益证篇“财货有余,是谓盗夸,盗夸非道也哉!”、五十七章淳风篇“我无欲而民自朴”之意。

一个人一生最大的敌人不是旁人,而是自己。需要进行自我革命,胜过自我寸心之地,方能胜越苍穹,因为人人皆有七情六欲,理智地把持住自己的欲望,遵守法度,以严格执行纪律为依怙,在利益得失面前学会放弃小我,从长远处着想,不能因贪图蝇头小利而自我毁灭。同时,保持精神健康,守廉洁,绝不义之财欲,清理欲念,以将心灵“清净”作为战场,清心寡欲,解结去缚,增加正能量,真气强、骨气壮,做事情的时候能够镇住私欲,就能保持明道的心境。

去欲,若存私心,岂能成事。人对欲望的向往、追求理想是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在稳定的社会大环境中,跨越了生存,步入生活,对美好生活的开放性需求中,如何实现个体与整体的共振?如何将个体的自我实现融入社会发展的长河中并与之相辅相成呢?保持个体生命生活和工作中乐观、积极的态度,在蓬勃的生命状态中,增添德性动机上的动力,实现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强调自立自强的自为之德。 +nq8BtqIHskQ63vZOE9jIPE5OUVV27diUla3qvNBKJbOQOrOa0Azf0PF1Xauwga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