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叛逆期是孩子的成长爆发期

父母的烦恼

原本吃饭习惯很好的孩子,最近突然不爱吃饭了。妈妈越是让他吃,他就越是不吃,还跳下饭桌去玩耍,最后软硬兼施才让孩子坐在妈妈怀里吃完了饭。

孩子每天有半小时的动画片时间,最近,看完规定时间的动画片之后,孩子总会提出相同的要求:“我还要看一集动画片。”妈妈与孩子每天都会为了这个问题争执一番,终于在一个周末的晚上,妈妈同意孩子多看一集动画片,但孩子不看动画片了,而是平静地去玩玩具了。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的叛逆期通常分为三个阶段:2~3岁的宝宝叛逆期,6~8岁儿童叛逆期,14~16岁青春叛逆期。叛逆期的孩子通常有一些典型的表现:破坏性强,喜欢摔东西、拆玩具、乱写乱画、撕书本,或故意把玩具丢得满地都是;坚持要某一件东西,即便是另一件外表相同的也不要;坚持要穿某件衣服或某双鞋,即便季节不符;想要做的事情坚决要做到,否则就大哭大闹;父母要求的事情偏偏不做,越是禁止做的事情就越要做;不理睬父母,宁愿自己玩也不和父母一起玩;故意破坏之前订好的规矩;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和父母讲条件,要满足要求才肯做事;和别的小朋友玩耍时,争抢同一件玩具;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不过又喜欢抢别人的玩具,严重时还打人。

孩子产生自我意识后,必然对“我”的能力产生好奇。所以孩子会通过各种方式探索自己可以做什么,自己会对别人产生什么影响。由于破坏比建设更容易,孩子缺乏建设的能力,所以他们通常通过破坏行为来判断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通过建设性行为。同时,由于孩子语言能力尚不完善,还不懂得通过语言来交流,所以这一时期的孩子在与人交往中会有一定程度的攻击性行为,而且乐于观察他的攻击所带来的效果。

同时,孩子在自我意识成长的过程中,必将经过一个矛盾的阶段:一方面,孩子渴望独立,想要摆脱父母的控制;另一方面,在生活上、情感上又对父母有着依赖。这样矛盾的状况会造成孩子比之前更依赖父母,担心父母会离开,同时又会不断挑战父母的权威,和父母“唱反调”。由于孩子的自我意识尚未真正建立,他们在独立和依赖之间来回游离。在孩子未来的成长过程中,这一现象还会不断重复,孩子未来究竟能否实现真正的独立,父母的态度是关键。

心理支招

1.了解孩子叛逆的需求

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长,和父母最为亲近。要想了解孩子的需求,父母只有平时多注意观察,多学习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多和孩子交流。父母要充分理解孩子想要自己尝试、独立表现的需求,尽可能多创造一些条件,让孩子的需求得到适当的或充分的满足。

2.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迁就

叛逆期的孩子一方面不断挑战规则,另一方面又不断追求规则。假如规则混乱,孩子便缺乏安全感。父母在制订规则时要讲科学性,规则一旦制订,就必须遵守。不制订超出孩子能力的规则,如要求孩子上课不走神等。尊重孩子的需求,有时孩子只是要求自主行动,如要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父母不应当怕麻烦而禁止孩子做。

3.以巧妙方法进行引导

叛逆期的孩子问题较多,父母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巧妙引导。例如,父母让孩子吃饭,孩子偏不吃,父母可以采用激将法要求孩子不吃饭,孩子反而拼命要求吃饭;不让孩子关灯,孩子反而要求关灯。不过父母在使用这个方法时,语气应尽量真实、平静,根据孩子的情绪适当调整。

又如,孩子到处扔东西吸引父母注意力,这时父母要假装没看见,继续和家人聊天。孩子发现这样的行为没有引起自己想要的效果,自然会停止。

4.耐心对待孩子的负面情绪

孩子情绪激动时,父母千万不要和孩子讲道理;当孩子大哭时,父母可以抱着孩子到安静的地方,或者静静地听孩子哭一会儿,让孩子平静;搞清楚孩子为什么哭,是哪一种情绪,伤心还是愤怒;对孩子表示同情和理解;等孩子情绪平静了,想新的办法转移其注意力。 73lUw5AJyvTIUj7OAao1s4w4r36159uqBbgBbW42+TTakqFjNTId3JCIwQWIQWs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