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的英文是“procrastinate”,由两个拉丁词合成,其中pro的意思是“往后”,而crastinate的意思是“属于明天”,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把现在的事情推迟到明天”,含有“以后再做”的意思。
塞缪尔·约翰逊说:“我们一直推迟我们知道最终无法逃避的事情,这样的蠢行是一个普遍的人性弱点,它或多或少都盘踞在每个人的心灵之中。”
Cindy刚结束了一个项目方案,还没顾得上喘口气,又被安排了新任务。领导给了三天期限,让她制作一份活动策划书。Cindy看过要求后,觉得难度并不算太大,按部就班地去做,时间是足够的。
按照预想,Cindy在了解任务要求之后,就该投入行动了。然而,她只是在意念上想要去做这件事,但实际上她什么也没有做,整个人都沉浸在一种懒散的、悠闲的状态中,好像胸有成竹、万事不愁。
到了第二天中午,Cindy内心的焦虑感开始激增,并产生了内疚和惭愧之感。不过,想到还有两天的时间,又给她带去了些许安慰。她慢悠悠地查询着资料,一晃就到了下班时间。就这样到了最后一天的晚上,无心吃晚饭的Cindy感觉有点绝望,她一开始设想的计划完全泡汤,她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可以完成任务,巨大的恐惧感裹挟着她。
此刻,Cindy是真的着急了。她立刻打开电脑,开始跟时间赛跑,她没有分心走神的余地,也没有翻看手机的欲望,满脑子想的都是活动的内容,只是偶尔会闪现出一些念头和画面:“要不要跟老板请假,说自己生病了?”“老板看完这份活动策划,会不会脸色很难看”……但她很快又把注意力拉回到工作中。
不知不觉,天已经蒙蒙亮了。经过一个通宵的赶工,Cindy总算可以交差了。她简单地眯了一会儿,就起身去公司了。路上,Cindy虽然有些困倦,但内心踏实了许多。回想起前一天的焦虑状态,她暗暗发誓:“下次一定早点开始,绝不拖延!”
此时此刻,Cindy的决心是真的,意志也很坚定。然而,过往的事实反复印证,当下一个任务降临时,她多半还是会重蹈覆辙,一次又一次地陷入这个怪圈。
拖延者在开始一项新任务时,往往很想早点儿开始,并想努力将其做好。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却受到一连串思绪、情感和行为波动的影响,并呈现出共性。心理学家简·博克将这种模式称为“拖延怪圈”。
拖延怪圈,究竟是什么样的模式呢?按照简·博克的观点,拖延怪圈包含七个环节,接下来你可以结合自己过往的拖延经历,检验一下是不是这样。
接到任务之初,拖延者信心满满、斗志昂扬,认为这一次可以有条不紊地将它完成。虽然感觉到自己不能或不愿立刻着手去做,但还是相信,不需要做特别的安排,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启动,只有过去一段时间,发现事情并没有预想得那么顺利时,希望才会变成担忧。
早点儿开始的时机已过去,这次想要好好做的幻想也已破灭,焦虑感开始涌现,压力也开始激增。不再盼望自己会自然而然地投入行动,而是感觉需要立刻开始了。只不过,距离最后期限还有些时间,内心依然对顺利完成任务抱有一丝希望。
时间飞逝,行动仍未开始,想到自己可能永远都不会去做这件事,脑中涌现出各种糟糕的后果,还有负面想法。在这一阶段,拖延者会责备自己浪费时间,通过做其他事情安慰自己,减少负罪感,还可能会用即时娱乐的方式分散注意力。遗憾的是,所有的这一切,都无法将任务尚未完成的阴影驱散,内疚、焦虑和厌烦总会间歇性地袭来。
为了减少负罪感,拖延者会制造出一种“假勤奋”的状态,创造出一种任务陆续取得进展的假象,或者是编造谎言去掩饰现状,如“身体不适请假两天”,避开办公室与同事的问候消息,以免暴露真相。
被内疚与负罪感深深包围,但依然抱着还有时间完成任务的希望。虽然感觉压力山大,可依旧试图保持乐观,期冀着奇迹可以出现。
绝望来临,早点开始做事的计划彻底泡汤,内疚、惭愧、焦虑于事无补,奇迹也没有出现。此刻,担心任务能否完成的焦虑逐渐发展成恐惧,拖延者开始埋怨自己没有自控力,认为自己不如他人。
到了这一环节,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经典台词就要上线了——“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到底是做还是不做?
第一个选择——“压力不堪忍受,剩余任务太多,做不完了,放弃吧!”
第二个选择——“全力以赴地拼一把!跟时间赛跑,全身心投入,不求做得多好,只求顺利完成。”做的过程中,感觉事情好像也没那么糟糕,甚至懊悔没有早一点儿开始做。终于,在最后期限来临前,把任务搞定了。
无论那项任务是被放弃还是被完成了,拖延者都会感觉如释重负、精疲力竭,整个过程不堪回首,也不想再经历。于是,拖延者会下定决心,今后绝不拖延。然而,这样的宣誓大都只代表此次的拖延怪圈被画上了句点,不代表彻底告别了拖延。
下一个拖延怪圈何时出现?也许会间隔一段时间,也许明天就降临。也许是在工作领域,也许是在其他方面,拖延者又会从一个自信满满的状态开始,一步步地沦陷到拖延怪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