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说过:“我们一直推迟我们知道最终无法逃避的事情,这样的蠢行是一个普遍的人性弱点,它或多或少都盘踞在每个人的心灵之中。”
有人针对拖延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概7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其中有超过50%的人自称拖延行为已经习惯化;有25%的成年人有着慢性拖延问题。在这些调查对象中,有95%的人希望有办法减轻他们的拖延恶习。
拖延存在于生活的不同领域,几乎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时刻与拖延不期而遇。拖延最折磨人的地方在于,它是一种非理性推迟的行为,即明知道拖下去会让结果变得糟糕,却还是主观地选择推迟,且清楚地知道自己正与好的结果渐行渐远。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负罪感、焦灼感,会消磨人的心智,让人备感煎熬,陷入恶性循环。
拖延是一种复杂的心理问题,每一个拖延者都有其深层次的心理原因,每一次拖延都可能与前一次的症结不一样。如果把拖延的问题全部归咎于懒,就无法透过拖延看到它背后隐藏的心理意义,抓不住实质,自然也就解决不了问题。
有人把拖延比喻成根系发达的沙漠植物,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内心世界的根系却是相当发达的。我们需要借助心理学这把利器,找出盘踞在内心深处诱发拖延的错误信念,认识大脑的惰性本能和及时享乐的倾向,以科学的方法冲破行动的阻碍、提升做事的效能。
减少拖延的发生,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且无法确保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就可以一劳永逸。相比“彻底终结拖延”,我们需要调整一下期望值,想要拖延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那么做到60~70分就可以了。
古希腊神话中,伊卡洛斯和父亲被困在克里特岛上,父子俩用蜡和羽毛制造出了一对翅膀,准备飞越大海。最初,一切都进展很顺利,但伊卡洛斯越飞越快,越飞越高,竟然操纵着羽翼朝太阳飞去。结果,强烈的阳光熔化了蜂蜡,羽毛开始解体,伊卡洛斯坠入大海。
如果伊卡洛斯一直采用“低空飞行”的策略,反而可以抵达目的地,但他忘记自己的目标是飞越大海,而不是在海面上飞得更高。分享这个故事,也是想传达一个观点:战胜拖延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但生活却不只是为了战胜拖延。无论是培养好习惯,还是改掉坏习惯,我们都不要忘了自己的初衷——拥有充实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