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卡耐基的《语言的突破》一书,可以说是演讲方面的经典教材,书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当你发现自己能够控制听众的注意力,受到听众的赞赏,并赢得听众的掌声时,就会逐渐培养出一种内在的力量,增加自身的勇气和内心的沉静,有了这些感觉,你就会去尝试那些从未想过的事情,并且发现自己渴望在众人面前讲话,这样你往往会成为商业领域和其他领域的活跃者。
演讲,锻炼的不仅仅是口头表达能力。
身处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很多人患上了学习焦虑症,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演讲,或者对演讲感兴趣。人们希望通过学习演讲,提升自己的当众表达能力,能够不怯场,能够轻松自如地把心中所想讲出来。
演讲的学习和训练,确实可以锻炼口才,但这只是表面收获,就像浮在水面的荷花只是一小部分,其背后还有丰富的枝条和根系,同样,演讲训练带来的好处不只是口才,还能帮助一个人提升思考和沟通能力,收获勇气和自信。
演讲,促使人更好地思考。
在众目睽睽之下讲话,人们会更加谨慎,不会像平时说话那么随意,在嘴巴说话的同时,大脑也在飞快地运转,从而训练了人的思维敏捷性。优秀的演讲者,思考一定是深入而又清楚的。
准备演讲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人们会对自己做过的事、看过的书、听过的道理,进行总结、反思、提炼,最终呈现给观众。
任何有价值的想法,一定能通过思考进行合理组织,最终通过演讲表达出来。只有想得清楚,才能讲得清楚。所以,讲得清楚的人,背后也一定想得清楚。
演讲,帮助人更好地沟通。
现实世界里人们的语言表达更多是沟通,而不是演讲。那么演讲和沟通有哪些相同点?
(1)都是口头语言表达。
(2)都有听众,且需要观察听众的反应。
(3)都需要传递信息。
演讲和沟通有哪些不同点?
(1)演讲通常是一对多,而沟通一般是一对一。
(2)演讲,除了讲,还强调“演”,这一点类似演员,需要通过身体动作和情感的表演来打动观众,而沟通则不需要如此卖力,只需自然对话即可。
(3)沟通对象通常只受讲话者一个人的影响,而演讲现场的观众除了受演讲者影响外,还受到其他观众的影响。当人们置身于集体时通常会不自觉融入集体氛围,这就是为什么人在葬礼上容易流泪,在明星演唱会现场容易激情疯狂的原因之一。
(4)沟通的双方需要你来我往,而演讲通常是演讲者一个人说话。
理解了演讲和沟通的异同,你就会明白演讲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沟通,是面向大众的沟通,是更加高难度的沟通。学会了面对大众进行演讲,可以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进行沟通,因为演讲的技巧同样适用于日常沟通,比如要有明确的主题和目标、要展示自信真诚的身体语言、要会提问、要学会适当停顿、要有声音的变化、要观察听众的反应等。
善于沟通的人并不一定善于演讲,但善于演讲的人在沟通方面一般不会差。
演讲,帮助人收获勇气。
曾经有媒体做过调查:你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出人意料的是排在第一的不是死亡,而是公众演讲,可想而知人们对演讲惧怕到了什么程度。有人开玩笑说,葬礼上致悼词的人也许比躺在棺材里的人更难受。
既然演讲这么可怕,一旦学会了,那还有什么好怕的?这种通过演讲获得的勇气,不仅能让人敢于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同时还会迁移到其他领域,让人敢于尝试自己曾经害怕的事情,从而获得新的突破和成长。
真正的勇士不畏惧做那些自己畏惧的事情。勇气,促使人敢于演讲;更多地练习演讲,帮助人收获更大的勇气。演讲训练,可以帮助一个怯懦的人变得大方,帮助一个胆小的人变得无畏。
我在高中时默默无闻,学习成绩也一般,每次班委竞选时,我都很想上台,但始终没有迈开脚步,因为我不敢当众讲话,怕自己说话结巴被人嘲笑,怕自己选不上丢人现眼。上大学后,我开始走出舒适区,竞选并担任班长,申请入党,做新生班级的助理班主任,这些场合都需要我当众讲话,开始还很害怕,但是讲多了以后,勇气逐渐增加。
演讲,帮助人提升自信。
最后一点,也是演讲带来的最大益处——自信。自信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它可以帮助我们度过丰盈的一生;反之,没有自信的人或许能过好这一生,但终究是平庸地度过,就像没有绽放的花苞、不会飞翔的蝴蝶,没有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
自信从哪里来?从成功的经验中获得,成功的经验从哪里获得?通过做一件件事情取得成就而获得。有的人从职场升职加薪中获得自信,有的人从厨房中做出美食获得自信,有的人从体育运动中获得自信,有的人从唱歌跳舞中获得自信……
而领导者从当众讲话中获得自信。大部分人不怕日常说话,却怕在众人面前演讲,因为害怕面对众人的目光,害怕自己思维混乱,害怕自己当众出丑。当一个人会演讲时,他敢于直视观众的眼睛,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冷静地思考,能把大脑中的无数念头井井有条地组织起来,能协调全身的器官(大脑、眼睛、嘴巴、耳朵、肢体)在压力下运转自如,可想而知,这样的成功经历能带给人多么大的自信。
演讲的自信需要慢慢培养、积累,从自己一个人能讲好,到面对亲朋好友能讲好,再到面对陌生人能讲好,最后到面对重要的合作伙伴能讲好;从小舞台能讲好,到大舞台能讲好;从能讲好1分钟,到能讲好5分钟、10分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这个过程就像一棵幼苗,需要吸收丰富的营养,遭受风吹雨打,经历漫长的过程方能长成参天大树。
所以,演讲绝不仅仅只锻炼口才,它能提升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