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管理常识

一、管理的性质及职能

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在执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基本职能的过程中,通过优化配置来协调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及信息等,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一)管理的基本性质
1.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的艺术性是指在掌握一定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诀窍和技巧。管理的艺术性即强调其实践性,没有实践就没有所谓的艺术。也就是说,仅依靠背诵的公式、原理来进行管理是行不通的,管理人员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实际情况将管理理论与管理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在掌握一定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

2.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存在一些客观规律。人们经过多次实践,从中收集、归纳、监测数据,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总结出一系列反映管理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并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我们的管理实践,同时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和加强。所以,管理的科学性是指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理论和方法,也是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

3.管理的两重性

管理的两重性,是建立社会主义管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出发点。任何社会的管理都具有两重属性,即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监督劳动”是同生产关系直接相关的,是由共同劳动所采取的社会结合方式的性质决定的,是维护社会生产关系和达到社会生产目的的重要手段,它体现了管理的社会属性。

“指挥劳动”是同生产力直接相联的,有共同劳动的社会化性质,是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要求和组织劳动协作过程的必要条件,它体现了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两重性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一方面,管理的两重性是相互制约的,管理的自然属性要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的组织形式和生产关系与其相适应;同样,管理的社会属性也必然对管理的自然属性产生影响或制约作用。另一方面,管理的自然属性不可能孤立存在,它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社会生产关系条件下发挥作用;同时,管理的社会属性也不可能脱离管理的自然属性而存在,否则,管理的社会属性就会成为没有内容的形式。马克思关于管理两重性的理论,是指导人们认识和掌握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实现管理目标的有力武器。

(二)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职能是管理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基本功能,又称管理的要素,是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的具体体现。管理职能通常包括五项:计划、组织、人员管理、领导、控制。管理职能循序完成,并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其中每项职能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以构成统一的有机整体。

1.计划职能

计划是为实现组织既定目标而对未来的行动进行规划和安排的工作过程,其包括组织目标的选择和确立、实现组织目标的方法的确定和抉择、计划原则的确立、计划的编制以及计划的实施。计划是全部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也是实施其他管理职能的条件。制订计划包括机会估计、确定目标、战略或行动计划的制订、落实人选和明确职责、制定进度表、分配资源、计划审定七个步骤。

计划工作内容:“5W+1H”。

Why——为什么要做?即明确制订计划的原因及目的。

What——做什么?即明确活动的内容及要求。

Who——谁去做?即规定由哪些部门和人员负责实施计划。

When——何时做?即规定计划中各项工作的起始时间和完成时间。

Where——何地做?即规定计划的实施地点。

How——如何做?即制定实现计划的手段和措施。

2.组织职能

为实现管理目标必须将各种业务活动进行组合分类,把实施每一类业务活动所必需的职权授予主管该类工作的人员,并规定上下左右的协调关系,为有效实现目标,还必须不断对其进行调整,这一过程即为组织。组织为管理工作提供了结构保证,它是进行人员管理、领导、控制的前提。

组织职能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哪些部门承担哪些职责,必要时设置新的机构、岗位。

(2)根据各个层次和部门的职责,授予相应的权限。

(3)将符合工作要求的人员配备到有关岗位上。

(4)明确成员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5)调配所需要的其他资源。

(6)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适时变革。

3.人员管理职能

人员管理是对各种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择、培训、考评,其目的是配备合适的人员担任组织机构中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既定目标。人员管理与其他职能有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组织目标能否实现。

4.领导职能

领导作为名词是指领导者,即实行领导行为的人;作为动词是指领导活动,是通过指导、鼓舞、激励等方式带领、引导被领导者实现组织目标的实践活动。领就是带领;导就是引导。领导是对组织内全体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使个体和群体能够自觉、自愿且有信心地为实现组织既定目标而努力。

5.控制职能

控制是按既定目标和标准对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使工作能按原定计划进行,或适当调整计划以实现预期目标。控制工作是一个延续不断、反复发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保证实际的活动及其成果同预期目标相一致。

控制的基本过程为:确定控制标准—衡量实际绩效—进行偏差分析—采取纠偏措施。

上述各项管理职能是带有普遍性的。所有管理者无论担任什么职务、在何岗位上、处于哪一管理层次,都要执行这些管理职能。

二、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一)管理的原则

所谓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指在管理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在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它是管理基本原理的体现。

1.整分合原则与相对封闭原则

整分合原则与相对封闭原则是管理的系统原理的具体化、规范化。

(1)管理的系统原理。管理的系统原理源于系统理论,它认为应将组织作为人造开放性系统来管理。它要求管理从组织整体的系统性出发,按照系统特征的要求从整体上把握系统运行规律,对管理各方面的前提做系统分析、进行系统优化,并依照组织活动效果和社会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和控制组织系统的运行,最终实现组织目标。

(2)整分合原则。整分合原则,是指为了实现高效率管理必须整体规范、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整分合原则中,整体是前提,分工是基础,综合是保证。整分合原则的应用一般要经过整体目标确立、系统分解、综合协调三个步骤。整分合原则要求管理必须有分有合,先分后合。

(3)相对封闭原则。任何社会组织都是一种开放系统,系统内部与外界环境存在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但是,作为一个组织的管理系统,其管理手段和过程必须构成相对连续封闭的回路,形成螺旋式开放循环,并周而复始地进行。这种封闭式管理,可以使管理系统内部的各要素、各子系统有机衔接、相互促进,保证信息反馈,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管理的相对封闭原则。

2.反馈原则与弹性原则

反馈原则与弹性原则源于管理的动态原理。

(1)管理的动态原理。管理的动态原理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管理组织系统内部固有的结构、功能及运行状态具有随着内部各要素及内部其他条件的变化而适时调整、变化的动态规律;第二,管理组织作为更大系统的子系统,具有随着大系统的运动而运动、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管理的动态原理具有有序性和适应性两大基本特征。有序性要求管理要按照一定规律有序地进行,适应性要求管理必须研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努力适应这种变化。

(2)反馈原则。动态原理对管理组织系统提出了必须适应系统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动态要求。这种要求体现在:任何一个管理组织必须对环境变化和行动结果追踪了解,及时掌握动态。同时,把行动结果与原来的目标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并及时纠正,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这种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目标,把行为结果返回决策机构,使因果关系相互作用,实行动态控制的行为准则,就是管理的反馈原则。管理的反馈原则要求加强信息的接收工作、信息的分析与综合工作、信息的反馈控制工作。

(3)弹性原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管理组织系统的环境因素日渐复杂、变动日益加剧,同时组织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密切。组织为了生存与发展,客观上要求加强组织的管理弹性,各方面都留有可调节余地,当各种不确定因素产生影响时,能灵活机动地进行调节,即具有应变适应能力。管理的弹性原则要求倡导“积极弹性”,并着重提高关键环节的局部弹性。

3.能级原则与行为原则

能级原则和行为原则都是以强调发挥人的作用为核心内容,管理的人本原理是它们的基本原理。

(1)人本原理。所谓人本原理,是指从管理的角度对人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和理论探讨。人本原理强调人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它要求管理者在一切管理活动中要十分重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做好人的工作作为管理根本,使管理对象明确组织的整体目标、自己所担负的责任,自觉并主动地为实现整体目标而努力工作。

(2)能级原则。能级原则是指管理的组织结构与组织成员的能级结构必须相互适应和协调,这样才能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组织目标。管理的能级原则要求管理必须按层次进行并具有稳定的组织形态;权利、责任和利益必须与能级相对应;同时要求各能级动态对应。唯有满足这些要求,才能将具有不同责任、能力和专长的人进行科学组合,产生最大效应。

(3)行为原则。行为原则是指管理者通过对组织成员的行为进行科学的分析,探寻最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为实现整体目标的积极性。管理行为原则要求管理者既要探讨人的行为共性和普遍性的一面,以求科学地归纳组织成员的共同行为规律,又要研究个体行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的一面,以便管理者能开展因人而异的管理活动,求得管理实效。

(二)管理的主要方法

管理方法是指在管理活动中为实现管理目标、保证管理活动顺利进行所采取的工作方式。管理方法是管理理论、原理、原则的延伸和具体化、实际化,是管理原理指导管理活动的必要中介和桥梁,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管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很多管理活动的开展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要从对问题的分析入手。管理分析中应用的诸多方法都可以从定性 与定量 角度加以归类。这两种或者这两种结合使用的管理分析方法,在实践中被广泛使用,对它们的选择与应用的效果将直接影响管理分析的质量。

(1)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的并存运用。管理中人们对分析对象的认识,是从把握该分析对象的质的依存性开始的。这种质的依存性是从管理者认识分析对象内在规律依存性开始的。这种质的依存性是管理者认识分析对象内在规律性的起点。然而,任何质的依存性、规律性都表现为一定的量。量的分析是质的分析的延伸,而且在量的分析的基础上,又可以加深对质的认识。所以,要把握管理分析对象的内在规律,就必须在把握该分析对象质的规律性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它的量的规律性,即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这两种分析方法的运用不可偏废。

运用数量知识和方法,对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趋势,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各种因素,进行计算、测量、推导、预见等,是定量分析方法。基本情况加判断、粗略统计加估计,是定性分析方法。管理者的经验判断虽在两种方法中都有应用,但在定量分析方法中不居主导地位,其分析结论主要借助现代数量知识和方法而得出。定性分析方法则更多地依赖分析者的经验和直觉,以经验判断为主。

(2)定量分析方法的特点。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特点:①抽象化。管理者在对分析对象进行数值推测时,可暂时避开具体性质和内容,运用经过抽象的数理概念、定理、公式、模型来描述和推导该分析对象的数量关系。②相对严密性和精确性。因为定量分析方法是利用推理的形式来表示量的关系,由已知的量或“假定”的量来求出未知的量,也因为借助数量方法进行量的分析,不仅能阐明分析对象之间较简单的联系,还能够用它来阐明分析对象较为复杂的辩证联系。③普遍性。管理中大多数现象及其演变形式,都具有一定的数量关系,或通过一定的数量形式来表达,因此,定量分析方法原则上可应用于管理的大多数领域。

(3)定量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强调定量分析方法的作用,绝不是否定定性分析的重要性。进行定量分析,可使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却不能完全替代定性分析方法的作用。同时,还应该看到定量分析有它运用上的局限性。①影响任何一个管理活动的因素都是复杂的,但在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时,为了求解和理解的方便,不可能对分析对象所涉及的每种情况及其变化情况全部详细描述,通常缩减许多客观存在的变量数目。②管理实践中多是运用线性模型或变通的线性模型来求解,实际上,影响管理活动的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大多是非线性的。这样定量分析得出的结果也只能是近似的。③进行定量分析,有时不可避免地要做一些假设,用这些为分析建立的虚拟的假设前提所做的分析所反映的管理活动现象的精确度会受到一定影响。

2.行政方法

行政方法是指管理主体依托行政系统和层次,运用职位的权力,通过命令、指示、决议、规章制度等手段,直接组织、指挥和调节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管理是要以一定的权威和服从作保证的。行政方法对于任何一种管理活动来说,都是必要的。在其位,才能谋其政,行政方法的实质是通过履行职位的权力进行管理。

(1)行政方法的主要特点。①权威性。行政方法是依靠管理机关和管理者个人的权威起作用,管理者不能仅仅凭借职位权力,还要努力提高个人的品质和才能,增强管理权威。②强制性。上级颁布的指示、制度、条例、规定标准、办法等对下级具有不同程度的强制性,强制性保证上级的意图得到下级的贯彻执行。③垂直性。行政方法是凭借组织中的上级的权威和下级的服从来实施管理的,这决定了这种方法只能在垂直隶属的管理关系上发挥作用。自上而下下达指示、命令、通知,自下而上请示、报告。④具体性。行政方法比较具体,上级管理者可根据管理所处理的问题、管理的对象和管理的实际环境等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行政方法的具体形式以达到一定的管理目的和要求。

(2)行政方法的运用要求。增强行政方法运用上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满足以下四点要求:①尊重客观规律,减少和避免主观唯心主义的出现。②充分发扬民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减少和避免因官僚问题导致的管理失误。③不可单纯运用行政方法进行管理,要依据管理对象的特点,把行政方法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使用。④努力提高业务素质,提高运用这种“人治”管理方法的管理技巧水平。

3.经济方法

(1)经济方法的实质分析。经济方法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来调节有关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以达成管理目标的方法。经济手段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利润、工资、奖金、罚款等。经济方法的核心部分是经济利益问题。将经济利益作为内在动力与外在压力,推动被管理者去做什么、怎么做,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这就是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实质。

(2)经济方法的主要特点。①利益性。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是人们进行各种社会实践的主要推动力,这是经济方法最根本的特性。②间接性。经济方法通过经济利益来影响组织和个人的行为,而不是直接干预和控制组织和个人的行为。③灵活性。经济方法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二是对于同一管理对象,区别不同情况,可择取不同的经济手段进行经济关系的调控。

要从客观实际出发,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并注意与其他管理方法结合使用,科学确定经济方法应用的范围和力度。

4.法律方法

法律方法是指国家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条例和司法、仲裁工作,调整社会经济的总体活动和各企业、各单位在微观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以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法。

法律方法不仅包括建立和健全各种法规,还包括相关的司法工作和仲裁工作。司法工作是指由国家的司法机关按照法律和法规解决各种纠纷和审理案件的执法活动。仲裁即公断,它是由仲裁人和仲裁机构做出判断和裁决。建立和健全各种法规与司法工作、仲裁工作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法规而缺乏司法和仲裁,就会使法规流于形式,无法发挥效力;法规不健全,司法和仲裁工作则无所适从,易造成混乱。

法律方法的运用,既可以保证必要的管理秩序,调节管理因素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将管理活动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但法律方法必须和管理的其他方法结合运用,才能达成管理目标。

5.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在对被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启发觉悟、说服教育,使其明白道理、提高认识、调动工作热情、自觉地按管理者的愿望和要求行动起来的一种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的管理方法。

教育方法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启发性。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宣传、诱导、启发等方式来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促使人们自觉地与一定的管理要求保持思想认识上的趋同、一致,引导生成、出现管理者所期盼的行为。它的效果不是靠权力强制、物质刺激取得的。②长期性。多数思想认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思想观念的确立需要一个较长的教育工作过程,这两个方面的工作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教育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还要经常化。③灵活性。该方法没有统一的模式。教育方法形式多样,可不拘一格,不守常规,因己、因人、因事、因地、因时而灵活选择,形式的选择、运用讲求的是目的的达成,要力求做到教育内容上的合法性、合理性与教育形式上的合情性、艺术性的高度结合。

教育方法的主要形式包括大众传播、组织传授、“灌输”、诱导、讨论、对话、说理、批评与自我批评、谈心、家访、工作竞赛、典型示范、感化教育、形象教育、对象教育、预防教育、养成教育等。

三、管理者

(一)管理者的含义

管理者是开展管理活动的主体,任何组织的管理活动都与管理者密不可分。管理活动的成败都与管理者息息相关。那么,什么是管理者?在一个组织中哪些人是管理者?管理者在组织中,但并不是所有在组织中的成员都是管理者。我们可以将组织中的成员分为两类,即操作者和管理者。

操作者是指在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的业务,且对他人的工作不承担监督职责的人,如工厂里的工人、餐厅里的服务员等。他们的工作就是做好组织分派给他们的具体操作性事务。

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指挥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如工厂的厂长、餐厅的经理等。虽然他们有时也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如医院院长也给病人做手术、学校校长也给学生上课等,但其主要职能是指挥下级工作。

所以,管理者的定义为:负责对组织的资源(人、财、物等)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行为的有关人员。

(二)管理者的类别划分
1.按管理者在组织结构中的层次来划分

按管理层次来划分,管理者可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1)高层管理者。组织的高层管理者是站在组织的立场上,对整个组织实行综合指挥和统一管理的人员。通俗地讲,就是一个组织的“头头”。组织有大有小,成员有多有少,但只要是代表组织的管理者,就是高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所考虑的问题和从事的管理活动,都是与组织的总体发展和长远发展密切相关的。高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制定组织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发展的总体战略、制定政策、使用干部、分配资源、评价组织的活动成效和业绩等。一级甲等医院、二级甲等医院、三级甲等医院院长,都是他所代表的那个医院的高层管理者,学校校长、公司总裁、政府首脑等也都是高层管理者。

(2)中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执行高层管理者所做出的决策,并使高层管理者制定的战略目标获得实现。中层管理者通常称为中层干部,他们是一个组织中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如医院的各科室主任、大学的系主任、公司的部门经理、企业的车间主任等。他们要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的意图,要为他们所负责的部门制定次一级的管理目标,筹划和选择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在部门内分配资源,制定针对偏离目标的行动的纠正方案。他们向组织的高层管理者报告工作,检查、督促、协调基层管理者的工作,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面提到,一个组织的高层管理者与他们所代表组织的大小无关,但要承认,组织越大,组织结构层次越多,此时该组织内的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的含义不变,只是中层管理者又分为若干层次。在三个层次的管理者中,中层管理者的情况最为复杂,而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的概念相对清楚,因此,我们可以把中层管理者定义为处于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之间的管理者。

(3)基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按中层管理者指示的程序,组织、指挥和从事具体的管理活动,给下级人员分配工作,检查下级人员的工作情况等。他们又被称为一线管理者,其所接到的指令是具体的、明确的,所能调动的资源是有限的,任务也是明确的(带领和指挥下级有效地完成任务)。他们要向上级报告任务的执行情况,汇报相关工作以求得上级的支持。基层管理者如职能部门的科长、教研室主任、企业车间里的班组长等。

按层次划分管理者的方法适用于一般情况,对于一家只有几名、十几名雇员的私人企业来说,老板就是管理者,他直接指挥工人,此时他相当于一个基层管理者;他还指挥着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人员,此时他又是一个中层管理者;同时他又代表了这家企业并对该企业负全责,起到了高层管理者的作用,可以说他集三个层次的管理者于一身。

2.按所从事的业务来划分

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所从事的管理工作的性质和业务内容是不同的,按从事的业务来划分,管理者可分为行政管理人员、人事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管理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

(1)行政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后勤保障工作,以保证其他部门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2)人事管理人员。人事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的管理,具体地说,其任务是制订人力资源计划,招聘和选择组织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并对这些人才进行有效培训和合理使用,建立合理而有效的业绩评估、晋升、奖励、惩罚等制度。

(3)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与资金的筹备、预算、核算、投资及使用等有关活动的管理。

(4)业务管理人员。业务管理人员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负有直接责任,负责组织和控制组织内日常业务活动的开展,企业中的生产部、技术设计部、市场经营部等部门的负责人都是业务管理人员。

(5)其他管理人员。其他管理人员是指除上述管理人员以外的各类管理人员。例如,公共关系人员,其负责处理与外部媒介之间的关系等工作。

(三)管理者的素质

素质是人在先天条件下,通过后天的教育训练和在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比较稳固的且在比较长时间内起作用的基本品质,它是一个人产生行为的基础和根本因素。管理者素质是指一个管理者应具备的各种条件的综合。管理者的工作决定了组织的成败,任何管理者的成就都离不开其优良素质。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素质有很多,不同的管理岗位要求的素质又不尽相同,但有些素质是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具备的。下面主要分析管理者的品德素质和知识素质。

1.品德素质

管理者的品德素质是指管理者思想、认识和品性等在行为、作风中的表现,包括以下内容:

(1)思想政治品德。管理者要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素质,可以使管理者将个人利益同组织利益保持一致,顾全大局、顾全整体。

(2)道德情操。情操是更高层次的人类感情,是情感的一种升华。人都是有感情的,当人们把对某一事物的炽烈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认识与坚定的行为实践相结合时,情感就上升为情操了。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高尚情操,主要是指道德情操。管理者在生活和工作中形成了各种道德情操,并用它来要求自己的行为。道德情操是衡量管理者素质的指标之一。主要的道德情操包括明确的是非观念、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谦虚的品质等。

(3)理想抱负。没有理想抱负的人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管理者只有树立一定的理想和抱负,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会有干劲,才会对组织有所贡献。管理者的理想抱负主要指其对工作的责任感、进取心和坚韧性,在困难、压力和竞争的氛围中要勇往直前等。

(4)言行作风。管理者的言行作风会影响下属,所以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善于调查研究、注意工作方法、讲求工作实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作风民主、深入群众。

2.知识素质

知识是提高管理者素质的根本和源泉。知识素质是指管理者做好工作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管理者掌握多方面知识。管理者要提高知识素质,必须设计好自身的知识结构。现代管理者的知识结构应是具有时间概念的“T”形知识结构,或称通才的动态结构。管理者的知识不仅要有深度和广度,还要有新度。

掌握必要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了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才能让管理者在工作中少走弯路,成为真正的管理者。掌握经济知识可以帮助管理者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掌握专业方面的知识,便于管理者了解经营业务与业务运行规律,了解本行业的科研和技术的发展情况。同样,管理者只有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才能不违反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令法规,保证组织顺利发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管理者的工作重心是和人打交道,因此,掌握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可帮助其协调上下级关系,做好人的工作。 EvzjRtCzloBeyACliAvQVBmo+h9/XhLy7AFPsSipmZv/svoNjqb2mJdNE0K33mw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