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肌张力评定

一、概述

1.定义

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其静息状态下的一种持续的、微小的收缩,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在评定过程中,检查者通过被动活动肢体而感受到肌肉被动拉长或牵伸时的抵抗(或阻力)。肌张力评定主要包括:①肢体的物理惯性;②肌肉和结缔组织内在的机械弹性特点;③反射性肌肉收缩(紧张性牵张反射)。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患者,肢体的物理惯性不会发生改变,因此评定肌张力过程中,一旦发现阻力增加,则表明是肌肉、肌腱的单位发生改变(如挛缩)和(或)节段反射弧内发生改变(如活动过强的牵张反射)。

2.正常特征

正常肌张力有赖于完整的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机制以及肌肉收缩能力、弹性、延展性等因素。

(1)近端关节周围肌肉可进行有效的同时收缩,使关节固定。

(2)具有完全抵抗肢体重力和外来阻力的运动能力。

(3)将肢体被动地置于空间某一位置时,具有保持该姿势不变的能力。

(4)能够维持主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

(5)具有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到运动和在运动过程中转换为固定姿势的能力。

(6)具有选择性完成某一肌群协同运动或某一肌肉独立运动的能力。

(7)触摸有一定的弹性,被动运动有轻度的抵抗感。

3.分类

(1)正常肌张力的分类:处于正常肌张力状态时,被动运动可感到轻微抵抗(阻力);当肢体运动时,无过多的沉重感;肢体下落时,可因此而使肢体保持原有的姿势。根据身体所处的不同状态,正常肌张力可分为以下3种。

1)静止性肌张力:可在肢体静息状态下,通过观察肌肉外观、触摸肌肉的硬度、被动牵伸运动时肢体活动受限的程度及其阻力来判断。

2)姿势性肌张力:可在患者变换各种姿势过程中,通过观察肌肉的阻力和肌肉的调整状态来判断。

3)运动性肌张力:可在患者完成某一动作的过程中,通过检查相应关节的被动运动阻力来判断。

(2)异常肌张力的分类:肌张力水平可由于神经系统的损害而增高或降低,因此,肌张力异常分为以下3种。

1)肌张力过强:肌张力高于正常静息水平。被动拉伸所感到的抵抗高于正常阻力。

2)肌张力过低:肌张力低于正常静息水平。被动拉伸所感到的抵抗低于正常阻力;当肢体运动时可感到柔软、沉重感;当肢体下落时,肢体无法保持原有的姿势。

3)肌张力障碍:肌张力损害或障碍。

二、肌张力异常

1.痉挛

(1)定义:是指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异常为特征的运动障碍,是肌张力增高的一种形式。所谓痉挛的速度依赖即为伴随肌肉牵伸速度的增加,痉挛肌的阻力(痉挛的程度)也增高。

(2)原因: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综合征(upper motor neuron syndrome,UMNS)的主要表现之一,常见于脊髓损伤、脱髓鞘疾病、脑血管意外后、脑外伤、去皮层强直、去大脑强直和脑瘫等。

(3)特征:牵张反射异常;紧张性牵张反射的速度依赖性增加;腱反射异常;具有选择性,并由此导致肌群间失衡,进一步引发协同运动功能障碍。临床上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或亢进、阵挛、异常的脊髓反射、被动运动阻力增加和运动协调性降低;可因姿势反射机制及挛缩、焦虑、环境温度、疼痛等外在因素发生程度的变化。

(4)特殊表现:包括巴宾斯基(Babinski)反射、折刀样反射(clasp knife reflex)、阵挛(clonus)、去大脑强直(decerebrate rigidity)和去皮层强直(decorticate rigidity)等。

(5)痉挛与肌张力过强的区别:肌张力过强时的阻力包括动态成分和静态成分,动态成分为肌肉被动拉伸时神经性(反射性)因素和非神经性(生物力学)因素所致的阻力,静态成分则是肌肉从拉长状态恢复到正常静息状态的势能,为非神经性因素。神经性因素表现为肌肉运动单位的活动由于牵张反射高兴奋性而增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痉挛、折刀样反射和阵挛皆属于此类;非神经性因素则表现为结缔组织的弹性成分和肌肉的黏弹性成分的改变,尤其是在肌肉处于拉伸或缩短位制动时。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可因神经性因素造成肢体处于异常位置,并由此导致非神经性因素的继发性改变。因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肌张力过强是神经性因素和非神经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痉挛与肌张力过强并非等同。

2.僵硬

(1)定义:是指主动肌和拮抗肌张力同时增加,导致关节被动活动的各个方向在起始和终末的抵抗感均增加的现象。

(2)原因:常为锥体外系的损害所致,帕金森病是僵硬最常见的病因,表现为齿轮样僵硬和铅管样僵硬。

(3)特征:在进行任何方向的被动运动时,整个活动范围内阻力均增加,相对持续,且不依赖牵张刺激的速度;齿轮样僵硬的特征是在僵硬的基础上存在震颤,从而导致整个关节活动范围中收缩、放松交替;铅管样僵硬的特征是存在持续的僵硬;僵硬和痉挛可在某一肌群同时存在。

3.肌张力障碍

(1)定义:是一种以张力损害、持续和扭曲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肌肉运动亢进性障碍。

(2)原因:肌张力障碍可由中枢神经系统缺陷所致,也可由遗传因素(如原发性、特发性肌张力障碍)所致。与其他神经退行性疾患(如肝豆状核变性)或代谢性疾患(如氨基酸或脂质代谢障碍)也有一定关系。此外,也可见于痉挛性斜颈。

(3)特征:肌肉收缩可快或慢,且表现为重复、模式化(扭曲);张力以不可预料的形式由低到高变动。其中张力障碍性姿态为持续扭曲畸形,可持续数分钟或更久。

4.肌张力弛缓

(1)定义:指肌张力低于正常静息水平,对关节进行被动运动时感觉阻力消失的状态。

(2)原因:①小脑或锥体束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所致,如脊髓损伤的早期脊髓休克阶段或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早期;②末梢神经损伤所致,可伴有肌力弱、瘫痪、低反射性和肌肉萎缩等表现;③原发性肌病所致。

(3)特征:肌肉可表现为柔软、弛缓和松弛;邻近关节周围肌肉共同收缩能力减弱,导致被动关节活动范围扩大;腱反射消失或缺乏。

三、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

1.痉挛的益处

(1)下肢的伸肌痉挛帮助患者站立和行走。

(2)活动过强的牵张反射可促进肌肉的等长和离心自主收缩。

(3)保持相对肌容积。

(4)预防骨质疏松。

(5)减轻瘫痪肢体的肿胀。

(6)充当静脉肌肉泵,降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

2.痉挛的弊端

(1)髋内收肌剪刀样痉挛和屈肌痉挛影响站立平衡稳定性。

(2)下肢伸肌痉挛和阵挛影响步态的摆动期。

(3)自主运动缓慢。

(4)屈肌痉挛或伸肌痉挛导致皮肤应力增加。

(5)紧张性牵张反射亢进或屈肌痉挛易形成挛缩。

(6)自发性痉挛导致睡眠障碍。

(7)髋屈肌和内收肌痉挛影响会阴清洁以及性功能。

(8)下肢痉挛或阵挛干扰驾驶轮椅、助动车等。

(9)持续的屈肌痉挛可导致疼痛。

(10)增加骨折、异位骨化的危险性。

3.影响肌张力的因素

(1)不良的姿势和肢体位置可使肌张力增高。

(2)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

(3)紧张和焦虑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可使肌张力增高。

(4)患者对运动的主观作用。

(5)疾患存在的并发症问题,如尿路结石、感染、膀胱充盈、便秘、压疮、静脉血栓、疼痛、局部肢体受压及挛缩等使肌张力增高。

(6)患者的身体状况,如发热、感染、代谢和(或)电解质紊乱也可影响肌张力。

(7)药物。

(8)环境温度等。

四、肌张力评定目的和临床应用

1.评定目的

(1)提供治疗前的基线评定结果。

(2)提供制订治疗方案和选择治疗方法的依据。

(3)评价各种治疗的疗效。

2.适应证

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疾患,包括神经系统损害造成神经源性肌力减退等的评定,如上、下肢代表性肌群的肌张力评定可作为全面评价瘫痪严重程度的指标。

3.禁忌证

包括关节不稳、骨折未愈合又未作内固定、急性渗出性滑膜炎、严重疼痛、关节活动范围极度受限、急性扭伤、骨关节肿瘤等。

(雷延飞) KhgLJAsDSen1RiBfwsHCgsZghTaCQBtY7zrgOIaDXLZtVFkg89Pi3plmforeNMy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