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黔辣,一坛突然打碎的陈年老酒

茅台,让你记住了贵州,但贵州人对茅台的态度,远远没有对辣椒那般热情。

酒,多以香型界定,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兼香……,从口感角度说,就四个字,麻辣甜酸。口感的好坏,取决于四味之调和、也取决于品酒人之感受。

喝酒喝酱香,品辣品黔辣。黔辣,是一坛突然打碎的陈年老酒。贵州人吃辣椒,如同喝酒,就喜欢她的醇,亦纯。贵州辣椒品种繁多,辣椒产品不计其数,变化万千,各具特色。

贵州一怪,辣椒是菜

在菜馆点一个“辣椒炒辣椒”,也许会让你感到惊讶,但服务员和厨师会把你当成家人一般对待。贵州人,大多数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过来的。

作为“70后”,我的童年是在田地里度过的,玩具多是庄稼地里够得着的农作物,辣椒自然是最多的,诸如辣椒这样的“玩具”,自然比不上今天花样百出的智力玩具,但那时候生活相对较差,大人们忙于生计,饥饿的孩子们玩着玩着就把“玩具”放进嘴里,随后哇哇哭喊,能解决的办法只有母乳和山泉。也正是这些经历,练就了他们一身能吃辣的功夫。据载,1998年杭州举办吃辣大赛,贵州小伙以快速空口吃了5千克新鲜小米椒夺冠。

再大一点时,孩子们就会帮助大人们种植辣椒和制作辣椒菜肴了,记得学做“金裹银”的苞谷饭时我只有4岁,要知道这饭是需要分别将大米煮至八九分熟,沥去米汤,玉米粉加水蒸制全熟后,在竹器内混合,再蒸制熟透的经验活,但是我搭着板凳就做好了。

秋后天气下凉,辣椒慢慢枯萎,这时农村人将还未来得及由青变紫、由紫变红或者半青半紫、半紫半红的大辣椒(也就是菜椒)收回,洗净晾干,用绣花针将辣椒竖着划一刀,再将之前准备好的,经锅中慢炒香脆的混合米(籼米与糯米比例为4∶6),用石磨磨成粗粉,拌上盐,注入青花椒之类的山野香料,填入辣椒内,逐个装坛,在坛口塞上稻草或核桃叶,反扣在配套的、加满水的坛钵中,使其和米粉自然发酵,从坛钵中慢慢吸水,使之滋润、回酸、纯味、醇香。一个月后,就可以将辣椒取出,与米饭一同蒸熟,再加少许猪油,炒香切碎的蒜苗,连沾有少许米粉的熟鲊辣椒一同炒香,香糯、酸辣、醇厚、化渣的美食就成了乡村的高级佳肴了,不比如今酒店的工艺菜逊色多少。只要保持放置倒扑坛的位置干燥、通风,保证坛钵中水不干,鲊辣椒可随用随取,常年不坏,越存越香。除了鲊辣椒,还有鲊鱼、鲊肉、鲊冬瓜,等等。后来我在烹饪专科学校学习烹饪,查阅资料,方知此法曾经影响东北亚中部、整个中东部和东南亚,后来仅存于贵州、湖北恩施和日本少数地区。而鲊辣椒仅存于贵州遵义地区。

贵州人的嗜好,多在辣椒和酒,但到了贵州农家,千万别看见坛子,就认为贵州人嗜酒如命,因为酒坛并不多,多就多在辣椒制品。土坛里装着的,除了各式各样的鲊辣椒,还有用石磨将新鲜辣椒磨成浆,装泡菜坛的辣椒酱和辣酱酸,区别在于添加盐和酒的量不同;辣椒磨浆拌米粉发酵的面辣椒;用新鲜辣椒,辅以蒜瓣,子姜用刀剁碎,添加少量盐、冰糖和米酒的糟辣椒;菜椒切丝或切块后与姜片一同装坛发酵的酸辣椒丝、酸辣椒块;小米椒直接入坛泡制的酸辣椒等,都是装在坛中的。这样的坛中之物,既可直接食用,也可烹制菜肴、拌饭、佐面以及作为菜肴的蘸水之用。这“坛”辣椒,如同1915年茅台走进巴拿马,一经打碎,满屋飘香。

三个辣椒一个菜

黔之辣,不仅在于辣之纯,也在乎辣之融。发展之路,或许应从今天风靡全国的干锅说起。

说起热衷烹饪,也许缘于我12岁那年。当时二舅过生日,来了12桌客人,当地的规矩是厨子自家请客不做菜,于是乎,排除外公和我的三个舅舅之后,说我可以一试,我也贸然应了下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将所看所悟所想,胡乱炒制十余个菜,将有辣椒的菜肴有序的倒入火锅盆中,带火上桌,余下的蒸菜、汤菜和凉菜作为配菜。人们在食用时越吃越香,随之表扬声声入耳。这一创举后来一直影响着当地酒席的烹饪和饮食格局。

我在四川烹专学习中国烹饪,接触到了四川辣椒和全国各地的烹饪技术以及西餐西点基础。或许是因为辣椒情结,毕业后我在全国各地溜达了2年,毅然回到贵州从事烹饪技术、厨房管理、酒店管理工作,闲暇时光则不分昼夜地奔赴贵州的民族地区,涉猎辣椒与美食精华。到了侗族地区,方知12岁那年的创举,在侗族地区一直流行着,就在那一年,上海的苗家干锅居黔菜酒楼开业,并推出了很多干锅,最著名的即是六椒鸡,将贵州的干锅鸡加进了六种不同的贵州辣椒制品,也就是当年创举中的多种辣椒炒制的菜肴混合后的那种感觉。此为我应相关机构和媒体的邀请,去采访上海黔菜企业所见所闻。这时,我思绪万千,但并未公布其过程与奥妙,直至今日。

前两年,一家本土菜馆经营一年多,生意火爆,但每月营业只在十七八万之间徘徊。经朋友介绍后,我为其做出品和策划顾问,在菜品上采取了辣椒分类法和辣椒融合法,并且三个月更换一次菜谱,回头客的满意度提升了,营业额节节攀升,前些天一问方知其月营业额已超过60万。百思不得其解的投资者和大厨问我招从何来,答曰:“三个辣椒一个菜。”大厨恍然一悟,心中有物,未曾点破。

其实将答案告知大家,是因为在学校新为我开设的贵州干锅火锅课程中,我已经为这群十七八岁的孩子讲解了贵州干锅的来历,它来源于贵州民间菜肴的干锅,追求的是辣椒的融会贯通,是辣椒调味品融会后的口感和民族民间菜的文化与魅力所在。以六椒鸡为例,制作贵州辣子鸡,主要取用以水浸泡的干辣椒在石堆窝中舂茸的糍粑辣椒和花椒调味。而制作鸡的菜肴比比皆是,融合了糟辣椒、豆瓣酱、泡辣椒的腌制后,鸡肉经加热产生的醇香,干辣椒煸炒过程中所出的煳香,青辣椒、小米椒的清香,多种香味融为一体,岂有不香之理,何有不爱之说?

再说说上大学时,在宿舍里说家乡菜肴美时,被同学“笑掉牙”的贵州特色菜“金钩挂玉牌”。此菜实为豆芽煮豆腐,不添加任何调料,但是必须配带4个辣椒蘸水,通常为糍粑辣椒炼制的油辣椒蘸水;火烧青椒、西红柿后剁碎调制的烧椒蘸水;火灰烧煳,手搓成面,调盐、姜蒜米、葱花、菜肴原汤而不加酱油等的素蘸水和糟辣椒蘸水。四味蘸水因人而异,根据嗜好选用。 azR4LkJuSED/uFulr6DCYnzNCBXXCiMHST6GqWDMXj6sN1E8+co5z1XhBbTgJc8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