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央发展一盘棋与招商挖墙脚的“零和博弈”

招商引资,一个无比沉重又让人兴奋的话题。

202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提出六方面二十四条政策措施,包括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持续加强外商投资保护、提高投资运营便利化水平、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方式等措施。国家的招商引资政策可以作为市县招商引资的模板,上行下效结合地方特点对国内外企业进行招引,吸收投资。

国家也在招商引资,各市县政府当然更不能闲下来。“内卷”业已成为最近几年最流行的一个词语,全国行政区划内、全行业都呈现出内卷的新形势。国家发展原来靠计划经济,后来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在没有中央统筹的行情下,各地政府官员们也都在为了自己的KPI而奋斗。

市县主政官员的KPI里面包括但不限于GDP增长速度、就业率、税费、维稳、违建、环保等各项指标,不一而足,由行政长官下派给了旗下各部委办局来执行,各自有各自的指标,自上而下地传达任务,遵照执行,完不成就要“打板子”。板子打到谁身上,谁就要在岗位上原地踏步走,如果多次考核不合格,就要换到其他需要他的岗位上去,而不是到他想要的岗位上去。在考核不合格的上级被撤职之前,一定也会让他的下级没好果子吃,如此层层传导下来,大家的压力都变得巨大。

中央政府对下属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指标也并非没有章法、乱定一气,其不但要考虑到各地的经济总量历史沿革,更要考虑到临时发生的洪水、雪灾等不可抗力的不利影响,结合各地官员平时的尽职尽责表现、品德表现等,按照权重比例进行综合评分,以此为基础决定官员的升迁和惩处。做官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想要在积极作为的中央政府面前混日子,难度越来越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作为的官员等来的只能是各种匿名或实名的群众举报,这类举报也有可能来自明辨是非的同侪们。原来常说的“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已经很少被提及了,现在说的最多的是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至上,那就需要将官员“作为”的习惯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匹配完备,相应地,官员可能会因此官运亨通。

不管中央政府下的这盘棋是不是有理有据,对于市县主政官员来说,既然有了考核指标,那就需要完成,被动还是主动并不重要,找到解决考核问题的方法最重要,招商引资无疑是解决问题最卓有成效且最实际的一种。

招商引资如火如荼也有时代的原因。目前,房地产已经处于被调整得喘不过气来的状态,属于正在“人工呼吸”恢复出厂设置的阶段,财政收入来源被断掉很大一块之后,大批的公务人员一时半会儿找不到能够为经济续命的办法,招商引资的功效凸显出来了。能够招引来大批的税源企业,增加的不只是GDP,还有企业的产值税收和当地的就业率,进而带动商流、人流、物流、财流的活跃,人潮汹涌的新生力量会极大地刺激消费,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费活跃起来后,人们的焦虑感得到缓解,自然就会有婚恋市场的加速回暖,由此引发的连锁效应不言而喻。现在,政府最怕的是“四不青年”——“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孩子、不买房子”,他们一定不会在惬意轻松的营商环境下出现。2023年山东淄博为什么能够通过烧烤火出圈,让网友们直呼要在淄博买房子、生孩子、找工作,这其中政通人和营造的良好营商环境氛围才是最大的奥秘。

招商引资的内卷无非表现在几个方面的“攀比”:税收优惠政策、人才吸引政策、办公地点支持政策、基金投资政策等。税收优惠就是所谓的“三免两减半”,也就是三年内的企业留存当地部分所得税全部返还,后续两年减半征收,这项政策原来是“五免五减半”,后来各地政府发现执行起来比较困难:一是财政收入无法长期支撑返还政策;二是政府官员更迭会带来后任官员不理前任账的现象,这种行为也可以被看作是不可抗力,谁也左右不了,完全看主政官员“命运的齿轮是不是在转动”。人才吸引政策各地不尽相同,诸如落户给住房补贴数十万,或者给五年租房补贴每月万余元,然后高管个人所得税五年内全部返还,很多是类似于香港优才计划,不管有没有香港的命,先把香港的优良传统学过来。办公地点就比较简单了,可以代建标准化厂房,免租2—5年,后续租金减半收取,产业园区“四地落白”,拎包入住;还可以根据个性化需要进行调整和定制,然后给配上无处不在的物业服务,无微不至的三方律师、会计师等服务。基金投资政策在安徽合肥和“北上广深”的孵化器宣传引导下,早就已经深入各地政府官员的心中,孵化器基金也基本成了标配。想创业只有人不行,必须要找到愿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陪伴成长的资金,政府将这种基金美其名曰“招商基金”,势必要把优秀的团队拉拢到当地,不断培养成自己的“亲儿子”,避免成长壮大后的外地企业只来设立一个子公司,也就是所谓的“干儿子”。

除了初创企业之外,到处“挖墙脚”期待企业注册地迁址的市县政府比比皆是,原来是从“北上广深”大城市“挖墙脚”,现在随着大城市也开始重视税源企业,大城市内部从一个区搬到另外一个区都受到了限制,更别提搬离到别的城市了。各地绞尽脑汁花钱花力气把一个企业折腾到自己的行政区划中来,满足官员们的KPI需求。从中央的角度来算总账,其实没有增量出现,都是存量的转移,消耗的还是各地政府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就是所谓的“零和博弈” ,没有出现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急剧浪费。原来说计划经济一管就死,市场经济一放就乱,现在却成了招商引资的代名词。

现阶段,到处“抢企业”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在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更是愈演愈烈。打破零和博弈,实现非零和博弈才是中央政府应该协调达成的功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节:

一是限制对企业注册地的无序竞争,鼓励对业务增长有需求的企业在各地设立子公司,比如华北总部、西南总部等,既给当地引入优质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应用,又把相应的税收留在当地,增加就业率,提升消费水平。

二是鼓励初创企业自由选择落地,这是对资本意识开放区域的激励,也是对未开放区域的鞭策。初创企业落地需谨慎选择当地配套,资源和市场成为落地首选项。

三是从中央层面给各地均分划拨充裕的创业引导基金,并推行尽职免责容错机制 。鼓励地方对优秀团队的无条件支持,刺激当地政府的创新意识觉醒,接受更适应当地产业匹配度的创新创业企业落地。

四是对在西南、西北等区域创业的企业,给予未来上市前的绿色通道,并鼓励成长期、成熟期企业在落后地区落地,在发达城市设立“飞地” ,满足研发、销售人才需求,做到两地帮扶、双赢成长。

地方的全面规划需要中央的指导,招商引资作为地方政府重要的职责,也应该在正向的引导下,满足地方主政官员KPI完成的同时,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不是做大自然的搬运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作出超出当地负荷条件的决策,由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招商引资的过度“内卷”。 usXTQI7mIBuJxJHgULzusp2dVaB+W34+gmXYGeOhTEOI5ektHshW+mlr1Zisin6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