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寻找最合适自己的位置

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

——姤·彖

现在各行各业都大力提倡“匠人精神”,其实中国人历来不乏“匠人”和“精神”,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有没有一个合适的环境让“匠人”展露才华?有没有提倡这种“精神”的良好氛围?

比如在四百年前,我们就有一位很厉害的匠人,他从小就显露出非凡的木工天赋,不但技艺高超,还颇有创新精神。他曾以乾清宫为原型,制作出三四尺高的木制缩小版模型。他发现当时的床架为求稳固而异常沉重,便潜心琢磨,设计出一套可以活动、折叠的床板和床架,使原本沉重的床便于运输和移动,可以走到哪睡到哪。他随手做的小件木器,如匣子、凳椅等,都饰以精美的鸟兽纹,装嵌名贵的宝石,实用而美观。另外,他对生漆的研究和使用在那个时代都处于领先地位。按照现在的话来讲,他属于不可多得的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复合型人才。清代人对他的“匠人才华”和“匠人精神”评价很高,说他“天性极巧,癖爱木工,手操斧斫,营建栋宇,即大匠不能及;又好髹漆器皿,朝夕修制,不惮烦劳;学造作得意时,解衣盘砖,非素宠幸,不得窥视”。就是讲他不但天赋高,而且又勤奋又专注,当投入工作时候,没有经过他同意,旁边的人不得打扰他。可以说,他将自己一生最主要的才华、精力都放在了木工制作上。

但就是这样一位有“精神”的“匠人”,在历史上不但没有被人赞赏,反而其骂名流传至今。因为这个“匠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明熹宗朱由校。与他的名字紧密相伴的,是一个不断出现在影视剧中的大IP、大反派,那便是“赫赫有名”的大太监魏忠贤。

我们可以认为,朱由校是位好木匠,而且具有“匠人精神”,但他肯定不是一个好皇帝,也绝对不是一个好政治家。相比于关心百姓的生活和帝国的发展,他更关心手中的木料。作为一个皇帝,明熹宗的昏庸不堪,在魏忠贤的专权和残害忠良下衬托得更加明显。木匠皇帝朱由校的故事让我们不能不感慨:一个人没有在合适自己的位置上发挥才干,反而在一个不合适自己的位置上胡来,是多么令人痛心和痛恨的事情。

《周易》里面有个概念,叫“当位”或“不当位”,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周易》有六爻,其中初、三、五这三爻的位置属于阳,凡是阳爻在这三个位置上,就叫“当位”(亦叫“得位”或“得正”),反之就是“不当位”(或称“失位”“失正”)。同理,二、四、上这三爻的位置属于阴,凡是阴爻在这三个位置上,就叫“当位”,反之就是“不当位”。比如《丰》卦九四爻“丰其蔀”,《象传》说“位不当也”,就是指九四为阳爻,但居于阴爻的位置上,所以“不当位”。再如《旅》卦九四爻“旅于处”,《象传》说“旅于处,未得位也”,亦是指阳爻居于阴位,所以“未得位”。

在《周易》看来,“当位”象征着人事符合它的内在性质和规律,能够发挥出它的最好效用;“不当位”象征着人事不符合它的内在性质和规律,不但不能够发挥出它的效用,反而有可能阻碍它的发展和进步,得到相反的效果。

“当位”或“不当位”说起来简单,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把握。不但一般人难以把握,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也未必能处理好。前面的木匠皇帝朱由校就不说了,再比如大诗仙李白,其实也一直搞不清楚最适合自己的位置。现在我们都知道,他最合适的身份就是做一个浪漫派诗人和品酒师,可李白自己并不这样认为。他总觉得自己有匡扶乱世、周济天下的雄才大略,不当个宰相实在屈才了。可浪漫的性格和口无遮拦的风格注定了他不是当官的料。中国人当官讲究的是稳重、不冲动、多看多听少说话,他哪一条都沾不上。再说他的政治眼光也大有问题。当永王准备和他哥哥肃宗争夺皇位的时候,为了笼络人心,向李白伸出了橄榄枝,声称要重用他。李白觉得自己辉煌的政治抱负就要实现了,激动地写了不少诗,其中有两句:“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告诉永王:只要你用了我这个堪与谢安媲美的不世奇才,我会很快帮你搞定一切。可惜,没等他像谢安一样展现军事才能,永王就被肃宗干掉了,李白自己也被当作叛军的一分子抓了起来。李白不好好做浪漫派诗人,而想做谢安一样的军事家,这就是“不当位”。

当然,我们话又说回来,如果设身处地地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看这个问题,也可以理解李白的选择:当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只有“货与帝王家”才是人生价值的最佳体现时,那么凡是有理想抱负的人都一定会去追求这一价值体现。只有当一个社会和时代有着多元的价值评价,每一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优势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时,那么“不当位”的人才会越来越少。

再讲得具体一点,“不当位”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就像木匠皇帝朱由校,本来自己在某一方面有天赋、有才能,但出于各种原因不能在这一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偏偏被放到了另一个不适合的位置上,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客观导致的不当位。比如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本来在艺术领域很有天赋,或者在历史、哲学领域很有才华,但社会没有这么多的岗位给他们,只好改学别的专业,以便能找到工作养家糊口,但对这种工作,他们并没有兴趣,也很可能做不好。这就是客观导致的不当位。另外一种不当位的情况就是像大诗人李白,自认为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真把他放到这个位置上,就会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种就是主观导致的不当位。

与“当位”相关的,《周易》里面还有一个概念就是“中”:每一卦的第二爻处于下卦的中间,第五爻处于上卦的中间,所以第二爻和第五爻在爻例里面称之为“中”。这个“中”因为是上下卦的中位,往往象征着事物的中道而行、不偏不废,所以“中”和“正”加起来,就是“中正”。具体是:如果第二爻是阴爻,属于阴爻居阴位,又在下卦中位,这就是“中正”;同理,如果第五爻是阳爻,属于阳爻居阳位,又在上卦中位,也是“中正”。“中正”象征着为人和做事的公允、平衡,不走极端、不偏颇。《中庸》讲“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也就是这个意思。

宋度宗曾经写过一首诗《离卦赞》:

日月丽天,德备中正。

明以继明,圣而益圣。

这首诗讲离卦内外皆“离”,第二爻为阴爻居于阴位,所以是“中正”;因为离卦上、下两个卦都是“离”,卦象是太阳和光明,所以是“明以继明”,表示光明无限,象征着君王的“圣而益圣”。不过,宋度宗自己是个昏君,即位后不但孱弱无能,又耽于享乐,他写这个《离卦赞》宣扬“德备中正”,吹嘘自己“圣而益圣”,私下里却“说一套做一套”,不值得后人学习。

在《周易》中,“中正”之爻往往有吉祥美好的含义。李光地在《周易折中》说:“唯中与正,则无有不善者。”如观卦,九五居上卦之中,六二居下卦之中,象征君臣各居其位,恪守中正之道,所以《彖传》说:“中正以观天下。”再如同人卦,六二爻居下卦之中,为“柔中”,象征臣子得正中之道,所以同人卦《彖传》说:“柔得位得中。”

中国人都喜欢提倡“中正”。比如孔子曾经带着学生去参访鲁庙,看到一个欹器,据说这种欹器比较有意思:它空无一物时,只能斜着,无法端正。注入不多不少的水时,就能够端端正正、不偏不倚。但如果注水太满时,它就会向另一侧翻倒,把水都倾倒出来。这就是“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对此有感而发:“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世界上哪有自满自大而不失败的人呢?提醒身边的学生要注意中正之道,不可自满而导致覆亡。

有意思的是,中医里面关于健康、治病的很多观点与“中正”这一思想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古代医家认为,人为什么能够健康?是因为“平人者不病也”。这个“平人”,当然不是大家现在说的“躺平的人”。唐代医学家王冰解释这个“平人”是:“应天常度,脉气无不及、太过,气象平调,故曰平人也。”就是说这种人身心都很平和,脉气协调,没有不及,也不会太过。这就与“中正”和“中和”的观念非常类似了。医家又把这种“中正”“平和”与个人道德联系起来,如《千金方》就认为:“性既自善,内外百病自然不生。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直接把人的私德与身体健康结合起来,认为人的私德决定着身体的健康,换言之,“不做亏心事,身体棒棒的”,颇具神秘主义色彩。 3ZIu+A5iywP/5sSle83YMnMfBPiHpX9anXvwC77aIRI5WNVoJtpbVtDA3DG5TzL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