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做人慈悲,处事厚道

安贞吉。

——坤·卦辞

《坤》卦全部为阴爻,因此称之为全阴之卦。它揭示了阴柔元素的发展变化情况,认为阴柔元素是创造宇宙万物的第二种力量。现代天文学发现,我们宇宙间有着大量的、还未完全知晓的“暗物质”和“暗能量”,不妨畅想一下:从某种意义来讲,它们对应的是不是《坤》卦呢?

我们有时候会误解,以为《乾》卦为阳、为刚,代表着君子与光明,《坤》卦则为阴、为柔,代表着小人与阴暗。其实完全不是这样。两者阴阳互济,实为一体,共同生成和养育万物。打个比方,《乾》《坤》二卦,就好像是一个家庭,父母都在尽心尽力地养育子女,只不过一个为严父、一个为慈母,在家庭中的功用不同,但功德相同。

《坤》卦《彖》辞:“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赞扬《坤》卦的伟大,说它滋养万物、包容万物,让万物顺畅发展而不背离本性,养育万物而不居功自傲。对所有的众生,它如大地母亲一般,都用平等心来看待,用慈悲心来关怀。《坤》卦这些品性也完完全全地在母亲身上得以体现。我们常见的观世音菩萨塑像多以女身示相,就是以伟大的母性形象显示慈悲,这也可以比作《坤》卦至高的外在形象。

因为《坤》卦象征着老妇、母亲,在后天方位中属于西南方,所以有些算卦的或者看风水的,往往会根据西南方位来判定一个家庭的主母情况,其原理就是从这里来的。《坤》卦在躯体中又代表着腹部、脾胃,所以有的人会根据这一卦象来判断身体的脾胃功能好不好。

《坤》卦辞:“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此处依周振甫先生《周易译注》的解释,意思是大亨通,女性占问有利。君子要去某个地方,先迷失了方向,后来得到主人的招待。往西南方有利,往东北方不利,占问有利于安居乐业。

它在这里不像《乾》卦讲“元亨利贞”,而是讲“元亨,利牝马之贞”,利于女性、阴性。这就是古人的智慧:它首先承认了阴阳之别,在这一区别的基础上承认阴阳各自的功用;又强调,在特定的时空中,有时是利于阳刚的一面,有时是利于阴柔的一面,这个不是以人的主观为转移的。《坤》卦这里强调的就是有利于阴柔、女性。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这一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略举一二。第一种解释是:在西南方会得到朋友,在东北方会失去朋友。第二种解释是:古人的“朋”为贝,十贝为“朋”,往西南方能够赚钱,往东北方要亏本。第三种解释是:周朝之时,西南诸方是盟友,东北鬼方之国是敌人,因此“西南得朋,东北丧朋”。第四种解释是:以“朋”为“明”,月亮在西南方位时最亮,在东北方位时最暗,因此“西南得明,东北丧明”。第五种解释是:从象数来看,《坤》《巽》《离》《兑》为阴,以西南为核心;《乾》《坎》《艮》《震》为阳,以东北为核心,故对《坤》卦而言是“西南为朋,东北丧朋”。

《坤》卦初六爻:“履霜,坚冰至。”鞋底踩着薄薄的冰霜,就知道极寒冷的时节快来了。《象》辞:“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致坚冰也。”就是讲要从细微之处看到重大的变化,根据事物的规律,推测出未来的可能性。核心就是要防患于未然。

《左传》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开篇就是个宫斗戏加家庭伦理剧。这个伦理剧的故事与“履霜,坚冰至”很贴切。里面的男二号叫段,是郑庄公的弟弟,因为后来逃到了共地,所以被称为“共叔段”。因为他曾住在京地(今河南荥阳附近),又是郑庄公的第一个弟弟,因此还有个帅气的名号叫“京城大叔”。这个“京城大叔”说起来命运其实有些悲催。当年他妈妈姜氏嫁给郑武公,生了哥哥庄公和他。姜氏生庄公的时候难产,因此心里不喜欢庄公,偏爱“京城大叔”。姜氏是如此疼爱“京城大叔”,还曾经动过歪脑筋,想劝说武公废庄公而改立“京城大叔”为太子,幸好武公没有听她的话——古代这种妈妈偏爱某个儿子、想让某个儿子做太子的事情并不少,比如明朝的万历皇帝,就差点听信了郑贵妃的话废了太子,几乎闹出大事情——庄公即位以后,妈妈姜氏为共叔段索要封地。第一次索要的是个要害之地,庄公没有答应。姜氏转而索要京地,庄公只好答应了。但这个分封不合传统礼制,大臣祭仲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不可以如此实施。庄公做出一副柔弱的样子说:“我妈妈要求这样的,我又能怎么办呢?”祭仲说:“照这样下去,你老妈姜氏帮你弟弟,何时才能满足啊?不如早点动手除掉他们。”庄公又是一副柔弱的样子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且等等看吧。”什么叫挖坑?这就是高级挖坑。但“京城大叔”不知道坑已挖好、薄霜已至,还僭越要求西鄙、北鄙两地的长官除了听从庄公的命令外,还必须听从自己的命令,又擅自把自己的封地扩大到廪延。这个时候庄公的手下沉不住气了,劝庄公早点动手:“再不动手,他势力大了就不好办了。”庄公继续一副柔弱的样子:“没事,他没有得到正义,势力越大,越容易崩溃。”京城大叔大概真以为庄公是人畜无害的糊涂虫,公然开始秣马厉兵,准备攻打庄公,妈妈姜氏还私下打算作为他的内应,到时打开城门迎接儿子的大军。庄公听到这个消息后,完全抛弃了柔弱的假象,简直有些迫不及待地说:“太好了,终于可以动手了!”然后,他命令子封帅兵攻打“京城大叔”。一听到庄公出兵的消息,京城的人全都叛离了“大叔”。“大叔”顿时傻了眼,这才发现自己被当猴耍了:说好的不离不弃呢?说好的同生共死呢?后来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猜到了:庄公胜出,“京城大叔”远逃共地。

所以说共叔段的悲催,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不自量力和糊涂,更是不知晓“履霜,坚冰至”的道理,由此而让自己陷入险境。我们也不能不承认,他有个被爱蒙蔽了双眼的老妈和阴险的大哥,这两人某种意义上都在帮他挖坑和补冰霜,这也是共叔段很悲催的另一个原因。

《坤》卦《文言》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又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就是我们老百姓平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古往今来,这个道理都一样,不会因为时代变化、社会背景变化而有不同。我们有时似乎看不到这个规律,便认为这个规律是假的。其实,它并不假,而是因为我们所见的时间还不足够长久,未能看到事物发展到后面的结局而已。

遥望南北朝之时,刘裕为了自己当皇帝,先是杀死晋安帝,立其弟司马德文即位,就是晋恭帝。然后又强迫晋恭帝禅让,自己称帝,建立刘宋王朝。刘裕称帝后,晋恭帝司马德文被降为零陵王,仅在一年后,刘裕便派亲兵将其用棉被闷死。在刘裕代晋建宋前,前代的禅位君主不管如何,大多能保全性命,但刘裕起了一个坏开端,杀了禅让之君。后世胡三省感叹:“自是之后,禅让之君,罕得全矣。”就是说,从此以后禅让之君都难以保全自身了。但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刘宋末年萧道成要求宋顺帝刘准禅位,派部将王敬则率军进宫。刘准一看这架势,对王敬则说:“难道你们想要杀死我吗?”王敬则说:“不要害怕,我们只不过让你先搬个地方住住。”但又话里有话地讲:“况且,你们家先前取代司马氏一家不也是这样做的吗?”萧道成称帝不久后,年仅十三岁的刘准便被杀害。而接下来萧齐一朝皇室之间自相残杀的事,更是数不胜数。等到萧齐末年,另一个姓萧的权臣萧衍崛起,逼迫齐王萧宝融禅让,随后逼退位后的萧宝融吞金自尽。这些事情,都可见“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并非虚言。明朝蕅益法师看到这一爻,就感叹说:“积善积恶,皆如履霜;余庆余殃,皆如坚冰。”到了近代,印光法师也说:“人积善与积不善,因也;余庆与余殃,则果也。”就是讲,人做的好事和坏事,都是自己做的,好与坏都需要自己去承担这个果。西方哲学家萨特讲过,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自由选择承担责任。换个角度来看萨特的哲理,虽然其出发点不同,但和“善恶庆殃”的逻辑有着某种一致之处。

当然,我们还可以把这种“履霜,坚冰至”当作自觉的意识、主动的反省。曾子在临终前把弟子召唤过来,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今以后,我终于知道我能够免于祸难了。”曾子直到最后才敢说保全了自己,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提醒大家不可以不谨防“履霜,坚冰至”,不要等到外面的形势来强迫自己被动改变,而是要以积极主动的反省态度来对待人生的每一步。 H7XuxRSKv0kuQdYHmM60T7kQNQMEdKP3l+AYiOP0QST/I5JKhR3E+A9/GzbwXw8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