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高举多边主义旗帜

2020年11月15日,历经8年艰苦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终于在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期间正式签署。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RCEP的最终实施将会取消90%以上的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和投资壁垒,实现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有力地推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了世界经济,愈演愈烈的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使遭遇逆流的经济全球化雪上加霜,为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阴影。在这种局面下,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和东盟10国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促成了协定的签署,具有里程碑意义。2022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RCEP的成功签署、正式生效再次表明,开放合作是各国互利共赢的必由之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是大势所趋。

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回顾历史,多边主义是国际体系发展的必然产物。各国通过对话协商达成共识的多边进程,催生了主张以多边方式解决国际问题、开展国际合作的多边理念,有力推动了国际秩序的民主化和现代化。立足现实,多边主义是维护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石。联合国为多边主义提供了最佳实践场所,70多年来,联合国以和平为己任、以发展为目标、以公平为要义,为维护和平稳定、促进发展繁荣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展望未来,多边主义是加强全球治理的必由之路。实践一再证明,只要联合国宪章精神坚持得好,只要多边主义理念践行得好,全球治理就得以推进,人类福祉就得到维护。人类过去的发展离不开多边主义,未来的进步更离不开多边主义。

如何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中国主张,要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要坚持以国际法为基础,不搞唯我独尊,国际社会应该按照各国共同达成的规则和共识来治理,毫不动摇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要坚持协商合作,不搞冲突对抗,尊重和包容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差异,不干涉别国内政,通过协商对话解决分歧,通过战略沟通增进政治互信。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搞故步自封,21世纪的多边主义要守正创新、面向未来,既要坚持多边主义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也要立足世界格局变化,着眼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在广泛协商、凝聚共识的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联合国的坚定支持者

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有目共睹的重大贡献,在当代全球治理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国政府鲜明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个秩序,就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2021年10月,中国隆重纪念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会议上提出五点倡议: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正确理念指引;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坚持互利共赢,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好造福人民;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全球性问题;坚决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五个共同”倡议既立足解决当下问题,更着眼全人类未来,推动不同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为共建美好世界找到了最大公约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实践路径。

50多年来,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始终将自身发展置于全人类发展坐标系,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走多边主义道路,一贯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支持联合国工作,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继续与世界携手同行,坚定不移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2015年9月,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包含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其中第一个目标是“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宣布,中国决定设立为期10年、总额10亿美元的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支持联合国工作,促进多边合作事业。截至2023年11月,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在和平安全和发展领域共支持130多个项目,覆盖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100多个国家,为推动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支持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努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帮助发展中国家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菌草成为重点推进的项目之一。20世纪80年代,农业专家林占熺开始探索“以草代木”的养菇模式,在1986年获得成功后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菌草技术和菌草产业链。此后陆续推广到宁夏、新疆、贵州等中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帮助数以万计的农民增加了收入,同时保护了森林,改善了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成为反贫困的“绿色奇兵”。

1997年7月,林占熺应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政府邀请,带领菌草技术专家组到该国实施菌草技术重演示范。1998年1月,菌草技术在东高地省重演示范取得成功,实现了当地食用菌栽培零的突破。从此,巴新人民将菌草称作“中国草”或“林草”,巴新前国防部长还给自己的女儿起名“菌草”,用的是汉语拼音。

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与时任东高地省省长拉法拉玛签署了两省结为友好省协议和《福建省援助东高地省发展菌草、旱稻生产技术项目协议书》,亲自推动福建省援助东高地省菌草和旱稻项目的实施。2018年11月,在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前夕,习近平主席在题为《让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关系扬帆再启航》的署名文章中提到:“18年前,我担任中国福建省省长期间,曾推动实施福建省援助巴新东高地省菌草、旱稻种植技术示范项目。我高兴地得知,这一项目持续运作至今,发挥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成为中国同巴新关系发展的一段佳话”。

2019年4月18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菌草技术发明人、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林占熺(前排中)在“菌草技术:‘一带一路’倡议对促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质性贡献”专题研讨会上发言。(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

如今,菌草技术已推广到全球100多个国家,给非洲、亚洲和太平洋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带来脱贫希望。第七十三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埃斯皮诺萨说,菌草在世界各地对那些最可能落在后面的人——农民、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生活改善产生了影响,“它绝不是无缘无故被称为‘神奇之草’”。

消除贫困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特别是自2012年以来,有近1亿人摆脱了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2020年12月3日,习近平主席宣布,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中国提前10年实现减贫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世界范围内消除贫困、实现和平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

在推动自身减贫进程的同时,中国还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2021年1月10日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显示,中国通过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减贫事业,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促进教育公平,改善基础设施,推进工业化进程等,为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积极贡献力量。例如,在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开展减贫示范项目,向亚非国家派遣农业技术专家组,在尼泊尔、莫桑比克、纳米比亚等国修建学校,在古巴、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建设输变电和配电网项目等。 据统计,截至2020年9月,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80个减贫项目、118个农业合作项目、178个促贸援助项目、103个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134所医院和诊所、123所学校和职业培训中心。

推动全球减贫是中国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行动之一。2016年9月初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在中方倡导下,首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紧接着,中国发布《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从成就与经验、机遇和挑战、指导思想及总体原则、落实工作总体路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方案等五方面,为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国一直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坚定履行包括财政义务在内的联合国框架下的各项义务,中国已成为联合国常规预算和维和预算的第二大出资国,2022—2024年常规预算经费分摊比例约15.3%,维和预算经费分摊比例约18.7%。2020年是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周年。30多年来,中国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 联合国副秘书长哈雷高度评价说:“没有中国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支持,就肯定没有我们维和行动现在取得的成功。”

中国历来维护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法体系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张在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下,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原则,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相互尊重,就是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各国应尊重彼此的政治制度、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和彼此利益关切,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公平正义,就是摒弃单纯的物质主义取向和竞争至上法则,确保各个国家能够获得平等的发展权利和机会,缩小彼此发展差距。合作共赢,就是放弃一味追求所谓的“相对收益”,纠正“赢者通吃”的过时做法,坚持以双赢、多赢、共赢为目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各国合理关切,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全球,也正以自己的发展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重信守诺、互利共赢,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人员、智力等方面的援助。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落实议程提供帮助。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提出,中国坚定不移支持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对接发展战略,推进工业、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绿色能源、环保等各领域务实合作,帮助各发展中国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二十国集团:合作协调之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7年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指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10年间,发达经济体年增长率平均为1.2%,而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率平均为5.1%,两者相差3.9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的持续分化加大了各经济体之间的政策分化,原有的国际经济秩序已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挑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积极参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相关工作,利用二十国集团等平台,推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支持世贸组织必要改革,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话语权,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二十国集团就宛若一座桥,让大家从四面八方走到了一起。这是一座友谊之桥,通过这里我们把友谊的种子播向全球。这是一座合作之桥,通过这里我们共商大计,加强协调,深化合作,谋求共赢。这是一座未来之桥,通过这里我们同命运、共患难,携手前行,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2016年9月4日,在欢迎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外方代表团团长及所有嘉宾时,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以“桥”为喻,阐述二十国集团在推动全球治理中的使命。

与美国和欧洲等传统西方国家相比,新兴市场国家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推动国际力量对比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自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以七国集团为代表的国家间协调机制逐步成为主导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机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单纯依靠西方国家已无法应对复杂的世界经济局势,包括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在内的二十国集团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国际经济事务进行充分协商的重要平台和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二十国集团成员经济总量占世界近90%。有学者认为,二十国集团为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带来了新动力,全球治理开始从“西方治理”向“西方和非西方共同治理”转变。

2019年10月25日,经过17天运行,满载着82个标准箱的中欧班列(义乌—列日)“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菜鸟号”首趟列车抵达比利时列日物流多式联运货运场站。这是首个贯通中国长三角区域、中亚和欧洲并服务于跨境电子商务的专列。(新华社记者潘革平摄)

促进经济增长一直是二十国集团峰会的核心议题。在中国的倡导和推动下,杭州峰会取得了大量开创性成果,既展示了中国参与和推动全球治理的决心,也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打上了鲜明的中国印记。杭州峰会首次全面阐释中国的全球经济治理观,首次把创新作为核心成果,首次把发展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协调的突出位置,首次形成全球多边投资规则框架,首次发布气候变化问题主席声明,首次把绿色金融列入二十国集团议程。 峰会展现了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的义务与行动,同时也传递出二十国集团不仅属于二十国,也属于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人民的坚定信号。

中国发出倡议:树立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让二十国集团走得更好更远,真正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全球增长的催化器、全球经济治理的推进器。

完善经济全球化治理架构

长期以来,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但随着世界经济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甚嚣尘上,地缘政治紧张态势加剧,经济全球化面临更多困难。

中国主张完善经济全球化治理架构,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主动作为、适度管理,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实现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要顺应大势、结合国情,正确选择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路径和节奏;要讲求效率、注重公平,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国际贸易是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是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基石。中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参与者、坚定维护者和重要贡献者,坚定维护以规则为基础,透明、非歧视、开放、包容的多边贸易体制,支持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增强其有效性和权威性,促进自由贸易,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维护公平竞争,保障发展中国家发展权益和空间。

中国主张世贸组织改革应坚持三项基本原则:第一,维护非歧视、开放等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价值,为国际贸易创造稳定和可预见的竞争环境;第二,保障发展中成员的发展利益,纠正世贸组织规则中的“发展赤字”,解决发展中成员在融入经济全球化方面的困难,帮助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第三,遵循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在相互尊重、平等对话、普遍参与的基础上,共同确定改革的具体议题、工作时间表和最终结果。中国认为,世贸组织改革的行动领域主要包括四个:一是解决危及世贸组织生存的关键和紧迫性问题;二是增加世贸组织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相关性;三是提高世贸组织的运行效率;四是增强多边贸易体制的包容性。

图为2020年11月2日拍摄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场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新华社记者丁汀摄)

中国为世界贸易和投资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机遇。积极营造宽松有序的投资环境,放宽外商投资准入,建设高标准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产权保护,促进公平竞争,使中国市场更加透明和规范。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正式施行,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减至31条, 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减至27条。 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等,对外开放合作的大门越开越大。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过2.8万亿美元,累计设立超过112万家外商投资企业。 中国不仅要大规模“请进来”,还要大踏步“走出去”。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202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631.2亿美元,为全球第2位,连续11年列全球前三,连续7年占全球份额超过一成。2022年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2.75万亿美元,连续6年排名全球前三,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4.7万家。

中国主张继续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扩大特别提款权作用,筑牢全球金融安全网,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权和发言权。2016年年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获得通过,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话语权得到提升,中国成为第三大份额国(6.394%),仅次于美国(17.407%)和日本(6.464%)。份额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资金来源,中国支持一个强健、基于份额、资源充足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维护其在全球金融安全网中的核心作用,同时期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未来份额比重调整作出具有清晰时间表和路线图的承诺。

中国推动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是国际上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截至2023年年末,从最初的57个创始成员,发展到遍布全球的109个成员,投资项目累计252个,投资金额达504.7亿美元,实现标准普尔、穆迪、惠誉三家国际评级机构最高信用评级“全满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合作质量越来越高,逐渐成为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与时俱进的新型发展实践平台、高标准的新型国际合作机构和国际多边合作新典范。

点亮“金砖之光”

“国际社会应该着眼长远、落实承诺,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必要支持,保障发展中国家正当发展权益,促进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让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 中国倡议发起和参与了一系列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组织与合作机制,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中非合作机制等在区域和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深化发展中国家合作注入正能量。

近年来,“全球南方”的觉醒让世界瞩目。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迎来扩员,非洲联盟成为二十国集团正式成员,“77国集团和中国”哈瓦那峰会发出“全球南方”加强团结合作的响亮声音。作为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的一员,中国始终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推动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金砖国家人口占全球超过40%,经济总量占世界四分之一,经过18年发展,日益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治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建设性力量。在当前世界动荡变革、风险挑战层出不穷背景下,金砖国家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精神,致力于推进多极化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积极、稳定、向善的作用更加突出。

2006年,金砖国家外长举行首次会晤,开启金砖国家合作序幕。200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俄罗斯举行首次正式会晤。2011年,南非正式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由“金砖四国”变为“金砖五国”。2023年8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上,中国、俄罗斯、南非、巴西、印度五国领导人一致同意,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作为新成员加入金砖。

金砖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势头不断上升,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沟通和协调不断加强,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此次金砖扩员,是金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性时刻,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呼应了发展中国家普遍意愿,将有力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势头,有力推动全球政治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有力提升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中国积极推动金砖机制拓展合作领域,涵盖政治、经济、金融、贸易、人文等多个领域,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合作架构。2015年7月开业的新开发银行,是面向全球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构,中国于2017年9月向新开发银行项目准备基金捐赠400万美元,成为首个向该项目准备基金出资的创始成员国,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和金砖国家合作新空间。为了解决金砖国家短期金融危机,中国倡议建立应急储备基金。2014年7月,应急储备安排正式启动,初始互换规模为1000亿美元,中国作为倡议者承诺出资410亿美元,充分体现了大国的担当。

2017年,中国接任金砖主席国,金砖务实合作取得新的进展,含金量进一步提升。在贸易便利化、服务贸易、货币互换、本币结算、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领域规划了合作路线图,成立了新开发银行非洲区域中心,制定了《金砖国家创新合作行动计划》。中国着力推动经济、政治、人文并驾齐驱的“三轮驱动”新格局,令金砖成色越来越足。

2017年9月,中国成功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通过了《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向世界展示了金砖国家共同意志;设立首期5亿元人民币金砖国家经济技术合作交流计划;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项下提供5亿美元援助;在未来一年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4万个来华培训名额。一份份文件、一组组数据,展示了中国的务实行动和主动担当。厦门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邀请埃及、几内亚、墨西哥、塔吉克斯坦、泰国5个来自全球不同地区国家的领导人共商国际发展合作和南南合作大计,开启了“金砖+”合作新模式。“金砖+”合作理念在不断强化五国团结协作内核,提升金砖向心力、凝聚力的同时,持续扩大金砖“朋友圈”,同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发展繁荣。“‘金砖+’合作模式的成功实践,增强了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规则制定权、议题设置权和话语传播权。”

习近平主席说,国际经济规则需要不断革故鼎新,以适应全球增长格局新变化,让责任和能力相匹配。 厦门会晤重申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全面总结了金砖合作10年来的成功经验,为加强金砖伙伴关系、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规划了新的蓝图。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斯蒂芬·欧伦斯说,从“一带一路”到“金砖+”等一系列倡议和理念,都是近年来中国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所做的努力,这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的作用。

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和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汉学家狄伯杰认为,厦门会晤在国际形势、全球治理和金砖合作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为金砖合作机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希望和动力,有利于建立更加合理的世界秩序。

2022年6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分别主持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6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继三亚会晤和厦门会晤之后,中国第三次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对于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重振全球发展事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金砖“中国年”,可谓亮点纷呈。中方全年共主办160多场各领域高级别活动,邀请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通过“金砖+”模式参与活动,多个国家提出希望加入“金砖大家庭”。2022年3月,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启动,搭建辐射发展中国家的联合研发和生产综合平台,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北京宣言》,就支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等表明共同立场,发出了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金砖强音。从提出《金砖国家加强供应链合作倡议》,凝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完善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金砖共识,到达成首份《金砖国家粮食安全合作战略》;从建立“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网络”,到达成“金砖国家数字经济伙伴关系框架”……金砖国家合作持续深入,金砖影响力不断扩大,为维护世界和平主持公道,为全球发展合作举旗定向,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把脉开方。

在国际格局深刻演变的关键时刻,中国成功主办此次会晤,聚焦金砖、超越金砖,回答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在国际关系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金砖国家中最大经济体,中国把金砖合作推向了新高度。”阿根廷迪特利亚大学政治学和国际研究专业负责人胡安·内格里如此评价。

2023年8月,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中,中国就加强金砖务实合作提出具体举措,包括宣布设立“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探索建立“金砖国家全球遥感卫星数据与应用合作平台”,愿同各方共建“金砖国家可持续产业交流合作机制”,探索建立数字教育合作机制等。金砖机制的蓬勃发展,拓展了南南合作的平台,增强了维护和平的力量,扩大了世界正义阵线,是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促进上合之“合”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宣告成立。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上合组织已成为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组织,截至2024年7月,成为拥有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14个对话伙伴的“大家庭”,并同联合国等国际和地区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上合组织以《上海合作组织宪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遵循,构建起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开创了区域合作的新模式,为地区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上合组织自成立以来,创造性地提出并始终践行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上海精神”符合当今时代发展大势和地区需要,体现了成员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诉求,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树立了典范,因而具有强大生命力。

中国以实际行动推进上合组织理论和机制创新。面对风云激荡的国际局势,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着眼于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呼吁共同把上合组织打造成团结互信、安危共担、互利共赢、包容互鉴的典范,使上合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在上合组织框架内,中国倡导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怖主义公约》《上海合作组织反极端主义公约》生效,共同打击“三股势力”,通过联合反恐演习、去极端化合作等,打造安全利益共同体。中国坚定支持“阿人主导,阿人所有”原则,进一步发挥“上合组织—阿富汗联络组”作用,促进阿富汗和平重建进程。利用中国—上合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等平台,中国为各方培训执法人员,强化执法能力建设。

中国还积极落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建设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办好青年交流营、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项目,扎实推进经贸、互联互通、农业、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卫生、减灾、媒体等各领域合作。

2022年是上合组织宪章签署20周年,也是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这一年的9月14日至16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在撒马尔罕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应邀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在撒马尔罕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深刻总结上合组织成功经验——坚持政治互信、坚持互利合作、坚持平等相待、坚持开放包容、坚持公平正义,指出这“五个坚持”充分体现了“上海精神”,始终是上合组织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遵循。

关于上合组织未来建设方向,习近平主席指出,新形势下,上海合作组织作为国际和地区事务中重要建设性力量,要勇于面对国际风云变幻,牢牢把握时代潮流,不断加强战略自主,巩固深化团结合作,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为此提出五点建议,强调要加大相互支持、拓展安全合作、深化务实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坚持多边主义,这些建议契合各成员国求团结、促稳定、谋发展的共同心声,为上合组织擘画了前进路线图、描绘了合作新前景。

在习近平主席和与会各国领导人共同努力下,本次峰会通过涵盖经济、金融、科技、人文、机制建设、对外交往等领域共40余项成果文件。特别是在中方推动下,成员国元首发表关于维护国际能源安全、维护国际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多元化等4份重磅声明。中方还宣布设立中国—上合组织反恐专业人员培训基地、举办产业链供应链论坛、建立中国—上合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以及向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提供15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粮食援助等。这些举措实实在在、顺应各国需要,体现出中国不仅是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者,也是践行倡议的行动派。

上合组织作为新型国际组织,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发展前景,必将为维护亚欧大陆以及世界的和平与繁荣注入更多正能量和新动力,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示范作用。

中非携手同行

“我们愿同非洲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 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为新时代中非关系发展擘画了新的蓝图。

中非友好交往源远流长。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和非洲老一辈政治家共同开启了中非关系新纪元。从那时起,中非人民在反殖反帝、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在发展振兴的道路上,相互支持、真诚合作,结下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兄弟情谊。 几十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非友谊历久弥坚、薪火相传,经受了考验,排除了干扰,成为国际关系的典范、南南合作的样板。从1991年到2024年,中国外长连续34年年初首访均前往非洲。这一传统的坚持,凸显中方对发展双边关系的重视,也是中非友谊历久弥坚的明证。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掀开了中非友好新篇章;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确立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3月,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后首访非洲,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为新时代中非友好合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倡议携手打造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新时代中非关系发展指明了新方向。2023年8月,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发起“支持非洲工业化倡议”,实施“中国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计划”和“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这三大举措涵盖非洲实现现代化迫切需要的领域,也是中国以实际行动支持非洲发展的生动体现。

中非合作是全方位合作。从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布成立中非发展基金、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等对非经贸合作八项举措,到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提出中国与非洲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等领域“十大合作计划”,再到2018年北京峰会提出中非共同实施产业促进、设施联通等“八大行动”,中非合作成果已遍及非洲各地,惠及广大非洲人民;中国教官为饱受战乱之苦的中非共和国培训总统卫队;中国“光明行”医疗队为布基纳法索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手术;中国援非“万村通”项目让赞比亚500个村庄1万户家庭看上免费卫星电视;中国公司为近千名尼日利亚公务员提供电子政务培训……中非合作带给非洲民众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过去10年,中国向非洲提供大量发展援助,参与建设6000多公里铁路、6000多公里公路、80多个大型电力设施。 卢旺达总统顾问保罗·基蒙约感慨,与中国的合作,推动了非洲经济发展,给很多人带来了实惠,中非伙伴关系意味着“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多的选择与自由”。

中非合作是平等互利的。中国始终尊重非洲、支持非洲,坚持做到“五不”,即: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在对非投资融资中谋取政治私利。中国是重信守诺的合作伙伴。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的一年间,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召开,首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首届中非和平安全论坛均成功举办……峰会成果相继落地,彰显中方推进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行动力。非洲联盟驻华代表奥斯曼说,中非合作建立在平等、尊重与互利共赢的共识之上。苏丹代理外长阿里·萨迪克说,中国是非洲的重要合作伙伴,“因为中国致力于不带附加条件地促进非洲国家发展”。

中非友好关系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树立了光辉典范。“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主持公道、捍卫正义,顺应时势、开放包容”的中非友好合作精神,成为双方关系继往开来的力量源泉。从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到2021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中非双方并肩携手,全力推进落实“八大行动”峰会成果。《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首个“三年规划”明确双方共同实施卫生健康、减贫惠农、贸易促进、投资驱动、数字创新、绿色发展、能力建设、人文交流、和平安全等“九项工程”, 成为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鲜明注脚。

中阿迈向共赢

“在阿拉伯商人云集的义乌市,一位名叫穆罕奈德的约旦商人开了一家地道的阿拉伯餐馆。他把原汁原味的阿拉伯饮食文化带到了义乌,也在义乌的繁荣兴旺中收获了事业成功,最终同中国姑娘喜结连理,把根扎在了中国。” 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讲述了义乌阿拉伯餐馆的故事。中国梦与阿拉伯梦是相通的,中国的发展带给包括广大阿拉伯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广阔机遇。

中阿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古丝绸之路上“舟舶继路、商使交属”,在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交流互鉴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2014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首次提出打造中阿命运共同体倡议。发展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同样需要弘扬丝路精神。要促进文明互鉴,尊重道路选择,坚持合作共赢,倡导对话和平。中阿共建“一带一路”,要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1+2+3”合作格局。2023年11月29日,中国和约旦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至此,中国同全部22个阿拉伯国家和阿拉伯国家联盟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以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中国方案回答“中东之问”。中东向何处去?中方围绕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指出化解分歧,关键要加强对话;破解难题,关键要加快发展;道路选择,关键要符合国情。中国坚定支持中东和平进程,提出促进中东和平稳定五点倡议,鼓励地区国家摆脱大国地缘争夺,走向联合自强之路;提出关于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四点主张、落实巴以“两国方案”三点思路,助力巴勒斯坦问题公正解决和巴勒斯坦国有效施政;阐明解决叙利亚问题四点主张,支持叙利亚加快和解和重建,回归阿拉伯大家庭;推动恢复履行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中国致力于做中东和平的建设者、中东发展的推动者、中东工业化的助推者、中东稳定的支持者、中东民心交融的合作伙伴。

一系列常设机制成为推动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注脚。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2013年由中阿经贸论坛升级而来,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携手打造的面向全球的开放型平台。前五届中阿博览会共有112个国家和地区、6000多家中外企业、超过40万客商参加,累计签订各类合作项目1200多个。 2023年9月举办的第六届中阿博览会,共形成合作成果403个,计划投资和贸易总额超1700亿元。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是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一项重要机制性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2005年以来已成功举办10届。2023年10月举办的第十届研讨会围绕“加强文明交流,实现和平共处”“尊重多元文化与民族特性,筑牢人类兄弟情谊”“开展文明对话,助力人类社会发展繁荣”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进一步深化中阿文明交流互鉴和凝聚共识。

以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为契机,中阿一致同意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成为双方友好合作新的历史起点。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阿务实合作的新路径进一步明晰:牢牢抓住互联互通这个“龙头”,积极推动油气合作、低碳能源合作“双轮”转动,努力实现金融合作、高新技术合作“两翼”齐飞。新时代中阿合作内容进一步丰富,合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2022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上提出的重要主张为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规划了前进路径,对新时代中阿关系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顺应双方共同意愿和需要,得到与会各方领导人的积极热烈响应。

中阿峰会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国家全面合作规划纲要》和《深化面向和平与发展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文件》,中方有关部门同阿方以及阿盟秘书处还在共建“一带一路”、能源、粮食、投资、绿色、安全、航天等领域签署和达成了多项合作文件。这些累累硕果汇聚了中阿在双方关系发展以及重大地区和国际问题上的战略共识,昭示着未来合作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习近平主席提出,中方将同阿方一道推进“八大共同行动”,涵盖支持发展、粮食安全、卫生健康、绿色创新、能源安全、文明对话、青年成才、安全稳定诸多领域,充实完善了中阿务实合作的四梁八柱。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是中东海湾最具活力的地区组织。1981年海合会成立后,中国即同海合会建立联系。在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从团结、发展、安全、文明四个方面精辟阐释如何建立中海战略伙伴关系,强调中海要做共促团结的伙伴、共谋发展的伙伴、共筑安全的伙伴、共兴文明的伙伴。

中国同海合会国家领导人发表《中海峰会联合声明》,宣布加强中海建立起来的战略伙伴关系,绘就中国同海合会国家务实合作发展蓝图,增进中国同海合会国家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共识,成为中海关系未来发展的行动指南。峰会还发表《中海战略对话2023年至2027年行动计划》,就未来5年中海在政治、经贸、能源、文化和旅游、教育、科技等领域合作作出规划。

事实证明,中国对阿拉伯国家以心相交、以义为先,受到地区国家的真心支持和广泛欢迎。国际舆论也认为,中阿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共同反对霸权强权,反对搞意识形态对抗,这是中阿双方最重要的共识、中阿关系最宝贵的财富 pyL2I6FUi1/tqsol+BF6/n9jzk5t4KIHeyVcnVbmsjVC0EDqG/OWfMvFxffbsLH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