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理念

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正处在新的历史转折点上,一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

和平共处 命运与共

中国始终是国际合作的倡导者和多边主义的支持者。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愿望从未改变,并用实际行动为之不懈努力。

“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跨越时空、超越隔阂,经久愈韧、历久弥新,成为开放包容、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2024年6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这样说道。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过程中孕育而生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理解和认同。1953年12月,印度政府代表团访华。会谈期间,时任政务院总理的周恩来说:“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 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1954年6月28日,中印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指出这五项原则既适用于中印两国和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也适用于整个国际关系。周恩来访问缅甸时,在两国联合声明中,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应该是指导中国和缅甸之间关系的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倡导的各国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求同存异、互利共赢等精神,超越了社会制度差异和意识形态分歧,成为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是“刚刚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第一份价值非凡的公共产品”。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不结盟运动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原则,1974年12月12日联大通过的《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则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纳入国际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

70多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为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真实亲诚对非政策方针等,均继承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以和平共处、求同存异为核心的万隆精神,至今仍是国与国相处的重要准则,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演变,现有国际秩序和体系日益面临新挑战。特别是近几年来,世界经济低迷、地缘动荡、热点频发、思潮碰撞,各种乱象此起彼伏。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牵动地区局势,南北差距、复苏分化、发展断层、技术鸿沟等问题更加突出。

个别大国大搞本国优先,奉行单边主义,肆意“退群毁约”,严重破坏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新形势下,又有一些国家和势力从私利出发,推行形形色色的伪多边主义。他们表面上打着多边主义合作的旗号,实质上搞的是“小圈子”,试图以意识形态划线站队;表面上说要遵守规则,实质上却对国际法“合则用、不合则弃”;表面上主张公平竞争,实质上追求“庄家通吃”,打压别国正当发展权利。

人类发展又一次站在了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不少国际战略学者惊呼,我们正在走进一个“失序的世界”。

如今,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拉近了人们彼此之间的距离,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脉相承,都根植于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彰显了中国外交自信自立、坚持正义、扶弱扬善的精神风骨,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世界情怀,都展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是新形势下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好的传承、弘扬、升华。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着眼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现实问题、实现人类社会和平永续发展,以天下大同为目标,秉持合作共赢理念,找到了人类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开辟出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发展新道路,为人类发展提供了新选择。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持从国情出发、坚持发展中国家定位,把维护国家利益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既看到中国发展对世界的要求,也看到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继续发挥独特优势,既注重与发达国家的沟通协调,又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既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全球治理规则要体现更加公正合理的要求,吸收人类各种优秀文明成果,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丰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坚定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地位。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关键是兼顾公平和效率,符合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满足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现实需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

破解“全球赤字”的中国智慧

秋色初染,钱塘潮涌。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聚首浙江杭州。习近平主席主持峰会,围绕“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主题,同与会各方共绘世界经济发展与合作的新图景。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一方面,世界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日益增多,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另一方面,伴随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全球治理体系呼唤新变革。

2019年3月,法国巴黎春和景明,而彼时的国际局势依然阴云笼罩。“面对严峻的全球性挑战,面对人类发展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的抉择,各国应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26日举行的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出的号召掷地有声。

为全球治理明确方向,为国际合作把脉开方。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国为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发挥负责任大国应有的作用担当。

“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

“坚持公正合理,破解治理赤字”“坚持互商互谅,破解信任赤字”“坚持同舟共济,破解和平赤字”“坚持互利共赢,破解发展赤字”

“坚持改革创新,挖掘增长动力”“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全球治理”“坚持迎难而上,破解发展瓶颈”“坚持伙伴精神,妥善处理分歧”

“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开放导向”“坚持绿色发展”“坚持普惠共享”

……

从中法全球治理论坛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从上合组织峰会到亚信峰会,从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到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习近平主席利用各种国际场合针对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推动各方凝聚捍卫多边主义的重要共识。

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向人类提出了必须严肃对待的挑战。无论是应对眼下的危机,还是共创美好的未来,人类都需要同舟共济、团结合作、互利共赢,通过充分协商形成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方案的共识和一致行动,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让规则更加公平正义,让制度更加以人为本,不能搞“小圈子”,不能强加于人,更不能搞实用主义、双重标准,合则用、不合则弃。中国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更好地体现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始终以增进各国人民的福祉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6年9月4日,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的G20成员和嘉宾国领导人及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在杭州西湖景区观看《最忆是杭州》实景演出交响音乐会。图为演员在《最忆是杭州》实景演出中表演。(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不是推倒重来、另起炉灶,而是应该朝着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意愿与利益的方向发展。各国应该展现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以平等、开放、透明、包容精神,携手破解“四个赤字”。中国主张,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使全球治理体系符合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满足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现实需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

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带来一些新情况新挑战。面对挑战,不应该任由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破坏国际秩序和国际规则,而要以建设性姿态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更好地趋利避害。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将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实际行动维护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加强全球安全治理。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安全面临全新挑战。新的安全挑战和形势呼唤新的安全治理。中国倡导各国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些理念不仅为加强全球安全治理指明了方向,也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路径,是全方位增进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解决方案。从积极推动政治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到维护伊核全面协议,再到推动阿富汗、叙利亚、巴以等问题政治解决进程,中国始终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始终坚定站在国际法和国际道义一边,做加强全球安全治理、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行动派”。

加强网络空间治理。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各国利益更加紧密相连。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中国主张,各国应该深化务实合作,以共进为动力、以共赢为目标,走出一条互信共治之路,让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更具生机活力。国际社会应该积极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加强全球环境治理。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采取切实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更加积极、建设性地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方。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国秉持“授人以渔”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南南务实合作,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再到小岛国的节能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中方还将生态文明领域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内容,发起了系列绿色行动倡议,采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一系列举措,持续造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各国人民。

从参与并引领二十国集团合作到积极推动亚太区域合作,从加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到携手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始终把脉时代课题,为解决全球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在元首外交引领下,新时代的中国奋发有为,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同各方携手共进、合作共赢,为实现全球良政善治不懈努力。面向未来,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各国人民。第七十三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埃斯皮诺萨称赞中国“维护了多边主义体系的健康与活力”。 墨西哥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研究所所长德拉克鲁斯认为,中国为破解“全球赤字”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中国方案有助于各国将各自发展同人类命运相结合,共同推动世界繁荣进步。 DlnDGx5N/V+UCZm8y2huH+61hUyW2Iey13/LKorTjhOjJdIIFK68tsUf6l0Gn9h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