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017年12月28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65天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回国参加2017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的全体使节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说,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世纪以来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格局日趋均衡,国际潮流大势不可逆转。

2018年6月,中共十九大后首次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在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 其后,习近平主席在国内外重要场合多次强调这一重要论断。

2023年12月27日至28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时隔5年再次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但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世界历史曲折前进的大逻辑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命运与共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历史自信。

大变局,历史前进的步伐

纵观人类历史,世界发展从来都是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大变局孕育于其中、演进于其中。15—16世纪,伴随西方国家的“大航海时代”来临,人类社会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7世纪中叶,欧洲主要国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在西方世界初步构架起一个规模有限的国际体系。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驶上了加速发展的轨道,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提升。进入19世纪,西方国家凭借船坚炮利,多次发动对外战争,致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多地多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当地人民遭受巨大苦难。西方国家借此攫取掠夺了大量资源,以强力、强权主导国际事务。西方国家之间多次为争夺发展利益和殖民地爆发战争,同时也为避免或结束战争而尝试建立起多种类型的国际协调机制。从19世纪初的维也纳体系,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国际格局不断调整、演进。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冷战格局落幕,美国成为当时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世界其他一些地区国家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多极化趋势愈加清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从理论到实践,从遭遇曲折到改革振兴,也深刻影响世界大变局的演进过程,引领世界朝着有利于人类进步的方向发展。

进入21世纪,世界大变局的调整呈现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特征。当今世界变局,不是一时一事之变、一域一国之变,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

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调整尤为深刻。过去数百年来,国际秩序一直是由少数国家或国家集团主导的。冷战结束、进入21世纪以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导世界事务。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越来越显得不适应和不完善。发达国家内部矛盾重重、综合实力相对下降,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成为影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国际关系民主化势不可当。

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几十年来,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十几亿、几十亿人口正在加速走向现代化,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自身实力、自主发展能力、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传统布局正被打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世界经济版图发生的深刻变化前所未有,世界经济重心加快“自西向东”位移。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测算,按市场汇率换算,2021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的份额约为40.9%,创历史最高水平;2022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的份额将升至41.1%,并在未来5年达到44%左右。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约为80%。 有预测认为,2030年前后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占比将接近或达到世界的一半,全球发展版图将更加全面均衡。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纵深发展。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技术、基因工程等前沿科技不断取得突破,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社会生产和消费从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陈代谢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不仅有力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而且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给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国际政治和社会思潮深刻演变。世界社会主义500年,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社会制度的执着追求,深刻改变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但历史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历史总是要显示出其前进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英国“脱欧”、法国“黄马甲”运动、美国大规模骚乱等不断上演,其背后是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发酵,西方国家政治极化、民粹主义、种族冲突、贫富差距持续拉大等问题。特别要看到,新冠疫情成为大变局的新变量、新格局的催化剂。这次疫情,不仅让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更重要的是它凸显出西方资本主义主导下国际体系的严重弊端,加快了国际力量的此消彼长,推动百年变局不断向纵深发展。

2019年9月10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拍摄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制作的装置艺术作品,3758个蓝色书包象征了2018年在世界各冲突地区丧生的儿童。(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

四大赤字,直面全球共同挑战

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北草坪上,3758个蓝色书包如同墓碑一般排列着,纪念2018年全球因冲突而丧生的儿童。印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标识的蓝色书包,是战乱地区儿童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

百年变局给世界带来巨大震荡,人类面临诸多全球性挑战。时任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沃尔夫冈·伊申格尔2019年2月指出,危机就在于旧秩序正在死亡,而新秩序无法诞生,在这个过渡期,各种各样的病态症状就会层出不穷。

据联合国2021年6月发布的报告,2020年全球各地的武装冲突造成约2.65万起严重侵害少年儿童人权的事件,超过1.93万名儿童受害。报告特别指出,与2019年相比,2020年侵害事件总数增长了约1500起,绑架事件数量增幅高达90%,强奸和其他形式的性侵害事件激增70%。

根据德国海德堡国际冲突研究所(HIIK)年度报告,2021年,在全球范围观察到355起冲突,其中约60%(204起)是暴力冲突,151起处于非暴力水平。与2020年相比,全面战争从21次减少到20次,而有限战争从19次增加到20次。

澳大利亚智库经济与和平研究所(IEP)发布的2022年全球恐怖主义指数(GTI)显示,2021年,全球死于恐怖主义的人数为7142人,同比下降了1.2%,然而全球袭击事件数量同比增加了17%,达到5226起。

自然和人为原因造成的全球人道主义危机在不断加剧。根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OCHA)发布的《2023年全球人道主义状况概览》,2023年将有3.39亿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和保护,比2022年年初的2.74亿人大幅增加,创历史新高,其中相当大一部分人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联合国及其合作组织2023年需要515亿美元向68个国家的2.3亿最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援助,资金需求与2022年相比增加了25%。

2021年3月13日,鸽子飞翔在叙利亚拉卡的受损建筑之上。2021年3月15日,叙利亚危机爆发10周年。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10年来,危机造成600多万人流离失所。(新华社/法新)

长期存在的贫困现象和贫富差距过大问题也是全球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难题。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21年发布的全球多维贫困指数(MPI),在109个发展中国家中,有13亿人(占总人口的22%)生活在多维贫困中。国际救援组织乐施会2022年年初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全球最富有的10个人财富总额由约7000亿美元增至逾1.5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最贫穷的31亿人财富总和的7倍。与此同时,贫困人口增加数量超过1.6亿人。

世界经济面临着“逆全球化”“去全球化”思潮以及民粹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国际贸易投资低迷,多边贸易体制遭受严重冲击,区域贸易安排丛生,导致规则碎片化等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3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170多次提及“碎片化”一词,警告“地缘政治分裂”正在给产业链供应链造成重大损失,“各国分裂成只在彼此之间开展贸易的集团……可能会让全球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减少7%”。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发布的《世界就业和社会展望:2023年趋势》报告,2023年全球就业增长将仅为1.0%,不及2022年水平的一半。

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严重滞后,也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2022年6月12日,日内瓦。因新冠疫情等原因被数度推迟后,世贸组织第十二届部长级会议终于开幕。但不可否认,复杂的国际形势使本届会议和世贸组织面临诸多考验……世贸组织内部挑战重重,制约自身改革进程。一方面,各成员利益各异,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达成一致存在阻力;另一方面,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仍面临系统性障碍,上诉机构依然无法正常运行。

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也面临着诸如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和代表性不足等结构性问题。

习近平主席2018年4月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指出,国际上的问题林林总总,归结起来就是要解决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问题。

习近平主席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这场疫情启示我们,全球治理体系亟待改革和完善。疫情不仅是对各国执政能力的大考,也是对全球治理体系的检验。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全球经济和发展项目高级研究员阿马尔·巴塔查雅说,全球治理机制到底是什么?一方面是合法性,也就是每个国家在全球治理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话语权;另一方面是有效的多边合作,即各国齐聚一堂,共商多边解决之道。

时至今日,人们依然会记得2015年那张令人心碎的照片:层层浪花拍打着沙滩,但3岁的生命永久凋零,张开的小手、俯卧的幼体叩击着人们的心扉。溺亡于地中海的小难民艾兰,是叙利亚战乱中数百万流离失所者的凄惨写照,也让人们陷入沉思:人类已进入21世纪,这类悲剧何时能不再上演?

2015年9月4日,在印度布巴内什瓦尔附近的海滩,一名印度艺术家创作以“叙利亚小难民艾兰·库尔迪溺亡”为题材的沙雕。(新华社/法新)

习近平主席2017年5月14日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提出,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 2019年3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中又提出了“信任赤字”。

2022年10月1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概括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如何破解这些全球赤字?习近平主席提出坚持公正合理、坚持互商互谅、坚持同舟共济、坚持互利共赢四个核心理念。习近平主席强调,面对严峻的全球性挑战,面对人类发展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的抉择,各国应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Yz34A0iR6bOgbjIPMUCMUWU8xsOZ4Rs52zuPk7lCjM8TPGZJbdJAsvsCW37Z2aZ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