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里仁第四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

【注释】

①焉:何,怎么。得:能。知:通“智”。

【今译】

孔子说:“乡里要有仁德的风俗才算美好。选择住处,不找有仁德的地方,怎么能算聪明呢?”

【按语】

最美、最安全的地方,不在于自然风光,而在于人具有爱心。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注释】

①约:贫困。

【今译】

孔子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地处在穷困中,也不可以长久地处在安乐中。有仁德的人能自觉心安地实行仁德,聪明的人能认识到仁德的利益。”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今译】

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真正爱人,真正厌恶人。”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今译】

孔子说:“如果立志实行仁,就不会做坏事。”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

【注释】

①恶(wū):何,何处。乎:于,在。

②造次:急迫慌忙。是:代词,指仁。

③颠沛:流离失所。

【今译】

孔子说:“发财,做官,这是人们的欲望;但不用正当的手段升官发财,君子不接受。穷困和低贱,这是人们所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抛掉贫贱,君子也不干。君子抛弃了仁,怎能成就他的声名呢?君子从没有在吃完一顿饭的短时间内离开仁,即使在仓促匆忙的时候也一定和仁同在,即使在颠沛流离中也一定和仁同在。”

【按语】

信仰坚定,取舍有道。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 ;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注释】

①尚:超过。

【今译】

孔子说:“我不曾见到过爱好仁的人和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的人,没有谁能超过他,那是最高尚无比的;厌恶不仁的人,他行仁德,是为了使不仁的东西不加在自己身上。有谁能整天在实行仁德方面使用他的力量呢?我没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这种人还是有的,我不曾见到罢了。”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

【注释】

①党:类,类型。

②仁:指人的性情。《后汉书·吴祐传》引作“人”。

【今译】

孔子说:“人犯什么样的过错,各自发生在跟他的本性相类的方面。考察某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性情的人了。”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今译】

孔子说:“早晨能了解大道,即使当晚死去,也是值得的。”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今译】

孔子说:“如果士子立志向道,但又以自己吃粗粮、穿粗衣为耻辱,就不值得同他商讨大事啊!”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 ,无莫也 ,义之与比 。”

【注释】

①适(dí):意为亲近、厚待。

②莫:抹杀,否定。

③比(bǐ):接近,顺从。

【今译】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不专主什么,也不绝对否定什么,只追求接近道义。”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注释】

①刑:法度。怀刑,指按法度(义理)行动。或认为,怀刑是“畏法”(朱熹)。

【今译】

孔子说:“君子向往道德,小人怀念乡土;君子重视法度,小人重视恩惠。”

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 ,多怨。”

【注释】

①放(fǎng):依照。

【今译】

孔子说:“依照私利行动,会招来很多的怨恨。”

【按语】

唯利是图,势必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众叛亲离,自食恶果。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

【注释】

①何有:有何,有什么困难。刘宝楠《论语正义》:“何有,不难之词。”

②如……何:对……怎样。

【今译】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吗?那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用礼让治国,又怎样来对待礼呢(光讲礼仪形式有什么用呢)?”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 ,求为可知也。”

【注释】

①所以立:立身的根基。

②莫己知:莫知己,没有谁了解自己。否定句宾语前置。

【今译】

孔子说:“不担心没有职位,只担心没有立身的根基;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应追求值得别人知道的价值。”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注释】

①一以:以一。贯:贯穿。

②忠恕:忠便是自己竭力向上,并帮助别人向上;恕便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熹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程子说:“忠者体,恕者用。”

【今译】

孔子说:“曾参呀!我的学说用一个道理贯穿着。”曾子说:“是。”孔子走出去以后,别的学生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他老人家的学说,只是忠和恕(推己及人)罢了。”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注释】

①喻:明白,懂得。

【今译】

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今译】

孔子说:“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反省自身。”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

【注释】

①几(jī):微小,此指轻微婉转。

②劳:担忧(见王引之《经义述闻》)。

【今译】

孔子说:“侍奉父母,应该轻微婉转地劝阻他们的错误。看到自己的意见没有被听从,仍然恭敬地不违拗他们,虽然担忧,但不怨恨。”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今译】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门远游。如果要远游,必须有一定的去向。”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

①与《学而第一》篇 1·11 重出。

【今译】

孔子说:“三年遵循而不改变父亲的合理作为,可以说是孝了。”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今译】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了解关心:一方面因他们年寿高而喜欢,另一方面又因他们年寿高而忧惧。”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

【注释】

①耻:以为耻辱。躬:躬行。逮:及,赶上。

【今译】

孔子说:“古时候,人们不轻易把话语说出口,就是因为以自己的行动赶不上话语为耻辱。”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

【注释】

①约:约束,严格要求自己。

【今译】

孔子说:“因为严格要求自己而犯过失的,很少。”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今译】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迟钝,做事要勤劳敏捷。”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今译】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

4·26 子游曰:“事君数 ,斯辱矣 ;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①数(shuò):多次,指过分密切烦琐。

②斯:连词,相当于“则”。

【今译】

子游说:“侍奉君主过密烦琐,就会招致侮辱;结交朋友过密烦琐,就会被疏远。” C7EsSHsbcLsx2K1HefN61HCHk2Uq5Uh0SY5s9zq8WCuua3cRHokohx73iMiPkz0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