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关于思维物质与思维形态的探讨

1.思维物质大脑神经元

人的大脑思维以神经元突触的神经递质相联系,一个人的大脑大约有10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间的联结上又有上千个突触,由突触进行神经递质和生物电连接。在思维过程中,单纯的神经递质联系是不足以构成思维形态的,须由多个神经元、突触的多点多维协同作用才能构成思维过程和思维形态,整个思维是以大脑结构构成为物质基础的。具体到某一个概念的思维或显现思维乃是突触多点的涨落构成,以能量的供给保持思维状态,构成对外界产生各种印象、反映的物质基础。

人的大脑思维靠神经递质传输,在这个大网络里存在不计其数的开关。在白天,当人的意识清醒时,主控开关起作用,它能诱导人沿主线去思考问题,有关这个问题的所有神经网络开关都开启,其中包括潜意识(形象思维、灵感)的神经开关也开启,只是其并未在主控思维线上,所以在人的有意识思维中并未显示出来,当这些潜意识神经网络思考成熟后会触动主控线上的开关,进入人的有意识思维中,即成为灵感的出现。比如梦中出现的灵感,在大脑处于睡眠状态时,主控开关关闭,一切都处在潜意识思维状态,所有的潜意识思维神经都处于开启,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梦境,所以弗洛伊德(1856—1939)说在梦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伟大的艺术家。而灵感出现在梦里是由于白天有关问题思考的潜意识神经活动频繁,加深了这部分的电位活动,所以不管什么时候一旦思考成熟,它都会触动主控开关,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灵感会出现在梦里和出现的时间并不确定。当然如果主控思维的路子是正确的,即开关的位置正确(起始点正确),那么也用不着有灵感出现,直接可以将问题解决,这时负责潜意识的神经网络成为主控网络,起主导作用。

图1-1 主控思维与潜思维神经网络示意图

在思维过程中,主控网络一般都在白天清醒思维时将基本问题理顺,一旦灵感出现,所有问题一应全解,所以主控思维与灵感是相辅相成的。人们累积知识和经验成为先决条件,这构成了潜意识思维的神经网络;第二个条件,主控思维必须要有解决的问题(信息输入),而且在主网络中进行基本思考(逻辑思维),达到深思熟虑。根据这两个必要条件,人们在实践中,就要有意识加强思维训练:一是知识经验的积累;二是逻辑推理能力、判断能力的加强,并且有专业思维的逻辑组合能力。

3岁以前的儿童二值逻辑的边界还未完全形成时,其思维具有直接的通灵性,因而可以有成人看不见的事物形态在脑海中产生印象。一旦逻辑思维的边界完全形成,与外界直接相通的思维形态叠加并显现的通道就封闭了,灵感、直觉进入潜意识状态。

2.思维的空间形态

大脑神经连接的拓扑空间结构则是思维的基本空间形态。大脑构成多维拓扑空间是由于神经元、突触的特殊树网构造所形成的,当然也与巨大数量的神经元、突触相关。神经元突触的组合不是简单的数学粒子式的排列组合,而是神经元突触群的协同组合,在思维方式上不完全是线性逻辑的思维,而是包括具有偶然性的多维组合联系,产生直觉和灵感。

对大脑拓扑空间结构的认识可说明思维的“点”“线”与“块”的关系,拓扑心理学的空间形状解析是大的逻辑包含性框架,用以进行分类、排除等逻辑运演,当拓扑空间结构缩到最小的点时,则成为纯符号数理逻辑关系。在思维中就是纯抽象概念的产生及其相互关系的联结运行模式。逻辑思维的心理认知空间即是这样,是由一系列的运演构成的,就如计算机的运算程序,每思考一个内容就会一同运行逻辑框架,得出不同的结论。由于概念套层边界的限制,所以会产生逻辑悖论与认知矛盾。

拓扑心理学认为心理的宇宙和物理的宇宙有着不同的性质 ,数学拓扑空间与心理拓扑空间与物理空间不是一回事。罗素也认为物理空间是逻辑的构想,产生不同种空间关系 。罗素认同了心理学关于空间的主观经验关系,认为只存在心理的经验空间和逻辑的几何空间,夸大了两者的范围,将物理空间降低为假说。实则它们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虽然可以心理主观构想空间形态,但还必须有实际空间实验的验证;否则,前面有堵墙的客观实在,怎么在大脑中反映产生认知,而产生去翻越该墙的行为。因此,物理空间的存在现实性不可否认。

想象的空间,当一个人冥思想象外部世界时,其虚拟的空间图像构成,就像激光全息图像一样呈现在大脑的外部,很有可能当大脑想象外部空间图景时与外部的物体发生诸如电磁波干涉式的虚拟图像呈现于外部所想象的位置,脑电波与外部类似物产生相干作用而产生图像。科学假说很多都能被证实,缘于科学假说在大脑中的预先想象包括客观实在的反映,因此我们主观想象的外部世界状况,往往能够找到证实的方法路径,包括梦境中对外界的反映,如苯的化学分子结构发现,就是科学家凯库勒先在梦中看到的结构,这个想象的空间结构后来被实际的实验所验证。

数学空间思维能够构建出多种模型,笛卡尔开创的解析几何逻辑体系,将代数与几何第一次完美地结合,后人则定义推演出各种维度纤维丛的几何空间自成逻辑体系,这说明人的思维空间结构发展了,能够想象出多种空间模式。

在此需补充前面提出的“点”“线”“块”思维三个概念的定义。

“点”思维是概念的符号化,将一个复杂事物概括为一个概念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复杂的概念逐层分别缩成符号点,在思维中进行运演操作,以至于思维可以进化到细分越来越小至(原子)质点的投射,进行符号的逻辑运演。

“线”思维则是严格的逻辑推演链条,形象地表达了逻辑链的概念。“线”思维有利于数学发展,因为数学是一种严谨的逻辑连贯链,一般用等式连接,既是方程组也是树枝状线形结构。数学演绎逻辑链等式连接如图1-2中ABC三循环关系,即使在几何、群论和集合论、概率论的思维运演中也是形式逻辑链的推理过程。但这些思维具有空间模块的特点,形象思维(姑且称为二维思维或三维思维,主要涉及直觉和灵感)分析问题时不是用的逻辑线形连贯推理,而是用多维连贯式将一些看似无关的事物联系起来,看似在逻辑框架模块式思维间有跳跃,进而再用线形思维进行准确描述。

图1-2 三要素逻辑链循环关系

“块”思维状态与逻辑学中的类、集合,心理学的拓扑空间相似。实际上是整体把握的思维状态,是具有内容的逻辑框架的模块式操作。古人的整体观、现代的系统观及形象思维都具有块思维的模式。块思维是模块化的逻辑思维运演,模块化有形象模块的形式也有概念模块的形式,在思维运演中形象模块化思维较容易些,概念模块思维是以概念集合群的方式进行的,抽象程度更深。

形象思维的块操作,应视为物质形态在大脑中的反映,由于物质形态不是纯像素式的块组成,但当映射时是以块像素式的方式接收的,在大脑中产生神经元的协同,因而不是精确的客观反映,印象边缘是模糊的。形的结构复杂多样,在大脑中的形可以是全息的影像缩影,也可以是各种形的概念替代点(或称符号)。当思维处于一个场的状态时,并不是缩至一个原点作为逻辑运演的起点,而是形成一个概念点组成的逻辑框架,是多维点逻辑关系链条作用方式,在受到外界的电磁波等文明信息场作用下所产生的反映状态,是一个整体的逻辑链框架结构,大脑里有无数的点阵逻辑关系框架。

形象结构性思维,没有逻辑顺序,感觉器官一次注入,如下列模式:

受体结构(块思维) ← 外界信息(非逻辑状态)

复制

形象思维与灵感的逻辑基础,是大逻辑框架缩小到概念化的极小状态(容限),犹如物理里的质点等理想概念。一般思维处于显意识和潜意识同时运行状态,灵感在潜意识思考成熟状态由外界刺激产生联系引发成为显意识状态。

从认知角度考虑,宇宙万物无论是有形的物质,还是无形的场,只要有形就会产生区分,就会存在有形与形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个形无论大小、实体、非实体,无论什么形状,在相互作用时就会产生联系,无论什么样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形与形之间就产生了因果和互为因果关系。因此,人类认知逻辑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因果(互为因果)的关系之上的,不管怎样纠缠,怎样的空间拓扑结构,认识的思维场是可以直接影射已形成的高级思维场的结构。

形是抽象的,泛指宇宙中的所有存在物的存在形式,即凡物都有其存在形式方式,包括宇宙文明思维的方式、形式。有了形的概念就可解决思维科学的计算学派和拓扑学派的纷争,将两者统一于一体,这样就包含了人类的所有智能形式和原点。

不同思维方式对记忆的作用:在点思维和线思维中对概念是定义记忆和逻辑链记忆;在“块”思维中,形象记忆是映射记忆,是直接有记忆的神经元突触的模块记忆。简单概念可以直接使用,概念套层需要逻辑运演,因而是动态的逻辑记忆状态。人对影像记忆清晰,而对复杂概念记忆则容易模糊,概念产生的是逻辑关联,比较复杂的概念则需要较长的逻辑链进行运演描述,形成概念与逻辑套层的记忆,这样在记忆中不是固定位置像素式记忆,而是连接方式的记忆,即常说的理解记忆,因而容易在长时间不用的情况下发生模糊或逻辑链中断而忘记了。块思维与点思维、线性逻辑思维差异性在记忆的时效上有体现。学习中运用逻辑及数学运演方法的记忆比单纯概念记忆更重要也是基于此,通过联想记忆推理可以恢复原初的记忆状态——早先习得的清晰概念。点思维的记忆具有死记硬背的特点,儿童发育早期的思维逻辑链接不发达,简单概念固定的记忆直接输入输出,反复重复强化记忆则可以固定在某个部位,产生记忆习惯,形成好的记忆力。对于长期形成的晶状智力所获得的经验积累,是以事件为整体模块的记忆思维模式,形成这样的智力架构也是固化的模式,通过对比新事物的方式发生类比推理的过程,类似的事件产生类似的结果来指导行动,这是经验记忆起到的作用。 tE/zjyaf4R2E2eqEqTJc2TYFXdB3lTJn/VLwxGeGP7S22X4c/xOoHP1qz1Q+kRz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