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思维的初级形态

1.初级因果关系、感知运动格局形成经验

视觉及各种感觉是产生概念的第一要素,当大脑通过视觉产生对外界某物的反映映像时形成初始印象概念,但有的第一印象所产生的概念是不确实的,于是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个印象概念,大脑开始利用它的主观能动性指导人的其他感知器官去触动此物,或观察其与周围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当触及其实物或发觉其与其他实在之物有相互作用,便形成了初始因果关系的联系——感知运动格局。行为动作产生的逻辑(前运演阶段)即感知运动格局同化是人体反馈机制的形成,反馈机制是重要的思维能力表达,只有行为反馈的调节,才能判断认知的正确与否,这是不断的、多重反馈的因果关系建立并产生的学习行为。维纳(1894—1964)控制论的主要理论观点就在于反馈调节,“反馈就是把系统的过去演绩再插进它里面去以控制这个系统的方法”,不同于工程师设计的简单反馈,“如果说明演绩情况的信息在送回之后用来改变操作的一般方法和演绩模式时,那我们就有一个完全可称之为学习的过程了” 。控制论是现代人工智能的重要理论基础,反馈机制对应的心理学理论是刺激反应S→R模式。

逻辑思维不单单形成于语言,而是先形成于动作的习得,动作的反馈得到结果,思维中因果关系的形成是由控制反馈机制产生的,当幼儿能够控制自己的动作,如1岁多幼儿左手拿物品交到右手,腾出左手再拿另一个物品,就有了事件因果时间顺序的逻辑思维过程,这时前后顺序的因果关系就建立了。皮亚杰将这个阶段称为感知运动性活动,但感知—运动格局还不是概念的形成,还不能在思维中运用概念操作,他发现4岁到5岁的儿童在运动路线上只有情景记忆,不能有代表符号(不能将活动格局转变为概念)的描述。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在行动中的,而非概念逻辑层面的。

感知—运动格局是初级智力活动,最初推理的形成(即逻辑框架的形成)是人的感官长时间接受自然界信息形成的固定模式或经验。皮亚杰认为是内化的格局协调,感知和运动结果发生联系,“它们成为逻辑数学结构所依据的一般协调的最初形式” 。观察1岁多的儿童玩躲猫猫的游戏试验,可看出人的早期理性思维产生是长期的感官与自然界的接触并通过行动调整和他人的互动形成的。符合皮亚杰的发生认识的建构理论,并不是康德所说的先天就有这样的逻辑框架,然后人们再将这些固定模式逻辑框架加到自然界上,称其为规律。当然从生理发育上看存在先天的遗传基因,才能发育出人的大脑结构,但这个结构是长期进化形成的,并辅以外在的文明智慧传教,才能达到高级抽象的逻辑思维状态。

2.初始概念(名称)的形成

幼儿对事物名词的概念是通过语言(广义语言包括手语等)获得的,当大人指出这是“象棋”、这是“苹果”时,幼儿便产生了“象棋”的发音对应的实物、“苹果”的发音对应的实物联系,并记住这种对应关系。然后逐渐建立起更多的语言名词关系,包括动作等对应的基本语言词汇,当这些词汇有了联系时,概念内涵及外延就会扩展,名词概念先以分类的形式集合为不同的类。主体和客体之间建立名称(概念)的关系如图2-2所示。

图2-2 主体与客体之间建立名称(概念)的关系示意图

当幼儿学会了事物的名称,需要通过实际行动证实实物与名称相对应,例如当幼儿学会了“蛋糕”一词时,大人会拿一个蛋糕给他,当他接过蛋糕并吃起来时,就会得到一个真实的蛋糕概念。人的思维发展是通过证实第一印象形成的概念这样一个阶段发展起来的。

关于幼儿学习语言的认识,幼儿开始先学习名词,形成概念,如爸爸、妈妈,然后是动词,联结生活习惯的动词,如吃、喝等,再逐渐形成因果顺序关系。以前认为幼儿语言发展是自由随便的组合。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是语言随着生活习惯产生前后因果逻辑顺序的。也就是因果关系的逻辑产生于行为而非语言本身,当然语言也是一种符号行为(发声部位的动作效果)。这符合皮亚杰的儿童1.5—2岁是符号功能阶段的研究结论。

当建立物和概念(名词)的对应关系时,在幼儿获得大量外界信息并知道了许多东西(事物的名词)的情况下,他便将这些事物的状态进行整合。分类是整合的方式之一,不同颜色、形状、大小能够区分后,儿童将对相关事物的联系做出因果逻辑关系的连接,如汽车在路上跑,强化了汽车只能在道路上跑的多种事物的关联意识。这期间大人要不断地给孩子清晰的名称(初始是各种声音,后发展为符号文字)概念定义与确定的实物对应关系:名称↔概念↔实物。

3.二值逻辑思维形成

当幼儿能够区分不同类的实物后,就能将实物进行比较,形成大小、多少、高低的概念,此时进行初始比较的逻辑框架便产生了,就有了接下来的二值逻辑关系判断的思维发生基础。

3—4岁是儿童几项智力能力发展的起始,因果关系推理、二值逻辑判断、归纳类推、空间拓扑能力等相继在这个阶段发生。作者的观察试验对前三项都有所发现,但对被试的空间拓扑能力有意识没有开发,如系鞋带的动作认知能力,对比其他同龄孩子的能力发展,被试者有明显的不足。

思维认识从整体到个别的解析过程,前面已经叙述了思维认识发育的原初状态是整个外部世界信息印象记在脑海中,全息记录外界信息,即所谓思维的先天构架。对整体印象记录的外界信息进行解析过程就是思维发生、发展过程。每一步解析的链条都是思维的智力进步。根据当今已经普遍观察到的各阶段婴幼儿各种智力行为的表现,可以看到每个年龄段不同类型智能发育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逻辑思维形成的过程。见表2-1所示,幼儿行为与逻辑思维发展对应关系。

表2-1 幼儿行为发展与逻辑思维发展对应关系

幼儿二值逻辑思维形成试验。 处于逻辑相关的两个棋子,观察到其中的一个状态,立即知道另一个的状态,状态测试主体是成人,被试是3岁2个月的幼儿,认知客体是围棋棋子。测试游戏内容是判断两只手中的黑白棋子个数。先拿黑白围棋子各一枚,让小孩知道,测试者将棋子混合分别在两只手中,不让孩子看到哪种棋子放到哪只手里,然后给儿童显示一只手里的棋子,看到的是一粒白色棋子,让小孩判断另一只手里是什么颜色的棋子,小孩说是黑色,判断正确。反过来黑白棋子颠倒,也判断正确;同样用两个黑色棋子测试,小孩也都判断正确。然后用两个黑色一个白色棋子混合,打开一只手,看到的是白色棋子,小孩判断另一只手里是两个黑色棋子,正确。再混合,打开一只手里是一个黑色棋子,小孩判断另一只手里是一个黑色一个白色棋子,又对了。当取两个白色一个黑色棋子时,用不同的组合两白和一黑、一黑一白和一白,分在两手中,该儿童都判断对了另一只手里棋子的颜色及个数,并且数次测试都判断正确。由于被测儿童的算术能力限制,数目多的棋子想不过来。在4岁9个月时学过10以内的算术后,用9个棋子混合状态下,仍能计算判断出另一手里的棋子颜色和数量。

这个逻辑游戏证明幼儿在3岁多时就有了初步的二值逻辑推理能力,可以认为是0、1的二值互补逻辑运演。这应该是逻辑思维的基础起点。

判断两列棋子哪一列更多的试验。 排棋子视觉思维试验从儿童3岁9个月开始测试,其间隔数月测一次,到4岁9个月才能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判断哪一列多,验证了皮亚杰的试验。说明在大脑的思维当中存在思维形态的叠加状态、纠缠状态(半叠加状态)和分离状态,被试者能够区分分离的棋子颜色、数量,但是不能区分同样数量不同长度的棋子哪一列多。

前一个试验是观察了整体,然后分开,就如同思维中的各个粒子形态,粒子叠加在一起(颜色数量在一起),产生纠缠(混合)后分开,看到一部分,思维中将看到的部分从原先叠加在一起的棋子根据视觉映射分开,另一部分处于纠缠中,思维中立刻出现剩余部分的影像,随即说出来数量结果,这是形象思维的形态转变过程;对于后一个试验幼儿不能区别哪一列棋子多,是他将每列棋子视为一个整体来看的,只能看到拉长间距的棋子形态(形状)上显得多些,这说明思维对两行棋子各自没有单个的区分,棋子处于形状叠加状态。这个试验说明该幼儿直到他能区分两列棋子个数时,才产生逻辑上颜色及数量多少的判断,思维中产生形状分离态。能够区别一堆中的每一个棋子,才能产生数量多少对比,亦即将一个棋子的形状视为单一的概念1,才能进行数数的概念运演,才能比较数的多少。这也间接证明了大脑中的粒子态形成是逻辑概念关系产生的前提。 kEcgoEcApiZI5lLRyBxBg69XucPrpwYa3c6MnFEDxJn93cWwujVHxp8Bm/aADAf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