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思维的发生

现代心理学已经将认识表面的发展形式——明显的智力变化过程,观察描述得比较细致,但是有些细微的变化(可能正是智能飞跃的表现)还未观察认识到,观察研究的主线是以生理发展为基础的,只是外界的影响与内在的发育相适应的时间还未能完全准确把握。当代社会有更多的对婴幼儿行为的观察研究,将婴幼儿认知力发展阶段划分得更细致,对认知力影响因素、行为因素考虑得更为丰富。

本章亦是从实际观察实验的视角来描述婴幼儿、儿童、少年智能发育对应的变化。儿童各种能力的发展是有目的的,主要存在两种目的,一个是生存适应环境的生物目的,再一个远期的目的是完成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因而儿童能力的发展应分成智能发育、体能发育、社会交往能力发展三大部分。智能发育关键是认识自然及宇宙,理解自然世界的含义,复制、创造并传递人类文明。智能分解为整体认识和局部认识。前者是直观复制反映宇宙及地球的自然信息,即所谓的整体观、系统观的全面把握能力;后者则是隔离部分进行机械因果关系的分析认识,再进行类比外推。这两部分的智能都是在成长成熟后所具有的思维状态。在整个幼儿至青少年时期认知能力的发展是缓慢的,人的思维发展成熟必须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作者的试验证明跳跃式的和快速的思维能力发展对于生物体的人是很难达到的,思维是与身心发育相互协同的,一定的能力发展有相应的发展关键期,抓住关键生长期及时地施以教育影响则能够促进儿童智力发展。我们观察试验一是自然观察,二是根据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所分出的儿童认识发展的几个阶段的年龄进行及时的或超前的观察测试,判定达到一种思维状态的标准是根据儿童接受该年龄段的概念及运演方式的难度来判断儿童是否达到了皮亚杰所说的认识发展阶段,当儿童感到接受吃力时,即教了几遍还未能掌握时,则停止测试,过一段时间再教一遍再测试,以此方式判断出儿童认识发展所处的阶段。

1.直接反映——印象

(1)印象的产生

印象是外界事物以各种形式映射到大脑所留下的痕迹,是直接反映的结果,是认知客体的形象,是大脑直接对外界的信息记录,印象还未经过复杂的加工处理,是大脑思维的本源素材。大脑形成初始印象(首先接受并反映的外界事物)是通过类电磁波式的感应得到的。

正常发育的婴幼儿对外界各种事物都是直接获得印象并产生记忆痕迹,当视觉发育成熟后,通过视觉(各种感官同样具有的复印记忆功能)将外界影像直接印迹到大脑形成印象,重复多次记在脑海中。视觉记忆最容易、最牢固,因此在婴幼儿发育初期多接触不同的情景,并讲解场景事物的名称概念,会使婴幼儿的视觉记忆和名称概念产生丰厚的联系积淀。

婴儿生命初始阶段各种宇宙信息直接印象到大脑中,形成全息的小宇宙,通常人们所说的3岁前儿童的直觉不得了,能看到成人看不到的东西,就是这个直接印象的道理。因为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各种感应方式到达并印在婴儿的大脑世界中,虽然婴儿的视觉系统还未发育完全,但光子信息通过反射、折射等方式,电磁波信息通过衍射等方式,具透射能力的射线则可直接穿透等方式感应到大脑区域。婴儿在印象产生之后,会比较印象的大小、远近,从而产生相应的动作行为。然后,随着大脑的发育对外部信息的直接印象进行逐步解析,这种能力有先天的遗传获得,有后天学习获得,在认知的道路上通过不断的触发顿悟(理解原初宇宙印象所包含信息的意义)、跃迁、解析的过程,产生辨别、分类、联系、顺序等初始逻辑关系形态。

儿童喜、怒、哀、乐各种表情虽然是在情感方面的表达,但也说明了复杂的心理活动的输出,是一种智能的表达方式。这种智能表达方式不是逐渐发育出的,笔者在2012年2月观察到一个3周多的婴儿,在睡眠中脸上短时间内交替出现喜、怒、哀、乐等各种复杂的表情。按道理,这个时期的婴儿面部肌肉神经系统还未发育完全,在一般清醒的状态下只有哭的表情,而笑的表情出现是在几个月之后了,其他情绪的表情更是较晚才出现,这时的婴儿还看不清外界大人的面孔,也谈不上模仿。推测是有外部直接的感应影响,这种能力的直接获得将成为婴孩以后表达个人内心感受的重要智力方式。

从思维认识发生初始来看,幼儿除了接受外界的思维场、电磁波外,主要是视觉、听觉的发育,从开始的模糊形状到逐渐清晰的图像,边界、视界产生并逐渐缩小(分辨率加大),至最后能辨别外界的各种物体,分辨图像和各种声音频率,这些辨别区分的界限所围成的印象成为最初的思维要素单元。

触觉的印象通过触摸事物的刺激形成,是直接的肌肤接触通过生物电放射弧反射到大脑,形成刺激—反应模式的记忆印象,与其他感觉是一样的信号刺激接受。人的各个感觉系统所接受的刺激视界和声音等都表达了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从大脑的构造看,图像视觉、声音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都可以分解为像素、音频、电脉冲、化学分子等人体感觉系统的最小分辨单元,包括第六感觉也是类电磁波能量团模块的单元方式。

(2)行为方式的复制、模仿、镜像

婴幼儿最早的模仿是视觉印象中的微笑,有模仿大人的成分,用笑表现内心的快乐,是后天习得的智力表现。然后是动作的模仿,有视觉的婴儿可以镜像对称模仿成人的抓手动作。模仿就是人对外界事物的印象反馈动作,反馈能力就是先天潜在的遗传获得。人的先天直接印象的解析需要多种能力和步骤的支撑,先天部分是自然的解析,主要来保证人的先天生存能力的获得。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的感知运动阶段实质上就是印象复制、镜像模仿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哪种能力被主要激发诱导出,长大后就有哪方面的专长,如音乐艺术类早期培养就显示了这方面的属性。世界著名的音乐艺术家往往从4—5岁就开始了音乐艺术之路。

当这些印象足够多地复制的时候,就需要在儿童大脑中开始组合排列进入顺序化,建立初级序列的感知运动关系,进行模仿。简单的手脚动作目的和动作次序达到预期,如拿勺子吃饭,从模仿的印象到反馈到幼儿自己的手拿住勺子到碗里盛饭再送到嘴里,这样的次序是不能错的,否则吃不到饭,经过若干次重复的反馈动作,达到自主吃饭的目的效果,这已不是简单的模仿阶段了,是需要动作配合调节的行为发展阶段。

幼儿视觉的镜像模仿是对外界印象的反应,对应的是模仿学习能力和长大以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或是人际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就像照镜子一样,幼儿观察外界并能产生自身行为镜像的只有在与周围人的接触中获得,而且行为的模仿是镜像对称的。

声音的镜像,幼儿发育过程中对声音的感应是在地球上大气环境下特有的接受外界信息的功能方式,声音是直接复制到大脑中产生声音频率的各种印象,音乐由于其连贯和谐的旋律,使幼儿能够大段记忆乐曲旋律,不同的声音可以指向同一事物,就产生了多种声音(语言)的表达,这是双语幼教的生理基础。声音好听容易使人接受并记忆,当听到有乐感抑扬顿挫的语言时,幼儿自然就跟着学,即使他们不知道其中的含义,也会跟着模仿。

动作模仿,儿童在幼儿园模仿老师的舞蹈动作,左对右,右对左,就是对应的镜像式模仿。镜像式模仿需要长期的视觉左右反复练习才能形成左右行为习惯。行为方式的镜像模仿能力形成是个体以后进一步向外界学习的基础,这种行为发展还指向了社会交往合作能力。

2.记忆

声音的模仿记忆, 幼儿背诵诗词儿歌,也是从听的印象反馈到口复述出来,形成简单的复制—模仿并获得记忆的锻炼,即使他们不知道其中的意思,只是机械的声音记忆,5岁前机械记忆的东西大多忘记,幼儿只是记住了音频的次序,关于儿童记忆力试验提示6岁前的记忆仍不能长久固化,即使当初背诵过很多遍,许多儿童幼儿时期背过的古诗词,多年以后就忘记了,包括能够记忆弹奏过的乐曲,证明早教的声音记忆结果长期并没有效,对短时记忆却有快速记忆的能力提升。另外,语言的声音之所以能够记住,还在于天天重复使用,能够证明的是当6岁儿童到另一个语言环境生活时,如果家长不强调持续的母语学习,则儿童会很快融入当地的语言环境学会当地的语言而忘记了母语。

视觉记忆, 即印象转换成记忆,是早期形成的,突出在对人脸识别,区别亲人与他人。图像记忆较为容易,一般心理学实验表明感官记忆中视觉记忆占获得比的80%以上,保持比例也高。在识别汉字方面,显示出象形文字的记忆优势,观察一幼儿4岁时自然好奇地在配有图片的公益广告栏长时间观看并主动识记汉字,到 4岁半时已经认识1500多字,并能自己阅读初级儿童图书。

动作记忆, 大运动技能学习及记忆一般学会后不会忘记,这是通常的结论,比如学会游泳后就不会忘记,这说明神经系统有整体记忆功能,而且比微细的神经元记忆更容易,细微的动作学习记忆仍存在经过一段时间忘记的现象。

逻辑记忆, 这是很重要的记忆能力,需要记住的是逻辑方法,在儿童形成数的顺序思维之后,再进行数的组合运演,通过数学运算的加减等算法来实现抽象数的组合,并对算法规则产生记忆。实际观察到儿童在5—8岁期间对各种算法记忆有反复,一年半载后,如果不复习可能会忘记已经学过的算法(逻辑规则),逻辑理解记忆在这个年龄段仍未形成长期的记忆。

3.建立边界,产生元逻辑,产生顺序意识,形成视觉习惯

印象在大脑中的痕迹没有正倒之分,都可以识别,并可建立对应名称概念和行为习惯。当幼儿产生视觉时各种轮廓界线映射到大脑,产生图像印记,即有了边界。最初是没有上下左右的空间意识,外界影像通过眼睛的光学系统成像于视网膜,也像人类用各种光学望远镜观测太空一样记录各种影像。在形成有边界印象后再解析影像的含义、位置。

幼儿在能分清客体及物品的轮廓,形成解析印象辨别的能力时,这个过程会有印象的对比,记住印象,新的印象才能进行比对,进而区别属于自己和属于他人的界线,属于、包含、排除等逻辑关系都是各式各样界限形成产生的逻辑集合概念,划分客体界限就是区分出类别。

逻辑思维的发生起源于自我意识形成中的边界效应,由于有了界限才产生了排斥思维,也就是认识中逻辑的起点非此即彼意识的形成,在这一空间就不会在另一空间,是或非的属于这一类就不是那一类的格式,相同的或不同的。没有印象边界就没有逻辑的起点分类,就不会产生清晰的意识行为,就不可能进一步地产生高级逻辑思维。

幼儿存在主动的顺序意识,据笔者观察,幼儿的顺序意识是自主产生的,可能是先天的印记使然,由于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有排列顺序,DNA的遗传因子顺序解链、复制就是逻辑顺序产生的原始印记,使大脑自然产生分类排序的意识。观察到幼儿在1周岁半后开始喜欢将各种颜色的小鱼或汽车排队,喜欢将棋子摆放整齐,搭积木则更是顺序秩序意识形成的表现。观察到2岁的幼儿总是将很多鞋子排好顺序,而且是经常地给鞋子排队,居然能将24只鞋子排得很整齐。没有人教他给鞋子排序,由此看出,小孩的整齐顺序秩序意识是天生的。

视觉正倒的习惯调节。 这是一次偶然观察到的现象,一个3岁半的儿童产生了“爸爸怎么倒过来了”的短暂视觉复原的现象,该儿童看周围的景物有几分钟的时间是倒立的,一般婴儿有视觉后看到的影像在视网膜上都是呈现倒立的(凸透镜光学原理),后来才经过大脑视觉皮层的视觉调谐系统调成正立的影像,但这只是以前的猜测,谁也没有婴幼儿阶段倒立视觉的记忆,这个儿童在几分钟内对外界图景倒立的描述,正说明原初婴儿视觉系统调节功能还未发育,之后慢慢成长发育能够进行视觉调整,大脑皮层调节为正立的图像以适应在地球上正立行走的习惯,这个儿童在偶然的时间对婴儿阶段视觉的记忆系统产生了作用,短暂回到婴儿阶段,或者是由于视觉调节系统发育还不成熟、不稳定,暂时回到婴儿阶段的视觉习惯,看所有的东西都是倒立的。

由此观之,大脑视觉系统的调节功能的形成,对人的大脑反映外界事物有着直接的作用,人们由习惯形成的做法,倒过来做也可能正确,或者说符合自然界的原生状态。这一切取决于我们长时间活动产生的习惯方法。上述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关分析猜想需要对大量婴儿及其至4岁的成长阶段进行视觉调节功能的测试和观察,才能得出普遍意义的结论。

同样的视觉调节转换现象,可以普遍观察到的是5—7岁的儿童在学习汉语拼音或英文字母时对bd及pq左右对称字母会混淆,写英文字母按实际看到的左右反着写(见图2-1),因为对于眼球晶状体来说左右成像也是互为相反的。这些现象说明人初始没有视觉正反转换的能力,是后天不断调节适应形成转换影像位置的功能,并永久记忆成为视觉习惯,也可能存在转换功能的基因,在适当时候显示出调节的功能。

图2-1 4岁10个月幼儿识别音乐字母图像输出 lMmgeeavJzyyJh6QI6/09trV7FkgveEMCvKMCLYzUJt1Q8bWrWsIynU2T9JbC2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