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对自己、对生活,甚至对为了创造积极改变而做出的牺牲有了信念时,我们会无意识地与这一信念保持一致。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好,你的原始大脑会收集证据来证明这个信念。相反,如果你相信自己足够好,你的大脑同样也会收集证据来证明它。信念就是这样愚弄我们的。如果我们对信念确信不疑,我们的大脑就会找到支持它们的证据。
消极信念也会带来身体上强烈的情绪反应,比如胸部的压力、胃部的疼痛等,而身体反应又强化了“信念一定是真实的”这一想法。于是,我们更容易产生挫败感,这让我们又跌落到恐慌模式中。很快,这种循环开始不断延续。
随着时间流逝,我们无法摆脱恐慌模式,这又一次强化了“有限的信念是事实”的幻觉。与此同时,内在的自我批评的声音不仅没有变少,反而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忽视了一个事实:自我批评的声音是由原始大脑发出的。我们的恐惧是经由一个内在的扩音器播放出来的,它的目的是尽其所能保护我们的安全。
正如我们所知,原始大脑将保持安全等同于回避改变,哪怕那种改变对我们有益。这是因为,改变是不确定的和不可预知的,而原始大脑偏好安全和确定性。如果自我批判的声音伤害了我们、阻碍了我们,为什么我们还要坚持做这件事?
“但那有用!”这是我在教授如何平息批评的声音时经常听到的反对意见之一。和我的许多客户一样,我曾经也对自己的严格和挑剔感到自豪。我认为这让我变成了一个聪明的、有自我意识的人。
这是一个常见的信念。客户们一次又一次告诉我,如果没有自我批评的驱使,他们永远不会开始减肥、申请某份工作或是开始约会。
“好吧,”我回应说,“但是,当你在尖锐的自我批评的声音下做出改变时,你的改变持久吗?还是说,你的努力只能产生暂时的效果?”
几乎没有例外,在自我批评的声音下被迫做出的改变都不能持久,因为行动的出发点是你的恐慌。
让我们诚实面对这一点:自我批判的声音造成了自我消耗!它是一名冷酷的监工,总是要求更多、更好、更快。结果,向着目标和愿望前进的过程一点儿也不令人享受。相反,这个过程艰苦而充满限制,我们慢慢变得疲惫起来。而当我们身心俱疲的时候,我们便会溜回来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即回到旧有的自我破坏模式中。
随后,恐慌模式便会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