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众多的传统村落里,经常都能见到“耕读传家”这四个字的石刻或木雕匾额。“读”与“耕”代表了中国古代士族阶层与农民阶层这两个重要的阶级,两者有机结合,才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耕读传家”早已深入民心,可谓流传广泛,影响至今。
“耕读传家”最早出自清《睢阳尚书袁氏家谱》,其中记载:“九世桂,字茂云,别号捷阳,三应乡饮正宾。忠厚古朴,耕读传家,详载州志。”指的是既学谋生,又学做人。“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
乡村为什么在耕作之余,要强调读书?因为在古人看来,道德至上,做人第一。自古至今,“耕读传家”被许多家庭用以劝勉后世子孙勤劳耕作之余勤奋读书,追求上进,并作为重要的家规家训一直传承下去。同时我们经常会在影视作品里看到很多学子白天耕作,晚上挑灯夜读,准备考取功名;一些私塾老师严厉督促学生背诵《四书》《五经》;一些老人带着孩子念几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在这样的画面里,人们过着平平常常的生活,在耕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着圣哲先贤的教化和环境的熏陶。
唐末五代章仔钧所作的《章氏家训》,是第一部正式将“耕读传家”列为家训的书,其中明确提出:“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训子语》是明末清初理学名儒张履祥写的,其中有一句:“耕与读又不可偏废,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讲得非常到位。收复新疆的晚清名臣左宗棠,更是把“勤耕读”作为传家之本,他曾写下“要大门闾,积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读书”的楹联教育子侄后辈。梁启超更是评价左宗棠为“五百年来第一伟人”。这与他年轻时“勤耕读”分不开的。《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传一百九十九》记载:宗棠,道光十二年举人,三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
浦江的“江南第一家”闻名遐迩,又称郑义门。自南宋建炎年间至明代中叶,居住在此的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耕读传家,历经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360余年,鼎盛时3000多人同吃一“锅”饭,始终和睦相处。在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明太祖朱元璋为此专门亲赐了“江南第一家”。
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亲自参与了168条传世家训《郑氏规范》的修订,为郑义门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宋濂还亲自执教东明精舍,主讲廿余载,为明初国家的建设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人才。宋濂曾撰有《东明山精舍壁记》,详细记载了当时东明精舍办学的规模。郑义门宗祠的天井中,挺立历经六百多年的古柏树,是宋濂亲手所植,有一种耕读求真的精神和境界一往如初。
后来宁海“读书种子”方孝孺追随宋濂至浦江,于青萝山求学。宋濂称赞方孝孺所作文章“一览辄奇之”,更评价其除了欧阳修和苏轼,无人再可超越。宋濂写有《送方生还宁海(并序)》和《送东阳马生序》,在《送方生还宁海(并序)》中,宋濂断言20年后方孝孺会成为整个国家读书人的榜样。在《送东阳马生序》里,宋濂以个人早年勤苦学习和虚心求教的亲身经历,生动具体地描述了借书求师之难和饥寒奔走之苦,勉励青年人专心治学,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
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强调了地理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风,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因为中国古代的税收制度是以人口和土地为基础,当时的人口主要是指农民,农民的耕种活动,是国家财政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的立足之本。而农民的耕作收成如何,既取决于天,又取决于税收政策。所以,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会祭拜天地,敬五谷,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很多士大夫阶层最终告老还乡归田,荣归故里。土地是一个核心的物质存在,耕读是众生精神的依托。
耕读传家深植于乡村土壤中的教育,更易挖掘其文化内涵。中国乡村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民居建筑、文化遗产、民间文艺、传统工艺、民俗风情以及宗教礼仪、家规家训等都丰富了耕读资源,挖掘耕读文化,不仅活化了中华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乡村文化,还能够有效地将乡村居民组织聚集起来,以文化为纽带,强化和重塑乡村村落的共同体意识。同时,青少年一代如何认识乡村,也有待于乡村耕读资源的开发利用,让青少年在参加各项活动中内生出正确的耕读价值观,从内心深处明白乡村劳动的价值和生命的价值,在不断的实践中感受生命之美、文化之美和艺术之美,厚植乡土情怀。
今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乡村村民摆脱了土地,到城市从事二三产业的工作。传统文化中所说的耕读传家,也慢慢发生了变化,渐渐式微,但这并不意味着耕读传家已经过时,过时的是形式。在新时期耕读传家不仅没有过时,其精神与境界在社会的变革中不断发扬光大。“兴教重学”就是耕读传家的精神在现代乡村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早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发端时,梁启超就认为要把兴教育、办学校作为开民智、强国家的重要途径,率先提出了“智农工商”的教育思想,把兴教重学放在第一位。
美丽乡村,教育点睛。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未来的中国乡村,正孕育着乡村现代教育的一场变革。乡村教育是“在乡村”的教育,也是“跳出乡村”的教育。如何让美丽校园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部分,让乡村现代教育成为未来乡村发展的引擎,需要把乡村学校建设项目与乡村振兴重点建设项目统筹规划、协同推进,推动教育城乡一体化;需要适应未来乡村的精品化、个性化需求,积极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教学模式,引领学生全方位发展。尤其需要依托职业技术院校和开放学院,大力培养乡村振兴所需的综合性技能人才,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以农村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人才链不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