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在武汉一所美术学院的展览会里,我看到好些相映成趣的古画印制品。其中,以耶稣和十二个门徒在吃最后的晚餐为题材的各种绘画,给我的印象尤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坛三杰之一的达·芬奇的那幅著名的《最后的晚餐》,就是这些画里面的一幅,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黯然失色。
依照传说:耶稣在耶路撒冷的神殿上,痛斥伪善的人是毒蛇的子孙,是装着死人骨头的坟墓……。想陷害他的人对他更加痛恨了。一个立心叛变的门徒犹大决定出卖他,暗地去见祭司长,答应做内应帮助他们捉拿耶稣,并接受了祭司长的三十枚银币。耶稣预感到形势不对,召集门徒,在一个节日前夕共进晚餐。这一次“十三人的晚宴”,气氛是很沉重的,因为餐后耶稣即被逮捕,并且隔天就给钉死在十字架上了。
这样一个题材,在中世纪宗教气氛浓厚的时代,自然有许多画家都致力于表现它。但在没有看那次展览会之前,我不知道竟有那么多的绘画描述了这个故事。达·芬奇的画在这当中毕竟是出类拔萃的,他画耶稣坐在一张长桌的中央,神情悲愤严肃,摊开了两手,似乎正说出了有人要叛卖他的话,这话立刻引起了十二个门徒的震动。他们有的走到耶稣的跟前来询问,有的惊愕得伸开了手掌,有的异常悲伤,有的窃窃私议。而犹大则惊惶地把手按住了钱袋。这十二个人分成了数组,各有各的激动的神情。这一切,又是紧紧围绕着作为全画中心的耶稣的。它由各个生动的细部组成,而又浑然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它把活泼和沉重,单纯和复杂都巧妙地统一起来了。
据说,熟悉圣经故事的人还可以从每一个人的举止和神情,分析这十二个门徒平素的性格。那容易激动的是彼得,那沉着的是约翰,那厚重的是安得烈,猥琐的则是犹大……。每一个人都这样栩栩如生,使你想起许多古老的故事。仿佛这些死了一千多年的人,尸骨已经化为泥沙草木的人,忽然又一个个地复活,从泥土里钻出来,附身到墙壁上去,构成了那幅壁画似的,全画的气氛生动极了。
和这幅名画并列在一起的其他同一素材的绘画,所以相形失色,原因很多,当时我比较之后获得的主要印象是:它们没有一幅能够表现这么生动饱满的内容。有的画面上呈现出一片悲怆肃穆的气氛,但是人物直挺挺地坐着,看不出各有什么特殊的性格;有的各个人物比较有些个性了,但是画面又显得杂乱不堪,看不出重心所在。它们都不能达到细部和整体,复杂和单纯的和谐统一。因此,在那一系列绘画当中,你一眼望去,很快就可以发现鹤立鸡群的达·芬奇的绘画。时间的潮水和群众的抉择是厉害的,在艺术品中,人们总是能够从沙里面淘出金子来。
据说达·芬奇在米兰一间教堂里绘制那幅壁画是呕尽心血的,他细心揣摩十二门徒的个性,加以表现。后来耶稣和十二门徒的形象都大体画好了,独独缺少叛徒犹大的头没有画,他要去找寻一个最奸诈卑污的人的面孔作为他描绘的依据。为了这,他整天在米兰各个偏僻肮脏的角落里徜徉,到处观察人物,仅仅为了这一个犹大的头,竟使那一幅壁画迟迟不能完成,并因此受到主教的许多责难。单是从这么一件事,就可以想见他在艺术工作中认真的态度了。那样卓越的绘画的诞生决不是偶然的。
那次的参观使我留下颇深的印象。我想:没有精彩的细部,就很难有卓越的整体。这道理是很浅显的。但是,细部好了,还得结构和谐完整,才能够构成卓越的整体。没有这种和谐,就变成驳杂纷乱了。这种道理,不但存在于绘画中,也存在于一切艺术领域中。优秀的文学作品,正像达·芬奇的绘画似的,处处使人感到饱满生动,而整个看来又使人感到统一和谐,重心突出。至于那些比较差或很不好的作品,或者是虽有精彩的细节,但是整个看来却是杂乱的,不和谐的;或者是连精彩的细节也没有,整部作品都像泥河似的,慢吞吞地,毫没光彩地流动着。至于思想性贫乏的作品,就更不待说了。达·芬奇深入观察、苦心经营所获得的成就,对我们不懂绘画的人,不也有很好的启发么!
尽管宗教是人们精神上的鸦片,但这并不妨碍无神论者对于古代艺术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