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羞耻心: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动力

想要立命,需要有羞耻心。

羞耻心意味着自省,而想要改变命运,很重要的一步便是认识自身的不足,改正过失,让自己变得更好。所以,在“立命之学”后,袁了凡就讲到了“改过之法”。为什么改正自己的过失那么重要呢?袁了凡解释道:“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因为善念恶念都萌动于人的内心,而内心所思所想皆会体现在言语行动里,所以通过一个人的善恶便可预测他的吉凶。一个人如果心地淳厚,就会经常获得福报;如果待人刻薄,就会经常遭受苦难。在《左传》里就有很多例子,春秋时代的士大夫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行,就能够推测出这个人的吉凶祸福,大多都很灵验。比如著名的“多行不义必自毙”:共叔段狂妄自大,大举扩张自己的城邑和军队,企图和自己的兄长庄公争夺权势,庄公未加阻止,只对忧心忡忡的大臣说了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结果共叔段引得众怒,被迫远走他乡。

普通人受各种干扰,很难真正看清一个人,便以为世事难料,祸福不能测。其实真诚乃天道,一切伪装、谎言终有被戳破的那一天,而追求真诚是我们的修身之道。不欺骗自己,不欺骗他人,以至诚之心感通世界,才能察觉吉凶祸福之兆。做到这点以后,我们只要观察一个人所做的善行就可以预知他的福气快要来临,观察他所做的恶行便可发觉祸事的征兆。基于此,袁了凡说:“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我们如今想获得福报、远离祸害,可以先不谈行善,而要先打理好自己的品行、人格,从改正自己的过失开始。

改正过失的方法,袁了凡讲要发“三心”、从“三改”:发耻心、发畏心、发勇心;从事上改、从理上改、从心上改。

“三心”之首便是羞耻心。羞耻心会让人觉得内心不安,从而产生改正的动力。什么是羞耻心呢?通俗地说,就是会脸红。达尔文曾在著作《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中专门讨论过脸红,在他看来,“脸红是一切表情当中最特殊而且最具有人类性的表情”。他还在书中特意提及中国有一种“羞愧得脸红”的说法,记录了一个中国男子在被询问为什么不好好干活时脸红的案例。一个成年人还会脸红,说明他内心是善良的。羞耻心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能够促使我们在行为和言辞中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羞耻心来源于社会比较,把个体放在人类社会系统里,让个体意识到某些行为会使自己的形象受损,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

袁了凡讲羞耻心,首先讲如何知“耻”。有对比才有差距,而对比需要寻找一个参照物,因此知“耻”首先便要寻找一个优秀的道德标准。袁了凡讲道:“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正所谓“见贤思齐”,试想古代圣贤和我同为七尺男儿,为什么他们能够成为圣贤流芳百世,而我却一事无成?唐朝韩愈有一篇名文叫《原毁》,篇名中的“原”意为探究,“毁”意为毁谤,“原毁”就是探究“毁谤”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韩愈在文章中就用古代圣贤和当代君子形成对照,发明深意。

《原毁》开篇就说,古时候的君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知道古代的圣人舜和周公一个有仁有义,一个多才多艺,就去探究他们所以成为圣人的道理,并扪心自问:他们都是人,我也是人,他们能这样,我却不能这样!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努力比较自己和舜、周公的行为,改正自己的缺点,学习舜和周公的美德。舜和周公作为万世敬仰的圣贤代表,我们自然难以望其项背,但当我们可以做到在反省自己的时候,以他们为榜样来要求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这就是严于律己;评论别人的时候也是如此,总是看到他们的优点和才能,这就是宽以待人。

明确了参照标准后,接着就是寻找自身与标准的差距和不足。韩愈笔锋一转,指出现在所谓的君子却正好相反,对自己总是过分宽容,而对别人则会要求很多。对没什么才能的自己总是自我欺骗说“我有这么一个优点,已经够了”,“我有这个本领,已经够了”;而对比自己更加优秀的别人,总是挑剔有加“这个人虽然能做到一点,但他的人品不好”,“那个人现在不错,但以前很差”。总之,就是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却用常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现在的君子为什么会这样?韩愈将原因落在“怠”和“忌”这两个字上。现在的君子不仅自己懒惰,还看不得别人勤奋;嫉妒别人的长处,不仅不去称赞,还要去诽谤,制造流言蜚语。怠惰之心阻碍我们自身的修行,善妒之心驱使我们去阻碍别人的修行。

韩愈的文章是针对当时士大夫之间盛行的毁谤之风而作,袁了凡则从普通人的生活出发,指出“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他的意思是我们之所以无法成为圣贤,正是因为我们被世俗的情欲侵染,沉溺于世俗的情感和情欲,以为别人不知道就私下做一些不义的事,而且没有愧疚之心,一天天沦为禽兽而不自知,世界上最羞耻的事莫过于此。这里有两个含义:第一,我们不能放纵自己的七情六欲,要用法度和礼仪去约束、平衡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第二,即使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也要不可懈怠放纵。这其实是儒家的“慎独”思想。《礼记·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君子在没人看见、没人听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心怀敬畏。越隐蔽细微之处越能彰显一个人的品质,所以君子要学会在独处时也谨言慎行。学会约束自身,人前人后都保持同样的品质,这是袁了凡讲“发耻心”的第二步。

袁了凡讲“发耻心”的第三步时提到了孟子:“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羞耻心对于人非常重要。因为有羞耻心就可能成为圣贤,没有羞耻心就会沦为禽兽。这是改正自己错误的关键。

耻,在儒家思想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耻”的本义是辱,指自己的声誉受到损害;做动词用的时候,有惭愧、羞愧的意思。这些解释看起来都像是人的一种情感反应,而在儒家的语境里,“耻”还有另一种意思——做人的基本道德基础。

子贡曾问孔子,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士?孔子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其中“行己有耻”就是说要有羞耻心,凡是认为可耻的事情都不去做。这里的“耻”就是人对自身行为的一种即时情感反应,也是人不认同自身的一种表现。由这种“不认同”发展而来的便是对自身不完善状态的察觉和内省。比如孟子还讲过一句很直接的话:“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之心,不以没有羞耻心为耻,那真的是无耻了。这时“耻”还有一层“知耻”的含义,已经不单纯是一种即时的情感反应,更包含了“察觉”这个动作,是一种人的主观判断或选择。这里的“耻”才是一种道德标准,它能够引导人们更深入地认识自己,明确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因此孟子把“礼、义、廉、耻”作为四德。

在此基础上,孔子又将“耻”作为一种教化和治国的方法。孔子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一个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你却过得潦倒贫贱,那就是你的耻辱;一个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你却混得荣华富贵,那就是你的耻辱。又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爱好学习就接近智慧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爱了,知道廉耻就接近勇敢了。知道这三点,就知道如何修身;知道如何修身,就知道如何治理人民;知道如何治理人民,就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国家。

孔子的做法实际上将“耻”这种自我判断,演变为一种外在的道德约束条件。“耻”不再是一个人对自身的审视,还可以是对他人的审视。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提出了一种“耻感文化”。她把中国、日本等东方文化叫作耻感文化,把西方文化叫作罪感文化。两者的区别在于,耻感文化更加依赖于外在的约束手段,如道德、法律等,更直白地说耻感文化相信人性本善,认为人一旦违背了本性中的善,就会感到“耻”,并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罪感文化则依赖于人心中对恶的认识,即人的原罪,人想要赎罪,就要接受来自上帝的绝对的道德指令。两者虽然有很多差异,但本质上都是让人在违背伦理道德规范的时候心有不安,以此来完善自己的品格和行为,从而让整个社会都有一种向善的氛围。 SHO++JwDx23sRHEjY9VBPRuuiF1ZvXPScY2EGWieQ6/32iYRir0MEgVx2sA7WVt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