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6章
范宽·溪山行旅图

中国山水首推宋画,“宋画第一”是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范宽也不是真名,他本名范中正,字中立,因为性情宽厚、不拘小节而被戏称为“宽”,叫到最后自己也承认了。《宣和画谱》记载:“范宽,字中立,华原人也。”他好酒、性格放纵不羁,为人豪爽,爱画山水,师从大名鼎鼎的李成。本来学得好好的,结果范宽有一天顿悟了:“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与其跟人学,临摹别人的作品,不如直接跟大自然学。很像韩幹跟唐玄宗说的:您马厩里的马才是我的老师啊。

《溪山行旅图》高206.3厘米,宽103.3厘米,尺幅很大,比北派宗师荆浩的《匡庐图》还要高20厘米。一抬眼,一座主峰,占去三分之二的画面。唐以前大尺幅画以手卷形式为主,观者慢慢打开慢慢看,画幅似乎可以无限延长,观者跟画之间有一种默契。《溪山行旅图》不同,高两米的巨作一下子就展开,堂堂大山摆在眼前,似真,几乎能走进去;又假,要仰望,离你如有十万八千里,一下子就被震住了。

《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绢本/设色/206.3×103.3cm/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种构图被称作 大山大水全景式构图 ,自五代开始,整个北宋,都热爱这种全景式构图。北宋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北方的山加北宋的气魄,便造就了《溪山行旅图》。南宋自动失了这种气魄,一直到明朝才又提起来,也有伟大的作品,格局找回来了,笔法不复宋朝,有了新面貌,一朝山水一朝人。

全景式包含三种景别,前景、中景和后景,对应着高远、深远和平远。画家会在画中留下线索指引观者。面对《溪山行旅图》这样的画,我们完全无法忽略掉高耸的主峰,所以我们先看“高远”,从最高的山看起。仰够了头,视线自然慢慢挪到下方,看山峦之间,溪水流入山脚下,这叫深远;最后在回味中望向画面留白处若隐若现的山峰,就是平远。当然,你也可以有自己的观看方式,每个人看画的感受都是不同的。

范宽隐居钟南太华山,在深山之中临摹写生。一般的画家构图时都会避免把主峰放在正中,因为这样容易显得重点过于突出,使其他要素不好摆放,他们一般会放得偏一点,再用其他山峰来平衡构图。范宽日日行走在终南山脉,面对高山密林,人在自然中的渺小显而易见,无怪乎会画出这么大尺幅的巨峰,并且恭恭敬敬地放在正中位置,他要你产生敬畏感。这一层是心理层面的,要从画面构图说服观众,后世人称范宽“得山之骨法”,他用了几个办法。

一、 重墨法 :要画出主峰高不可攀的威严,就要画得厚重,厚重就必得要用重墨,处理不好便成一团黑墨,没有层次感,威严变成了压抑。于是,他在山峰的轮廓内侧留出一道白边,整座山峰在浓郁的夜色下也会隐隐发光,像未经雕刻的璞玉,把大自然赋予的灵性隐藏在深山之中。

二、 雨点皴 :对于山石肌理的处理,范宽也有妙招。范宽以终南山为老师,创造了这种新的皴擦法。主峰上如短线珠子一般的黑色墨迹,像经过千年雨打在山石上形成的痕迹,和山石融为一体,成为终南山特有的肌理,这种皴擦法就叫“雨点皴”,也叫“芝麻皴”。

我们来捋一下中国山水画皴擦法的时间线: 李成的老师荆浩创造了皴擦法,李成创造了蟹爪皴,李成的学生范宽创造了雨点皴。 这些“雨点”可不是随意点上去的,是范宽有组织、有预谋、有布局地一点一点地点在山峰上的。笔法抑扬顿挫,才使山石形成最后如斧凿般坚硬的肌理,同时长线条也不拖沓,干净利索,在结尾处往往向上提起,虽沉重,但气贯长虹挺拔峭立。

看完高远,目光下移。高山上的瀑布流向山脚密林之处,穿过中景,直达山脚下汇成溪流。此处的风景不再高不可攀,此时有了人间烟火的气息。在画面的前景处,一队行旅走在山路上。两个人一前一后赶着四头驴子,驴子身上背负着重重的货物。好像是夏季,两个人都穿得很少。

这条山中小路走向也非常有趣,是往下行的,应该不是往眼前这座高峰行进的,不打算攀登,要绕过这座山。范宽这样做,一是为了画面好看,如果这条路是横直的一条,那么跟主峰正好形成了一个倒“T”字形,画面看起来是不是就呆板了?那为什么不能往上走呢?这里其实藏着一条向上的路,不过不是给旅人的,而是留给一位修行人的。

旅人的左上方树林里,一位修行人背着行囊戴着帽子也在匆匆赶路,他要去的地方就是藏在山中的这座寺庙。范宽只画出了寺院的一角和顶部,屋顶层层叠叠的,看起来规模不小,寺庙不是旅人的终点,是修行人的终点。

前景的树看着每一棵都至少几十岁甚至上百岁了,特别结实挺拔,树冠浓密,连城一片,显得夜色更黑了。范宽学前人的老法子,每一片树叶都是先用浓墨勾线,不同的是不用石青、石绿这些颜色了,而是先用淡一点的黑墨上色,再用浓墨局部加深,配合第一步浓墨线条打出的底子,这种墨色有浓有淡,树冠看上去有浓有稀,自然逼真。

范宽生活在终南山,他很了解这里的一草一木,特别是山石树木的情态,以及他们带给他的感受,“真实”在这里不是眼前的真实,是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真实,把自己的感受传递到画中,传递给看画的人,我们能像他一样站在山脚下体会到被高山吞没的感觉,没有丝毫不适,反而感受到了神性,美的震撼,这是《溪山行旅图》被称为“宋画第一”最重要的原因。

《溪山行旅图》果然没有一点李成的影子,是范宽直接向山水讨教的杰作。范宽隐居在山中,距今一千年了,这幅画是如何流传下来的呢?这里要用到我们断代的法宝了: 流传有序

对于《溪山行旅图》最早的记载来自北宋《宣和画谱》,它记录了范宽五十八幅作品,其中就包括《溪山行旅图》。这幅作品到明朝早期就失去了踪影,直到后来董其昌得了,才又重新回归,到了清代,又被大收藏家梁清标收藏,再后来,就归了乾隆。

说到这里不由得心头一紧,那不是又给了一幅国宝让他二次创作吗?!《溪山行旅图》特别幸运,当时有两个版本,一大一小都到了乾隆面前,“鉴赏家”弘历认为小的那幅前景较大,画笔细腻,优于真的《溪山行旅图》,于是将那幅画列为神品,而将范宽真迹列为“次等”。这幅画这才幸免于难。

更神奇的是,这幅画到了台湾之后,大家依然争论不休,不知道它到底是不是范宽真迹。1958年5月8日,原台北故宫博物院馆长李霖灿先生如常研究《溪山行旅图》,不知道是不是缘分到了,居然被他发现在右下角的树丛中写着“范宽”二字。他是这么回忆的:“忽然一道光线射过来,在那一群行旅人物之后,夹在树木之间,范宽二字的名款赫然呈现。”

至此,千古之谜终于得以破解。 +B7KXBciu2Dtr4E06Fz7HE0bCKLLGd9CyYzTIYy2o/YjW1dpsW0m2O3ReVDTVp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