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6 我想要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角色?

立了志,找到了自己的种子,现实世界里的烦恼就会因此而消失了吗?显然不是的,烦恼还是会找上门,用很现实的问题来考验志向。所以,如何保持志向,又能解决现实问题,是每个立志的人必须解决的难题。而要解决这个难题,最关键的是你要确立你自己在这个社会现实里的角色,这个角色可以让你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做到最大的平衡。

王阳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我们在分析他的解决方法之前,先从两个维度看看他那个时代的人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第一个维度是纵向的,第二个维度是横向的。纵向的,我们看看王阳明的祖辈们如何在社会中自我定位。横向的,我们看看和王阳明几乎生活在同一个时期,而且生活中有所交集的唐伯虎和文徵明是如何自我定位的。

先看王阳明的祖辈。王阳明认为自己的家族是王羲之家族的后裔。王羲之的曾祖父是王览。王家从汉朝到西晋,都是名门世家。家族起源于太原,后来迁到了山东临沂一带。东晋时候王羲之一家从北方迁徙到浙江绍兴一带,成为江南的世家。元末明初的王纲,是王阳明的直系祖先,他遵奉儒家思想,但过的是一种隐居的生活。元代末年,在山里躲避战乱的他,遇到高人,学会了一些道术,引起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的注意。明朝立国后,他被推荐为兵部郎中,曾到广东潮州平定民乱。民乱虽然平定了,但回途经过广东增城的时候,王纲却被海盗杀害了。和他同行的儿子王彦达侥幸逃生,把他的尸体带回老家。王彦达从此不再做官,安心种田。王彦达去世前嘱咐儿子王与准,不要进入仕途,老老实实在绍兴读书种田就好。王与准精通《易》学,在当地很有名,官府要他去做官,他死活不愿意,跑到山里躲了一年。但明朝初年,知识分子不愿意当官,在皇帝朱元璋看来,是你瞧不上我,会被问罪。当地官府的人出于好心,建议王与准让儿子代替他为官。于是他的儿子王杰补为邑庠弟子员。邑庠就是学校的意思。弟子员,相当于一种考试的资格。但后来王杰两次都把考试的名额让给了其他人。王杰留给儿子王伦的遗产,只有几箱书。王伦喜欢竹子,号竹轩。当时的人把他看作陶渊明式的人物。王伦就是王阳明的祖父,对于童年时代的王阳明来说,祖父的影响很深。

王阳明的家族在明初,一直到他的祖父,过的都是隐居的生活,没有一个当官的。到了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才开始改变了家族的风气,一下子成了读书做官的典范。王华是一个典型的好学生,一直好好学习,坚韧不拔地考试,考了很多次,落榜,接着再考,最终在明宪宗成化十六年(1480),考了乡试第二名。第二年参加会试,考中了状元,去京城当了翰林院编修,后来还当了南京的吏部尚书。

隐和仕,就是隐居和当官,一直是传统中国知识分子两种最基本的生活方式。按照儒家的说法,隐居是独善其身,当官是兼济天下。如果运气不好,没有机会,或者,天下无道,皇帝是一个昏君,那么,不如隐居,种田读书,虽然贫困,但是保持自己的气节和自由。如果运气好,或者皇帝有所作为,是一个明君,那么,应该出来做官,帮助皇帝治理天下。王阳明的祖父和父亲,可以说是这两种生活方式的典型代表。王阳明的祖父王伦过的是一种隐的生活,而父亲王华过的是仕的生活。

我们再看唐伯虎和文徵明,这两个人,尤其是唐伯虎,在一般老百姓当中,名气可能比王阳明还大。弘治十二年(1499)的科考中,王阳明被定为二甲进士第二名,开始了他的为官生涯。唐伯虎也参加了这次考试,却因为卷入舞弊案,不仅没有录用,还被剥夺了以后参加考试的权利。和唐伯虎同一年出生,少年时代就相识的文徵明同样没有考上。唐伯虎这个人是少年天才,十五岁就以第一名考上苏州府学。二十八岁那一年参加乡试,获得应天府第一名。所以,1499年的会考,大家都认为唐伯虎一定会被录取,不料他因为舞弊案而失去了一生的机会。文徵明正好和唐伯虎相反,小时候很笨,到九岁还说不清楚话。考试考了九次都考不上,到五十多岁时,才因为父亲朋友的推荐,到京城做了一个文官,但马上觉得做官不适合自己的性格,便找理由辞职回家了,靠卖画、卖书法为生,过得逍遥自在。唐伯虎被贬黜之后,也是靠卖画卖文维持生计,但总觉得心有不甘,郁郁不得志,五十多岁就去世了。

唐伯虎和文徵明的经历表明,在明代,除了王阳明祖父和父亲要么隐要么仕的生活方式,还可以卖画卖文为生,很像今天的自由职业。也就是说,对于当时的王阳明来说,有几种选择,一是像祖父那样,依靠一点田产,在乡间过读书耕种的生活;二是像父亲那样,循规蹈矩,做一个很正统的士大夫;三是可以像唐伯虎或文徵明那样,做一个自由文人,卖文为生。明代苏州、杭州一带的商业相对发达,文学艺术作品也进入了商品市场,那里的文人被动或主动地选择了卖文为生。王阳明在绍兴乡间,大约还没有体会到这种商业化的变化,所以,他的选择其实是在他祖父和父亲之间。

十一岁的王阳明质疑父亲的科举之路,认为只有做圣贤才是一个读书人真正的目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科举考试与成圣之间的矛盾,仍然困扰着他。宋代到明代,知识分子在要不要参加科举考试上,一直有分歧。宋代程颢遇到周敦颐之后,觉得圣人之学,才是人生应该真正追求的东西,就放弃了科举考试,一心做学问,探寻人生的真谛。

王阳明最初对科举不以为意,但后来慢慢认识到,圣人之学和科举考试以及科举之后的做官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必须带着圣人之学去考试,去做官,而不是为了做官去考试,为了功利去做官。因为把科举考试看作是圣人之学的一个手段,所以,王阳明对于考试的心态就很放松,他两次考试都没有考中,尤其第二次落第的时候,按常理应该打击很大,但王阳明安慰其他落第的考生:“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王阳明在《传习录》以及其他文章、书信中,多次谈及圣人之学和科举之间的关系,他总的看法是,举业和圣人之学并不矛盾,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圣贤之志。如果你有圣贤之志,那么,无论做什么,都是在磨炼自己成为圣贤。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在磨炼自己的志向和德行。同时,王阳明也认识到,在当时那样一个社会,如果不参加科举,就很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就很难改变这个社会,所以,不去通过科举求得官职,就像没有尽最大的努力,却抱怨天命一样。

在工部时,一个同事要去广西做地方官,王阳明写了一篇《送黄敬夫先生佥宪广西序》,谈了自己对于做官的看法。在王阳明看来,从前做官的人,是为了实现理想,为了践行天道,而现在做官的人,是为了谋取自己的私利。为了实现理想,为了践行天道而做官,遇到再大的艰难险阻也不能动摇其心……为了谋取自己的私利而做官,遇到安稳就会得过且过,遇到利益就会去追逐,遇到艰难就会产生恐惧。所以,当黄敬夫要到偏远的广西去做官时,王阳明希望他能像从前做官的人那样,仁民爱物,心怀天下。到时候,广西的人民自然也会将他视作父兄、亲戚那样爱戴、眷恋,他也就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了。

十六岁那一年王阳明决定参加科考,但在科考的过程里,他有意无意地想要表明,他自己参加科考和他父亲并不一样。同时,他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渐渐找到了平衡,明白了自己要担当的角色是什么。 bDkdv0f1aZbeAq1l7t7lY+sTNGcboHpbYDrjJItlEThCecul8elfR3QUD4/zvqF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