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生只做一件事

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传习录·陆澄录》

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人的本质是永远处于制作之中的;人性并非是一种实体性的存在,而是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因而,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被称作为不断解放自身的历程。

——卡西尔《人论》

01

王阳明心学在文本上的体现,主要是《传习录》。理解王阳明心学,不妨从“传习”两个字开始。“传”,是传授的意思,也有传承的意思。传授什么呢?当然是儒家的经典。传承什么呢?看《论语》中的一个记载,孔子被围困在匡地,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这段话的大意是,周文王去世之后,文化的礼乐制度不就在我这儿吗?假若天意想要让这个传统丧失,那么后面死去的人就不会知道这个传统,或者说,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根本的法则就会消失。假若天意不想丧失这个文脉,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孔子有一种自信,也有一种使命感,认为自己承担着上天的使命。这种自信和使命感,在王阳明身上也同样强烈,要把周文王、孔子的文脉传下去。

再看“习”这个字,意思是反复去练习,反复去做。《论语》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时习之”,有三个意思,一是指的是在一生当中不同的阶段,要学习不同的事,古人六岁学习识字,七八岁,学习简单的礼节,十岁学习计算,等等;二是指不同的季节学习不同的事情,夏季诗歌弦乐,秋季射击打猎;三是指一天当中不同时间的学习安排。合起来,大概的意思就是,学习经典,并能够时时去练习去实践,是一件让人内心快乐的事情。

这是“传”这个字和“习”这个字的儒家源头。明白了这个源头,我们就能明白王阳明心学的本怀是什么。传授儒家经典的道,并使得大家能够去实践,肩负起读书人的使命,让我们的道不要沉沦。这是王阳明心学的本怀。

02

王阳明倡导知行合一,因此,学习王阳明心学,不能只看文本,还要了解王阳明在现实生活里是一个什么样子。从他的人生经历中可以体会他的心学。关于王阳明的经历,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个关键点,要放在中国古代士大夫这个群体中去看,也要放在明朝这个特殊的时代去观察。中国古代的士大夫,接近于现在所说的知识分子,又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的职业是官员,但又和现在的官员不太一样。《论语》中曾子对于士有一个定位:“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可以看出士大夫所要完成的使命和人格。

中国历史有一个特点,一方面是专制的皇帝制度,另一方面却是先进的科举制度,平民子弟通过科举可以成为士大夫,帮助皇帝治理国家。北宋士大夫的地位得到最大的重视,和皇帝共治天下。元代对于这种传统有所毁坏。明代的政治可以用黑暗来形容,前所未有地取消了丞相这个职位,对于士大夫(读书人)表现出极大的不信任。唐代的时候,大臣可以站着和皇帝说话。宋代是坐着,称皇帝为官家,君臣的关系有点接近现代的上下级关系。明代对于大臣实行廷杖(当廷打屁股),这是历史上一次对于“士大夫”的羞辱。到了清代,旗籍官员自称“奴才”。

明清在政治制度上,是大倒退。有明一代,基本是宦官弄权。但另一方面,明代的科举制度越来越成熟,官员的选拔制度也变得成熟,学校发达,平民子弟除了通过科举考中进士或举人而当官,还可以进入国子监以监生资格得官,还可以由朝廷不定期访求或由有名望的地方官推荐。这个背景下,社会风气是读书人忘了士大夫的本义,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官场的风气也很腐败。王阳明在这样一个历史大背景下,倡导知行合一和良知,是想恢复儒家的道统,希望士大夫担负起应有的使命。

第二个关键点,要从王阳明本人的经历去观察。王阳明的一生,是立志做圣人的人生传奇。王阳明,原名王云,后改名为王守仁,生于公元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去世,浙江余姚人,他父亲叫王华,是明成化十七年(1481)的状元,做官做到南京吏部尚书。他祖父叫王伦(字天叙),应该是一个洒脱不羁的人,当时的人把他比作陶渊明、林和靖。再往上追溯,可以追到西晋时候琅琊孝子王览,王览的曾孙就是书法家王羲之。王羲之定居浙江绍兴,一直传到二十多代,有个王寿,移居到余姚,成为余姚王阳明家族的起源。

据说王阳明出生前,他祖母做了一个梦,梦见天上一个神仙踏着祥云把一个可爱的婴儿送到自己怀里。然后,隔壁就有婴儿的啼哭,儿媳妇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王阳明。他祖父为了纪念这个梦,就把婴儿取名王云。奇怪的是,这个孩子直到五岁,还不会说话,将近六岁那一年,有一天,一个和尚从门口经过,看到王阳明,感慨说:“天机是不可泄露的,你们既然泄露了,他自然就不会说话了。”于是,他祖父把他的名字改为守仁。果然,很快就会说话了。

王守仁年轻的时候,曾经去家乡附近的阳明洞筑室读书,所以,后来的人都叫他阳明先生。关于王阳明的生平事迹,一定有一些添油加醋的成分,这也是人性的通病,喜欢神化一些自己喜欢的人,当作神供奉起来。但王阳明一生的经历,确有非凡之处。一是他很小的时候,就显现了不凡的天赋,二是他一生的经历挺传奇的,几乎像一部武侠小说。

王阳明十一岁那年,跟随祖父去京城,经过镇江时,祖父邀约了一群朋友在金山寺喝酒。从前的文人,一起喝酒就免不了要即席赋诗,就在大家想着写什么好的时候,王阳明突然高声朗读了一首自己写的诗:“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在场的人都很吃惊,一个十一岁的小孩怎么能写出这样的诗?有人提议以眼前的“蔽月山房”为题,再写一首,结果,王阳明很快就脱口而出:

山近月远觉月小,

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于天,

还见山小月更阔。

这首诗显现了王阳明广阔的视野。十五岁那年,王阳明自己一个人出游长城居庸关一带,进入塞外蒙古等少数民族的区域,考察他们的情形,一个月后才回到京城。十七岁奉父亲之命,到江西去结婚,迎娶江西布政司参议诸养和的女儿。结婚那天,准备行礼的时候,突然不见了王阳明。原来他一个人到外面散步,走到铁柱宫,遇到一个道士,就聊起了养生之说,把婚礼给忘了。等到诸家的人找到他,差不多已经是第二天凌晨。

王阳明考了两次会试,都落榜了,直到第三次考试,终于考中进士。考中进士后在工部、刑部等当官,本来可以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晋升,但王阳明在正德元年(1506)上书皇帝,抨击当时的太监刘瑾,被关进监狱,出狱时还遭到廷杖四十的惩罚。在监狱里,王阳明每天读《周易》,思考其中的玄理。最后皇帝下诏,把王阳明发配到贵州龙场做驿丞。

去贵州的途中,经过浙江,王阳明发现有杀手跟着他。在钱塘江边,王阳明写了两首绝命诗,跳进了钱塘江。杀手以为他已经自杀,就回京城去向刘瑾报告了。不想王阳明是假装自杀,实际上是躲在一条商船的下面。他跟着这条商船,一直漂到了福建沿海,上岸后向武夷山走去。在山里,他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二十年前他在江西铁柱宫遇到的那位道士。这位道士点拨了王阳明,不应该逃避,而是应该到龙场去赴任。当然,关于王阳明躲避追杀,从海上逃到武夷山,有学者怀疑是王阳明的学生编造的,并非真实。

到了龙场,王阳明建立了龙冈书院,传播文化,开展教育。最重要的是,龙场在王阳明的精神历程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地方,叫做“龙场悟道”。王阳明讲心学,就是从龙场开始的。正德五年(1510),朝廷任命王阳明做庐陵县令,在县令任上,王阳明显示了杰出的管理才能,和处理复杂事件的应变能力。当年,升任南京刑部主事,不久又调任北京吏部主事。

正德十一年(1516),王阳明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这几个地方,多年来一直遭受匪患,历任官员都无能为力,但王阳明以一介书生,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不仅歼灭了四股土匪力量,而且为当地制定了长治久安的方法。这次江西平寇是王阳明一生中最为称道的事功之一。

第二大事功是平定宁王叛乱。宁王朱宸濠的祖上是朱权,是朱元璋第十七个儿子,当年燕王朱棣骗取他的信任,一起造反,夺取了皇帝的位置,但朱棣当了皇帝后,没有实现自己的承诺,反而把朱权打发到南昌。到朱宸濠,已经是第四代的宁王。因为历史上的过节,宁王家族一直有不满,正好当时的皇帝朱厚照荒淫无能,朱宸濠觉得机会来了,于是,他网罗人才,苦心经营,终于在正德十四年(1519)起兵造反。王阳明当时已经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正被朝廷派往福建剿匪,途中听到宁王起兵,又折回南昌。由于兵力相差悬殊,当时的官员都在观望,而王阳明却用计谋打败了宁王。

当然,由于皇帝的昏庸,王阳明不仅得不到表彰,还差一点被诬陷为宁王同谋。正德十六年(1521),武宗朱厚照死了,世宗嘉靖皇帝继位。嘉靖下诏封王阳明为新建伯,在明代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此后几年,王阳明一直在家乡讲学,直到嘉靖七年(1528),朝廷又派王阳明去广西剿匪,这是他一生中第三大“事功”。那时王阳明已经五十八岁,还患有肺病,一路颠簸,到了广西,以招抚的办法,和平地解决了匪患。王阳明在给皇帝的上疏中提到,广西思恩十八九年间,不断有人造反,是因为官员的设置体制出现了问题。

嘉靖七年十月二十九日,在广西返回浙江的途中,在一个青龙铺的地方,病入膏肓的王阳明到了生命最后一刻,他的学生问他有什么遗言,他回答:“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说完,就溘然长逝。他的遗体葬在浙江绍兴兰亭洪溪仙霞山的南麓。

03

王阳明教育学生,总是强调不管做什么,还是学什么,你要回到那个根本,如果回到了那个根本,那么,什么事都不是事儿,没有问题是解决不了的。你一生所要做的,只需要抓住那个根本,人生自然就会顺畅。那么,如何抓住那个根本呢?王阳明用了三个概念展开了一套认知和修习体系,也可以说是他的心学体系。

第一,心即理。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出了什么?“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那么,这个自足的性在哪里呢?在心里。心即理,回到心里,就是回到了天理,回到了那个最本原的东西。所以,你要回到你的内心。但是问题来了,有人问王阳明:“人都有这颗心,心即理。为什么有人会行善,有人会作恶呢?”王阳明回答:“因为恶人的心,失去了心的本性。”有一个清净的本心存在,“恶”是因为失去了这个本心。所以,做人的根本,就是要把这个本心找回来。比喻的说法是,心像一面镜子,圣人的心,或者说,觉悟了的人的心,很清净,但凡夫的心,沾染了很多灰尘。王阳明有时候把这个本心叫做“道心”,没有人为因素的污染,而被人为因素污染的心,叫“人心”。

心即理。前提是你的心必须是清净的。所以,要修炼,要用功,怎么用功呢?王阳明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第二,知行合一。知行有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就是王阳明反复讲的,知和行是同一件事。那么,如何让知和行成为同一件事呢?王阳明的回答是立志。知行合一的本体是立志,立志就是确立成为圣贤的人生目标。很多人不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是因为他们没有人格上的志向,没有做一个圣人的目标。

在王阳明看来,你只要认定一个简单的天理,成为自己的信念,你就会活得很好,做什么事都可以。这一点非常重要,王阳明讲的立志,不是要赚多少钱,当多大官,而是儒家的信念:成就一种美好的人格,你就可以获得丰厚的人生。

第二个重点,知行合一,某种程度上是对虚伪的社会风气的反拨。有的人其实并不相信挂在墙上的口号,但因为谋生的原因不得不去做,很拧巴,内心想的和做的,不太一样。整个社会有一种精神分裂的状态。像贪官污吏,一个个满口正能量,但私下男盗女娼。问题是大家都不当回事,整个社会的风气很造作很虚伪,场面上说一套,行动上又是另一套。

王阳明曾经给朋友的信里,对于当时虚伪的社会风气痛心疾首。王阳明在讨论孝道的时候,特别强调怎么孝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真正要有孝心,如果没有这个孝心,“就像演员,扮演出各种孝顺的仪式、样子,但这是真的孝顺吗?”在一个虚伪道德风气里,普通人过得都很拧巴,而权力场的人往往虚伪。两者共同的特点都是缺乏原则,缺乏自洽的逻辑,在自相矛盾里求生存。区别在于拧巴是和自己过不去,也和别人过不去,但并不想害人,更多的是自己的求生欲。而虚伪是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有谋取私利的意图在,为了谋取私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当然也会损害别人的利益。虚伪可以说是人性中最大的恶,个人的问题,社会的问题,都由表里不一的虚伪引发。

归纳起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强调的是人应该遵从自己的内心去恪守一个简单而基本的信念和原则,然后,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日常行为里。其中的关键是你要坚信这个原则,并把它变为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王阳明的这一套,当然有不够缜密之处,但确实非常励志,也很有效。事实上,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或科学家,总结自己的经验,都没有什么高深的东西,不过是恪守了自己内心的热爱和原则。今天人们甚至认为,很多商品贩卖的并不是产品,而是信念。只有你带着信念去做商业,你才能成功。

知行合一,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行动逻辑,是一种如何把事情做成的逻辑。如何做成事呢?在朱熹看来,“义理不明,如何践履?”有人反驳说:“只要践履,就能明白义理。”但朱熹说:“好比你要去一个地方,路都不晓得走,怎么去走?”一般人都会觉得朱熹讲的没有错,我们去什么地方,总得把路怎么走弄清楚,然后上路,这样才不至于出什么差错。

但王阳明并不赞同朱熹的看法,他的思路是,只要立志去某个地方,就一定不会走错路,一定可以到达,如果你走错了,那一定是你并没有真心诚意地想去那个地方。我们回顾一下,王阳明和朱熹的分歧,是从格物开始,朱熹认为,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定理,格物就是探究万事万物的定理。而王阳明认为,万事万物并没有什么定理,而是我们的内心有定理,我们应该去把我们内心的定理挖掘出来,那么,看待万事万物,都能看到天理。

这个分歧很微妙,但又很深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和方法论。大致来说,一个是因为看见所以相信,一个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当然更深的意思是,你必须先有一个来自心的统摄性的力量,这种力量会给你方向,带你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第三,致良知。后期王阳明只用“良知”这个词,涵盖了他心学的内涵,他对学生说:“良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具备良知。看见父母自然知道孝顺,看见兄长自然知道恭敬,看见小孩落井自然有同情之心。这就是良知,不必向外求取。如果良知显露,又没有被私欲迷惑,就是《孟子·尽心上》所谓‘充分地生发恻隐之心,而仁慈之心就没有用尽的时候了’。但是,对于平常人而言,不可能完全摒弃私欲的障碍,因此,必须用‘致知格物’的功夫,摒除私欲,恢复天理,让本心的良知不再有私欲的障碍,能够发挥无碍,充分地流动开来,这就是‘致良知’(达到良知)。达到了良知自然就能意诚了。”

但王阳明又多次解释,这个良知,并非一个固定的念头或教条,占据在我们心里,良知恰恰是一种不执着、不僵化的状态,像一面明亮的镜子。当心像一面明亮的镜子,心会告诉我们一切,一切的真相。

04

历史上,禅宗是佛教的一次革命。人人皆有佛性,因此,只要你回到自性,就可以成佛,不需要依赖寺庙,也不需要依赖佛祖,个人完全可以透过自我修行而开悟。把觉悟的主导权完全交给了个人。西方的马丁·路德也是如此,是基督教的一次革命,把救赎的权力从教会和祭司中解放了出来,交给了信仰者。王阳明心学是儒家的一次革命,人人都是圣人,只要你知行合一、致良知,你就是圣人。

对于时代,个人好像无能为力。心怀慈悲,也阻止不了战争的爆发;心怀正义,也改变不了社会的种种不公;诸多事情,再努力也无济于事。但是,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自律的人、每天早起、坚持运动、清淡饮食,诸如此类,只要你愿意做,就一定能够做到。

在黑暗里,固然要去寻找光明,但最彻底的,是让自己成为发光体。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就是要让自己成为发光体,让自己内心的光明照耀世间。王阳明一生,非常坎坷,好几次处于死亡边缘,但每次都化险为夷。有一个学生问他有什么诀窍,王阳明说没有诀窍,只不过是他做到了知行合一,内心有良知。

很多人把王阳明看作是一个成功者,但实际上,在我看来,王阳明的一生,展现的是一个成长的故事,而他的心学,更不是什么成功学,而是对于成长的探究,对于如何成为一个人的探究。王阳明说:“如果我遵循了我内心的良知,觉得这个事情不应该做,那么,即使孔子说过可以做这个事,我也不会去做。”他的意思是你自己要去创造一个你自己的世界,成为一个你应该成为的人,这是我们这一生唯一应该去做的事。

事实上,即使今天,很多所谓成功的优秀企业家,之所以成功,也不只是成功的故事,更是一个个人成长的故事,一个如何做人的故事。我把王阳明心学提炼成五个法则:种子法则、心灵法则、纯粹法则、行动法则、担当法则。透过这五个法则,探讨生命成长的奥秘,以及人如何找到自己的本原,从而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这是一次洞察人性的旅程,也是一次自我认知的旅程,更是一次在当下即刻行动的旅程。

看清人性的真相,找到成长的源泉,不再慌张,不再恐惧,每一个当下都在坚定的行动之中。不管时代怎么样,愿我们都要竭尽全力,做更好的自己,拥有一个我们想要的人生。 igkWRw5RlO6tDFZDkSb4e82bNBZFDHH3gbB1SQrMGqY9Uii6tjCyOjBOqmkTdq2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