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0 如何度过人生中的危机?

正德元年(1506),王阳明三十五岁,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在讲这件大事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明朝的历史,可以帮助理解发生在王阳明身上的事情。1368年,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但是在政治制度上并没有回到元朝之前的宋朝,而是延续了元朝的风格。有些学者说,明朝延续了元朝的“野”。这个野,有点野蛮的意思。朱元璋在位的时候,有三点对于后来影响深远。第一,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领导各个部门。第二,把他二十三个儿子和一个从孙都封为藩王,分别在全国各地的军事要点,有自己独立的军队,主观上是想要各个兄弟保卫皇帝,但客观上,埋下了内斗的祸患。第三,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建立了一个组织,叫锦衣卫,可以越过政府的刑部等部门,直接侦察、审判等,开启了明代特务统治的先河;后来永乐帝建立了东厂、明宪宗设立了西厂,成为明代政治体制里很特别的两厂一卫。他们之间也是相互制约、相互斗争。

太子朱标比朱元璋更早去世,所以,接替朱元璋的是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但建文帝很快就被他的叔叔朱棣推翻,朱棣为明成祖,进入永乐年代。明成祖推翻建文帝的时候,太监起了很大作用,因此,明成祖之后,太监在朝廷内担当了最重要的角色,以至于后来有人评价,明朝就是太监当政。朱元璋和朱棣奠定了明朝政治的基础,后来发生的种种,都可以从他们那里追溯。王阳明出生的时候,是明宪宗成化年代,少年到青年,以及职业生涯的开始阶段,是在明孝宗弘治年代。1506年,皇太子朱厚照继位,开始了明武宗正德年代。

可以说,王阳明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在政治上极为严酷的时代,明孝宗在明朝的皇帝里,被认为是一个比较正常,而且有所作为的皇帝。但体复杂的权力斗争,也让进入仕途的王阳明几次想离开官场,去山里做阳明山人。到了明武宗,情况变得很糟糕。

明武宗重用八个太监,以刘瑾为首。刘瑾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小太监,从小的玩伴。朱厚照当皇帝的时候只有十五岁,他的父亲死前为他安排了三位辅助大臣:李东阳、刘健、谢迁。三位大臣都是名重一时的人物,其中李东阳是著名的诗人。但武宗不喜欢文官,不喜欢规矩束缚自己,他喜欢的是和刘瑾无拘无束地游玩。结果,朝廷形成了以皇帝和刘瑾为一方的集团,和以刘健等为首的文官集团。文官集团希望皇帝能够按规矩做皇帝,治理国家,和太监集团的斗争很激烈。他们不断上书皇帝,希望皇帝远离太监,但都没有什么效果。谢迁和刘健以辞职的方式,想要唤醒皇帝,还是没有用。

一个名叫戴铣的言官,连同另一个言官,上书皇帝弹劾刘瑾,言辞非常激烈,直接怒骂刘瑾等人是阉党、小人。结局是,皇帝认为戴铣等一派胡言,把他们都关进了牢里。

王阳明就是在戴铣入狱后,决定向皇帝写一封信,为戴铣他们说情。戴铣并非王阳明的亲戚或好友,王阳明这样做,在我看来,是他立志的种子在起作用,他要做圣贤。在这样的情况下,理当上书皇帝,告诫皇帝走上正确的道路,这是臣子的责任。他当然知道危险,但对于一个立志做圣贤的人,圣贤的原则高于一切。总之,王阳明觉得他必须顺从自己内心,去做这样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果然,这封信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明知道危险,但出于原则,仍然去做了,我们一般人并不容易做到。做到了,被抓进监狱,往往又会愤恨、埋怨,觉得上天不公,让好人蒙冤。自己明明没有做错什么,却要进监狱。实在是没有天理。但王阳明还是相信天理,还是那颗“做圣贤”的种子在推动着他。他对于自己的行为没有一丝后悔,更没有怨天尤人。

最痛苦的时候,他在监狱里学习《周易》,在孔子的儒家思想里,《周易》是重要的构成部分。王阳明写了一首读《周易》的诗,用了六个卦。杜维明先生分析了这六个卦的含义,第一是蒙卦,一个蒙昧青年,“停留在危险的边缘不知所措”,王阳明建议把重点放在阳爻上,爻表示的是阴阳交织的整体作用,对地球来说就是指太阳和月亮的运动对地球的交织作用,有“作用相交织”的含义。爻是组成卦符的基本符号。阳爻,代表阳性原则。杜维明认为诗句表达的是,虽然自己无故受到很重的惩罚,但最好是承受这种苦难,而不是采取激烈的行动对抗。第二是大畜卦,守持、收敛、养护。不仅仅是一种防卫姿态,还可以是为了将来采取勇敢行动而培养自己的活动和培育内在力量的一种方式。第三是蹇卦,表示险阻迟早会出现,但能够被克服,也应该被克服。第四是震卦,表示震动造成了他的不利位置,但是暂时的,考验过后,就会很轻松。第五是遁卦,寓意是黑暗势力在上升,光明退至安全之处,使得黑暗不能侵害,这种引退不是出于人的意志,而是出于自然规律,在这种情况下,撤退是恰当的举动。第六是蛊卦,“蛊”字的意思是容器里有一些虫子,还是有毒的,所以很危险,但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可以升华,不为国君和王公效力,可以去做更高尚的事情。依杜维明的解读,这句诗是说,王阳明认为以身示范,传播儒学,比科举做官更有意义。(见杜维明著《青年王阳明》)

最后,皇帝下诏把王阳明贬到贵州龙场去做一个小官。这在当时等于去送死。这让王阳明陷入了两难,如果不去,将会遭受更严厉的惩罚;如果去,几乎就是九死一生。怎么办呢?很难办,这个难办大概让王阳明彷徨了一段时间,所以,在王阳明出狱之后到龙场上任,差不多大半年时间,神秘失踪了。关于这一段失踪,有很多说法。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他先到了钱塘江胜果寺养病。然后,刘瑾派了两个特务追杀他,他就在江边伪造了一份遗书,还有鞋子衣服,给人跳江自杀的假象,实际上是去了武夷山,准备完全躲起来隐居了。但最终,王阳明还是选择了去龙场上任。推动他作出这个决定的,是占卜,他在武夷山很矛盾的时候,占了一卦,占得的是“箕子之明夷,利贞”。箕子是殷朝纣王的叔叔。传说也是朝鲜的开国国君。这个卦的意思是什么呢?当时箕子劝谏纣王,纣王不听,有人劝他不如逃亡算了,箕子不肯,认为劝谏君王,君王不听,自己就逃跑,是在显示君王的暴行而讨好人民。于是,就假装自己发疯了,做了奴隶,也就是宁可伤害自己,也要守持正道。所以,这一卦讲的是,不应该逃跑自保,而应该坚守正道,光明终会到来。

当时王阳明写过一篇《田横论》,也可以看出他的想法。田横是秦汉之际的一个人物,用自杀来表白自己不肯归降汉朝,被称为壮士。王阳明这样评论:“知死为义,而不权衡乎义,勇有余而智不足也。天下未尝有不可处之事;吾心未尝有不可权之事。”历史上一直把田横看作是杀身取义的烈士,但王阳明却认为田横这样做,是有勇无谋,没有认真去权衡义到底是什么。在王阳明看来,天下的事情,再难,总是有可以处理的办法;天下的道理,再难讲清楚,我的心总能够权衡清楚。

王阳明决定委曲求全,去贵州龙场做一个小官,却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高光时刻:龙场悟道。 N0+E/BiyTZRTEVYG5kRFD1C6ovzxJ9+rRNgO1MGsvCn7fWIZSA3enPJTdftglY0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