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 楚为诸夏之族

楚为夏族,传说甚多。《史记·楚世家》云:

楚之先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氏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熊绎当周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

《国语》郑语云:

荆子熊严生子四人:伯霜、仲雪、叔熊、季。叔熊逃难于濮而蛮。季是立。……(四人者皆)重黎之后也。夫黎为高辛氏火正……故命之曰祝融。……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佐制物于前代者,昆吾为夏伯矣,大彭、豕韦为商伯矣。当周未有。己姓昆吾、苏、顾、温、董。董姓,鬷夷、豢龙,则夏灭之矣。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之灭矣。秃姓,舟人,则周灭之矣。妘姓,邬、郐、路、偪阳,曹姓邹、莒,皆为采卫,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数也;而又无令闻,必不兴矣。斟姓无后。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芈姓越,不足命也。蛮芈蛮矣,唯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矣。

以上两种传说,皆详述楚之世系,自其种族的来源以至其种族的分化,虽小有差异,而大致相同。吾人于以上传说中,实可以看出楚为夏后之若干印迹。

《史记》与《国语》皆谓祝融为楚之远祖,同时又谓祝融之后,其后中微,或灭于商,或灭于周。此外则或散在中国,或徙于蛮夷,既无以纪其祀,亦不足称数。祝融之后,唯鬻熊一支,实有昭德,故能兴于荆楚。鬻熊芈姓,故国语云:“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吾人由此而知祝融为楚之远祖,而鬻熊则为楚之近宗。所以楚族把祝融与鬻熊当作种族之神,而奉祀于祭坛,其有不祀者,则同族必起而让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传曾有“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的记载。可见祝融与鬻熊者,乃属于楚族的一切氏族之共同祖先,因而楚族又有融族之称。

祝融得名,《史记》谓系“光融天下”之意,《国语》谓系“昭显天地之光明”者之美称,此皆出发于“火正”之附会。余以为祝融得名与鬲有关。因为融字从鬲从虫,故融族者,即鬲族之一。《国语》周语云:“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是夏亦与融有关,而所谓“融”者,实为一切具有鼎鬲文化的氏族之原始的图腾。楚既以融为祖,即表明楚族亦为以鼎鬲文化为特征的夏族之一分支。证之融之后,有以圜器得名之昆吾,有以䰝得名之鄫(《史记·楚世家》谓楚之六族中有会人,会人即曾人,亦即鄫人)。有以 9787520501811_0-Chapter02-23.jpg 得名之韦,有以豆得名之彭祖(即《国语》中之大彭)。即可了然于夏族后来之分化与鼎鬲文化之演变实有不可分离之关系。

至于“鬻熊”,余以为即“祝融”一音之转,故鬻熊即祝融。按融字从鬲,鬻字亦从鬲。前者鬲从虫:而后者则鬲从米。前者鬲无耳,而后者则有两耳。但“融”与“鬻”之同为三足器,则无可疑。“融”字转为“鬻”,与鬲之附耳有关,同时亦与稻之种植有关。从字的构成上看来,融为烹调肉食之具,鬻为烹调稻米之器。按稻原为马来半岛之一种野生植物。后来由南太平洋系种氏族带至长江流域,以后南迁荆楚的夏族习而种之,以为主要食品。证之融族中之秃、苏、季(即季连)诸族名,皆从禾字,足证楚族与禾有关,因而“融”之变而为“鬻”,正可以表示具有鬲器文化的夏族,在其南徙荆楚以后,因生活资料之改变所发生之结果。

荆楚一带虽至今尚未发现仰韶式的鬲器,但据传说所载,在古代曾发现过磨制石斧。《旧唐书》卷十《肃宗纪》云:“楚州刺史崔侁献……雷公石斧,长四寸,阔二寸,无孔,细致如青玉。”余以为所谓雷公石斧,实即新石器时代之磨制石斧,偶因雷风冲洗而出,故古人以为雷公石斧。据《旧唐书》所述,此种石斧长四寸阔二寸,作长方形。据吾人所知,今日所发现之南太平洋系新石器文化中之石斧,皆作爪形或梯形,而仰韶式的石斧,则皆作长方形,因而余疑唐代在楚州所发现之雷公石斧,即仰韶式的石斧,亦即为夏族之文化遗物。唯仰韶式石斧多钻有孔,或用以穿绳,或用以附柄。而此云:“无孔”似有未合。但从其“细致如青玉”一语看来,则知此种用以作斧之石质,实甚坚硬,其硬度甚至使当时人类无法钻孔。而当时生活于荆楚一带森林区域的夏族,他们随山刊木,斩除荆棘,又必须用坚硬之石质作成石斧,始能开辟此原始之荒原,或者这就是仰韶式有孔的石斧,一到楚州即变为无孔的原因?总之,随着鬲器文化之南播荆楚,仰韶式石斧,实亦有同时南播的可能,此种可能,吾人在今日不过姑妄言之,以俟将来考古学的发现之证明。

或有人谓楚为南太平洋系人种,与古之蛮族或今日之西南诸落后种族同种,但余以为楚族与蛮族在文化上乃至人种上之混合则有之,谓其出于蛮族,则余不敢同意。因楚与蛮之间界限分明。如《国语·郑语》云:“叔熊逃难于濮而蛮。”则是楚人以濮人为蛮。又《史记·楚世家》云:“吾先鬻熊……始开濮地而有之。”则是在楚人入据荆楚之前,荆楚原为濮人之居,而楚人之定住荆楚,乃系驱濮人而占有其地。所以《左传》文公十六年传谓:“庸人帅群蛮以叛楚,麇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此正说明楚族在南徙荆楚以后,尚与百濮、群蛮发生不断的冲突,故余以为楚非蛮族。

或有人曰,楚为殷族。但是据卜辞及《诗经·商颂》所载,楚族又确为殷族到达荆楚以前之先住种族。《商颂》云:“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是殷族曾有挞伐荆楚之事。如荆楚无先住种族,则殷族又何必大张挞伐?又据卜辞所示,殷人挞伐荆楚,不仅一次,而其所挞伐之种族,正为芈姓之族。卜辞中有云:“戊戌卜又伐芈。”故余以为楚非殷族。

楚族既非蛮族,亦非殷族,而其命名又与鬲器有关,故必为夏族南徙的一支。

关于夏族一支之南徙荆楚,在禹治水的传说中,曾有此暗示。《淮南子·修务训》云:“(禹)凿龙门,辟伊阙,修彭蠡之防。”由龙门伊阙以达于彭蠡,正是夏族由仰韶遗址附近南迁荆楚的路程。余以为此种传说,并非完全无据,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后,实有一部分夏族由河南西部南迁荆楚的事实。此南迁的夏族,就是杞、鄫的一部分。

按学者皆谓杞、鄫只有东迁之事,如《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传云:“杞,夏余也,而即东夷。”又僖公十九年传云:“邾文公使鄫子于次睢之社,欲以属东夷。”皆明示杞、鄫东迁于东夷范围之内。但余以杞、鄫之族,亦有向南迁徙者。

《竹书纪年》谓夏后廑四年,“昆吾迁于许。”《左传》昭公十二年传谓:“昔我(楚)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是昆吾曾南迁于许,而南迁于许之昆吾,又为楚之皇祖伯父。

又传说谓禹曾铸鼎于荆山,而《墨子》耕柱篇谓“昔者夏后开使蜚廉铸采金于山川,而陶铸于昆吾。”铸鼎与铸金,当为一事,是昆吾似又曾由许以迁于荆山。荆山者,为楚之先王熊绎所居,故昆吾之族,实有迁于荆楚者。

按昆吾之族有己姓,《国语》郑语云“己姓昆吾。”又《左传》哀公十七年传,谓昆吾之虚有戎州己姓,余以为己与杞为一字之变体,卜辞杞又作 9787520501811_0-Chapter02-24.jpg ,故己氏当即杞氏,而 9787520501811_0-Chapter02-25.jpg 氏当即己姓昆吾,故余以为杞有南迁之事。

如前所述,杞族余裔曾有一部分留在楚之北境方城附近,但据曾侯钟铭文所示,则鄫似又有南迁荆楚之事。铭文云:

惟王五十有六祀,徙自西阳,楚王章韵,作曾侯乙宗彝,置之

于西阳,其永时用享。

按铭文中,曾侯当即鄫侯,西阳所在,虽无可考,但在楚之境内而又曾为曾侯所居,则无可疑。铭文中楚王章韵,古物铭谓即楚惠王,因楚之诸王,唯惠王在位五十七年,故以此钟为惠王所作。余以为不论此钟为何王所作。而楚之曾铸此钟、置之西阳,以为永享曾侯之宗彝,则系实有其物。楚既为曾侯作宗彝,则曾侯必为楚之祖先,而又置之于西阳,则曾侯必与西阳有关。故余以为鄫亦有南迁荆楚之事。

吾人由杞、鄫南迁的事实,始了然于楚之族有“昆吾”与“会人”,盖“昆吾”即“杞”,而“会人”即“鄫人”也。此二族者皆为南迁荆楚之夏族。故余以为楚为夏族。五 鬼方为诸夏之族当夏之末季,曾有一部分夏族,在殷族压迫下,退回西北老家。《史记·匈奴列传》索隐引乐产《括地谱》云:

夏桀无道,汤放之鸣条,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妻桀之众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中国谓之匈奴。

王国维氏《鬼方昆夷 9787520501811_0-Chapter02-26.jpg 狁考》谓鬼方、昆夷、 9787520501811_0-Chapter02-27.jpg 狁、獯鬻并是匈奴的异称,因疑此西退之族,即后来之匈奴。 [21] 余以为此西退之族即殷时之鬼方,而鬼方不是匈奴。因为匈奴为停留于蒙古高原之原住种族,而鬼方则为进入中原以后的夏族之退回西北者。前者中国史上称为北狄,而后者则被称为西戎。

鬼族在夏族中,为一最大的氏族。他们在夏代曾以伊洛为中心,而分布于山、陕、河南交界处一带。故这一带到春秋时,尚有鬼州之称。《左传》昭公四年传云:

四岳、三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是不一姓。

以上所谓九州,实即鬼州之讹。所谓是不一姓,即指诸夏之族。

这一带的种族在春秋时尚称鬼州之戎。《左传》昭公二十二年传云:

晋籍谈、荀跞帅九州之戎,……以纳王于王城。

此所谓九州之戎,亦即鬼州之戎。

如前所述,直至殷代洛阳附近尚有九侯城。此九侯城,亦即鬼侯城,盖鬼族集中之地也。

由此足证鬼族曾一度入据中原,到殷族进入中原以后,又退回西北,成为殷族可怕之敌人。殷族曾发动不少的战争,以进攻此可怕之敌,企图对夏族作犁庭扫穴之举。但是鬼族的力量,亦甚强大,所以传说中说他们之间曾经发生过长期战争。《周易》《既济》爻辞云:“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又云:“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卜辞中亦有“乙酉卜,鬼方 9787520501811_0-Chapter02-28.jpg ,五月”的记载。直至周代,鬼方仍居西北,并与周族发生不断的冲突。《竹书纪年》武乙三十五年条云:“周公季历伐西落鬼戎。”盂鼎及小盂鼎皆有“王□盂以□□伐 9787520501811_0-Chapter02-29.jpg 方”的记载,梁伯戈铭文中亦有“ 9787520501811_0-Chapter02-30.jpg9787520501811_0-Chapter02-31.jpg (即蛮字)”的字样。 [22] 从这些记载中吾人可以看出鬼方在周之“西落”,而且在《诗经大雅》中将鬼方与中国对称,如云“内 9787520501811_0-Chapter02-32.jpg 于中国,覃及鬼方”。 [23] 故知鬼方在周时,仍为西陲强族。所以在殷时东夏虽亡,而鬼方犹在。

周金中有虎方彝,又周南宫中鼎二三两器铭文皆有“惟王命南宫伐反虎方之年”的记载,此外《左传》哀公四年传亦有“楚人既克虎夷”的记事。余疑虎方或虎夷即鬼方或鬼夷。

按虎字甲骨文中有各种书法,如 9787520501811_0-Chapter02-33.jpg 。金文中亦有各种书法,如 9787520501811_0-Chapter02-34.jpg 。甲骨文与金文的虎字,虽有各种书法,但有一相同之点,即皆系模写虎之大头、巨口、利齿、长尾与其条纹或斑纹之皮毛。以后虎字在金文中又缩写为 9787520501811_0-Chapter02-35.jpg9787520501811_0-Chapter02-36.jpg ,前者仅存其口,后者仅存其头。亦犹羊字之作 9787520501811_0-Chapter02-37.jpg ,牛字之作 9787520501811_0-Chapter02-38.jpg ,皆系以局部之特征而象征其全体,此乃文字进化过程中必然之变化。余因此而疑鬼字即虎字。盂鼎及小盂鼎中鬼方皆作方,梁伯戈中鬼方作方,以上、二字,一为鬼从戈,一为鬼从攴,其为鬼字之变体,实无可疑。按鬼字从甶,从,《说文》中谓:甶,鬼头也。余以为非是。因甶即 9787520501811_0-Chapter02-39.jpg ,乃虎头也。而乃虎尾与虎纹也,故鬼字即虎字。其从戈或从攴者,乃表示以戈或其他武器搏伐虎方之意。如尚盘中虎字亦作,而学者释为畏,乃系大误。余以为鬼字畏字皆系虎字之变体,因虎为可畏之猛兽,故后来借虎为畏。殷人敬畏鬼神,故又借虎为鬼。实为鬼字即虎字,故鬼方即为虎方也。

虎方为夏之苗裔,吾人于南宫中鼎铭文中,可以获得一些暗示。如前所述南宫中鼎二三两器铭文皆记载南宫伐反虎方之事,而第一器铭文,则记载太史括怀土之事。铭文曰:

惟十有三月,庚寅,皆在寒,王在寒,师,师王命太史括怀土曰:“中兹怀人内史,锡于武(武)王作臣,今括里汝怀土,作乃采……”

余以为以上铭文所记之事,与第二三两器铭文中所纪伐反虎方之事必有关系,因而余疑“王命太史括怀土”与“王命南宫伐反虎方”,或系同指一事。准此以论,则太史应即南宫,即虎方当在怀土。按《左传》定公四年传曾有赐怀姓九宗于唐叔而封于夏虚的记载,则铭文中所谓赐于武王作臣的怀人,或即怀姓九宗之人?而赐于太史作采之怀土,或即怀姓九宗之土?果如此说,则怀土应在夏虚,而怀人又即虎方之夷,是则虎方为夏之遗裔,实有可征。

总上所述,余疑鬼方即虎方,而虎方又为虞氏之苗裔。因为虞为以虎为图腾之夏族中的一个原始氏族,其后分化,皆以虎命名。其在中国者,如虢如魏,其在东南者,如吴。而鬼方则为虞族之退回西北者。司马迁读《春秋》古文之后,“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余读金文,乃知不仅荆蛮、句吴与中国之虞兄弟也,西戎之鬼以及中原之虢与魏,与中国之虞亦兄弟也。 6l1n7wBurNb3bESFRxf4uXWMFKK9SaQ0xCkczfCnlTXhD2EFFaNGnc3rnaFue3p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