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吴越为诸夏之族

关于吴族的渊源有各种传说,《史记》吴太伯世家云: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

《吴越春秋》卷一《吴太伯传》云:

吴之前君太伯者,后稷之苗裔也。……古公病,二人(太伯、仲雍)托名采药于衡山,遂之荆蛮,断发文身,为夷狄之服,示不可用。古公卒,太伯、仲雍归赴丧毕,还荆蛮国,民君而事之,自号句吴。

此种传说皆系有孝弟的插画,显系封建时代学者之附会。但是剥开这些传说的穿插仍可以看出吴族系由北而南迁的事实。此种传说,若与夏族南迁的传说相印证,则吾人可以看出吴族实即夏族之一分支。

《竹书纪年》谓后相曾征淮夷,是后相时夏族的一部分已与渤海系诸种族杂处于淮河流域。证之《左传》僖公十五年所云:“楚人伐徐,徐即诸夏故也。”则直至春秋时代,徐淮一带的氏族,还有诸夏之称。夏族之由徐淮继续南徙以至于吴越,大约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传说中皆谓桀败于汤以后,南向逃亡。《淮南子·主术训》云:“汤革车三百乘,困之(桀)鸣条,禽之焦门。”同书《本经训》又云:“汤以革车三百乘,伐桀于南巢,放之夏台。”同书又云:“汤败桀于历山,与妹嬉同舟浮江,奔于南巢之山而死。” [16] 《荀子·解蔽篇》亦云:“桀死于亭山。”按以上的地名,据学者考证,皆在安徽。如焦门即今日巢县。南巢、夏台皆在巢县东北。而亭山且在和县。据此,则桀之逃亡,乃系由山西经徐淮以达于皖北之长江沿岸,而且还有与妹嬉同舟浮江的传说。此种传说实即暗示夏族南迁吴越的历史事实。

卫聚贤氏在其所著《吴越考古汇志》中报告,近年来在江苏、浙江一带已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多处。其在江苏境内者有南京附近的栖霞山、常州的奄城、金山卫的戚家屯、苏州的石湖。这些遗址中均曾发现石斧、石锛、石刀、石镞、石锤、石瑗及大批具有几何花纹的陶器, [17] 可惜卫氏的报告既未附图片,而说明亦甚简单,对于各种石器之制作技术及形式以及几何花纹的图案均无说明。但据卫氏报告,在栖霞山遗址曾发现几何花纹的陶片三百余片,由此足征在新石器时代,江苏一带实有人类生存活动之迹。

或有人说此种生存于长江下游之人种,可能是南太平洋系人种,亦可能是渤海系人种。但据卫氏报告,在栖霞山遗址曾“有红色含砂质的粗陶及鼎腿出土”,则是此种新石器文化创造者,乃系一种具有鬲器文化的人种,而吴族之为诸夏之裔,于此又得一实证。

又据郭沫若氏《卜辞通纂》序言云:

其(帝乙)二十祀,曾远赴上 9787520501811_0-Chapter02-18.jpg ,征讨蔖、林、 9787520501811_0-Chapter02-19.jpg 爵等国,经时半载有余。上 9787520501811_0-Chapter02-20.jpg 者余疑即上虞,其地距殷京甚远,据余由四个断片合成之一整骨,知其路程在四旬以上,是知殷时疆域,似已越长江而南。

不论上 9787520501811_0-Chapter02-21.jpg 是否即今日之上虞,而此一记载之证明殷族曾远征距京都东南三千里外之地则为事实。而其地则正相当于今日江浙一带,亦即古吴越故址。从这里,吾人又知吴越种族为殷族未到达长江下游以前之先住人种,故吴越人种决非渤海系人种(自然在后来亦与渤海系人种混合)。吴越人种既为殷以前之先住种族,而非殷族,同时又为一种具有鬲器文化的种族,故亦非南太平洋系人种(其地也有南太平洋系人种错居),其为夏族遗裔实无可疑。

余以为吴族即传说中的“有虞氏”之支裔,因古吴虞两字相通,金文中有虍头与无虍头字多通用。如师酉簋铭文中之“王在吴”,即王在虞也。《管子·小匡篇》中之“西服流沙西虞”亦作西吴。《史记·吴太伯世家》谓武王封周章于吴,又“封周章之弟虞仲于周之北夏故虚”是谓北虞。北虞亦作北吴。按虞字,《说文解字》作 9787520501811_0-Chapter02-22.jpg ,从虍,吴声。虞字从虎形而吴音,吴字从虎声而去虎形,故余以为吴、虞同为一字之误变,而吴与虞同为一族也。考传说中谓虞氏原居山西,其后渐有徙至河南者。此河南之虞,曾为少康据以为中兴之地。长江下流之吴,或即河南之虞之南迁者也。据《史记·吴太伯世家》云:“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蛮夷。十二世而晋灭中国之虞。中国之虞灭而蛮夷之吴兴。”故司马迁曰:“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 [18]

越为夏族,古亦有此传说。《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云:

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

《吴越春秋》云:“禹……周行天下,归还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封有功,爵有德。……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绝,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 [19] 故同书云:

越之前君无余者,夏后之末封也。 [19]

又《越绝书》卷八外传《记地传》亦云:

昔者,越之先君无余,乃禹之世,别封于越,以守禹冢。

以上诸传说皆明示越族与夏族的关系,而谓越之祖先为夏禹之末封。余以为越族与吴族乃系近亲的兄弟之族,其南迁长江下游当系同时。不过当其到达长江下游以后,其中之一分支,更向南徙,分布于今日之浙江乃至福建北部,而自称曰越。到后来其徙入福建者,又称闽越,实际上闽越又是吴族的分支之分支,《史记·东越列传》云:“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

据卫聚贤氏报告,在越之故虚,亦有新石器遗物发现,如在湖州的钱山漾,在杭州的古荡及良渚,皆曾发现石器及陶器。卫氏谓在浙江的遗址中曾发现一种石钺及黑陶文字,而此种石钺在黄河流域从未发现。在于黑陶上的文字,亦与殷契不同,因而怀疑古代的越族既非夏族,又非殷族,而系与南太平洋人种有关。 [20] 黑陶为渤海系文化的特征(详见《论史前殷族》一文)。如黑陶上的文字,亦为殷契同一体裁,则越族的文化,从而人种必与殷族有关。惜卫氏对于此种黑陶文字,并未拓印,亦未举例,因而令吾人无从考察。但是关于石钺,卫氏谓系一种附以长柄而使用之石器,此种石器,皆方形作长而锐其一端。果如卫氏所云,则此种石器与仰韶遗物中之长方形的石镰颇相类似,所不同者,不过所谓石钺乃附有长柄之石镰而已。此种石钺,乃越人用以披草莱之工具,以后亦演化而为武器。吾人以为鼎鬲文化既已传播于江苏,则长方形石镰之传播于浙江,并不足奇。因而吾人以越之得名,必与此种石钺有关。正如有鬲氏,有戈氏之得名与鬲及戈有关相同。故余疑越亦夏族也。 ySatZTPpPz7aHWRd8s/RYDKvzVH38YjutwQq1ui8gCZ44kqiNvtzOFvmrfemSlq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