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辽沈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第一个战役,是在辽宁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进行的一次空前规模的大歼灭战。

解放战争进行到第二年,人民解放军已从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国民党军由于大批有生力量被歼,被迫由战略攻势转为战略守势。到一九四八年八月,其能用于第一线作战的部队,仅有一百七十多万人,被牵制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原、西北五个战场上,在解放军一个又一个的攻势下,疲于奔命。中原战场的洛阳、宛东、宛西、开封、睢杞等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中原防御体系;西北战场的宜川等战役,迫使占领延安的国民党军南撤;华东战场的胶济路西段、潍坊、津浦路中段和华北战场的察南、绥东、保(定)北、晋中等战役,有力地配合了中原解放军和东北解放军的作战。

在东北战场,解放军于一九四七年五月至一九四八年三月,连续发动了夏、秋、冬三次攻势,国民党军被迫收缩到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陷入欲进无力,欲退难舍,困守无望的窘境。

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二日,在华北人民解放军的配合下,东北人民解放军攻克昌黎,切断锦(州)榆(榆关,即山海关)线,断绝了华北国民党军队增援东北的陆上交通,揭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

国民党军在这个战役中先后投入的兵力计有:东北“剿总”上将总司令卫立煌指挥下的四个兵团(第一、六、八、九兵团),计十四个军、四十四个师(其中第二〇七师兵力相当于军,所辖旅和另外三个总部直属骑兵旅兵力相当于师),连同后由关内增援的第十七兵团(辖两个军七个师),共约六十万人。

东北人民解放军参战部队计有:十二个纵队,十七个独立师和特种兵部队,共约七十余万人。

辽沈战役国民党军的作战方针,在战役前,蒋介石曾打算用其在沈阳的嫡系主力打通沈(阳)锦(州)线,尔后撤至锦(州)榆(关),必要时撤往南京、上海,但悬而未决。战役开始后,蒋介石察觉解放军意在攻取锦州,感到形势严重,决心力保锦州。蒋介石的方案是,除增调关内部队海运葫芦岛直接援锦外,坚令沈阳主力直出辽西,东西对进,以解锦州之围,相机在辽西与解放军决战,最后确保锦(州)、锦(西)、葫(芦岛),阻止解放军入关。锦州解放后,蒋介石仍坚持原方针。对此,国民党军在东北的一些主要将领一直持有不同意见,没有积极执行。蒋介石乃亲自出马,在十月二日至十八日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三飞沈阳、两临锦(西)葫,直接指挥廖耀湘、侯镜如两兵团。怎奈败局已定,补天乏术,对锦(州)、长(春)两点,是坚守还是突围?廖兵团在西进受阻被围后,是南退营口还是东回沈阳?上下意见有异,朝令夕改,方寸已乱,处处被动。

整个战役经过概略区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九月十二日至十月十九日):攻克锦州,解放长春。

自解放军切断锦榆线后,即围攻义县、锦州。十月一日,义县为解放军攻克。国民党军组成“东进兵团”和“西进兵团”援锦。十月十日至十五日,东进兵团向塔山解放军多次猛攻,均被击退;西进兵团攻占彰武,进抵新立屯,并未能影响解放军对锦州的攻击。十五日,锦州国民党守军被解放军全歼,国民党东北“剿总”中将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被俘。十七日,国民党第六十军在长春宣布起义。十九日,国民党新编第七军官兵和国民党东北“剿总”中将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官、吉林省政府主席郑洞国率兵团直属部队先后放下武器,久困的长春也随之宣告解放。

第二阶段(十月二十日至二十八日):辽西会战,全歼廖耀湘西进兵团。

蒋介石为打通向关内的退路,仍决定廖耀湘兵团与葫芦岛增援部队“对进”,妄图重占锦州。自十月二十一日起,廖兵团先是企图夺路西进,后则为了掩护南撤,使用其主力向黑山、大虎山猛攻,遭到解放军顽强阻击,不能前进一步。同时,国民党锦(西)、葫(芦岛)部队再次攻击塔山,依然无效。此时,解放军攻锦主力亦于二十一日迅速东调,协同由彰武地区南下各纵队于二十六日将廖耀湘兵团包围于黑山和大虎山以东、辽河以西的地域内,展开了大规模的围歼战。二十八日,西进兵团被全歼,兵团中将司令官廖耀湘亦被俘。

第三阶段(十月二十九日至十一月二日):解放沈阳、营口。

长春解放后,原在该地区之解放军挥师南下,直指沈阳。围歼廖兵团的解放军主力之一部亦于十月二十九日向沈阳急进。三十日,卫立煌飞离沈阳。在解放军大军压境下,国民党沈阳守军瓦解,第二〇七师顽抗一阵即被全歼,其余则纷纷投诚,放下武器,或主动向解放军联系起义。十一月二日,沈阳解放,防守兵团中将司令官周福成被俘。同日,营口亦告解放。

至此,历时五十余天的辽沈战役,以歼灭国民党军四十七万余人和解放东北全境的辉煌战果而胜利结束。

十一月九日,在国民党东北“剿总”中将副总司令兼冀热辽边区司令官杜聿明指挥下的锦(西)葫(芦岛)国民党军余部,也由海上撤逃。

辽沈战役的胜利,连同其他战场的胜利,使国共双方武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全国的军事形势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人民解放军也由此获得了进行大规模歼灭战的经验和巩固的、有一定工农业基础的战略后方,而东北人民解放军则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预备队。国民党军在东北的惨败,大大削弱了它的有生力量,进一步挫伤了它的锐气,这对尔后的淮海战役,特别是平津战役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嗣后,人民解放军即乘胜向全国进军,全国解放的进程由此大大加快了。

辽沈战役的全部进程,充分显示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和伟大,同时,也彻底暴露了国民党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种种痼疾。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继续与国民党合作,和平建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阶层进步人士也积极赞成中共提出的组建民主联合政府的正确主张;而蒋介石却顽固坚持“戡乱”方针,撕毁停战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协议,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民党当权者违背大多数人民的意志,逆历史潮流而动,其失败注定是不可避免的。

本书收录的文章,都是参加过辽沈战役的原国民党将领亲身经历的记录,它生动而真实地记述了当年国民党军官兵的心理状态和作战实况,中间也包含了不少军事上的经验。今天,我们编纂此书,就是为了供军事家、史学家和广大读者研究这段历史作参考。为了给读者提供真实的历史资料,在编审过程中,我们组成了辽沈战役专题考察组,赴东北有关地区调查、核对和搜集资料;还查阅了一些档案和地图资料,对原作失实之处进行了订正。尽管如此,由于事隔多年,某些事情及人名、地名、时间等难免记忆有误。某些重要问题,一时难以核定的,则数说并存或加注说明,以待研讨。由于篇幅所限,各个兵团、军、师的资料,只选用了有代表性的文章,有些稿件则摘录了其中的有关章节。为了阅读和研究方便,我们编写了《辽沈战役前后东北地区国民党军大事记》,核定了《辽沈战役国民党东北“剿总”指挥系统和战斗序列表》,《国民党东北“剿总”直辖部队及有关单位表》,绘制了战前态势和战役经过要图,并收集了一些历史图片。

本书的问世,曾得到吉林和辽宁省政协,吉林市、四平市、铁岭市、锦州市、黑山县、义县、锦西县和兴城县政协,吉林省革命博物馆,长春电影制片厂,黑山县人民武装部,锦州市辽沈战役纪念馆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郑洞国、侯镜如和国务院参事室参事陈修和等同志对此书的编辑提出了宝贵意见,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我们水平所限和时间仓促,本书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并希知情者对史实提出补充和订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辽沈战役亲历记》编审组
一九八五年七月 r68ZDYg5dKalAIRNf97drWRHA0gu2Gs/V556RQRwTxn1JewEHKURyUKLIRkQxKW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