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山夜话》再版了。捧着亲爱的舅母丁一岚同志送给我的题有“出版著作是对作者最好的纪念,感谢关心此书的同志们”字样的新书,我心情无比激动,心里暗暗地呼唤着:舅舅,我亲爱的舅舅呀!虽然我再也见不到您慈祥的面容,聆听您亲切的教诲了,但是您的精神和形象将永远鼓舞我向前。安息吧!邓拓同志,我的好舅舅!
读着《燕山夜话》,我想起有一年夏天,晚饭后我们在北京旧式的小四合院里乘凉,飘来阵阵“夜来香”花的芬芳。舅舅说,他很喜欢这种花。因为夜来香黄昏开花至深夜,不畏黑暗来临,在人们工作之余,她带给大家美好的感觉。《燕山夜话》杂文集就像芬芳美丽的“夜来香”。她短小精练,趣味横生,谈古论今,传播知识,宣传马列,旗帜鲜明,切中时弊,寓意深刻。她一扫陈言八股腔,和读者娓娓谈心,交流思想。工作之余读读她,既能增长知识,又能给人以克服困难、战胜黑暗的勇气,使人们振奋精神,对生活充满信心。多好的书啊!人民是最好的鉴定者。就在“四人帮”大批《燕山夜话》的时候,人民却喜爱她。当时,我妈妈保存了一本《夜话》,我的同志们在底下争相传阅,有的甚至还认真抄录下来。
看《夜话》,想亲人。我想起舅舅平时对我们的谆谆教导。舅舅是很注意对下一代的培养和教育的。正如他在《珍爱幼小的心灵》中所说的:“正因为儿童们的心灵是最纯真的,我们就特别应该加倍珍爱,好好地注意培养,使他们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舅舅经常教育我们要热爱共产党,热爱毛主席,热爱社会主义,培养我们爱学习,爱劳动,爱集体的好习惯。《夜话》中就有很多篇幅是告诉我们怎样刻苦学习的。舅舅在《人穷志不穷》这篇文章中写道:“因为我们的青少年出生于我们的革命已经取得了伟大胜利的新社会中,他们将很难了解旧社会里被压迫阶级所过的穷苦生活,他们甚至将完全不知道贫穷是什么回事,将来他们万一遇到某种意外的穷困,恐怕会无法应付。因此,在这一方面给他们一点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他教育我们生活上要艰苦朴素,要和工农的子女打成一片,不要特殊。从来不许我们向外人公开和他是什么亲属关系以得到额外的照顾。他的孩子们生活都很俭朴,照样按配给吃杂粮;衣服通常是大的穿了给小的,破了补补再穿。舅舅还经常教育孩子们: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根据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树立雄心大志,并力它的实现而不怕一切困难,坚持奋斗,不要虚度年华。他在《夜话》的自序中说得多好呵:“我们生在这样伟大的时代,活动在祖先血汗洒遍的燕山地区,我们一时一刻也不应该放松努力,要学得更好,做得更好,以期无愧于古人,亦无愧于后人!”
1961年,我母亲要求支援农业第一线的申请得到组织上的批准,我们全家就要离开北京到湖北农村安家落户。舅舅破例举办了一次家宴,特地为我们全家饯行,支持妈妈的行动。后来我暑假回京探亲时,带去了妈妈农场里种的大南瓜、大包菜,舅舅非常高兴。他书赠给妈妈一幅手书,写的是“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苍劲有力的字令人喜爱。我问舅舅为什么写这一句,舅舅说:“毛主席的诗词好啊!你妈五十多岁的人,响应党的号召去农村安家不简单。她看见这幅字一定会很高兴。”的确,这幅字给我们不少鼓舞,妈妈非常珍爱。这是舅舅给我们的珍贵纪念。
邓拓同志,亲爱的舅舅,您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您一生忠实于党,忠实于人民,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坚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在全世界胜利!邓拓和无数革命烈士的名字一样,在革命的史册上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