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回忆父亲

胡济生 黄敏

变卖银镯自费留学日本

我的父亲胡政之(霖,1889—1949),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他早年丧父,与寡母、兄弟姐妹共五人寄寓在成都大家庭中,境况清寒。他自幼勤奋颖悟,青少年时值清朝政府维新,承他贤嫂变卖自己的一副银镯资助,他随姐夫去日本勤工俭学,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攻读科学、法律和外国语。六年后回到上海,值清政府倒台,他任职律师、教师和孙中山先生资助的《大共和日报》编辑和主编等,以后又任职北洋政府幕僚,以其才华和勤奋深受赏识。他通晓六国语言(中、日、英、法、德、意),与当时北京的中外各界人士颇多交往。他洞察事物,能文善辩,具有办企业、事业的才能,对新闻事业有浓厚的兴趣。他承受孔、孟之道的教育,受日本明治维新后勤俭办企业的精神影响颇深。

全心全意为民间办报

北洋政府时期,全国分崩离析,帝国主义压迫,民众痛苦。他看透了官场沉浮,对上拍马、对下骄横的腐败情状,立志文字报国,自筹资金创办了“国闻通信社”及《国闻周报》,并对外发行英文版。中、英文版均油印发售,当时颇有名声,渐能自给自足。20世纪20年代中期一偶然的机会,由他挚友财阀吴达诠(鼎昌)筹款5万元,与张季鸾(炽章)共同接办了天津已歇业的《大公报》。他任经理和副总编辑,从此以民间企业家、政论家的身份与吴、张二人通力合作,创立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大公报》,读者对象是中产知识阶层或企业知识界人士。《大公报》纯属商业报纸,因为只靠发行和广告收入来维持,它不重视一般社会新闻,不求哗众取宠。当时中国人民处于灾难深重、内忧外患的困苦时代,民间办报是极其艰难危险的事。我父亲每日工作至少12个小时,往往通宵不眠,他在编辑部写社评,看大样,讨论局势。他没有什么节假日和公休,事无大小均亲自体察过问,他的工作精神和魅力是非凡的。他主张发扬国人的良知,科学救国和实业救国。他说:“我与社会上层人物和达官权贵虽多交往,但只有公谊而无私交,所谈皆国内外时势大事,从不涉私。这样对于事业是有利的。”政府多次邀请他当官,他辞谢。他说:“为政在人,人存政举,人亡政废。”

他终生不治产,他对《大公报》同人说:“我只有从社会取来的《大公报》的事业,将来也要还给社会。我的子女近亲都不学、不干我这一行,你们谁有本事谁来接班。”张季鸾在抗战时期与蒋介石甚为接近,我父亲也不以为然,担心会失去《大公报》的一贯风格。张去世后,父亲与蒋只采取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

父亲是爱国者,在日本学习到许多长处,但痛恨日本人器量狭隘,多疑狡黠,他誓死不当亡国奴,毁家纾难在所不惜。从抗日战争开始到1945年胜利,《大公报》事业几次遭到摧毁,几次又重建,这也体现了《大公报》同人共甘苦,力撑危局,重整旗鼓的精神。1941年,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向《大公报》授予奖章,但是他漠然视之。他说:“抗日战争把中国的地位提高了,《大公报》恪尽自己的职责,也说明社会是公允的。《大公报》是一个民间报纸,抗日战争毁掉了工厂和资财,人员也遭冲击,将来用什么恢复并与其他官办和私营大报竞争啊!”又说:“无论个人或事业,名实必须相符,实高于名则稳,否则便要垮台。”

培养人才 不拘一格

他为人热情、严肃、喜怒不形于色,不能容忍手下的人无智识(智慧和见解)和志大才疏却贪图个人享受,这也许是他严肃、疾恶如仇的一面吧。他知人善用,他说:“我只要和某人见个面,谈谈话,就可知此人如何,然后量才度用,随时考验和培养……”30年代初,范长江原是《大公报》的旅行记者,后经父亲支持,他才有条件把困居在延安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首先如实地报道于社会(国际上首先报道延安的是斯诺,但晚于范)。抗日战争开始,以范为首的战地记者撰写的报告文学十分出色,为《大公报》和他个人增添了光彩。后来范退出了《大公报》,我父亲说:“范之离去,使我很伤心,我原来对他的重视程度不亚于王芸生。”又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更不拘于资历、学历,《大公报》内没有形成同学帮派。他尽量培养自己报社的有为青年,使其自学成才,只要有才有德,又埋头苦干,总要让他发挥其所长。无论是编辑、记者,还是经理事务人才,都能施展各自的才能,这是《大公报》人才辈出的主要原因。《大公报》是私人企业,知识分子成堆,各式人物都有,均能团结于共同事业之下。他说,作为领袖,没有宽宏的气度和奉献的精神是不行的。熊掌与鱼不可兼得,事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负责人要与同人分名、分利还要分权,这样事业才兴盛。《大公报》不同于官办,也不同于纯为赚钱的商办报纸,它有自己办报的理想和风格。他说:中国人讲骨气,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他又说:“新闻记者要站在时代的前面,敏于度察时势,抢先报道,要像猎犬一样嗅觉敏锐,行动迅速,要有忠于事业的献身精神。”他鄙视那种只顾贪图享受、好逸恶劳的“能人”“才子”,他对手下的骨干人才和新生力量都有精确的评价,赏罚分明,恰当地给予使用、培养和提拔,对不称职者则斥责或辞退。

政治活动

巴黎和会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父亲以中国唯一新闻记者的身份去采访“巴黎和会”,之后,他又访问了许多西方国家,每到一处均及时发回电讯报道重要新闻及见闻,例如关于日本向当时北洋政府要挟的“二十一条”以及会上的辩论和列强分赃情况。他的印象是“强权即公理”,战败国只有俯首听命,国家不富强,没有自由可言。

访英国

1943年,他作为中国访英团成员之一(代表无党派社会贤达)去英国,曾与丘吉尔等会晤,访问见闻均以长文及时报道给《大公报》。记得他对我说:“英国一般人士知识较高,具有绅士风度,严肃拘谨,言不及私,颇似中国的士大夫。”

旧金山会议(联合国成立大会)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意、日轴心国战败投降而结束,我父亲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赴旧金山参加联合国成立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是宋子文,副团长是顾维钧。因我国在抗日战争中作出了重大牺牲,所以在大会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暗中却受到美国钳制。中国代表团团员所代表的党派不同,立场观点有异。我父亲是无党派人士,他说:“我简直不是办外交的,而是办内政的。”又说:“将来的世界是共产党的,因为世界上穷人多。”

会议结束后,他在美颇为活跃,主要是为重振《大公报》事业购置机器设备、纸张和网罗人才。他在美广交华侨人士,对于办《大公报》美洲版很感兴趣。他结交了侨商李国钦,李告知父亲他的挚友范旭东先生病故,父亲悲痛地说,他是受国民党官僚资本排挤而气死的。

1945年11月,父亲从美国回到重庆,即参与国共和谈。各方面都很重视这位走中间路线的人士,特别是美国特使马歇尔和大使司徒雷登,他们希望国共里面的“开明人士”联合社会上层知识分子共同参与国政,我父亲奔走其间,却徒劳无益。他看透了内战不可免,曾对中共在渝的代表说:“要改变蒋是不可能的。”又曾对我说:“中国的事情复杂难办,人们老于世故,难得真诚爽利,像马歇尔这样有声望的人物把纳粹打败了,可是在中国却栽跟头。蒋、毛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他又说:“美国人期望的中间路线人士迟迟不能出来,他们惊讶为什么中国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大事如此冷淡,其实他们不了解中国情况,知识分子不能抓住军队,而军队在中国是极其重要的。”此外,他不主张国共依靠美、苏,而主张中国走自己的路。

对子女的教育

我幼年时,他力促我熟读孔、孟和《三国演义》,他说小时记忆力强,虽然读了不懂其义,长大了自然懂得。他经常教我“言笃信、行笃敬”“君子不重则不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他十分鄙薄只追求个人名利贪图享受的人。他不要我坐汽车、穿西装,不许炫耀自己的家庭。一位报馆同事鼓励自己的孩子与一位将军来往,父亲很不赞成,说道:“孩子大了,将军骨头都烂了。”他要我勤俭自励,初中毕业后即转读寄宿学校,避免养尊处优。他常对我说:“自己要有出息,社会都是势利的。”他又说:“君子言于义,小人及于利。”他很重视诚信,对朋友以诚相待,不允许为人谋而不忠、与朋友交而不信。

父亲很忙,我们见面的机会不多。我中学将毕业时,他不愿我学社会科学,说:“一个人的生命短促,糊口并不难,但是总要做些于社会有益的实事,‘食之者众、生之者寡,可乎?’中国吃亏就是不重视生产财富,生活享受又高,谁来养啊!农业工作接触大自然,而且少有政治和社会的干扰,何乐而不为?如果能够自己办得到农场或者研究科学技术,造福广大农民,则将是最愉快的事。我们并不比别人聪明和勤奋,是要以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个人荣辱也要淡然视之,因为有很大程度要靠机缘。无论如何切不要当新式的官僚,这是我最不喜欢的……”几十年来,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女确是遵循他的教导而做的。

晚年

1947年以后,国内形势每况愈下,通货膨胀,国统区内风气败坏,贪污腐化,只图个人私利和物质享受,此风也反映到《大公报》这个民办企业来。他担心一些工作人员老化,失去勤俭向上的事业心,为此组织了较年轻的班子,选用了一支朝气蓬勃、有事业心和理想的队伍,亲自带队到香港恢复了《大公报》,以求异日向外发展,最终因条件十分艰难而积劳成疾。

回上海后,他因肝硬化卧床不起,病中非常痛苦,于1949年4月上海解放前夕溘然逝世。他生平不治产,没有房子,也没有积蓄,数十年历尽艰辛,仅每年终从《大公报》盈利中分得股金,以维持生活,一生勤俭自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作为一名农业科学工作者发挥了自己所长,为人民服务,力求作出贡献,得到了大家的尊重。这一切都体现了父亲对我的教导与期望。

我们的继母顾俊琦(老外交家顾维钧的胞侄女)上海解放后与我们失去联系,以后她历经艰辛,辗转赴美(她娘家全家在美),在纽约一家银行中任小职员,每日乘坐地铁上下班,以菲薄的收入抚养我们的幼弟成人,并维持她自己的生活。她40年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同样也给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女以深远的影响。

(原载于香港《大公报》,1988年8月) NyIyFaFG3myChim4psGEtf3aWObXRUfXguNSiuUvDP+OvAVUzi3/42yr7U5LKyH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