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的姜姓齐国是西周开国功臣姜子牙的封国,战国时代的田氏齐国是春秋时陈国贵族的后裔为君,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诸侯国。但这两个诸侯国是由国政易手而形成的,互相衔接,在列国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基本相同。
齐国居处今山东北部,可算列国东部的一个大国。东周以来,王纲不振,天下大乱,齐国也在齐襄公执政时及其身后经历了短期的内乱。公元前685年齐桓公执政后,任用大政治家管仲为相,适时地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方针,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代诸国的第一位领袖。这是齐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齐国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国,首先是时代的需要。东周以来,传统的社会政治结构开始紊乱,诸侯间的兼并和各国内部的政变频繁发生,这时,小国迫切需要有一种力量来保护自己,以免在兼并战争中被大国吃掉;大国也需要有一种力量以形成对内部政变势力的威慑和制止;华夏诸国还同时需要一种强大力量来帮助自己抵御夷狄戎蛮等异族的强悍武力。他们需要的这种力量是高居于自身之上的,而数百年来掌握这种力量的周王室已基本丧失了这种能力,因而,动乱的春秋时代在呼唤霸主的出现。齐桓公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走上政治舞台,开创自己的辉煌事业的。
时代需要霸主,但并不是必然地需要齐国做霸主,齐国霸业的实现,是有自身原因的。首先是齐国自姜子牙立国后采取了一些有利经济发展的措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见《史记·齐太公世家》),使齐国成为经济活跃、人民归附的大国。东周初郑庄公争霸称雄时,其世子忽认为“郑小齐大”,尚不敢在婚姻上“仰攀”齐国。齐襄公之前的齐釐公执政时,已有“小伯(霸)”之称。齐国在中原诸国中的这种大国地位,是其春秋创霸的良好基础。除此之外,齐桓公为首的创霸集团提出和实施了一些重大的战略方针,这是他们创霸成功的至关重要的自身原因:
第一,提出了“尊王攘夷”的战略方针,既公开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及政治活动的指导思想,借重了周王室的政治影响力,又以恢复传统礼仪的旗号表明了自己对各层政治势力所要求的行为规范,为治乱确定了应有的纲常准则;还明确表示了对异族侵扰的打击,以保护中原诸国的手段有效地团结他们。齐国创霸者在长期的政治活动中全力实施这一战略方针,从而得了诸侯的拥戴,创造了显赫的霸业。
第二,齐国创霸有许多重大内政方针的配合。管仲为相后,内政建设实行了全面整顿,如经济上繁荣工商业、收税聚财的方针;制度建设上分类管理、安定国民的方针;思想上强化礼仪廉耻“四维”教育的方针;军队建设上关于提高素质、增加战斗力的方针,等等。这些方针的长期实施,进一步增强了齐国的实力,巩固并提高了齐国的大国地位,加强了对列国的号召和威慑力。
第三,齐国创霸时在中原诸国采取了广树恩德的战略方针。他们从戎狄的强悍武力下救燕国、扶邢国、存卫国、助郑国,不仅自己出兵力,而且送去物资、送给衣食,甚至出让土地,还为许多诸侯国平定内乱。这些恩礼交加、厚往薄来的措施,使齐国真正实现了对诸侯人心的征服,成为诸侯当之无愧的领袖。
事实上,齐国的霸业只存在了一代就过早地陨落了。齐桓公死时,他的几个儿子拥兵争立,大闹朝堂;宋襄公出兵为齐靖乱,无亏立君三月而被国人所杀;其后40余年间有孝公、昭公、懿公、惠公相继执政,四个君主都是桓公的儿子,他们都是通过政权争夺或各种形式的内变而上台的。政局的激烈动荡极大地削弱了国家的实力,齐国从原有的霸主地位跌落下来而恢复无望。这一阶段,在列国政治舞台上,宋襄公创霸受挫,后来晋文公创霸成功,取得了中原诸国的霸主地位,晋楚争战方酣,齐国当政者穷于应付国内动荡的政局,既无力插手列国争霸,又无扭转齐国衰弱状况的战略良策,他们先亲近宋国,后又投靠晋国,充当着北方争霸国的随从。
从春秋中期起,齐国的顷公、灵公、庄公、景公相继执政的约百年间发生了一些新的情况,这时,南方楚国已进入了水平发展时期,失去了向北扩张的逼人气势;晋国虽然保持了北方霸主的地位,但大臣争权,内耗较多,晋楚争霸呈现相对僵局。从齐景公之后的晏孺子荼上台到战国时齐威王执政前的百余年间是齐国发展的又一阶段。这一时期列国的基本形势是吴越相继称霸,其后晋国三分,社会进入战国之世。而魏国一时势力强大,齐国在外敌所迫的困境中,经过多次内变完成了田氏对姜氏政权的取代。这一阶段的几次内变已不是君主的儿子们争相自立,而是由大臣弑君后选立新君,如晏孺子之死、齐悼公、齐简公之死均是如此,政治动作的操纵力已属异姓之臣。后来齐康公被迁于海滨,异姓之臣代立为君,才基本结束了齐国的阵痛期。
随后,齐威王、齐宣王创造了齐国的第二个发展高峰。战国前期,齐威王上台时,魏国最强,大有吞并天下之势。齐威王在魏祸未及齐国时励精图治,严惩腐败现象,政治气象为之一新。当魏国侵吞韩、越时,齐国看准机会,以救弱为借口直捣魏国,桂陵、马陵两战一跃成为天下强国,改变了战国的政治格局。
战国是一个武力争雄的时代,齐国所以能在争雄之世一度领先,与当时最高当权者的战略眼光有关:首先,齐威王田因齐上台后,听大臣之言,励精图治,在内政和军事上狠下功夫,如他重罚受贿官员,严打腐败之风,极大地推动了政治的清廉;军事上以强大的魏国为战略争夺对手,积极准备,养精蓄锐,终于瞅准机会,击败了魏国,取代了魏的强国地位。其次,齐国的最高当权者倡尊贤之风,积极招致人才,依靠邹忌、孙膑、田忌等人,内政清明,军事上迅速强大。在一个尚武的时代,武力强大的齐国不能不称雄列国。
齐威王造就的强盛之势在周宣王之世依旧保持,但继周宣王为君的齐湣王田地政治素质低劣,目光短浅,贪小利,急近功,在列国树敌太多,用人处事上又受纵横家的操纵,缺乏战略眼光。他骄横迂腐,虽然凭先世之余威取得了不少战功,但同时积累了大量导致败亡的因素,终于被燕国乐毅统领的多国部队联合攻破,几近亡国,齐国又一次失去了自己的兴盛期。田单复齐后,有齐襄王、齐王建两世执政,齐国作为秦国战略“远交”的对象,被秦国的联合策略所迷惑,不敢放手与其他国家联合制衡强秦,致使秦在蚕食列国中继续壮大,从而加速了齐国自身的相对弱小化。同时,齐国完全放弃了对秦国的战略防范,在后来40余年未受兵的和平假象中兵备日弛,公元前221年终为秦国轻易攻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