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郑国南北两不惹,夹缝生存豪气消

郑国立国较晚,其开国君主是西周末年周宣王的庶弟姬友(即郑桓公)。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姬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此后周幽王任他以司徒(掌管国家土地和人口的官职)。郑桓公见周幽王政治昏暗,西周将亡,遂将郑国的财产、部族、家属连同商人一起迁移到东虢(今河南荥阳东北)和郐(今河南密县东南)之间。郑桓公死于犬戎之难后,其子郑武公因迎立周平王并护送东迁有功,袭父爵,为周卿士,往来于周、郑之间,一度乘乱攻灭了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新郑(今属河南省)。郑国自此开始参与了春秋时代诸侯国的政治活动。

郑武公的儿子郑庄公执政时,凭借郑国较强的军事力量和自己周朝卿士的特殊身份,上迫周王,下欺邻国,在东周初的政治舞台上称雄一时。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去世后,主要有三个原因使郑国国势衰弱不振:

一是庄公的4个儿子,在20年间互相争国,政治变乱和武装对峙连续不断,加上邻国在其政变后的索贿之战和讨伐之战,极大地削弱了郑国的势力。

二是北南争霸的局面开始形成,霸主国的存在抑制了郑国的发展。

三是郑国在地理环境上处于晋、楚之间,又几乎无险可守,成了北、南霸主争夺的对象和他们斗武的受害者。

从齐桓公组织诸侯攘楚开始、到楚国被吴攻破为止的一个半世纪多的时期里,郑国的历史可以说是在大国争霸的缝隙喘息挣扎、依靠应付和讨好霸主国而生存的屈辱历史。吴越霸主兴起后,列国政治活动中心明显南移,北南争霸的政治格局被打破。而后战国七雄并起,郑国在地缘政治上已失去了原来那种特殊的战略地位,成了一个在战乱中日益衰弱的、无足轻重的小国。它和相邻的韩国有过几次较量,最终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

郑国在争霸之世主要面临的是外交上的困难。郑庄公死后,动荡不定的郑国希望依靠结盟的方式以求自保,但北方的邻国多因郑国以前的桀骜不驯而与其有历史积怨,而南邻楚国已见强大之势,于是郑国选择了“依楚”的方针,以纳贡为条件获得楚国的庇护。齐国霸业初建时,管仲根据“郑为中国之枢”的认识,对齐桓公明确表示:“君若欲屏王室而霸诸侯,非攘楚不可;欲攘楚,必先得郑。”齐国于是武装支持被拒栎邑(今河南禹县)17年的郑厉公回国复位,使郑成为齐的追随国。郑文公在位的四五十年间,正是楚国全力向北扩张的时候。楚令尹(掌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子文向楚成王表示:“郑居南北之间,为中原屏蔽,王若欲图中原,非得郑不可。”于是楚对郑采取了连续不断的军事行动。后来晋国的执政荀林父在比较陈、郑两国的地位时分析说:“郑为中国之枢,自来图伯(霸),必先服郑。宁失十陈,不可失一郑也。”北、南双方的政治家都是从战略的角度考虑郑国的地位及其对它的态度,致使郑国成为北南争霸的热点地区;而郑国从生存的角度考虑对北、南霸主的态度,因而使它一直成为争霸之世南北摇摆、动摇不定的政治势力。

子产

春秋后期,晋楚由弭兵而开始通和,北南争霸的势头开始减弱,郑国从艰难的外交困境中稍稍得到解脱。尤其是著名政治人物子产执政时,治政有方,在与大国的周旋中卑亢得宜,多少恢复了郑国应有的政治地位。但对经受了长期战争浩劫、国势微弱的郑国来说,此时已回天乏力。吴相国伍员率兵破楚后,又移兵伐郑,几灭郑国,使郑国的衰弱更为加重。

郑国历史上的内乱比其他国家要少得多,除郑庄公刚死后的一段内乱期外,其他几次内变都规模小、影响小,没有引起国家政局的动荡。严重的外患强烈地吸引了郑国执政者的注意力,使他们将政治活动能量主要地分配在了对付外患上,内部争斗的能量及其所能引发的冲动力极其有限。因为这一原因,郑庄公以后郑国有作为的政治人物,都首先是有成就的外事活动者,如缒城说退秦军的烛之武、据鼎抗晋的叔詹、治政有方的子产,还有颇富辩才的石申父、公孙舍之等。郑国的政治最需要的是外事活动人物,郑国的人物只有首先在外事活动中显露才华,他才能对郑国的政治有所作为。 OWjX4X1QjJQXQH4bfH2VipuFJjXMuKEFu/giEduNw0tZU0MEucfV3SIdchHR0wg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